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打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甘蔗打叶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7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3700 A (21)申请号 201410547944.0 (22)申请日 2014.10.16 A01D 45/10(2006.01) (71)申请人 曾盛高 地址 677600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青 树寨组 (72)发明人 曾盛高 殷体琼 曾修宝 曾修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陈左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甘蔗打叶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打叶机, 旨在提供一 种构造简单轻便, 打叶效率高、 净度好的甘蔗打叶 机。
2、。它包括机架, 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 设置 于机架上的打叶室, 以及设置于打叶室中并连接 驱动装置的两套打叶装置 ; 所述打叶室的入口一 端设置有进料台, 出口一端设置有出料台 ; 所述 打叶装置均包括传动轴, 多个沿传动轴轴向均布 设置的隔片, 三组沿传动轴径向均布设置的打叶 件组以及三条挡条 ; 所述打叶件为条状, 采用橡 胶或塑胶制成 ; 两套所述打叶装置于打叶室内上 下相对设置, 且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错位设置 ;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套打叶装置反向等速转 动, 保证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转动时互不接触。 本发明构造简单轻便, 非常适合山地使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700 A CN 104303700 A 1/1 页 2 1. 一种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机架, 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 设置于机架上 的打叶室, 以及设置于打叶室中并连接驱动装置的两套打叶装置 ; 所述打叶室的入口一端设置有进料台, 出口一端设置有出料台 ; 所述打叶装置均包括传动轴, 多个沿传动轴轴向均布设置的隔片, 三组沿传动轴径向 均布设置的打叶件组以及三条挡条 ; 每组打叶件组具有的打叶件的数量较。
4、隔片少一个, 所 述隔片的中部固定于传动轴上, 打叶件与隔片相间设置, 打叶件和隔片之间通过杆贯穿连 接, 杆穿过隔片的端面进行固定且接近传动轴 ; 所述打叶件为条状, 采用橡胶或塑胶制成 ; 所述挡条沿传动轴轴向设置且两端固定连接位于传动轴上两端的隔片, 所述挡条接近打叶 件的壁面且可贴合打叶件的壁面用于打叶件与甘蔗接触时施加压力 ; 两套所述打叶装置于打叶室内上下相对设置, 且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错位设置 ;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套打叶装置反向等速转动, 保证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转动 时互不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 固定。
5、连 接于发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 分别固定套装于两套打叶装置的传动轴上且参数相同的 从动链轮, 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张紧链轮, 以及链条 ; 所述链条啮合连接主动链轮、 从动链 轮以及张紧链轮, 且两个从动链轮与链条的啮合方向相反, 两个从动链轮与链条的啮合段 之间形成 S 形, 使传动时两个从动链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动链轮、 从动链轮以及张紧 链轮的齿数为 3 的倍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动链轮的齿数为 15 个, 从 动链轮的齿数为 42 个, 张紧链轮的齿数为 21 个。 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挡条的截面为弧形, 倾斜设置 构成可带动气流的扇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料台靠近打叶室的一端向 下弯折形成斜面导向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料台靠近打叶室 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的支撑杆实现水平位置的支撑。 8.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机架上部的两侧设 置有位置对应、 用于供挑杠穿过的圆环。 9.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7、 所述挡条与每个隔片的 端面均固定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甘蔗打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动链轮、 从动链 轮以及张紧链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3700 A 2 1/5 页 3 一种甘蔗打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甘蔗初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甘蔗打叶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山地种植甘蔗的地区, 甘蔗的剥叶通常采用人工配合简单的工具在甘蔗 种植地内进行, 该种剥叶方式较为落后, 蔗农剥叶工作非常的辛苦, 甘蔗叶生来就带有毛针 恶刺, 其很容易划伤皮肤和导致皮肤叮痒, 蔗农对甘蔗的收割感到乏力又无可。
8、奈何, 可是甘 蔗种植作为当地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丢不起也丢不得。该种剥叶方式不仅存在剥叶工人 劳动强度大, 工作辛苦的不足, 而且存在甘蔗的收割效率低, 劳动成本高的缺点。 0003 针对甘蔗人工剥叶存在的不足, 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甘蔗剥叶装置, 大多数甘蔗剥 叶装置包括有设在甘蔗收割机分离室内的剥叶辊、 碎叶辊、 输送辊, 这种类型的甘蔗剥叶装 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 1、 现有甘蔗剥叶装置部件较多, 机构复杂, 重量大且无法实 现自动断尖 (折断甘蔗尖部) , 多半只在平原地区使用, 其在山地的运输和使用困难, 无法适 应山地甘蔗的剥叶使用, 导致山地种植甘蔗的地区仍只能使用人工。
9、剥叶 ; 2、 现有甘蔗剥叶 装置采用金属刀具作为剥叶刀片, 其需要配合输送辊以及碎叶辊才可实现有效的剥叶, 且 金属刀具的设置要求较高, 对甘蔗的尺寸、 直度要求较高, 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绞碎、 破伤和 折断甘蔗, 剥打甘蔗杆异形、 极度弯曲的甘蔗基本无法进行, 由于其机构复杂, 容易导致机 械部件卡死, 只适应单种或几种尺寸和品性相近甘蔗的剥叶, 通用程度不高, 蔗叶剥离净度 低 ; 3、 剥离的甘蔗叶由于带有毛针恶刺, 无法直接用于作为畜牧养殖的饲料, 一般只有甘蔗 的叶尖部分可作为畜牧养殖的饲料, 其余剥离的甘蔗叶部分只能进行焚烧处理, 不仅污染 环境, 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极易导致山火。
10、烧毁树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轻便, 适应性强, 打叶效率 高, 可自动断尖且净度好的甘蔗打叶机。其打下的甘蔗叶可作为畜牧饲料使用, 附加价值 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甘蔗打叶机, 包 括机架, 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 设置于机架上的打叶室, 以及设置于打叶室中并连接驱 动装置的两套打叶装置 ; 所述打叶室的入口一端设置有进料台, 出口一端设置有出料台 ; 所述打叶装置均包括传动轴, 多个沿传动轴轴向均布设置的隔片, 三组沿传动轴径向 均布设置的打叶件组以及三条挡条 ; 每组打叶件组具。
11、有的打叶件的数量较隔片少一个, 所 述隔片的中部固定于传动轴上, 打叶件与隔片相间设置, 打叶件和隔片之间通过杆贯穿连 接, 杆穿过隔片的端面进行固定且接近传动轴 ; 所述打叶件为条状, 采用橡胶或塑胶制成 ; 所述挡条沿传动轴轴向设置且两端固定连接位于传动轴上两端的隔片, 所述挡条接近打叶 件的壁面且可贴合打叶件的壁面用于打叶件与甘蔗接触时施加压力 ; 说 明 书 CN 104303700 A 3 2/5 页 4 两套所述打叶装置于打叶室内上下相对设置, 且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错位设置 ;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套打叶装置反向等速转动, 保证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转动 时互不接触。 0006 。
12、优选的是,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 固定连接于发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 分 别固定套装于两套打叶装置的传动轴上且参数相同的从动链轮, 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张紧 链轮, 以及链条 ; 所述链条啮合连接主动链轮、 从动链轮以及张紧链轮, 且两个从动链轮与 链条的啮合方向相反, 两个从动链轮与链条的啮合段之间形成 S 形, 使传动时两个从动链 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7 优选的是, 所述主动链轮、 从动链轮以及张紧链轮的齿数为 3 的倍数。 0008 优选的是, 所述主动链轮的齿数为 15 个, 从动链轮的齿数为 42 个, 张紧链轮的齿 数为 21 个。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挡条的截面为。
13、弧形, 倾斜设置构成可带动气流的扇叶结构。 0010 优选的是, 所述出料台靠近打叶室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斜面导向结构。 0011 优选的是, 所述出料台靠近打叶室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 的支撑杆实现水平位置的支撑。 0012 优选的是, 所述机架上部的两侧设置有位置对应、 用于供挑杠穿过的圆环。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挡条与每个隔片的端面均固定连接。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主动链轮、 从动链轮以及张紧链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机架下部的一侧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货架连接的挂钩。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1) 本发明构。
14、造简单轻便, 整机重量仅为 50 千克左右, 蔗农可用摩托车进行运输, 非常 适合山地使用。其不仅使用方便, 且打叶效率高, 采用 2.5 千瓦的柴油机每小时每台打叶机 可加工 80-100 捆甘蔗 (每捆以 15 根为例) 。 0017 (2) 本发明采用由塑胶或橡胶制成的打叶件进行甘蔗的打叶使用, 由于塑胶或橡 胶制成的打叶件具有弯曲变形的能力, 其基本不会破坏甘蔗表皮, 更不存在打碎甘蔗的情 况。其基本可用于所有甘蔗品类的打叶使用, 由于其采用非金属的打叶件, 其可用于异形、 极度弯曲的甘蔗的打叶, 适用性极强。 0018 (3) 本发明的打叶装置可将甘蔗叶击打丝条状, 且可有效脱去甘蔗。
15、叶上的毛针恶 刺, 使脱落下的甘蔗叶可作为饲料用于畜牧养殖使用, 不仅提高甘蔗利用率, 增加蔗农收 入, 还有效降低因焚烧甘蔗叶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杜绝山火的发生。 0019 (4) 本发明的甘蔗顺行于打叶件的夹缝之间, 上下夹打甘蔗叶, 打碎的甘蔗叶由打 叶装置产生的风力吹出打叶室 ; 甘蔗在打叶装置中的夹击触点仅为 13 厘米, 便于加工杆部 为 S 形及风灾倒伏变异的甘蔗 ; 进给行程触点为 4 厘米, 只要是长 10 厘米以上的甘蔗皆可 用它生产, 一旦进入嫩尖, 由于嫩尖脆嫩抵抗不了叠加打击而被自动打断, 从而获得纯净的 甘蔗杆和甘蔗碎叶蓄草。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
16、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说 明 书 CN 104303700 A 4 3/5 页 5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 1 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2 为图 1 所示甘蔗打叶机未安装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3 为中 2 中出料台未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4 为打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5 为图 4 的左视图。 0026 图。
17、 6 为图 4 中 A 部分的放大图。 0027 图 7 为打叶件的立体图。 0028 图 8 为挡条的截面图。 0029 图 9 为两套打叶装置配合使用进行甘蔗打叶的示意图。 0030 图 10 为 9 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图 1-10 所示的甘蔗打叶机, 包括机架 1, 设置于机架 1 。
18、上的驱动装置, 设置于机架 1 上的打叶室 3, 以及设置于打叶室 3 中并连接驱动装置的两套打叶装置 ; 所述打叶室 3 的入口一端设置有进料台 4, 出口一端设置有出料台 5, 出料台 5 的台面 用于甘蔗杆的输出, 其下方则用于甘蔗碎叶的输出, 实现杆叶分离输出 ; 出料台 4 两侧设置 挡边, 远离打叶室 3 的一端较宽, 便于甘蔗的放入以及导向 ; 所述出料台 5 靠近打叶室 3 的 一端向下弯折形成斜面导向结构, 便于甘蔗达到出料台5。 所述出料台5靠近打叶室3的一 端与机架 1 转动连接, 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的支撑杆 6 实现水平位置的支撑。支撑杆 6 与 机架支撑连接的一端设有。
19、开口, 通过设置于机架 1 上的销进行卡接, 显然也可以是其它连 接形式, 如窗户打开的支撑杆结构。 0033 所述打叶装置均包括传动轴 20, 多个沿传动轴 20 轴向均布设置的隔片 21, 三组 沿传动轴 20 径向均布设置的打叶件组以及三条挡条 24 ; 每组打叶件组具有的打叶件 22 的 数量较隔片 21 少一个, 本实施例的打叶件组含有 9 个打叶件 22 ; 所述隔片 21 的中部固定 于传动轴 20 上, 打叶件 22 与隔片 21 相间设置, 打叶件 22 和隔片 21 之间通过杆 23 贯穿连 接, 杆 23 穿过隔片 21 的端面进行固定且接近传动轴 20 ; 本实施例的杆。
20、 23 穿过隔片 21 后 一端进行弯折实现固定, 通过拉直杆 23 并移动杆 23 即可实现打叶件 22 的更换, 该种固定 方式可靠性高, 不容易出现连接失效而导致打叶件 22 脱落, 显然也可是其它形式的固定方 式, 如螺栓、 销等。所述打叶件 22 为条状, 采用橡胶或塑胶制成 ; 所述挡条 24 沿传动轴 20 轴向设置且两端固定连接位于传动轴20上两端的隔片21, 所述挡条24接近打叶件22的壁 面且可贴合打叶件 22 的壁面用于打叶件 22 与甘蔗 30 接触时施加压力 ; 作为优选, 所述挡 条 24 与每个隔片 21 的端面均固定连接, 加强挡条 24 的强度, 提高其抗变形。
21、的能力, 用较薄 的挡条 24 即可实现向打叶件 22 施加压力而不变形的要求。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挡条 说 明 书 CN 104303700 A 5 4/5 页 6 24 的截面为弧形, 倾斜设置构成可带动气流的扇叶结构。使用时可于打叶室 3 内形成向出 口流动的风流, 使甘蔗叶及甘蔗叶上脱落下的毛针恶刺从出口端吹出, 保证操作者身处的 入口端没有甘蔗叶碎屑以及毛针恶刺, 提高操作的舒适性, 同时弧形截面的挡条 24 抗变形 的强度更高, 使用寿命更长。 0034 两套所述打叶装置于打叶室 3 内上下相对设置, 且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错位设 置 ;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套打叶装置反向等。
22、速转动, 保证打叶装置间的打叶件组转动 时互不接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 10, 固定连接于发动机 10 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 11, 分别固定套装于两套打叶装置的传动轴20上且参数相同的从动链轮12, 转动设置于机架1 上的张紧链轮 13, 以及链条 14 ; 所述链条 14 啮合连接主动链轮 11、 从动链轮 12 以及张紧 链轮 13, 且两个从动链轮 12 与链条 14 的啮合方向相反, 两个从动链轮 12 与链条 14 的啮 合段之间形成 S 形, 使传动时两个从动链轮 12 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主动链轮 11、 从动链 轮 12 以及张紧链轮 13 的齿数为 3 的倍数。具体是所述。
23、主动链轮 11 的齿数为 15 个, 从动 链轮 12 的齿数为 42 个, 张紧链轮 13 的齿数为 21 个。发动机 10 优选采用柴油机, 本实施 例优选采用一条链条实现驱动, 相比齿轮传动及皮带传动, 具有重量轻、 构造精简的优点, 且不会出现皮带传动机构的打滑现象, 有效保证打叶装置运转的稳定性。 显然主动链轮11、 从动链轮 12 以及张紧链轮 13 的齿数也可是其它组合。柴油机功率大小调节的开关可设置 于机架 1 上端便于调节操作的位置处。 0035 其中, 所述机架 1 上部的两侧设置有位置对应、 用于供挑杠穿过的圆环 7, 便于蔗 农在山路上进行人工搬运。机架 1 的下端设置。
24、有可伸入土壤中、 用于固定甘蔗打叶机的支 脚 9, 使其更加适应山地作业。 0036 其中, 所述主动链轮 11、 从动链轮 12 以及张紧链轮 13 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8, 对 传动机构及人身安全进行有效防护。 0037 其中, 所述机架1下部的一侧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货架连接的挂钩15。 挂钩15可采 用短圆钢竖直焊接于机架 1 上, 并设置加强筋加固连接, 显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于与摩托 车货架连接的机构形式。 003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 启动发动机, 根据甘蔗的品种调整发动机输出功率, 大杆径甘蔗用大功率输出 (加大油 门) , 小杆径甘蔗则采用小小功率输出 (减小油门) , 操作。
25、过程可根据打叶效果及打叶速度进 行功率输出调整。功率调整完成后, 手持甘蔗尖部将至少一根甘蔗的根部一端从进料台 4 伸入打叶室3中, 以进料台4支撑甘蔗 ; 此时手握持住甘蔗尖部由打叶装置的摩擦力带动甘 蔗向出料台 6 一端移动, 当甘蔗尾部接近打叶室 3 入口处时, 将甘蔗往回拉到打叶室 3 内再 次进行打叶, 如此重复两到三次 (具体次数可根据放入甘蔗的数量以及油门的大小确定) , 放手后甘蔗从出料端 6 输出即可完成打叶工作。甘蔗完成打叶的时间一般为 2 至 4 秒, 效 率很高。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当甘蔗的根部一端接触打叶装置的打叶件 22 后, 打叶件 22 的端部与甘蔗的。
26、杆部或叶片接触, 叶片则直接被打叶件 22 击打为丝条状, 在多组打叶件组 的连续击打下, 其上的毛针恶刺因击打脱离, 成为畜牧养殖可供食用的饲料, 彻底改变了甘 蔗老叶不被牛羊食用的现状。且在多组打叶件组的连续击打过程中, 打叶件的端部具有切 断作用, 可将甘蔗叶击打成短条。而甘蔗的杆部在接触打叶件 22 端部后, 由于打叶件 22 具 说 明 书 CN 104303700 A 6 5/5 页 7 有弯折性, 其通过弯折从甘蔗的杆部滑向杆部的侧边形成夹打, 通过上下设置的两套打叶 装置, 有效的去除杆部各个面的甘蔗叶, 由于打叶装置的高速旋转, 连续密集的打击可完全 去除甘蔗叶, 其完全不同。
27、金属刀具剥叶, 其具有与甘蔗杆部良好的贴合性, 甘蔗剥叶后的净 度很高。与此同时, 本发明还可解决甘蔗尖部的折断问题, 当工人放手后, 甘蔗直接进入打 叶室, 其尖部较为脆嫩, 直接被打叶件击打折断, 而当不需要折断尖部时, 通过减小油门 (减 小功率输出) 即可。 0039 试验例 : 采用 2.5 千瓦柴油发动机, 主动链轮 11 的齿数为 15 个, 从动链轮 12 的齿数为 42 个, 张紧链轮 13 的齿数为 21 个 ; 打叶件组每组含 9 个打叶件 22, 甘蔗打叶机外形尺寸 (出料台 5 水平支撑状态) 长 119 厘米、 宽 30 厘米、 高 80 厘米 ; 整机重量约 50。
28、 千克。经过试验, 本机 型可同时加工的甘蔗数量为大杆径甘蔗3根, 小杆径甘蔗4根, 每小时每台甘蔗打叶机可加 工 80-100 捆甘蔗 (每捆以 15 根为例) 。加工效率极高, 且工人劳动强度有效降低, 操作的蔗 农极为喜爱, 充分显示出了本甘蔗打叶机对山地甘蔗的剥叶极为实用。 0040 本发明采用橡胶或塑胶制成的打叶件进行甘蔗的剥叶, 其通过合理的设置, 实现 了甘蔗的高效剥叶, 不仅适用于山地甘蔗的剥叶, 还可有效提高甘蔗剥叶后的净度和完好 性。 采用柔性的打叶件, 与甘蔗杆部的贴合良好, 且具有避让形, 相比金属刀具, 具有巨大的 优越性。本发明的构造精简, 体积小, 通过打叶装置同。
29、时实现剥叶和碎叶的目的, 且碎叶的 方式也不同于金属刀具, 其不仅能碎叶, 还可有效去除甘蔗叶上毛针恶刺, 为甘蔗老叶作为 畜牧饲料开辟了新的道路, 不仅解决了甘蔗叶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及存在的火灾隐患, 还提 高了甘蔗种植的附加值, 为蔗农增收做出了新的贡献。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303700 A 7 1/4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700 A 8 2/4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700 A 9 3/4 页 10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700 A 10 4/4 页 11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70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