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与握持安装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与握持安装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8371.7 (22)申请日 2014.11.20 D01H 5/56(2006.01) D01H 5/52(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成发普睿玛机械工业制造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610083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 成发工业园成发技术中心 (72)发明人 俞刚 覃俊 熊飞 牛宝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 公司 51202 代理人 黄幼陵 马新民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与握持安装机构 (57) 摘要 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 是在圆管的左侧 外壁设置有左定位平面、。
2、 右侧外壁设置有右定位 平面的异形管件,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对称 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 间的距离H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径D, 左定 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 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包括上固定卡、 下固 定卡和上述结构的握持管。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90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CN 104389053 A 1/1 页 2 1. 一种气动。
3、加压摇架握持管, 其特征在于该握持管 (1) 是在圆管的左侧外壁设置有左 定位平面 (1-1)、 右侧外壁设置有右定位平面 (1-2) 的异形管件,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 对称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H) 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 的外径 (D), 左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 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2.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包括上固定卡(2)、 下固定卡(3)和握持管(1), 其 特征在于握持管 (1) 是在圆管的左侧外壁设置有左定位平面 (1-1)、 右侧外壁设置有右定 位平面 (1-2) 的异形管件, 左定。
4、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对称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位平面 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H) 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径 (D), 左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 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 上固定卡 (2) 与握持管组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一定位平面 (2-3)、 第一定位弧面 (2-1)、 第一自由弧面(2-5)、 第二定位弧面(2-2)、 第二定位平面(2-4)围成, 所述第一定位 平面 (2-3) 与第二定位平面 (2-4) 相互平行, 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左定位平面 (1-1) 与右定位平面 (1-2) 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定位弧面 (2-1) 和第二定。
5、位弧面 (2-2) 的半径 相同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第一自由弧面 (2-5) 的半径大于组成 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 下固定卡 (3) 与握持管组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三定位弧面 (3-1)、 第二自由弧面 (3-3)、 第四定位弧面 (3-2) 围成, 第三定位弧面 (3-1) 和第四定位弧面 (3-2) 的半径相同 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第二自由弧面 (3-3) 的半径大于组成握持 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 所述上固定卡(2)和下固定卡(3)紧固在握持管(1)上, 上固定卡(2)与下固定卡(3) 的一端通过销轴 (4) 铰连, 另一端用螺钉 (5)。
6、、 螺母 (6) 连接, 上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一 定位平面 (2-3) 与握持管的左定位平面 (1-1) 贴合, 第一定位弧面 (2-1) 和第二定位弧面 (2-2) 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合, 第二定位平面 (2-4) 与握持管的右定位平面 (1-2) 贴合, 下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三定位弧面(3-1)和第四定位弧面(3-2)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 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卡 (2) 工作型 面中的第一自由弧面 (2-5) 和下固定卡 (3) 工作型面中的第二自由弧面 (6-3) 半径相同, 且它们的半径比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大 1mm。
7、 2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9053 A 2 1/3 页 3 一种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与握持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中的气动加压摇架领域, 特别涉及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与握 持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杠杆式气动加压摇架安装的握持机构, 一种是采用圆形握持管, 握持管下 方有定位孔, 下固定卡的定位凸块与圆形握持管的定位孔配合, 形成角向定位, 上、 下固定 卡用前、 后两个切向螺钉联接 ; 另一种是采用六方形握持管, 上、 下固定卡的工作型面形成 六方型, 与六方握持管贴合, 防止摇架产生角向旋转。 它们存在的缺点是 : 1、 由于摇架上、。
8、 下 固定卡端面之间存在过大的调整间隙, 在摇架安装、 调压和紧固过程中, 因前后螺钉旋进长 度不一致, 定位凸块与定位孔有一定的角向旋转空间, 摇架可沿握持管中心旋转, 角向位置 无法控制一致 ; 为调整摇架的额定工作压力, 紧固前、 后螺钉时, 拧紧力度通常都不一致, 摇 架上、 下安装卡座因过度承力而变形, 致使杠杆式气动加压摇架安装程序繁琐, 调整额定压 力困难 ; 圆形握持管需要加工定位槽 ( 安装于握持管座上, 防止圆管角向旋转 ) 和定位孔 ( 与下个固定卡凸块定位 ), 握持管座需要加工和握持管定位槽匹配的定位键, 加工繁琐、 精度高。 2、 六方握持管由于加工难度大, 六个平。
9、面的扭曲度不易保证, 六面扭曲度超差致使 摇架安装角度不一致, 还会发生摇架加压力过大或压力达不到工作压力的情况。3、 圆形握 持管或六方形握持管在摇架加压时会产生挠度变形, 影响摇架加压力的一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和 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以实现定位可靠, 确保摇架的三列上罗拉位置一致, 且安装简 单, 易于加工。 0004 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是在圆管的左侧外壁设置有左定位平面、 右侧外 壁设置有右定位平面的异形管件,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对称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 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H。
10、 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径 D, 左定位平面与所述圆 管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0005 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包括上固定卡、 下固定卡和握持管, 所述 握持管是在圆管的左侧外壁设置有左定位平面、 右侧外壁设置有右定位平面的异形管件,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对称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H 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径 D, 左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定 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 上固定卡与握持管组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 一定位平面、 第一定位弧面、 第一自由弧面、。
11、 第二定位弧面、 第二定位平面围成, 所述第一定 位平面与第二定位平面相互平行, 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 的距离, 所述第一定位弧面和第二定位弧面的半径相同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 管的外半径, 第一自由弧面的半径大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 下固定卡与握持管组 说 明 书 CN 104389053 A 3 2/3 页 4 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三定位弧面、 第二自由弧面、 第四定位弧面围成, 第三定位弧面和第 四定位弧面的半径相同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第二自由弧面的半 径大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 所述上固定卡和下固定卡紧固在握持。
12、管上, 上固定卡 与下固定卡的一端通过销轴铰连, 另一端用螺钉、 螺母连接, 上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一定 位平面与握持管的左定位平面贴合, 第一定位弧面和第二定位弧面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 合, 第二定位平面与握持管的右定位平面贴合, 下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三定位弧面和第 四定位弧面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合。 0006 上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优选上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一自由弧面和下 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二自由弧面半径相同, 且它们的半径比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 大 1mm 2mm。 0007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08 1、 由于本发明所述握持管设置有左定位平面和右定位平面,。
13、 与上固定卡、 下固定 卡的工作型面相配合, 不仅提高了摇架角向位置安装精度, 确保摇架安装角向位置的一致, 而且安装更为方便, 稳定可靠, 大大降低了装机劳动强度。 0009 2、 使用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只是将摇架安装紧固, 摇架体处另 外设置有调压机构, 摇架的安装紧固与调压程序分离, 因而简化了调压程序, 彻底解决了杠 杆式气动加压摇架调压困难的弊病。 0010 3、 使用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 定位精度高, 摇架对三列上罗拉 轴承的三线平行精度要求得到了保证。 0011 4、 本发明所述握持管, 因为圆弧面和两侧定位平面转接处形成加强筋, 所以握持 管刚性。
14、提高, 不易变形, 减少同一握持管上的摇架因为加压的相互影响, 可达到摇架加压力 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的示意图 ; 0013 图 2 是图 1 的左视图 ; 0014 图 3 是上固定卡、 下固定卡的示意图 ; 0015 图 4 是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的示意图 ; 0016 图 5 是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与气动加压摇架的组合示意图。 0017 图中, 1 握持管, 1-1 左定位平面, 1-2 右定位平面, 2 上固定卡, 2-1 第一定位弧面, 2-2 第二定位弧面, 2-3 第一定位平面, 2-4 第二定位平面,。
15、 2-5 第一自由弧面, 3 下固定卡, 3-1 第三定位弧面, 3-2 第四定位弧面, 3-3 第二自由弧面, 4 销轴, 5 螺钉, 6 螺母, 7 摇架体, H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D 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和气动加压摇架 握持安装机构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实施例 1 0020 本实施例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管如图 1、 图 2 所示, 是在圆管的左侧外壁设置有 说 明 书 CN 104389053 A 4 3/3 页 5 左定位平面 1-1、 右侧外壁设置有右定位平面 1-2 的异形管件。
16、,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对 称于异形管件的轴线, 左定位平面与右定位平面之间的距离 H 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 径 D, 左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左侧外壁为一体化结构, 右定位平面与所述圆管的右侧外壁 为一体化结构。 0021 实施例 2 0022 本实施例所述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如图3、 图4所示, 包括上固定卡2、 下固 定卡 3 和握持管 1。握持管 1 为实施例 1 所述形状和构造的异形管件 ; 上固定卡 2 与握持 管组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一定位平面 2-3、 第一定位弧面 2-1、 第一自由弧面 2-5、 第二定 位弧面2-2、 第二定位平面2-4围成, 所述第一定位平面2-。
17、3与第二定位平面2-4相互平行, 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握持管的左定位平面 1-1 与右定位平面 1-2 之间的距离 H, 所述第一 定位弧面2-1和第二定位弧面2-2的半径相同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 径, 第一自由弧面 2-5 的半径比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大 1.5mm ; 下固定卡 3 与握持管 组合的工作型面依次由第三定位弧面3-1、 第二自由弧面3-3、 第四定位弧面3-2围成, 第三 定位弧面3-1和第四定位弧面3-2的半径相同且它们的半径等于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 径, 第二自由弧面 3-3 的半径比组成握持管的圆管的外半径大 1.5mm ; 所述上固定卡 2 和下。
18、 固定卡 3 紧固在握持管 1 上, 上固定卡 2 与下固定卡 3 的一端通过销轴 4 铰连, 另一端用螺 钉 5、 螺母 6 连接, 上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一定位平面 2-3 与握持管的左定位平面 1-1 贴 合, 第一定位弧面 2-1 和第二定位弧面 2-2 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合, 第二定位平面 2-4 与 握持管的右定位平面 1-2 贴合, 下固定卡工作型面中的第三定位弧面 3-1 和第四定位弧面 3-2 与握持管的圆管外壁贴合。气动加压摇架握持安装机构与气动加压摇架的组合如图 5 所示。 说 明 书 CN 104389053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9053 A 6 2/2 页 7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8905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