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金属或合金立体镶包工艺,属于用于产生立体图形或装饰面效果的工艺。 现有的陶器制品锡镶工艺是采用砚台石做模具,经成型、镂雕、焊接、雕刻和擦亮等程序将一片片的锡金属图案贴在紫砂陶器上(CN87101352.5)。此种工艺较繁锁、生产效率低、图案立体感欠佳。
本发明目的旨在通过有色金属或合金立体镶包工艺,提供生产效率高、操作较简便、并能产生造型逼真、立体感强的高档工艺美术品。
本发明通过下述步骤实施的:根据产品要求选用钢铁、有色金属(如铜、锡等)、合金、木料、塑料或动、植物实体等适宜材料制成产品原型骨架。按艺术构思在其上除用传统的镂雕、雕刻外,加以透雕及用烙铁气焊等工具熔刻、熔堆、熔雕成立体模型。然后根据图纸及该立体模型、用模具钢蜡12把各部位开成对称或不对称钢制冲模。将有色金属(如金、银、铜、锡等)或合金材料放入冲模上,根据材料性质及深浅程度不同,用冲压机以不同的压力挤压、冷冲或热冲成各种高浮雕、透雕。将冲压成型的或采用腐蚀制成的各部位高浮雕、透雕图形零部件用烙铁熔焊、气焊或点焊等焊接方法焊成一体,用高强度粘合剂(需要的地方采用定位铆钉,不打穿)或焊接对未预热过或预热保温至100~500℃的壶或瓶等日用工艺品被镶包物进行整体镶包,使与被镶包物紧密地合为一体。最后用酒精或清洁剂清洗,用上光剂上光。
本发明制作的工艺美术品的特点是高浮雕制作在5mm以上,采用浮雕、高浮雕及透雕等相结合的工艺方法,使图形各异、立体感强,使产品造型新颖、生动逼真。开模后,产品可大批生产、效率高、操作较简单。
本发明可将有色金属或合金立体图形整体镶包在陶器、瓷器、玻璃等易碎日用工艺品或塑料、木器、金属制品等耐用日用工艺品被包物上。
实例一、以铜为材料立体镶包工艺(图1)
先用铜加工成厚薄不一的材料,再加工成如壶盖上的龙头、龙身、龙脚和壶嘴上的龙头,壶身上龙和壶柄上的龙身和龙尾在特制的工具上按壶的要求加工成型。然后根据艺术构思采用气焊、以熔堆、熔雕、熔刻的技法制成立体模型,将各部位零部件用气焊、点焊等焊接方法焊接成一体,对预热保温至300~500℃的壶进行整体焊接镶包,制成产品的立体模型。根据图纸和立体模型将各部位开成对称或不对称的钢制冲模。将铜材放在冲模上,用冲压机挤压冷冲或热冲出各部位高浮雕、透雕图形零部件,用气焊、点焊等焊接方法焊接成一体,对预热保温至300~500℃的壶进行整体焊接镶包。清洗、上光,即成正式产品。
实例二、以锡为材料立体镶包工艺(图2)
瓶上的立体图形龙头、龙角、龙脚先用铜皮制成产品原型骨架、镀锡,瓶上的龙身、龙尾、球在特制工具上用锡制成所需形状,根据艺术构思再用烙铁进行熔堆、熔雕、熔刻,再把各部位焊接成一体对瓶进行整体镶包,制成产品的立体模型。根据图纸和立体模型将各部位开成对称或不对称的钢冲模。将锡材放在冲模上,用冲压机挤压冷冲出各部位高浮雕、透雕图形零部件,用熔焊焊接成一体,对瓶进行整体焊接镶包。清洗、上光,即成正式产品。
实例三、以锡和铜(或金和银)镶嵌、镶包工艺(图3)
壶上的龙头、龙脚、壶盖上地球和壶身上的图案,壶底的4只脚用锡或银制成,壶柄、壶盖和壶四周的4根镶嵌物用铜或金制成。制法与实例一、二所述的相同。壶身的图案还可采用腐蚀制法;将所需尺寸的铜板作照相纸,涂上药膜,把设计好图纸拍成照片,然后投影在铜板上,进行曝光。把铜板放入药水中进行腐蚀,经数小时腐蚀、反复修补制成凹凸花纹的图案板。用熔焊、点焊、气焊等焊接方法与用冲压机挤压冷冲出的各部位高浮雕、透雕图形零部件焊接成一体,对未预热过或预热保温至250~420℃的壶进行整体焊接或使用高强度粘合剂对壶进行整体镶包。清洗、上光,即成正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