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59316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11550.3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号:

CN103769926A

公开日:

2014.05.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3Q 3/12申请公布日:201405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Q 3/12申请日:20140110|||公开

IPC分类号:

B23Q3/12; B23Q11/10

主分类号:

B23Q3/12

申请人:

宁波市荣科迈特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杰

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郁家工业园区A1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顾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采用内冷排屑,刀具工作时温度低,刀具使用寿命长,加工效果好,采用磁性固定座来固定,移动方便,安装简单,运用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定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换刀柄,不需要拆卸水管,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整机成本,可用于立式、卧式铣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包括机体主轴、刀柄、外壳,所述外壳呈凸轮状,大头端与小头端开孔,所述刀柄下方刀杆包裹在外壳大头端孔内,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和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吸在机体主轴下端面,定位管固定在磁性固定座中间通孔内,定位管中间设有水孔与侧面小孔连通,侧面小孔与冷却液连接管连通,外壳上端面设有定位座,定位柱设置在定位座中间,所述定位柱位于外壳小头端孔内,定位柱中空,上端与水孔连通,下端与冷却管路连通,定位管与定位柱在同一轴线上,定位管水孔内径比定位柱外径小1-3mm,定位管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定位柱下方设有弹簧,定位柱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下端2-6mm,所述刀杆侧面设有凹槽,凹槽下方有1-4个下水孔,所述下水孔与冷却管路连通,外壳大头端孔内壁上设有2个横向小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下端,所述小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采用壁厚为6mm的管道,定位管下端的向内斜倒角位于下端出口上方3-4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下端倒角处粘有弹性件,弹性件中间开孔与水孔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在刀杆两侧设有冷却支路,冷却支路下方设有螺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小头端设有间隙,间隙距离为0.5-1mm,外壳小头端侧面设有过间隙的螺孔,连接螺栓位于螺孔内。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与外壳螺栓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在凹槽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背景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加工中心已经成为机械加工的主要生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冷却液对刀具进行冷却,现在大多数加工中心使用冷却水管对刀具进行外冷却,直接将冷却液对准刀刃冷却,但是如果加工深孔时冷却液冲进去很少,无法起到冷却效果,会损坏刀具,工件报废,现在有一些企业使用BT40、BT50侧面油路刀柄,包含冷却管道的外壳覆盖刀杆,刀柄内部设有冷却管道,使用有内部冷却孔的刀具,从侧面将冷却液进入刀柄内部,从刀具内部冷却孔流出进行内冷却,效果不错,但是有几点不足:1、包含冷却管道的外壳连接外冷却管,不能随刀柄转动,换刀不方便,2、使用时装夹繁琐,不方便,3、定位不准,配件易损坏,漏水,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安装简单,定位准确,不漏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包括机体主轴、刀柄、外壳,所述外壳呈凸轮状,大头端与小头端开孔,所述刀柄下方刀杆包裹在外壳大头端孔内,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和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吸在机体主轴下端面,定位管固定在磁性固定座中间通孔内,定位管中间设有水孔与侧面小孔连通,侧面小孔与冷却液连接管连通,外壳上端面设有定位座,定位柱设置在定位座中间,所述定位柱位于外壳小头端孔内,定位柱中空,上端与水孔连通,下端与冷却管路连通,定位管与定位柱在同一轴线上,定位管水孔内径比定位柱外径小1-3mm,定位管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定位柱下方设有弹簧,定位柱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下端2-6mm,所述刀杆侧面设有凹槽,凹槽下方有1-4个下水孔,所述下水孔与冷却管路连通,外壳大头端孔内壁上设有2个横向小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下端,所述小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管采用壁厚为6mm的管道,定位管下端的向内斜倒角位于下端出口上方3-4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管下端倒角处粘有弹性件,弹性件中间开孔与水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管路在刀杆两侧设有冷却支路,冷却支路下方设有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小头端设有间隙,间隙距离为0.5-1mm,外壳小头端侧面设有过间隙的螺孔,连接螺栓位于螺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座与外壳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管路在凹槽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采用内冷排屑,刀具工作时温度低,刀具使用寿命长,加工效果好,采用磁性固定座来固定,移动方便,安装简单,运用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定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换刀柄,不需要拆卸水管,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整机成本,可用于立式、卧式铣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管和磁性固定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外壳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刀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述的A-A剖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体主轴,2、刀柄,3、外壳,4、大头端,5、小头端,6、刀杆,7、冷却液连接管,8、冷却管路,9、磁性固定座,10、定位管,11、水孔,12、小孔,13、定位座,14、定位柱,15、斜倒角,16、弹性件,17、弹簧,18、凹槽,19、下水孔,20、小凹槽,21、密封圈,22、倒角,23、冷却支路,24、螺孔,25、间隙,26、螺栓,27、漏斗形通道,28、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包括机体主轴1、刀柄2、外壳3,所述外壳3呈凸轮状,大头端4与小头端5开孔,所述刀柄2下方刀杆6包裹在外壳大头端4孔内,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7和冷却管路8,所述刀柄2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9吸在机体主轴1下端面,定位管10固定在磁性固定座9中间通孔内,定位管10中间设有水孔11与侧面小孔12连通,侧面小孔12与冷却液连接管7连通,外壳3上端面设有定位座13,定位柱14设置在定位座13中间,所述定位柱14位于外壳小头端5孔内,定位柱14中空,上端与水孔11连通,下端与冷却管路8连通,定位管10与定位柱14在同一轴线上,定位管10水孔11内径比定位柱14外径小1-3mm,定位管10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15,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22,定位柱14下方设有弹簧17,定位柱14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10下端2-6mm,所述刀杆6侧面设有凹槽18,凹槽18下方有1-4个下水孔19,所述下水孔19与冷却管路8连通,外壳大头端4孔内壁上设有2个横向小凹槽20,分别位于所述凹槽18的上下端,所述小凹槽20内设有密封圈2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冷却液从冷却液连接管7流经侧面小孔12、水孔11、经过定位柱14流往冷却管路8,从刀杆凹槽18的下水孔19流往刀具中心出水孔,冷却刀具,采用内冷排屑,刀具工作时温度低,刀具使用寿命长,加工效果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采用磁性固定座来固定,克服了以往现有技术里用定位块固定安装繁琐的弊端,移动方便,安装简单,BT40、BT50刀柄互换时无需再更换固定座,直接移动就行,而且不易损坏,运用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定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换刀柄,不需要拆卸水管,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整机成本,可用于立式、卧式铣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使用前,先测量机床主轴1轴线至定位管10距离,将外壳3装在刀杆6上,使定位柱14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10下端2-6mm,将刀柄2装入机床主轴1内,确认刀柄轴线到定位柱14的距离,标准尺寸为BT40刀柄65mm,BT50刀柄80mm,再与机床主轴1轴线至定位管10距离对比,超过0.03mm需调整磁性固定座9使距离相等,锁紧主轴,换刀试验,查看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是否准确,定位准确后接冷却液连接管7到侧面小孔12上,冷却液连接管7与侧面小孔12使用快速接头连接,检查冷却管道是否畅通,是否有地方漏水,检查没问题后就可以加工工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定位管10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15,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22,定位柱14下方设有弹簧17,换刀结束的一瞬间,由于定位柱14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10下端2-6mm,斜倒角15与同一角度倒角22先碰到,高出的部分反方向压弹簧,这样既保证定位柱14不会损坏,定位准确,同时定位柱14在弹簧的作用力向上顶,保证斜倒角15与同一角度倒角22接触面紧密接触,切削液流过时不会漏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外壳大头端4孔内壁上设有2个横向小凹槽20,分别位于所述凹槽18的上下端,所述小凹槽20内设有密封圈21,可以保证在冷却液流过凹槽18时不漏。
本发明所述定位管10可采用壁厚为6mm的管道,定位管10下端的向内斜倒角15位于下端出口上方3-4mm,这样换刀结束后定位柱14将深入到定位管10内3-4mm,定位更准,加工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所述定位管10下端倒角处15粘有弹性件16,弹性件16中间开孔与水孔11连通,换刀时斜倒角15与同一角度倒角22碰到时减少冲击力,保护配件,而且有弹性件16更不易漏水。
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冷却管路8在刀杆6两侧设有冷却支路23,冷却支路23下方设有螺孔24,不需要使用时就用螺栓堵住冷却支路23,需要外冷却时,在螺纹处接冷却管,对准刀具直接冷却,也可以开一个单独使用。
为了使外壳3装进刀杆6更省力,方便,在所述外壳小头端5剖开,设有间隙25,间隙25距离为0.5-1mm,外壳小头端5侧面设有过间隙的螺孔,连接螺栓28位于螺孔内,使用时松开连接螺栓28,使外壳大头端4孔径变大,安装更方便,本发明所述定位座13与外壳螺栓26连接,连接螺栓28到位后,固定定位座13的螺栓26拎紧,外壳固定可靠。
本发明所述冷却管路8在凹槽18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27,增加压力,加速刀具冷却。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99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07 CN 103769926 A (21)申请号 201410011550.3 (22)申请日 2014.01.10 B23Q 3/12(2006.01) B23Q 11/1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市荣科迈特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郁 家工业园区 A1 座 (72)发明人 陈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顾进 (54) 发明名称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加 工。

2、中心油路刀柄, 采用内冷排屑, 刀具工作时温度 低, 刀具使用寿命长, 加工效果好, 采用磁性固定 座来固定, 移动方便, 安装简单, 运用定位管与定 位柱配合定位, 定位准确, 结构简单, 快速地实现 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 在加工 中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换刀柄, 不需要拆卸水管, 提高了加工效率, 降低了整机成本, 可用于立式、 卧式铣床、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992。

3、6 A CN 103769926 A 1/1 页 2 1.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包括机体主轴、 刀柄、 外壳, 所述外壳呈凸轮状, 大头端与小 头端开孔, 所述刀柄下方刀杆包裹在外壳大头端孔内, 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和冷却管路,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刀柄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吸在机体主轴下端面, 定位管固定在磁性固 定座中间通孔内, 定位管中间设有水孔与侧面小孔连通, 侧面小孔与冷却液连接管连通, 外 壳上端面设有定位座, 定位柱设置在定位座中间, 所述定位柱位于外壳小头端孔内, 定位柱 中空, 上端与水孔连通, 下端与冷却管路连通, 定位管与定位柱在同一轴线上, 定位管水孔 内径比定位柱。

4、外径小 1-3mm, 定位管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 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 定位柱下方设有弹簧, 定位柱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下端 2-6mm, 所述刀杆侧面设有凹槽, 凹 槽下方有1-4个下水孔, 所述下水孔与冷却管路连通, 外壳大头端孔内壁上设有2个横向小 凹槽, 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下端, 所述小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管采用壁厚 为 6mm 的管道, 定位管下端的向内斜倒角位于下端出口上方 3-4mm。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管下端倒角 处粘有弹性件, 弹性。

5、件中间开孔与水孔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路在刀杆 两侧设有冷却支路, 冷却支路下方设有螺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壳小头端设有 间隙, 间隙距离为 0.5-1mm, 外壳小头端侧面设有过间隙的螺孔, 连接螺栓位于螺孔内。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座与外壳螺 栓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 路在凹槽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

6、9926 A 2 1/4 页 3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现在加工中心已经成为机械加工的主要生产机床, 在 加工过程中, 都要使用冷却液对刀具进行冷却, 现在大多数加工中心使用冷却水管对刀具 进行外冷却, 直接将冷却液对准刀刃冷却, 但是如果加工深孔时冷却液冲进去很少, 无法起 到冷却效果, 会损坏刀具, 工件报废, 现在有一些企业使用 BT40、 BT50 侧面油路刀柄, 包含 冷却管道的外壳覆盖刀杆, 刀柄内部设有冷却管道, 使用有内部冷却孔的刀具, 从侧面将冷 却液进。

7、入刀柄内部, 从刀具内部冷却孔流出进行内冷却, 效果不错, 但是有几点不足 : 1、 包 含冷却管道的外壳连接外冷却管, 不能随刀柄转动, 换刀不方便, 2、 使用时装夹繁琐, 不方 便, 3、 定位不准, 配件易损坏, 漏水, 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安装简单, 定位准确, 不 漏水。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包括机体主轴、 刀柄、 外壳, 所述外壳呈凸轮状, 大头端与小头 端开孔, 所述刀柄下方刀杆包裹在外壳大头端孔内, 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和冷却管路,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

8、刀柄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吸在机体主轴下端面, 定位管固定在磁性固定 座中间通孔内, 定位管中间设有水孔与侧面小孔连通, 侧面小孔与冷却液连接管连通, 外壳 上端面设有定位座, 定位柱设置在定位座中间, 所述定位柱位于外壳小头端孔内, 定位柱中 空, 上端与水孔连通, 下端与冷却管路连通, 定位管与定位柱在同一轴线上, 定位管水孔内 径比定位柱外径小 1-3mm, 定位管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 定位柱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 定 位柱下方设有弹簧, 定位柱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下端 2-6mm, 所述刀杆侧面设有凹槽, 凹槽 下方有1-4个下水孔, 所述下水孔与冷却管路连通, 外壳大头端孔内壁上设有2。

9、个横向小凹 槽, 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上下端, 所述小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定位管采用壁厚为 6mm 的管道, 定位管下端的向内 斜倒角位于下端出口上方 3-4mm。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定位管下端倒角处粘有弹性件, 弹性件中间开孔与 水孔连通。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冷却管路在刀杆两侧设有冷却支路, 冷却支路下方 设有螺孔。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外壳小头端设有间隙, 间隙距离为 0.5-1mm, 外壳小 头端侧面设有过间隙的螺孔, 连接螺栓位于螺孔内。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定位座与外壳螺栓。

10、连接。 说 明 书 CN 103769926 A 3 2/4 页 4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冷却管路在凹槽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采用内冷排屑, 刀具工作时温度低, 刀具使用寿 命长, 加工效果好, 采用磁性固定座来固定, 移动方便, 安装简单, 运用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 定位, 定位准确, 结构简单, 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 在加工中 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换刀柄, 不需要拆卸水管, 提高了加工效率, 降低了整机成本, 可用于 立式、 卧式铣床、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附图说明 0012。

11、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放大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管和磁性固定座示意图。 0015 图 4 为本发明所述的外壳示意图。 0016 图 5 为本发明所述的刀柄示意图。 0017 图 6 为图 4 所述的 A-A 剖面图。 0018 附图标记列表 : 1、 机体主轴, 2、 刀柄, 3、 外壳, 4、 大头端, 5、 小头端, 6、 刀杆, 7、 冷却液连接管, 8、 冷却管 路, 9、 磁性固定座, 10、 定位管, 11、 水孔, 12、 小孔, 13、 定位座, 14、 定位柱, 15、 斜倒角, 16、 弹 性。

12、件, 17、 弹簧, 18、 凹槽, 19、 下水孔, 20、 小凹槽, 21、 密封圈, 22、 倒角, 23、 冷却支路, 24、 螺 孔, 25、 间隙, 26、 螺栓, 27、 漏斗形通道, 28、 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 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 、 “后” 、“左” 、“右” 、“上” 和 “下”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词语 “内” 和 “外” 分别指的是朝向或 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 如图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

13、中心油路刀柄, 包括机体主轴 1、 刀柄 2、 外壳 3, 所述外壳 3 呈凸轮状, 大头端 4 与小头端 5 开孔, 所述刀柄 2 下方刀杆 6 包裹在外壳大头 端 4 孔内, 还包括冷却液连接管 7 和冷却管路 8, 所述刀柄 2 轴线一侧设有磁性固定座 9 吸 在机体主轴 1 下端面, 定位管 10 固定在磁性固定座 9 中间通孔内, 定位管 10 中间设有水孔 11 与侧面小孔 12 连通, 侧面小孔 12 与冷却液连接管 7 连通, 外壳 3 上端面设有定位座 13, 定位柱 14 设置在定位座 13 中间, 所述定位柱 14 位于外壳小头端 5 孔内, 定位柱 14 中空, 上端与。

14、水孔 11 连通, 下端与冷却管路 8 连通, 定位管 10 与定位柱 14 在同一轴线上, 定位管 10 水孔 11 内径比定位柱 14 外径小 1-3mm, 定位管 10 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 15, 定位柱上端 设有同一角度倒角 22, 定位柱 14 下方设有弹簧 17, 定位柱 14 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 10 下端 2-6mm, 所述刀杆 6 侧面设有凹槽 18, 凹槽 18 下方有 1-4 个下水孔 19, 所述下水孔 19 与冷 却管路 8 连通, 外壳大头端 4 孔内壁上设有 2 个横向小凹槽 20, 分别位于所述凹槽 18 的上 下端, 所述小凹槽 20 内设有密封圈 21。 0。

15、02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冷却液从冷却液连接管 7 流经侧面小孔 说 明 书 CN 103769926 A 4 3/4 页 5 12、 水孔 11、 经过定位柱 14 流往冷却管路 8, 从刀杆凹槽 18 的下水孔 19 流往刀具中心出水 孔, 冷却刀具, 采用内冷排屑, 刀具工作时温度低, 刀具使用寿命长, 加工效果好。 002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采用磁性固定座来固定, 克服了以往现有 技术里用定位块固定安装繁琐的弊端, 移动方便, 安装简单, BT40、 BT50 刀柄互换时无需再 更换固定座, 直接移动就行, 而且不易损坏, 运用定位管与定位柱配合定。

16、位, 定位准确, 结构 简单, 快速地实现各种规格的油路刀柄与冷却管路的连接, 在加工中心机床上可以自由更 换刀柄, 不需要拆卸水管, 提高了加工效率, 降低了整机成本, 可用于立式、 卧式铣床、 数控 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 0023 使用前, 先测量机床主轴 1 轴线至定位管 10 距离, 将外壳 3 装在刀杆 6 上, 使定位 柱 14 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 10 下端 2-6mm, 将刀柄 2 装入机床主轴 1 内, 确认刀柄轴线到定 位柱 14 的距离, 标准尺寸为 BT40 刀柄 65mm, BT50 刀柄 80mm, 再与机床主轴 1 轴线至定位 管 10 距离对比, 超过 0.03。

17、mm 需调整磁性固定座 9 使距离相等, 锁紧主轴, 换刀试验, 查看定 位管与定位柱配合是否准确, 定位准确后接冷却液连接管 7 到侧面小孔 12 上, 冷却液连接 管7与侧面小孔12使用快速接头连接, 检查冷却管道是否畅通, 是否有地方漏水, 检查没问 题后就可以加工工件。 002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定位管 10 下端设有向内斜倒角 15, 定位柱 上端设有同一角度倒角 22, 定位柱 14 下方设有弹簧 17, 换刀结束的一瞬间, 由于定位柱 14 上端高度高于定位管10下端2-6mm, 斜倒角15与同一角度倒角22先碰到, 高出的部分反方 向压弹簧, 这样既保证定位。

18、柱 14 不会损坏, 定位准确, 同时定位柱 14 在弹簧的作用力向上 顶, 保证斜倒角 15 与同一角度倒角 22 接触面紧密接触, 切削液流过时不会漏水。 002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油路刀柄, 外壳大头端 4 孔内壁上设有 2 个横向小凹 槽 20, 分别位于所述凹槽 18 的上下端, 所述小凹槽 20 内设有密封圈 21, 可以保证在冷却液 流过凹槽 18 时不漏。 0026 本发明所述定位管 10 可采用壁厚为 6mm 的管道, 定位管 10 下端的向内斜倒角 15 位于下端出口上方 3-4mm, 这样换刀结束后定位柱 14 将深入到定位管 10 内 3-4mm, 定位更 准,。

19、 加工效果更好。 0027 在本发明所述定位管10下端倒角处15粘有弹性件16, 弹性件16中间开孔与水孔 11 连通, 换刀时斜倒角 15 与同一角度倒角 22 碰到时减少冲击力, 保护配件, 而且有弹性件 16 更不易漏水。 0028 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冷却管路8在刀杆6两侧设有冷却支路23, 冷却支路23下方设 有螺孔 24, 不需要使用时就用螺栓堵住冷却支路 23, 需要外冷却时, 在螺纹处接冷却管, 对 准刀具直接冷却, 也可以开一个单独使用。 0029 为了使外壳3装进刀杆6更省力, 方便, 在所述外壳小头端5剖开, 设有间隙25, 间 隙25距离为0.5-1mm, 外壳小头端5侧面。

20、设有过间隙的螺孔, 连接螺栓28位于螺孔内, 使用 时松开连接螺栓28, 使外壳大头端4孔径变大, 安装更方便, 本发明所述定位座13与外壳螺 栓 26 连接, 连接螺栓 28 到位后, 固定定位座 13 的螺栓 26 拎紧, 外壳固定可靠。 0030 本发明所述冷却管路 8 在凹槽 18 下方设置漏斗形通道 27, 增加压力, 加速刀具冷 却。 0031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 还包括 说 明 书 CN 103769926 A 5 4/4 页 6 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103769926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69926 A 7 2/4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69926 A 8 3/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69926 A 9 4/4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6992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