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器的装配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挡器的装配设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66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1 CN 103846652 A (21)申请号 201210500203.8 (22)申请日 2012.11.30 B23P 19/02(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展业路 8 号中新科技工业坊 2-2F-A 单元 (72)发明人 沈皓然 (54) 发明名称 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用以将 衬套压装到工件内, 包括框架、 设置在框架上的夹 具组, 框架包括固定夹具组的工作台、 支撑工作。
2、台 的架体、 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罩体、 以及设置在罩体 上的安全光栅, 罩体围设在夹具组的外围, 罩体包 括工作窗和位于工作窗两侧的侧栏, 安全光栅设 置在侧栏上。本发明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围设在 夹具组外围的罩体且在罩体的两侧栏上设置安全 光栅, 增强了工作的安全防护, 降低意外事故的发 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6652 A CN 103846652 A 1/1 页 2 1. 一种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用以将衬。
3、套压装到工件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挡器的装 配设备包括框架、 设置在框架上的夹具组, 所述框架包括固定所述夹具组的工作台、 支撑所 述工作台的架体、 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罩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安全光栅, 所述罩 体围设在所述夹具组的外围, 所述罩体包括工作窗和位于所述工作窗两侧的侧栏, 所述安 全光栅设置在所述侧栏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侧栏竖直设置在所述 工作台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夹具组包括设置在所 述工作台上的下夹具、 与所述下夹具配合且位于所述下夹具上方的上夹具, 所。
4、述下夹具包 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底座,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 L 型定位件和两个相 对设置的挡块, 所述 L 型定位件与挡块围设形成收纳所述底座的定位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夹具还包括设置在 所述底座上的把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把手与底座通过铰链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6652 A 2 1/5 页 3 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换挡器的装配设备用以将衬套压装到工件内。目前的换挡器的装配设。
5、备在压装 时, 在工件的外表面的固定位置上放上衬套, 然后由压杆下移将工件上的衬套压入到工件 内。 换挡器的装配设备的工作台上一般围设有一圈防护栏, 并在防护栏之间设置防护玻璃, 从而减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由于只设置有防护栏和防护玻璃, 所以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 患。 0003 有鉴于此, 有必要对现有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安全防护、 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换挡器的装配设 备。 0005 为实现前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用以将衬 套压装到工件内, 包括框架、 设置在框架上的夹具组, 所述框架。
6、包括固定所述夹具组的工作 台、 支撑所述工作台的架体、 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罩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安全光 栅, 所述罩体围设在所述夹具组的外围, 所述罩体包括工作窗和位于所述工作窗两侧的侧 栏, 所述安全光栅设置在所述侧栏上。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侧栏竖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夹具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下夹具、 与所 述下夹具配合且位于所述下夹具上方的上夹具, 所述下夹具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底 座,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定位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块, 所述L型定位 件与挡块围设形成收纳所述底座的定位腔。 。
7、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夹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把手。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把手与底座通过铰链连接。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围设在夹具组外围的罩体且在 罩体的两侧栏上设置安全光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 增强了工作的安全防护, 降低意外事故的 发生。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换挡器的装配设备的工作状态图。 0012 图 2 为图 1 的下夹具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3 为图 2 的部分结构图。 0014 图 4 为图 1 的下夹具与工件、 衬套的结合图。 0015 图 5 为图 1 的下夹具。
8、、 工作台与工件、 衬套的部分结构图。 说 明 书 CN 103846652 A 3 2/5 页 4 0016 图 6 为图 1 的部分结构图。 0017 图 7 为图 6 的安装件的结构图。 0018 图 8 为图 1 的上夹具的结构图。 0019 图 9 为图 1 中衬套收容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见图 1 至图 9,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用以将衬套 8 压 装到工件 7 内。该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包括框架 1、 设置在框架 1 上的夹具组 10 和行程 架 4、 设置在行程架 4 上的驱动装置 5、 设置在框架 1 上用以收容衬套 8 的。
9、衬套收容装置 9、 用以检测是否漏装衬套 8 的防漏检测装置 6、 以及设置在夹具组 10 一侧用以检测是否安装 有工件 7 的工件检测装置 18。夹具组 10 包括固定在行程架 4 上的上夹具 3 和与上夹具 3 相对设置且位于上夹具 3 下方的下夹具 2。该驱动装置 5 用以驱动上夹具 3 上下移动。下 夹具 2 用以固定工件 7 和衬套 8, 上夹具 3 通过驱动装置 5 驱动下移将衬套 8 压入至工件 7 内。 由于本换挡器的装配设备100设置有工件检测装置18, 当工件检测装置18判断有工件 7 后, 该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将会发生启动命令。从而实现自动化工作。 0021 框架。
10、1包括工作台11、 支撑工作台11的架体12、 设置在工作台11上的罩体15、 设 置在罩体 15 上的安全光栅 14。罩体 15 围设在夹具组 10 的外围。罩体 15 包括工作窗 151 和位于工作窗 151 两侧的侧栏 152。安全光栅 14 设置在侧栏 152 上。侧栏 152 竖直设置在 工作台 11 上。由于侧栏 152 竖直设置在工作台 11 上, 所以, 安全光栅 14 竖直在工作台 11 的上方。下夹具 2、 行程架 4 和料盒 9 固定在工作台 11 上。罩体 15 上除工作窗 151 外, 罩 体 15 的四周均安装有玻璃 (未图示) 。通过设置该罩体 15 且在罩体 1。
11、5 的两侧栏上设置安 全光栅14, 当本换挡器的装配设备100工作时, 如果工作人员从外部伸入到罩体15内, 安全 光栅 14 感应到后使本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部分装置或者整个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停 止运动, 从而增强了工作的安全防护, 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0022 下夹具 2 包括固定在工作台 11 上的底座 21、 竖直固定在底座 21 上的支撑柱 22、 设置在支撑柱 22 上的弹性件 23、 设置在弹性件 23 上用以固定衬套 8 的卡固柱 24、 自卡固 柱 24 一侧凸伸形成的检测块 25、 以及围设在卡固柱 24 外围用以固定工件 7 的壳体 26。该 卡固柱 2。
12、4 突伸出壳体 26。壳体 26 抵持在工件 7 的底部, 卡固柱 24 贯穿工件 7 并凸伸出工 件 7。该壳体 26 底部设有一螺帽 27, 并通过该螺帽 27 固定在支撑柱 22 上。弹性件 23 为 弹簧。弹簧 23 的一端与支撑柱 22 连接, 另一端与卡固柱 24 连接, 卡固柱 24 可以通过弹簧 23 的弹性而上下移动。支撑柱 22 包括固定在底座 21 上的第一支撑柱 221 和于第一支撑柱 221 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柱 222。该第二支撑柱 222 的直径小于第一支撑柱 221 的直 径, 螺帽 27 固定在第二支撑柱 222 上。第一支撑柱 221 具有第一台阶部 2。
13、23, 该第一台阶部 223 抵持在螺帽 27 的底部。弹簧 23 与第二支撑柱 222 固定连接。壳体 26 上开设有收容检 测块 25 的限位窗 261, 检测块 25 突伸出该限位窗 261, 并且可在该限位窗 261 内上下活动, 该限位窗 261 可限制检测块 25 上下活动的距离, 进而限制卡固柱 24 上下移动的位置。 0023 卡固柱24包括固定在弹簧23上的连接部241、 自连接部241向上延伸形成的卡固 部 242、 以及自卡固部 242 向上延伸形成的定位部 243。定位部 243 穿设在衬套 8 的衬套孔 (未标号) 内。卡固部 242 的直径大于定位部 243 的直径。
14、, 卡固部 242 具有用以抵持在衬套 说 明 书 CN 103846652 A 4 3/5 页 5 8 底部的第二台阶部 244。检测块 25 设置在卡固柱 24 的连接部 241 上。 0024 通过设置上下配合的上夹具 3 和下夹具 2, 且下夹具 2 设置有弹性件 23、 设置在弹 性件 23 上用以固定衬套 8 的卡固柱 24 以及围设在卡固柱 24 外围用以固定工件 7 的壳体 26, 并且卡固柱 24 突伸出壳体 26, 使该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在压装衬套 8 时能够快速并 且准确的将衬套 8 压装到工件 7 内, 且使用、 操作方便。 0025 下夹具 2 还包括设置在底。
15、座 21 上的把手 28。把手 28 与底座 21 之间通过铰链连 接, 通过该把手 28 可以方便的将下夹具 2 移动或者安装。工作台 11 上设置有两个用以固 定下夹具 2 且相对设置的 L 型定位件 13 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块 16。L 型定位件 13 和挡块 16 围设形成收纳下夹具 2 底座 21 的定位腔 17。当底座 21 设置到定位腔 17 内之后, 再通 过螺栓 (未图示) 将底座 21 与工作台 11 固定, 从而实现快速的将下夹具 2 固定到工作台 11 上。 0026 检测装置 6 包括固定在工作台 11 上的安装座 62 和固定在安装座 62 上且用以感 应检测块 2。
16、5 的感应装置 61。上述支撑柱 22、 卡固柱 24 和检测块 25 均设置有四个, 且一一 对应设置, 防漏检测装置 6 对应检测块 25 设置有四个。感应装置 61 设置在卡固柱 24 的一 侧以检测检测块 25 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 当检测块 25 移动到限位窗 261 下方时, 感应装 置 61 感应到检测块 25。 0027 当衬套 8 设置在卡固柱 24 上后, 上夹具 3 下移将卡固柱 24 上的衬套 8 压入到工 件 7 内时, 卡固柱 24 向下移动, 此时, 检测块 25 随卡固柱 24 向下移动, 直至检测块 25 抵持 到壳体 26 的限位窗 261 的一侧而无法再。
17、向下移动, 此时, 感应装置 61 可检测到检测块 25 ; 当卡固柱 24 上未设置衬套 8 时, 下夹具 3 下移而卡固柱 24 不移动, 检测块 25 也相应的不 动, 感应装置 61 将无法检测到检测块 25, 此时, 可判断出有漏装现象发生。 0028 通过在下夹具 2 上设置检测块 25 和与下夹具 2 的一侧设置用以感应该检测块 25 活动位置的感应装置 61, 防止漏装衬套 8 的事情发生, 同时也实现压装检测同步, 减少了后 续的工作量。 0029 行程架 4 包括固定上夹具 3 的安装件 43、 设置在安装件 43 上方的定位板 41、 支撑 定位板 41 的支架 42、 。
18、以及连接安装件 43 和定位板 41 的连接杆 44, 支架 42 固定在工作台 11 上。驱动装置 5 固定在定位板 41 上。安装件 43 与驱动装置 5 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 5 推 动安装件 43 上下移动。 0030 安装件 43 包括顶板 431、 相对设置在顶板 431 两侧的两卡持板 432、 以及设置在顶 板 431 上的紧固螺钉 433。每个卡持板 432 包括与顶板 431 固定的配合部 434、 自配合部 434 向下延伸形成的卡持部 435、 自卡持部 435 朝另一个卡持板 432 弯折延伸形成的抵持部 436、 以及自卡持部 435 前端内凹形成的缺口部 437。上。
19、述顶板 431、 卡持部 435 和抵持部 436 形成一用以收容上夹具 3 的卡持腔 438。由于缺口部 437 是自卡持部 435 前端内凹形 成, 所述, 该缺口部 437 形成在卡持腔 438 的前端口的两侧。 0031 上夹具3包括固定在行程架4上的基板31、 固定在基板31上且朝向下夹具2的压 杆 32、 相对设置于基板 31 的侧壁的前缘上的两个凸块 33。基板 31 收容在卡持腔 438 内。 当上夹具 3 的基板 31 固定到卡持腔 438 内之后, 基板 31 随安装件 43 上下移动, 而安装件 43与驱动装置5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5推动安装件43上下移动, 所以间接的, 。
20、基板31由驱 动装置 5 推动做上下移动。压杆 32 内形成有用以收容卡固柱 24 的空腔 34。压杆 32 位于 说 明 书 CN 103846652 A 5 4/5 页 6 卡固柱 24 的上方, 当下夹具 2 的定位部 243 上设置衬套 8, 且上夹具 3 下移后, 压杆 32 与固 定在定位部 243 上的衬套 8 抵持并给衬套 8 施加向下的压力, 由于卡固柱 24 下方设置弹簧 23, 所以卡固柱 24 由压力的作用向下移动, 同时带动衬套 8 下移, 又由于工件 9 安装在衬套 8 下方, 且由壳体 26 固定, 所以衬套 8 由压杆 32 压装到工件 9 内, 此时, 由于检。
21、测块 25 设置 在卡固柱 24 上, 所以当衬套 8 压装到工件 9 内时, 检测块 25 会随卡固柱 24 一同向下移动, 防漏检测装置 6 就能检测到检测块 25, 从而可确定有衬套 8 被安装到工件 7 内。当下夹具 2的定位部243上未设置衬套8, 上夹具3下移后, 由于压杆32内形成有用以收容卡固柱24 的空腔 34, 所以压杆 32 不会压到卡固柱 24, 而直接与工件 7 接触, 检测块 25 不会下移, 防 漏检测装置 6 将无法检测到检测块 25, 从而可判断衬套 8 漏装。 0032 凸块 33 与缺口部 437 配合, 凸块 33 收容在缺口部 437 内。通过凸块 3。
22、3 与缺口部 437 的配合, 防止基板 31 倒装。当基板 31 正确安装时, 基板 31 先插入到卡持腔 438 后, 凸 块33再进入到缺口部437内 ; 当基板31倒装时, 凸块26先进入到缺口部437之后, 基板31 无法再进入到卡持腔 438 内。 0033 基板 31 上开设有与紧固螺钉 433 配合的螺钉孔 35, 紧固螺钉 433 贯穿顶板 431, 当基板 31 收容到卡持腔 438 内后, 将紧固螺钉 433 向下拧紧, 直至紧固螺钉 433 的底部进 入到螺钉孔 35 内, 从而将上夹具 3 固定在安装件 43 上。所以, 通过设置具有卡持腔 438 的 安装件 43 。
23、和紧固螺钉 433, 便于上夹具 3 的安装、 拆卸, 进而可实现快速更换、 安装上夹具 3, 缩短了工作时间。 0034 衬套收容装置 9 包括用以放置衬套 8 的料盒 91、 固定料盒 91 的支撑架 92、 以及 固定工作台 11 上用以支撑支撑架 92 的支撑脚 97。支撑架 92 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导轨部 93、 自导轨部 93 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护栏 94、 连接两个护栏 94 且用以抵持在料盒 91 前端 的挡板 95。导轨部 93 相较工作台 11 呈锐角角度延伸。而由于该导轨部 93 倾斜设置, 所以 当料盒 91 内位于前方的衬套 8 拿出后, 后方的衬套 8 会马上将前面。
24、的空位填补, 便于工作 人员从料盒 91 内取料,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该料盒 91 包括底壁 911、 分别自底壁 911 向 上延伸形成且相对设置的前壁912和后壁913、 分别自底壁911向上延伸形成且相对设置的 两侧壁 914。前壁 912 的高度小于后壁 913 的高度, 两侧壁 914 的前侧缘 915 朝向前壁 912 倾斜。护栏 94 设置在两侧壁 914 的外侧。为了便于安装料盒 91, 该导轨部 93 具有延伸出 料盒 91 的导向部 96。通过上述设置, 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取用衬套收容装置 9 内的衬套 8。 0035 综上所述, 上述换挡器的装配设备 100 具有如下优点。
25、 : 1、 通过设置上下配合的上夹具 3 和下夹具 2, 且下夹具 2 设置有弹性件 23、 设置在弹性 件 23 上用以固定衬套 8 的卡固柱 24 以及围设在卡固柱 24 外围用以固定工件 7 的壳体 26, 并且卡固柱24突伸出壳体26, 从而使换挡器的装配设备100在压装衬套8时能够快速并且 准确的将衬套 8 压装到工件 7 内, 且使用、 操作方便 ; 2、 通过在下夹具2的一侧设置防漏检测装置6检测是否安装衬套8, 从而防止漏装衬套 8 的事情发生, 实现压装检测同步, 减少了后续的工作量 ; 3、 通过在下夹具 2 和上夹具 3 的外围设置罩体 15 和且在罩体 15 的两侧栏 。
26、152 上设置 安全光栅 14, 增强了工作的安全防护, 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及降低事故的发生 ; 4、 通过设置在下夹具 2 一侧用以检测工件 7 的工件检测装置, 从而实现自动化工作。 0036 尽管为示例目的, 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说 明 书 CN 103846652 A 6 5/5 页 7 员将意识到, 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 各种改 进、 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说 明 书 CN 103846652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46652 A 8 2/5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46652 A 9 3/5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46652 A 10 4/5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46652 A 11 5/5 页 12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46652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