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9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5906 A (21)申请号 201410066810.7 (22)申请日 2014.02.26 A61B 5/055(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谭家 岭东路 (72)发明人 许建益 郑杰 胡倾宇 段训琪 莫耀敏 郑有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3239 代理人 胡小永 (54) 发明名称 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扫。
2、描 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特指一种应用于核磁共振成 像系统中去除制冷机振动所引起核磁共振频率和 相位变化的操作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核 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伪影 和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在核磁共振成像 系统扫描期间暂停制冷机运行, 避免制冷机振动 带来的核磁共振频率和相位变化引起的干扰, 可 大幅度提高核磁共振信号的成像质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906 A CN 10381590。
3、6 A 1/1 页 2 1. 一种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伪影和提高扫描信号信噪 比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时暂停制冷机运行。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伪影和 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完 成后立即启动制冷机, 移除扫描期间系统低温容器中漏入的热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伪影和 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暂停制冷机并进行核磁共 振成像扫描与结束核磁共振成像扫。
4、描并恢复制冷机制冷交替进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5906 A 2 1/3 页 3 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伪影和提高 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特指一种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去除制 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伪影和相位噪声信号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医疗图像诊断技术。该技术使用 射频脉冲对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的主要组成元素氢的原子核进行激发, 获得核磁共振发射信 号, 经过梯度磁场进行空间编码, 由计算机算法处理重建人体某一截面图像。。
5、 超导磁体是核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主要硬件。 0003 超导磁体提供一个稳定度极高的背景磁场, 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主要硬件 , 也 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为了维持超导磁体运行所需要的低温环境, 超导磁体必须使用制 冷机制冷。制冷机做功移走的热量如果等于外界漏入低温容器的热量, 就维持低温容器处 于一个稳定的低温。近年来 G-M 制冷机的性能价格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核磁共振成 像系统主要采用这种制冷机。 G-M制冷机是通过高压气体在冷头上膨胀吸热来制冷的, 制冷 机内部存在活塞运动件,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冷头的微小机械振动。由于制冷机通过低温容 器密封机构与超导线圈连接, 这种机械振动会带动。
6、超导线圈运动,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磁场 扰动, 这导致在所需获取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变化, 影响图像的分辨率, 不能 充分发挥超导磁体的本身的性能, 最终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4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明的目的是针对使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诊断时核磁共振成像磁体因制冷 机机械振动导致核磁共振频率和相位变化的问题, 提供一种减小图像伪影, 提高扫描图像 分辨率的方法。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扫描 伪影和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其中, 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
7、描 时暂停制冷机运行。 0008 作为优化, 所述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完成后立即启动制冷机, 移除扫描期间系统低 温容器中漏入的热量。 0009 作为优化, 暂停制冷机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与结束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恢复 制冷机制冷交替进行。 0010 模式一是 : 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完成后, 制冷机重启后需至少工作上述相应扫描 时间的等量时间 (即数分钟到数小时) 使得制冷系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0011 模式二是 : 暂停制冷机运行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时间定为数分钟, 扫描完毕 说 明 书 CN 103815906 A 3 2/3 页 4 后制冷机启动, 制冷时间为扫描时间的 20% 至。
8、 50%, 以部分恢复系统状态。 0012 上述两过程可交替进行, 循环往复。上述循环时间满 8-10 小时后停止核磁共振成 像扫描, 启动制冷机持续工作至第二个工作日, 等待汽化的氦气完全冷凝, 制冷系统完全恢 复到原始状态。 0013 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可以大幅度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和提高信噪比, 大幅度提高核磁共振 的成像质量, 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 0016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 0018 下面。
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0019 实施方式一 :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 扫描伪影和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其中, 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扫描时暂停制冷机运行, 在停机期间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扫描工作完成后立即重启制 冷机冷凝汽化的氦气, 移除扫描期间系统低温容器中漏入的热量, 重启制冷机进行制冷工 作的时间与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时间相等, 使得制冷系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 暂停 制冷机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与结束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恢复制冷机制冷交替进行。 对 比制冷机运行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操作, 所得到的图像去除了。
10、因制冷机振动所导致 的伪影, 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0020 本实施方式的前提条件是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有足够的制冷能力及优良的绝 热性能, 从而储存的冷量可避免制冷机停机时低温容器内液氦的蒸发, 避免增加补偿液氦 的频率, 避免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本实例重启制冷机后可将汽化的氦气重新冷凝回液态 值得指出, 这种实施模式不大适合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诊断, 因为医院开诊时间为 8-10 小时, 日间设备利用效率仅 50%。 0021 实施方式二 :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去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制冷机机械振动引起的 扫描伪影和提高扫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描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其中, 在进行核磁。
11、共振成像 扫描时暂停制冷机运行, 在此期间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扫描完毕立即启动制冷机, 移除 扫描期间系统低温容器中漏入的热量, 制冷机工作的时间为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时间的 20% 至 50%, 上述两个过程作为一个循环, 而后, 暂停制冷机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与结束核 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恢复制冷机制冷在循环时间内交替进行, 并通过控制程序判断上述循环 是否满足了设定的时间, 本实施例设定的时间为 8-10 小时, 当上述循环累计达到设定时间 后, 启动制冷机连续运行 14-16 小时, 使系统的温度完全恢复到停机扫描前的状态。本实施 模式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临床诊断, 日间设备利用效率。
12、可达80%。 对比制冷机运行时 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操作, 所得到的图像去除了因制冷机振动所导致的伪影, 提高了 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说 明 书 CN 103815906 A 4 3/3 页 5 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815906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906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906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