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57934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6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356485.1

申请日:

2018-03-15

公开号:

CN208402948U

公开日:

2019-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法律详情:

2019.01.22 授权 授权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B8栋第4层401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代理人:

谢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下蛹装置、移载装置、分离装置、收集装置及控制系统,下蛹装置与移载装置相连,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收集装置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移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分离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分离移动机构与第一分离板相连,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能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与收集,分离效率高,稳定性高。

权利要求书

1.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主体、下蛹装置、移载装置、分离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分离器主体上,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移载装置相连,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移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所述分离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所述分离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均包括移动机构主体、分离驱动机构及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移动面板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与所述分离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第一输送带及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一端,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连,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面板底部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二分离板的前侧,所述第一分离板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所述导向板沿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底板及固定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漏水口,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前后贯通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分离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第一分离板及所述第二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方,所述分离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下蛹装置包括盛蛹斗、搅拌机构及输蛹管,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盛蛹斗内部,所述盛蛹斗底部设有出蛹口,所述输蛹管与所述出蛹口相通,所述输蛹管上设有控制开关。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装置主体、移载驱动机构、移载面板及喷嘴机构,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设有移载滑轨,所述移载面板跨设于所述移载滑轨上,所述移载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上,所述喷嘴机构设于所述移载面板一端,所述喷嘴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后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所述喷嘴机构包括下蛹喷嘴及下水喷嘴,所述下蛹喷嘴顶部与所述输蛹管相连,所述下水喷嘴顶部与输水管相连。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包括移载驱动电机、移载驱动轮、移载从动轮及移载输送带,所述移载输送带位于所述移载滑轨的一侧,所述移载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的一端,所述移载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移载驱动轮位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的底部,所述移载驱动轮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移载从动轮通过所述移载输送带与所述移载驱动轮相连,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输送带上。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收集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面板、第二滑轨及收集驱动机构,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一端,所述第二从动轮设于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连,所述第二移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及所述第二输送带上。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及输水管,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漏水口下方,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输水管上,所述水泵与所述输水管相连,所述输水管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内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雌雄蚊蛹分离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背景技术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载体,能直接将病原体注射到人的血液里,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又因蚊子繁殖迅速,通过传统的手段难以有效控制,为此研制出了“以蚊制蚊”的方法,该种方法在培育蚊子时,需要将蚊蛹中的雌蛹与雄蛹分离,而从幼虫饲养架上收集到的蚊蛹包含雌蛹、雄蛹及幼虫,由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尺寸较小,通过人工肉眼分辨并分离较为困难,分离难度大且分离效率低下。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其实现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自动分离与收集,分离效率高。其技术方案如下: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下蛹装置、移载装置、分离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分离器主体上,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移载装置相连,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移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所述分离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所述分离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所述分离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均包括移动机构主体、分离驱动机构及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移动面板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与所述分离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上。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第一输送带及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一端,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连,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面板底部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第一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二分离板的前侧,所述第一分离板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所述导向板沿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底板及固定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漏水口,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前后贯通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分离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第一分离板及所述第二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方,所述分离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下蛹装置包括盛蛹斗、搅拌机构及输蛹管,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盛蛹斗内部,所述盛蛹斗底部设有出蛹口,所述输蛹管与所述出蛹口相通,所述输蛹管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装置主体、移载驱动机构、移载面板及喷嘴机构,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设有移载滑轨,所述移载面板跨设于所述移载滑轨上,所述移载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上,所述喷嘴机构设于所述移载面板一端,所述喷嘴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后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所述喷嘴机构包括下蛹喷嘴及下水喷嘴,所述下蛹喷嘴顶部与所述输蛹管相连,所述下水喷嘴顶部与所述输水管相连。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包括移载驱动电机、移载驱动轮、移载从动轮及移载输送带,所述移载输送带位于所述移载滑轨的一侧,所述移载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的一端,所述移载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移载驱动轮位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的底部,所述移载驱动轮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移载从动轮通过所述移载输送带与所述移载驱动轮相连,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输送带上。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收集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面板、第二滑轨及收集驱动机构,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一端,所述第二从动轮设于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连,所述第二移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及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及输水管,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漏水口下方,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输水管上,所述水泵与所述输水管相连,所述输水管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内部。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控制系统与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电性相连,控制系统在运行前设置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的运行参数,实现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的自动运行,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使下蛹装置中的蚊蛹在移载装置的带动下落入分离装置后,雌蛹、雄蛹及幼虫分布排列在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之间的不同位置,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提高分离效率,节约人工成本。2、第一分离移动机构调节第一分离板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幼虫、雄蛹及雌蛹分布排列于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间,实现了蚊蛹的自动分离,第二分离移动机构调节第一分离板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幼虫、雄蛹及雌蛹依次落入收集装置中,实现分离后的蚊蛹的自动收集。3、分离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输送带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通过改变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调整第一驱动轮的转动方向,从而调整第一驱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的第一输送带的前进方向,进而调整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移动面板的移动方向,实现第一分离板的自由调节。4、第一分离移动机构通过调整第一分离板,使第一分离板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形成V型夹角,V型夹角两侧边的分离间距由下到上逐渐增大,使幼虫、雄蛹及雌蛹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在V型夹角的两侧边之间,同时完成幼虫、雄蛹及雌蛹的分离,分离方法简单,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第一分离板的导向板向远离第二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且导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 -25度,使蚊蛹与水通过导向板准确落入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之间的V型夹角内。5、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分离移动机构相连,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相连,有利于实现第一分离板的上侧及下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使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调节相互之间不受影响。6、分离装置的底板上的漏水口,使落入分离装置上的水可通过漏水口落入下方的水箱内,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固定板顶部的第一通道,用于移载装置在第一通道内左右移动,使下蛹喷嘴内的蚊蛹均匀落入分离装置上,第二通道则用于收集装置通过,有利于蚊蛹的收集。7、下蛹装置中的搅拌机构,使盛蛹斗中的幼虫、雄蛹及雌蛹在水中搅拌均匀,有利于蚊蛹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输蛹管输送到移载装置,避免蚊蛹在输送过程中堵塞输蛹管,同时又能保证幼虫、雄蛹及雌蛹的全部输送,输蛹管上的控制开关,能更好的控制蚊蛹落入移载装置。8、移载装置上的下水喷嘴,使蚊蛹在水流的冲洗下,快速下落并分离,同时使蚊蛹可轻易落入收集装置中。9、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在运行时,可在收集装置上放置收集盒,并使收集盒的底部位于第二滑轨及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带动收集盒移动至分离板机构下方收集蚊蛹,实现蚊蛹的自动收集,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人工工作强度。10、位于机架内的水循环装置,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下水喷嘴,水通过下水喷嘴流入分离装置后,通过分离装置上的漏水口流入水箱内,实现水箱内的水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装置的左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右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下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分离器主体;20、下蛹装置;30、移载装置;40、分离装置;11、机架;12、辅助固定机架;13、万向轮;41、底板;42、固定板;43、分离移动机构;44、分离板机构;45、固定支架;421、第一通道;422、第二通道;431、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2、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3、移动机构主体;434、分离驱动机构;435移动支架;4341、第一驱动电机;4342、第一驱动轮;4343、第一输送带;4344、第一从动轮;4351、固定架;441、第一分离板;442、第二分离板;4411、导向板;46、第一固定座;47、第二固定座;461、第一支座;462、第二支座;463、压块;4621、固定孔;31、移载装置主体、32、移载面板;33、移载驱动机构;34、喷嘴机构;311、移载滑轨;331、移载驱动电机;332、移载驱动轮;333、移载从动轮;334、移载输送带;341、下蛹喷嘴;342下水喷嘴;50、收集装置;51、第二移动面板;52、第二滑轨;53、第二驱动电机;54、第二从动轮;55、第二输送带;60、水循环装置;70、控制箱;21、盛蛹斗;22、驱动机构;23、输蛹管;24、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10、下蛹装置20、移载装置30、分离装置40及控制系统,其中,下蛹装置20与移载装置30相连,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为普通的PLC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离器主体10 包括机架11及设于机架11上的辅助固定机架12,机架11设于地面上,机架 11的底部两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万向轮13,位于同一侧边的其中一个万向轮 13上设有锁定结构,辅助固定机架12设于机架11的上表面,辅助固定支架 12由上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及右挡板组成,如图1所示,下蛹装置20设于上挡板上,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设于辅助固定支架12内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离装置40包括底板41、固定板42、分离移动机构43及分离板机构44,其中,底板41位于机架11的上表面上,底板41 上设有漏水口,固定板42竖直设于底板41的上表面,固定板42的后表面通过固定支架45与底板41相连,固定板42顶部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421,固定板42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凹槽与底板41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422,第二通道422也前后贯通固定板42。如图5所述,分离移动机构43设于固定板42的后侧,为了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本实施例的分离移动机构43包括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结构相同,如图6所示,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均包括移动机构主体433、分离驱动机构434及移动支架435,移动机构主体433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一滑轨,如图7所示,分离驱动机构43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341、第一驱动轮4342、第一输送带4343及第一从动轮4344,第一驱动电机4341 位于移动机构主体433一端,第一从动轮4344位于与第一驱动电机4341相对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轮4342位于第一驱动电机4341的底部,第一驱动轮4342 与第一驱动电机4341相连,第一从动轮4344通过第一输送带4343与第一驱动轮4342相连,第一驱动电机4341通过第一输送带4343带动第一从动轮4344 转动,第一输送带4343位于第一滑轨一侧,第一移动面板底部跨设于第一滑轨上,且第一移动面板的底部一端位于第一输送带4343上,第一输送带4343 带动第一移动面板在第一滑轨上前后移动,移动支架435设于第一移动面板上,移动支架435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架4351。如图5所示,分离板机构44包括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第二分离板442位于固定板42的前侧,第一分离板441位于第二分离板442的前侧,第一分离板441上设有导向板4411,导向板4411位于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导向板4411与第一分离板441之间固定连接,导向板4411沿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向远离第二分离板442的方向延伸,且导向板44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通过分离移动机构43调节第一分离板441,可使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如图4所示,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46,第一分离板44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47,第一固定座46与第二固定座47结构相同,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座46及第二固定座47均包括第一支座461、第二支座462及压块463,第一支座461一端与第二支座462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一支座461的一侧边与压块4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第一分离板441固定在第一支座461与压块 463之间,第二支座462上设有固定孔4621,固定孔4621与移动支架435上的固定架4351相匹配,第一固定座461及第二固定座462通过固定孔4621与分离移动机构43相连。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下蛹装置20包括盛蛹斗21、搅拌机构22及输蛹管23,搅拌机构22设于盛蛹斗21内部,盛蛹斗21底部设有凸出于盛蛹斗的出蛹口,输蛹管23与出蛹口相通,输蛹管23上设有控制开关2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4可为电磁开关,盛蛹斗21中的蚊蛹通过出蛹口流入输蛹管23 中。如图10所示,与下蛹装置20相连的移载装置30包括移载装置主体31、移载面板32、移载驱动机构33及喷嘴机构34,移载装置主体31上设有移载滑轨311,移载面板32跨设于移载滑轨311上,移载驱动机构33包括移载驱动电机331、移载驱动轮332、移载从动轮333及移载输送带334,移载输送带334位于移载滑轨311的一侧,移载驱动电机331位于移载装置主体31的一端,移载从动轮333位于与移载驱动电机331相对的另一端,移载驱动轮332位于移载驱动电机331底部,移载驱动轮332与移载驱动电机331相连,移载驱动轮332通过移载输送带334与移载从动轮333相连,移载面板32底部部分位于移载输送带334上,移载驱动电机331带动移载驱动轮332转动进而带动移载输送带334移动,移载输送带334带动移载面板32移动,通过改变移载驱动电机331的转动方向调节移载驱动轮332的转动方向,进而调整移载输送带 334的前进方向,使移载面板334在第一通道421上左右移动。喷嘴机构34 设于移载面板32一端,喷嘴机构34穿过第一通道421后位于第一分离板441 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喷嘴机构34包括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下水喷嘴342,一个下蛹喷嘴341,下蛹喷嘴341位于两个下水喷嘴342之间,下蛹喷嘴341顶部与输蛹管相连,下水喷嘴342顶部与输水管相连。为了收集分离装置40上的蚊蛹,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收集装置50,收集装置50也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如图1所示,收集装置50设于底板41上,且穿过第二通道422,如图11所示,收集装置50包括第二移动面板51、第二滑轨52及收集驱动机构,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3、第二驱动轮、第二从动轮54及第二输送带55,第二驱动电机设于第二滑轨52一端,第二从动轮54设于与第二驱动电机53相对的另一端,第二驱动轮与第二驱动电机53 相连,第二驱动轮与滚筒相连,第二驱动轮带动滚筒转动,第二从动轮54位于固定座上,第二从动轮54通过第二输送带55与滚筒相连,第二移动面板51 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送带55上,第二输送带55带动第二移动面板 51向前移动,本实施例的收集装置50在运行时,可在第二移动面板51上放置收集盒,使收集盒的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送带55上,收集盒包括幼虫收集盒、雄蛹收集盒及雌蛹收集盒,第二移动面板51带动收集盒移动至分离板机构44的下方的依次收集幼虫、雄蛹及雌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水循环装置60,水循环装置50包括水箱、水泵及输水管,水箱位于机架11内部且置于固定板42 的漏水口的下方,水泵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水泵设于输水管上,水泵与输水管相连,输水管一端位于水箱内,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至下水喷嘴342内,下水喷嘴342及下蛹喷嘴341内的水落入分离装置的固定板42上,然后通过固定板42的漏水口落入水箱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包括运行控制系统及电源控制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及电源控制系统均设于电控箱内,电控箱位于机架11内,其中,电源控制系统与外部电源相连,为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运行提供电源,电源控制系统与运行控制系统电性相连,通过运行控制系统设置下蛹装置20、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收集装置50及水循环装置60的运行参数,运行控制系统还与控制箱70相连,本实施例的控制箱70位于辅助固定机架12的上挡板的上表面,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及紧急停止按钮,显示屏显示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本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控制系统上设置下蛹装置20、移载装置30、分离装置40及收集装置50 的运行参数;在下蛹装置20中放入带水的蚊蛹,蚊蛹包括雌蛹、雄蛹及幼虫,在水箱内装水,在收集装置50上放置幼虫收集盒、雄蛹收集盒及雌蛹收集盒;在控制箱70上启动启动按钮,下蛹装置20中的搅拌机构开始搅拌,使蚊蛹均匀分布于盛蛹斗中;分离装置40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调整第一分离板441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V型夹角的两侧边由下至上分离间距逐渐增加,同时使部分分离间距与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部分分离间距与雄蛹的胸宽尺寸相匹配,部分分离间距与雌蛹的胸宽尺寸相匹配;蚊蛹通过输蛹管流入下蛹喷嘴341,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至下水喷嘴 342,移载装置334带动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在分离装置40的第一通道421内左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蚊蛹在水流冲洗下落入V型夹角内,且幼虫、雄蛹及雌蛹由下至上依次分布排列;下蛹装置20中的蚊蛹全部落入分离装置40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整第一分离板441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分离间距大于幼虫的胸宽尺寸,同时小于雄蛹的胸宽尺寸,同时,收集装置50带动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的下方,使幼虫在水流冲洗下落入幼虫收集盒内;幼虫全部落入幼虫收集盒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整第一分离板441 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分离间距大于雄蛹的胸宽尺寸,同时小于雌雄的胸宽尺寸,同时,收集装置50带动雄蛹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的下方,使雄蛹在水流冲洗下落入雄蛹收集盒内;雄蛹全部落入雄蛹收集盒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再次调整第一分离板 441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分离间距大于雌蛹的胸宽尺寸,同时,收集装置50带动雌蛹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 442的下方,使雌蛹在水流冲洗下全部落入雌蛹收集盒内。在上述分离过程中,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内的水通过分离装置40 的固定板42的漏水口落入水箱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本实施例的优点如下:1、控制系统与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电性相连,控制系统在运行前设置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的运行参数,实现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 的自动运行,第一分离板441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使下蛹装置20中的蚊蛹在移载装置30的带动下落入分离装置40后,雌蛹、雄蛹及幼虫分布排列在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不同位置,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提高分离效率,节约人工成本。2、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调节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 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幼虫、雄蛹及雌蛹排列分布于第一分离板441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实现了蚊蛹的自动分离,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节第一分离板441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幼虫、雄蛹及雌蛹依次落入收集装置中,实现分离后的蚊蛹的自动收集。3、分离驱动机构434的第一驱动电机4341带动第一驱动轮4342转动,第一驱动轮4342通过第一输送带4343带动第一从动轮4344转动,通过改变第一驱动电机4341的转动方向,调整第一驱动轮4342的转动方向,从而调整第一驱动轮4342与第一从动轮4344之间的第一输送带4343的前进方向,进而调整位于第一输送带4343上的第一移动面板的移动方向,实现第一分离板 441的自由调节。4、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通过调整第一分离板441,使第一分离板441 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V型夹角两侧边的分离间距由下到上逐渐增大,使幼虫、雄蛹及雌蛹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在V型夹角的两侧边之间,同时完成幼虫、雄蛹及雌蛹的分离,分离方法简单,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第一分离板441上的导向板4411向远离第二分离板442的斜上方延伸,且导向板44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使蚊蛹与水通过导向板准确落入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V型夹角内。5、第一固定座46与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相连,第二固定座47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相连,有利于实现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及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使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的调节相互之间不受影响。6、分离装置40的底板上的漏水口,使落入分离装置40上的水可通过漏水口落入下方的水箱内,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固定板42顶部的第一通道421,用于移载装置30在第一通道421内左右移动,使下蛹喷嘴341内的蚊蛹均匀落入分离装置40上,第二通道422则用于收集装置50通过,有利于蚊蛹的收集。7、下蛹装置20中的搅拌机构22,使盛蛹斗21中的幼虫、雄蛹及雌蛹在水中搅拌均匀,有利于蚊蛹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输蛹管23输送到移载装置30,避免蚊蛹在输送过程中堵塞输蛹管,同时又能保证幼虫、雄蛹及雌蛹的全部输送,输蛹管上的电磁开关,能更好的控制蚊蛹落入移载装置30。8、移载装置30上的下水喷嘴342,使蚊蛹在水流的冲洗下,快速下落并分离,同时使蚊蛹可轻易落入收集装置50中。9、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在运行时,可在收集装置50上放置收集盒,并使收集盒的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送带55上,第二输送带55带动收集盒移动至分离板机构44下方收集蚊蛹,实现蚊蛹的自动收集,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人工工作强度。10、位于机架内的水循环装置60,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下水喷嘴 342,水通过下水喷嘴342流入分离装置40后,通过分离装置40上的漏水口流入水箱内,实现水箱内的水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356485.1 (22)申请日 2018.03.15 (73)专利权人 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B8栋第4 层401房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65 代理人 谢伟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 器,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 下蛹 装置、 移载装置、 分离装置、 收集装置及控制系 统, 下蛹装置与移载装置相连, 移载装置及分离 装置、 收集装置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分离装置 包括分离移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 分离板机构包 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 分离移动机构与第 一分离板相连, 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 分离间距与雌蛹、 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 配。 本实用新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能实现 蚊蛹的自动分离与收集, 分离效率高, 稳定性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8页 CN 208402948 U 2019。

3、.01.22 CN 208402948 U 1.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离器主体、 下蛹装置、 移载装置、 分离装置 及控制系统, 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分离器主体上, 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 移载装置相连, 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分离装置包 括分离移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 所述分离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 所述分离 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 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 蛹、 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移动机构包括第一 分离移动机。

4、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均包 括移动机构主体、 分离驱动机构及移动支架, 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 一滑轨, 所述第一移动面板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与所述分离驱动机 构相连, 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 驱动电机、 第一驱动轮、 第一输送带及第一从动轮,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主 体一端, 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 第一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

5、述第一驱动轮相连, 所述第 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一侧, 所述第一移动面板底部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离板位于所述第 二分离板的前侧, 所述第一分离板上设有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 所述导向板沿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二 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 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一分 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 所述第二。

6、分离移动机构的 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底板及 固定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漏水口, 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板顶 部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 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前后贯通所述固定板, 所述第二分离板设于所述 固定板的前侧, 且所述第一分离板及所述第二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方, 所述分离移 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控制系 。

7、统电性相连, 所述下蛹装置包括盛蛹斗、 搅拌机构及输蛹管, 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盛蛹斗 内部, 所述盛蛹斗底部设有出蛹口, 所述输蛹管与所述出蛹口相通, 所述输蛹管上设有控制 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装置 主体、 移载驱动机构、 移载面板及喷嘴机构, 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设有移载滑轨, 所述移载 面板跨设于所述移载滑轨上, 所述移载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 所述移载面板 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上, 所述喷嘴机构设于所述移载面板一端, 所述喷嘴机构 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后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 所述喷嘴机构包。

8、括下蛹 喷嘴及下水喷嘴,所述下蛹喷嘴顶部与所述输蛹管相连, 所述下水喷嘴顶部与输水管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8402948 U 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包括移载 驱动电机、 移载驱动轮、 移载从动轮及移载输送带, 所述移载输送带位于所述移载滑轨的一 侧, 所述移载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的一端, 所述移载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移载驱 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移载驱动轮位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的底部, 所述移载驱动轮与 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移载从动轮通过所述移载输送带与所述移载驱动轮相连, 所 述移载面板底部。

9、部分位于所述移载输送带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 包括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底板上, 且 所述收集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面板、 第二滑轨及收集驱动 机构, 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轮、 第二从动轮及第二输送带, 所述 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一端, 所述第二从动轮设于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另 一端, 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与 所述第二驱动轮相连, 所述第二移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及所述。

10、第二输送带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还包括水循环装置, 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 水泵及输水管, 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固定板的 漏水口下方, 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输水管上, 所述水泵与 所述输水管相连, 所述输水管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内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8402948 U 3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雌雄蚊蛹分离领域, 更具体的说, 是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 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载体, 能直接将病原体注射到人的血液里, 传播疟疾。

11、、 登革热等 多种疾病, 又因蚊子繁殖迅速, 通过传统的手段难以有效控制, 为此研制出了 “以蚊制蚊” 的 方法, 该种方法在培育蚊子时, 需要将蚊蛹中的雌蛹与雄蛹分离, 而从幼虫饲养架上收集到 的蚊蛹包含雌蛹、 雄蛹及幼虫, 由于雌蛹、 雄蛹及幼虫的尺寸较小, 通过人工肉眼分辨并分 离较为困难, 分离难度大且分离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其实现雌蛹、 雄蛹及幼虫 的自动分离与收集, 分离效率高。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包括分离器主体、 下蛹装置、 移载装置、 分离装置及控制系 统, 所述移载装置及所。

12、述分离装置位于所述分离器主体上, 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移载装置 相连, 所述移载装置及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移 动机构及分离板机构, 所述分离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 所述分离移动机构 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 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 雄蛹 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0006 所述分离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分离移 动机构及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均包括移动机构主体、 分离驱动机构及移动支架, 所述移 动机构主体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移动面板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所述第一移。

13、动面板与所述分离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面板上。 0007 所述分离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驱动轮、 第一输送带及第一从动轮, 所 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主体一端, 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 对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输 送带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连, 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一侧, 所述第一移动面板 底部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 0008 所述第一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二分离板的前侧, 所述第一分离板上设有导向板, 所 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相连, 所。

14、述导向板沿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 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为15度-25度,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第一分离板的底部 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一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固定座相连, 所述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 0009 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底板及固定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漏水口, 所述固定板竖直设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208402948 U 4 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 向上凹陷的凹槽, 所。

15、述凹槽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前后贯通 所述固定板, 所述第二分离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 且所述第一分离板及所述第二分离 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方, 所述分离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 0010 所述下蛹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下蛹装置包括盛蛹斗、 搅拌机构及 输蛹管, 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盛蛹斗内部, 所述盛蛹斗底部设有出蛹口, 所述输蛹管与所 述出蛹口相通, 所述输蛹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0011 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移载装置主体、 移载驱动机构、 移载面板及喷嘴机构, 所述移载 装置主体上设有移载滑轨, 所述移载面板跨设于所述移载滑轨上, 所述移载驱动机构。

16、设于 所述移载装置主体上, 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上, 所述喷嘴机构设 于所述移载面板一端, 所述喷嘴机构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后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板与所述第二 分离板之间, 所述喷嘴机构包括下蛹喷嘴及下水喷嘴,所述下蛹喷嘴顶部与所述输蛹管相 连, 所述下水喷嘴顶部与所述输水管相连。 0012 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包括移载驱动电机、 移载驱动轮、 移载从动轮及移载输送带, 所 述移载输送带位于所述移载滑轨的一侧, 所述移载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移载装置主体的一 端, 所述移载从动轮位于与所述移载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移载驱动轮位于所述移 载驱动电机的底部, 所述移载驱动轮与所述移载驱动电。

17、机相连, 所述移载从动轮通过所述 移载输送带与所述移载驱动轮相连, 所述移载面板底部部分位于所述移载输送带上。 0013 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 连, 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底板上, 且所述收集装置穿过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 第二移动面板、 第二滑轨及收集驱动机构, 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 第二驱动 轮、 第二从动轮及第二输送带,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一端, 所述第二从动轮 设于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 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连, 所述。

18、第二移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 滑轨及所述第二输送带上。 0014 所述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水循环装置, 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箱、 水泵及 输水管, 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漏水口下方, 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 水泵设于所述输水管上, 所述水泵与所述输水管相连, 所述输水管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内部。 0015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 1、 控制系统与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电性相连, 控制系统在运行前设置移载装置及 分离装置的运行参数, 实现移载装置及分离装置的自动运行, 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 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 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使下蛹装置中的。

19、蚊蛹在移载装置的 带动下落入分离装置后, 雌蛹、 雄蛹及幼虫分布排列在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之间的不 同位置, 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 提高分离效率, 节约人工成本。 0017 2、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调节第一分离板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幼 虫、 雄蛹及雌蛹分布排列于第一分离板与第二分离板之间, 实现了蚊蛹的自动分离, 第二分 离移动机构调节第一分离板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幼虫、 雄蛹及雌蛹依 次落入收集装置中, 实现分离后的蚊蛹的自动收集。 0018 3、 分离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 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输送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2。

20、08402948 U 5 带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 通过改变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 调整第一驱动轮的转动方向, 从而调整第一驱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的第一输送带的前进方向, 进而调整位于第一输送 带上的第一移动面板的移动方向, 实现第一分离板的自由调节。 0019 4、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通过调整第一分离板, 使第一分离板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之 间形成V型夹角, V型夹角两侧边的分离间距由下到上逐渐增大, 使幼虫、 雄蛹及雌蛹由下到 上依次排列在V型夹角的两侧边之间, 同时完成幼虫、 雄蛹及雌蛹的分离, 分离方法简单, 分 离速度快, 分离效率高, 第一分离板的导向板向远离第二分离板的斜上方延伸, 。

21、且导向板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 -25度, 使蚊蛹与水通过导向板准确落入第一分离板及第二分离板 之间的V型夹角内。 0020 5、 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分离移动机构相连, 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相连, 有利于实现第一分离板的上侧及下侧与第二分离板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第一分离移动机构 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的调节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0021 6、 分离装置的底板上的漏水口, 使落入分离装置上的水可通过漏水口落入下方的 水箱内,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固定板顶部的第一通道, 用于移载装置在第一通道内左右移 动, 使下蛹喷嘴内的蚊蛹均匀落入分离装置上, 第二通道则用于收集装置通过, 有利于蚊蛹 的收。

22、集。 0022 7、 下蛹装置中的搅拌机构, 使盛蛹斗中的幼虫、 雄蛹及雌蛹在水中搅拌均匀, 有利 于蚊蛹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输蛹管输送到移载装置, 避免蚊蛹在输送过程中堵塞输蛹管, 同时又能保证幼虫、 雄蛹及雌蛹的全部输送, 输蛹管上的控制开关, 能更好的控制蚊蛹落入 移载装置。 0023 8、 移载装置上的下水喷嘴, 使蚊蛹在水流的冲洗下, 快速下落并分离, 同时使蚊蛹 可轻易落入收集装置中。 0024 9、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在运行时, 可在收集装置上放置收集盒, 并使收集盒的底 部位于第二滑轨及第二输送带上, 第二输送带带动收集盒移动至分离板机构下方收集蚊 蛹, 实现蚊蛹的自动收集, 节。

23、约了人工成本, 降低人工工作强度。 0025 10、 位于机架内的水循环装置, 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下水喷嘴, 水通过下 水喷嘴流入分离装置后, 通过分离装置上的漏水口流入水箱内, 实现水箱内的水的循环利 用, 节约用水, 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左视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

24、离器的分离装置的左视图; 003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 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及第二分离 移动机构的右视图;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208402948 U 6 0033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的结 构示意图; 0034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下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

25、器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标记说明: 0038 10、 分离器主体; 20、 下蛹装置; 30、 移载装置; 40、 分离装置; 11、 机架; 12、 辅助固定 机架; 13、 万向轮; 41、 底板; 42、 固定板; 43、 分离移动机构; 44、 分离板机构; 45、 固定支架; 421、 第一通道; 422、 第二通道; 431、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 432、 第二分离移动机构; 433、 移动 机构主体; 434、 分离驱动机构; 435移动支架; 4341、 第一驱动电机; 4342、 第一驱动轮; 4343、 第一输送带; 4344、 第一从动轮; 4351、 。

26、固定架; 441、 第一分离板; 442、 第二分离板; 4411、 导 向板; 46、 第一固定座; 47、 第二固定座; 461、 第一支座; 462、 第二支座; 463、 压块; 4621、 固定 孔; 31、 移载装置主体、 32、 移载面板; 33、 移载驱动机构; 34、 喷嘴机构; 311、 移载滑轨; 331、 移载驱动电机; 332、 移载驱动轮; 333、 移载从动轮; 334、 移载输送带; 341、 下蛹喷嘴; 342下 水喷嘴; 50、 收集装置; 51、 第二移动面板; 52、 第二滑轨; 53、 第二驱动电机; 54、 第二从动轮; 55、 第二输送带; 60、。

27、 水循环装置; 70、 控制箱; 21、 盛蛹斗; 22、 驱动机构; 23、 输蛹管; 24、 控制 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0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 包括分离器主体10、 下蛹装 置20、 移载装置30、 分离装置40及控制系统, 其中, 下蛹装置20与移载装置30相连, 移载装置 30及分离装置40与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为普通的PLC控制系统, 如图3 所示, 本实施例的分离器主体10 包括机架11及设于机架11上的辅助固定机架12, 机架11设 于地面上, 机架 11的底部两侧边的两端。

28、分别设有万向轮13, 位于同一侧边的其中一个万向 轮 13上设有锁定结构, 辅助固定机架12设于机架11的上表面, 辅助固定支架 12由上挡板、 后挡板、 左挡板及右挡板组成, 如图1所示, 下蛹装置20设于上挡板上, 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 置40设于辅助固定支架12内部。 0041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分离装置40包括底板41、 固定板42、 分离移动机构43及分 离板机构44, 其中, 底板41位于机架11的上表面上, 底板41 上设有漏水口, 固定板42竖直设 于底板41的上表面, 固定板42的后表面通过固定支架45与底板41相连, 固定板42顶部设有 前后贯通的第一通道421, 固。

29、定板42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凹槽与底板41上表面之间形 成第二通道 422, 第二通道422也前后贯通固定板42。 0042 如图5所述, 分离移动机构43设于固定板42的后侧, 为了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 本 实施例的分离移动机构43包括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 第一分离移 动机构431与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 离移动机构432均包括移动机构主体433、 分离驱动机构434及移动支架435, 移动机构主体 433上设有第一移动面板及第一滑轨, 如图7所示, 分离驱动机构43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 4341、 第一。

30、驱动轮4342、 第一输送带4343及第一从动轮4344, 第一驱动电机4341 位于移动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208402948 U 7 机构主体433一端, 第一从动轮4344位于与第一驱动电机4341相对的另一端, 第一驱动轮 4342位于第一驱动电机4341的底部, 第一驱动轮4342 与第一驱动电机4341相连, 第一从动 轮4344通过第一输送带4343与第一驱动轮4342相连, 第一驱动电机4341通过第一输送带 4343带动第一从动轮4344 转动, 第一输送带4343位于第一滑轨一侧, 第一移动面板底部跨 设于第一滑轨上, 且第一移动面板的底部一端位于第一输送带。

31、4343上, 第一输送带4343 带 动第一移动面板在第一滑轨上前后移动, 移动支架435设于第一移动面板上, 移动支架435 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架4351。 0043 如图5所示, 分离板机构44包括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 第二分离板442 位于固定板42的前侧, 第一分离板441位于第二分离板442的前侧, 第一分离板441上设有导 向板4411, 导向板4411位于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 导向板4411与第一分离板441之间固定 连接, 导向板4411沿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向远离第二分离板442的方向延伸, 且导向板 44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 通过分离。

32、移动机构43调节第一分离板441, 可使第一 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 如图4所示, 第一分离板441的顶部两 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46, 第一分离板44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座47, 第一固定座 46与第二固定座47结构相同, 如图8所示, 第一固定座46及第二固定座47均包括第一支座 461、 第二支座462及压块463, 第一支座461一端与第二支座462一端通过转轴连接, 第一支 座461的一侧边与压块4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使第一分离板441固定在第一支座461与压块 463之间, 第二支座462上设有固定孔4621, 固定孔4621与移动支架4。

33、35上的固定架4351相匹 配, 第一固定座461及第二固定座462通过固定孔4621与分离移动机构43相连。 0044 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的下蛹装置20包括盛蛹斗21、 搅拌机构22及输蛹管23, 搅拌 机构22设于盛蛹斗21内部, 盛蛹斗21底部设有凸出于盛蛹斗的出蛹口, 输蛹管23与出蛹口 相通, 输蛹管23上设有控制开关24,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4可为电磁开关, 盛蛹斗21中的 蚊蛹通过出蛹口流入输蛹管23 中。 0045 如图10所示, 与下蛹装置20相连的移载装置30包括移载装置主体31、 移载面板32、 移载驱动机构33及喷嘴机构34, 移载装置主体31上设有移载滑轨31。

34、1, 移载面板32跨设于移 载滑轨311上, 移载驱动机构33包括移载驱动电机331、 移载驱动轮332、 移载从动轮333及移 载输送带334, 移载输送带334位于移载滑轨311的一侧, 移载驱动电机331位于移载装置主 体31的一端, 移载从动轮333位于与移载驱动电机331相对的另一端, 移载驱动轮332位于移 载驱动电机331底部, 移载驱动轮332与移载驱动电机331相连, 移载驱动轮332通过移载输 送带334与移载从动轮333相连, 移载面板32底部部分位于移载输送带334上, 移载驱动电机 331带动移载驱动轮332转动进而带动移载输送带334移动, 移载输送带334带动移载。

35、面板32 移动, 通过改变移载驱动电机331的转动方向调节移载驱动轮332的转动方向, 进而调整移 载输送带 334的前进方向, 使移载面板334在第一通道421上左右移动。 喷嘴机构34 设于移 载面板32一端, 喷嘴机构34穿过第一通道421后位于第一分离板441 与第二分离板442之 间, 喷嘴机构34包括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 本实施例中, 设置了两个下水喷嘴342, 一 个下蛹喷嘴341, 下蛹喷嘴341位于两个下水喷嘴342之间, 下蛹喷嘴341顶部与输蛹管相连, 下水喷嘴342顶部与输水管相连。 0046 为了收集分离装置40上的蚊蛹, 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收集装置50, 。

36、收集装置50也与 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如图1所示, 收集装置50设于底板41上, 且穿过第二通道422, 如图11所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208402948 U 8 示, 收集装置50包括第二移动面板51、 第二滑轨52及收集驱动机构, 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 驱动电机53、 第二驱动轮、 第二从动轮54及第二输送带55, 第二驱动电机设于第二滑轨52一 端, 第二从动轮54设于与第二驱动电机53相对的另一端, 第二驱动轮与第二驱动电机53 相 连, 第二驱动轮与滚筒相连, 第二驱动轮带动滚筒转动, 第二从动轮54位于固定座上, 第二 从动轮54通过第二输送带55与滚筒相连, 第二。

37、移动面板51 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 送带55上, 第二输送带55带动第二移动面板 51向前移动, 本实施例的收集装置50在运行 时, 可在第二移动面板51上放置收集盒, 使收集盒的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送带55 上, 收集盒包括幼虫收集盒、 雄蛹收集盒及雌蛹收集盒, 第二移动面板51带动收集盒移动至 分离板机构44的下方的依次收集幼虫、 雄蛹及雌蛹。 0047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还包括水循环装置60, 水循环装置50 包括水箱、 水泵及输水管, 水箱位于机架11内部且置于固定板42 的漏水口的下方, 水泵与 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水泵设于输水管上, 水泵与输。

38、水管相连, 输水管一端位于水箱内, 水箱 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至下水喷嘴342内, 下水喷嘴342及下蛹喷嘴341内的水落入分离装置 的固定板42上, 然后通过固定板42的漏水口落入水箱内, 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0048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包括运行控制系统及电源控制系统, 运行控制系统及电源控 制系统均设于电控箱内, 电控箱位于机架11内, 其中, 电源控制系统与外部电源相连, 为雌 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运行提供电源, 电源控制系统与运行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通过运行控 制系统设置下蛹装置20、 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 收集装置50及水循环装置60的运行参 数, 运行控制系统还与控制箱70相连。

39、, 本实施例的控制箱70位于辅助固定机架12的上挡板 的上表面, 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 指示灯及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及 紧急停止按钮, 显示屏显示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 0049 本实施例的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的分离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0 在控制系统上设置下蛹装置20、 移载装置30、 分离装置40及收集装置50 的运行参 数; 0051 在下蛹装置20中放入带水的蚊蛹, 蚊蛹包括雌蛹、 雄蛹及幼虫, 在水箱内装水, 在 收集装置50上放置幼虫收集盒、 雄蛹收集盒及雌蛹收集盒; 0052 在控制箱70上启动启动按钮, 下蛹装置20中的搅拌机构开始搅拌, 使蚊蛹。

40、均匀分 布于盛蛹斗中; 0053 分离装置40的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调整第一分离板441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 间的分离间距, 使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 V型夹角的两 侧边由下至上分离间距逐渐增加, 同时使部分分离间距与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部分分 离间距与雄蛹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部分分离间距与雌蛹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0054 蚊蛹通过输蛹管流入下蛹喷嘴341, 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至下水喷嘴 342, 移 载装置334带动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在分离装置40的第一通道421内左右移动, 在移 动的过程中, 蚊蛹在水流冲洗下落入V型夹角内, 。

41、且幼虫、 雄蛹及雌蛹由下至上依次分布排 列; 0055 下蛹装置20中的蚊蛹全部落入分离装置40后, 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整第一分 离板441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分离间距大于幼虫的胸宽尺寸, 同时 小于雄蛹的胸宽尺寸, 同时, 收集装置50带动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208402948 U 9 442的下方, 使幼虫在水流冲洗下落入幼虫收集盒内; 0056 幼虫全部落入幼虫收集盒后, 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整第一分离板441 的下侧 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分离间距大于雄蛹的胸宽尺寸, 同时小于雌雄。

42、的胸宽 尺寸, 同时, 收集装置50带动雄蛹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的下方, 使 雄蛹在水流冲洗下落入雄蛹收集盒内; 0057 雄蛹全部落入雄蛹收集盒后, 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再次调整第一分离板 441的 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分离间距大于雌蛹的胸宽尺寸, 同时, 收集装置 50带动雌蛹收集盒移动至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 442的下方, 使雌蛹在水流冲洗下 全部落入雌蛹收集盒内。 0058 在上述分离过程中, 下蛹喷嘴341及下水喷嘴342内的水通过分离装置40 的固定 板42的漏水口落入水箱内, 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0059 本实施例的优点如。

43、下: 0060 1、 控制系统与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电性相连, 控制系统在运行前设置移载装 置30及分离装置40的运行参数, 实现移载装置30及分离装置40 的自动运行, 第一分离板 441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与雌蛹、 雄蛹及幼虫的胸宽尺寸相匹配, 使下蛹装置 20中的蚊蛹在移载装置30的带动下落入分离装置40后, 雌蛹、 雄蛹及幼虫分布排列在第一 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不同位置, 实现蚊蛹的自动分离, 提高分离效率, 节约人 工成本。 0061 2、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调节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与第二分离板442 之间的分 离间距, 使幼虫、 雄蛹及雌蛹排。

44、列分布于第一分离板441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 实现了蚊蛹 的自动分离, 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调节第一分离板441的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 离间距, 使幼虫、 雄蛹及雌蛹依次落入收集装置中, 实现分离后的蚊蛹的自动收集。 0062 3、 分离驱动机构434的第一驱动电机4341带动第一驱动轮4342转动, 第一驱动轮 4342通过第一输送带4343带动第一从动轮4344转动, 通过改变第一驱动电机4341的转动方 向, 调整第一驱动轮4342的转动方向, 从而调整第一驱动轮4342与第一从动轮4344之间的 第一输送带4343的前进方向, 进而调整位于第一输送带4343上的第一移动。

45、面板的移动方 向, 实现第一分离板 441的自由调节。 0063 4、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通过调整第一分离板441, 使第一分离板441 的上侧与第 二分离板442之间形成V型夹角, V型夹角两侧边的分离间距由下到上逐渐增大, 使幼虫、 雄 蛹及雌蛹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在V型夹角的两侧边之间, 同时完成幼虫、 雄蛹及雌蛹的分离, 分离方法简单, 分离速度快, 分离效率高, 第一分离板441上的导向板4411向远离第二分离 板442的斜上方延伸, 且导向板44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25度, 使蚊蛹与水通过导向 板准确落入第一分离板441及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V型夹角内。 0064 5、。

46、 第一固定座46与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相连, 第二固定座47与第二分离移动机 构432相连, 有利于实现第一分离板441的上侧及下侧与第二分离板442之间的分离间距, 使 第一分离移动机构431及第二分离移动机构432的调节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0065 6、 分离装置40的底板上的漏水口, 使落入分离装置40上的水可通过漏水口落入下 方的水箱内,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固定板42顶部的第一通道421, 用于移载装置30在第一通 道421内左右移动, 使下蛹喷嘴341内的蚊蛹均匀落入分离装置40上, 第二通道422则用于收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208402948 U 10 集装置。

47、50通过, 有利于蚊蛹的收集。 0066 7、 下蛹装置20中的搅拌机构22, 使盛蛹斗21中的幼虫、 雄蛹及雌蛹在水中搅拌均 匀, 有利于蚊蛹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输蛹管23输送到移载装置30, 避免蚊蛹在输送过程中 堵塞输蛹管, 同时又能保证幼虫、 雄蛹及雌蛹的全部输送, 输蛹管上的电磁开关, 能更好的 控制蚊蛹落入移载装置30。 0067 8、 移载装置30上的下水喷嘴342, 使蚊蛹在水流的冲洗下, 快速下落并分离, 同时 使蚊蛹可轻易落入收集装置50中。 0068 9、 雌雄蚊蛹自动分离器在运行时, 可在收集装置50上放置收集盒, 并使收集盒的 底部位于第二滑轨52及第二输送带55上, 。

48、第二输送带55带动收集盒移动至分离板机构44下 方收集蚊蛹, 实现蚊蛹的自动收集, 节约了人工成本, 降低人工工作强度。 0069 10、 位于机架内的水循环装置60, 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下水喷嘴 342, 水 通过下水喷嘴342流入分离装置40后, 通过分离装置40上的漏水口流入水箱内, 实现水箱内 的水的循环利用, 节约用水, 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007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 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208402948 U 11 图1 。

49、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12 CN 208402948 U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13 CN 208402948 U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14 CN 208402948 U 14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5 CN 208402948 U 15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6 CN 208402948 U 1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7 CN 208402948 U 17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8 CN 208402948 U 18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9 CN 208402948 U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