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58197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58723.0

申请日:

2018-08-22

公开号:

CN109220097A

公开日:

2019-01-1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法律详情:

2019.01.18 公开 公开

IPC分类号:

A01C9/08

主分类号:

A01C9/08

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沈景新, 孙宜田, 孙永佳, 李青龙, 窦青青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装置。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包括盛种碗、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盛种碗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盛种碗下方设有扭簧单元,盛种碗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种碗(13)、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10),盛种碗(13)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7),盛种碗(13)下方设有扭簧单元,盛种碗(13)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10),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盛种碗(13)包括前面、后面和底面,前面及后面为平面、底面为弧形、左右两侧为敞口结构,挡板(7)通过挡板销轴(8)与盛种碗(1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11)、上连接盘(15)、下连接盘(2)、销轴(5)和两个扭簧(4),支撑板(11)上端固定在盛种碗(13)底部,支撑板(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2),支撑板(11)上部设有上连接盘(15),销轴(5)设置支撑板(11)上,扭簧(4)对称安装于销轴(5)两侧,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1下方开有凹口,下连接盘(2)上部设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2)分别设有挂接柱Ⅰ(3)和挂接柱Ⅱ(12),挂接柱Ⅰ(3)和挂接柱Ⅱ(12)分别开有挂接槽,挂接槽与扭簧(4)末端接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电机(10)与连杆(9)一端连接,连杆(9)另一端与盛种碗(13)铰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盛种碗(13)的宽度与大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定的关系:L1≤L2≤1.5L1,其中L2为盛种碗(13)的宽度,L1为大蒜的横向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盛种碗(13)的横截面的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组成,底部曲线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0.3267,x∈(-10,10),中部曲线段为f(x)=5.29|x|-46.48,x∈(-12,-10),x∈(-12,-10),(10,12),上部曲线为17≤f(x)≤22,x=12,通过三段曲线的配合,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碗,并保持预定方向。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大蒜播种机具普遍缺少大蒜蒜种定向调整机构,严重制约大蒜播种机鳞芽方向向上的提高,严重影响作业质量。当大蒜从种箱由排种器取出后,如果自由放置在平面上,会出现大蒜无序摆放的问题,为大蒜鳞芽方向识别和调整带来难度,并增加工作量。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包括盛种碗、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盛种碗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盛种碗下方设有扭簧单元,盛种碗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盛种碗包括前面、后面和底面,前面及后面为平面、底面为弧形、左右两侧为敞口结构,挡板通过挡板销轴与盛种碗转动连接。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上连接盘、下连接盘、销轴和两个扭簧,支撑板上端固定在盛种碗底部,支撑板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支撑板上部设有上连接盘,销轴设置支撑板上,扭簧对称安装于销轴两侧,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支撑板下方开有凹口,下连接盘上部设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连接盘和下连接盘分别设有挂接柱Ⅰ和挂接柱Ⅱ,挂接柱Ⅰ和挂接柱Ⅱ分别开有挂接槽,挂接槽与扭簧末端接触连接。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振动电机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盛种碗铰接连接。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盛种碗的宽度与大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定的关系:L1≤L2≤1.5L1,其中L2为盛种碗的宽度,L1为大蒜的横向宽度。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盛种碗的横截面的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组成,为使大蒜蒜种能够自由落入盛种碗,并且在盛种碗中按照预定方向布置,将盛种碗进行设计,其中,底部曲线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0.3267,x∈(-10,10),中部曲线段为f(x)=5.29|x|-46.48,x∈(-12,-10),x∈(-12,-10),(10,12),上部曲线为17≤f(x)≤22,x=12,通过三段曲线的配合,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碗,并保持预定方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采用上下结构,整体结构紧凑、通用性好,使用方便可靠。2、盛种碗底面为弧形的设计方式,其设计参数依据大蒜的特征参数,能够限制大蒜落入盛种碗后平躺的方向,简化后续鳞芽方向识别的步骤。3、振动电机在大蒜落入盛种碗后进行振动,进一步的调整大蒜的鳞芽方向。4、当盛种碗转动时,挡板下部在重力作用下与盛种碗分离出一定的空间距离,打开方式结构简单、可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图1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扭簧单元);图3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盛种碗俯视图;图中,1立柱,2法兰盘,3挂接柱Ⅰ,4扭簧,5销轴,6盛种机构,7挡板,8挡板销轴,9振动连杆,10振动电机,11支撑板,12挂接柱Ⅱ,13盛种碗,14大蒜蒜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考图1,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包括盛种碗13、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10,本实施例中,盛种碗13包括前面、后面和底面,前面及后面为平面、底面为弧形、左右两侧为敞口结构,盛种碗13左右两侧通过挡板销轴8转动连接有挡板7,盛种碗13下方设有扭簧单元,盛种碗13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10,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1。参考图2,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11、上连接盘15、下连接盘2、销轴5和两个扭簧4,支撑板11上端固定在盛种碗13底部,支撑板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2,支撑板11上部设有上连接盘15,销轴5设置支撑板11上,扭簧4对称安装于销轴5两侧,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2。上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2分别设有挂接柱Ⅰ3和挂接柱Ⅱ12,挂接柱Ⅰ3和挂接柱Ⅱ12分别开有挂接槽,挂接槽与扭簧4末端接触连接。参考图3,支撑板11下方开有凹口a,下连接盘2上部设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此结构可以实现盛种碗13绕销轴5左右旋转的功能,且同时能保持竖直直立。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10与连杆9一端连接,连杆9另一端与盛种碗13铰接连接,能够将振动电机10的振动有效传递至盛种碗13,使得盛种碗13内的大蒜在振动作用下鳞芽方向与盛种碗13的轴线方向一致。参考图4,盛种碗13的宽度与大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定的关系:L1≤L2≤1.5L1,其中L2为盛种碗13的宽度,L1为大蒜的横向宽度。本实施例中,盛种碗13的横截面的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组成,为使大蒜蒜种能够自由落入盛种碗,并且在盛种碗中按照预定方向布置,将盛种碗进行设计,其中,底部曲线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0.3267,x∈(-10,10),中部曲线段为f(x)=5.29|x|-46.48,x∈(-12,-10),x∈(-12,-10),(10,12),上部曲线为17≤f(x)≤22,x=12,通过三段曲线的配合,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碗,并保持预定方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58723.0 (22)申请日 2018.08.22 (71)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 19号 (72)发明人 沈景新 孙宜田 孙永佳 李青龙 窦青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51)Int.Cl. A01C 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装置。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2、 包括盛种碗、 扭 簧单元和振动电机, 盛种碗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 挡板,盛种碗下方设有扭簧单元, 盛种碗侧面连 接有振动电机, 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9220097 A 2019.01.18 CN 109220097 A 1.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盛种碗(13)、 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 (10), 盛种碗(13)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7) ,盛种碗(13)下方设有扭簧单元, 盛种碗 (13)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10), 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盛种碗(。

3、13)包括前面、 后面和底面, 前面及后面为平面、 底面为弧形、 左右两侧为敞口结构, 挡板(7)通过挡板销轴 (8)与盛种碗(1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 (11)、 上连接盘(15)、 下连接盘(2)、 销轴(5)和两个扭簧(4), 支撑板(11)上端固定在盛种碗 (13)底部, 支撑板(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2), 支撑板(11)上部设有上连接盘(15), 销轴 (5)设置支撑板(11)上, 扭簧(4)对称安装于销轴(5)两侧, 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盘(15)和 下连接盘(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

4、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支撑板11下方开有凹 口, 下连接盘(2)上部设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 (2)分别设有挂接柱 (3)和挂接柱(12), 挂接柱 (3)和挂接柱(12)分别开有挂接槽, 挂 接槽与扭簧(4)末端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振动电机(10)与连杆 (9)一端连接, 连杆(9)另一端与盛种碗(13)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盛种碗(13)的宽度与大 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L1L21.5L。

5、1, 其中L2为盛种碗(13)的宽度, L1为大蒜的横 向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盛种碗(13)的横截面的 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组成, 底部曲线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 0.3267, x(-10, 10), 中部曲线段为 f(x)5.29|x|-46.48, x(-12, -10), x(-12, -10), (10, 12), 上部曲线为17f(x)22, x12, 通过三段曲线的配合, 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 碗, 并保持预定方向。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22009。

6、7 A 2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属 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大蒜播种机具普遍缺少大蒜蒜种定向调整机构, 严重制约大蒜播种 机鳞芽方向向上的提高, 严重影响作业质量。 当大蒜从种箱由排种器取出后, 如果自由放置 在平面上, 会出现大蒜无序摆放的问题, 为大蒜鳞芽方向识别和调整带来难度, 并增加工作 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了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定向 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7、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包括盛种碗、 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 盛种碗左右两 侧转动连接有挡板,盛种碗下方设有扭簧单元, 盛种碗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 扭簧单元下方 设有立柱。 0006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盛种碗包括前面、 后面和底面, 前面及后 面为平面、 底面为弧形、 左右两侧为敞口结构, 挡板通过挡板销轴与盛种碗转动连接。 0007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 上连接盘、 下连接 盘、 销轴和两个扭簧, 支撑板上端固定在盛种碗底部, 支撑板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 支撑板 上部设有上连接盘, 销轴设置支撑板上, 扭簧对称安装于销轴两侧, 。

8、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 盘和下连接盘。 0008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支撑板下方开有凹口, 下连接盘上部设 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 0009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连接盘和下连接盘分别设有挂接柱 和 挂接柱, 挂接柱 和挂接柱分别开有挂接槽, 挂接槽与扭簧末端接触连接。 0010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振动电机与连杆一端连接, 连杆另一端 与盛种碗铰接连接。 0011 上述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盛种碗的宽度与大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 定的关系: L1L21.5L1, 其中L2为盛种碗的宽度, L1为大蒜的横向宽度。 0012 上述定向盛接大。

9、蒜蒜种的装置优选方案, 盛种碗的横截面的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 组成, 为使大蒜蒜种能够自由落入盛种碗, 并且在盛种碗中按照预定方向布置, 将盛种碗进 行设计, 其中, 底部曲线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0.3267, x(-10, 10), 中部曲线段为f(x)5.29|x|-46.48, x(-12, -10), x(-12, -10), (10, 12), 上部曲 线为17f(x)22, x12, 通过三段曲线的配合, 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碗, 并保持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220097 A 3 定方向。 本发明的优点。

10、在于: 0013 1、 本发明采用上下结构, 整体结构紧凑、 通用性好, 使用方便可靠。 0014 2、 盛种碗底面为弧形的设计方式, 其设计参数依据大蒜的特征参数, 能够限制大 蒜落入盛种碗后平躺的方向, 简化后续鳞芽方向识别的步骤。 0015 3、 振动电机在大蒜落入盛种碗后进行振动, 进一步的调整大蒜的鳞芽方向。 0016 4、 当盛种碗转动时, 挡板下部在重力作用下与盛种碗分离出一定的空间距离, 打 开方式结构简单、 可靠。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 图1。

11、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扭簧单元); 0020 图3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盛种碗俯视图; 0022 图中, 1立柱, 2法兰盘, 3挂接柱 , 4扭簧, 5销轴, 6盛种机构, 7挡板, 8挡板销轴, 9振 动连杆, 10振动电机, 11支撑板, 12挂接柱, 13盛种碗, 14大蒜蒜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参考图1, 一种定向盛接大蒜蒜种的装置。

12、, 包括盛种碗13、 扭簧单元和振动电机10, 本实施例中, 盛种碗13包括前面、 后面和底面, 前面及后面为平面、 底面为弧形、 左右两侧为 敞口结构, 盛种碗13左右两侧通过挡板销轴8转动连接有挡板7,盛种碗13下方设有扭簧单 元, 盛种碗13侧面连接有振动电机10, 扭簧单元下方设有立柱1。 0025 参考图2, 扭簧单元包括支撑板11、 上连接盘15、 下连接盘2、 销轴5和两个扭簧4, 支 撑板11上端固定在盛种碗13底部, 支撑板11下端连接有下连接盘2, 支撑板11上部设有上连 接盘15, 销轴5设置支撑板11上, 扭簧4对称安装于销轴5两侧, 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接盘15 和下连。

13、接盘2。 上连接盘15和下连接盘2分别设有挂接柱 3和挂接柱12, 挂接柱 3和挂接 柱12分别开有挂接槽, 挂接槽与扭簧4末端接触连接。 0026 参考图3, 支撑板11下方开有凹口a, 下连接盘2上部设有与凹口配合的凸台, 此结 构可以实现盛种碗13绕销轴5左右旋转的功能, 且同时能保持竖直直立。 0027 本实施例中, 振动电机10与连杆9一端连接, 连杆9另一端与盛种碗13铰接连接, 能 够将振动电机10的振动有效传递至盛种碗13, 使得盛种碗13内的大蒜在振动作用下鳞芽方 向与盛种碗13的轴线方向一致。 0028 参考图4, 盛种碗13的宽度与大蒜的横向宽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L1L2。

14、1.5L1, 其 中L2为盛种碗13的宽度, L1为大蒜的横向宽度。 0029 本实施例中, 盛种碗13的横截面的曲线方程由三段曲线组成, 为使大蒜蒜种能够 自由落入盛种碗, 并且在盛种碗中按照预定方向布置, 将盛种碗进行设计, 其中, 底部曲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220097 A 4 段为f(x)0.0469|x|3-0.1652|x|2+0.4251|x|-0.3267, x(-10, 10), 中部曲线段为f(x) 5.29|x|-46.48, x(-12, -10), x(-12, -10), (10, 12), 上部曲线为17f(x)22, x 12, 通过三段。

15、曲线的配合, 保证大蒜蒜种能够落入盛种碗, 并保持预定方向。 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220097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9220097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922009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