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铁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锈铁锅.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10841.8 (22)申请日 2017.10.12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美里路 999号 (72)发明人 朱泽春 马俊 李红亮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锈铁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锈铁锅, 属于厨房 器具技术领域,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体内表面防 锈效果差、 成本高和不易去除防锈层的技术问 。
2、题, 本实用新型中防锈铁锅, 包括锅体, 所述锅体 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防锈的剥离膜, 所述剥离膜上 设有用于提醒去除该剥离膜的提示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404095 U 2019.01.22 CN 208404095 U 1.一种防锈铁锅, 包括锅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防锈的剥离膜, 所述剥离膜的颜色与所述锅体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所述剥离膜上设有用于提醒去除该剥离 膜的提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部为喷涂或印刷于所述剥离 膜表面的提示内容, 所述提示内容包括提示文字、 提示图片和提示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3、组 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部包括粘接在剥离膜表面的 贴纸, 所述贴纸上印刷有提示文字、 提示图片和提示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膜包括覆盖所述锅体内表面 的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撕扯部, 所述撕扯部与所述锅体分离, 所述提示部设于所述撕扯部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具有锅口, 所述撕扯部由所 述本体自锅口向上延伸形成; 或者所述锅体包括围绕所述锅口设置的锅沿, 所述本体覆盖 所述锅体内表面和锅沿顶面, 所述撕扯部由所述本体向锅沿外侧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膜为水溶性的剥离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膜由有机硅喷涂于 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后形成; 或者所述剥离膜粘附在所述锅体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膜的厚度为15um 30u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防锈铁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外表面设有氮化 防锈层或防锈漆或防锈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04095 U 2 一种防锈铁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锈铁锅。 【背景技术】。
5、 0002 铁锅内表面易生锈, 因此厂家在产品出厂前, 会对铁锅进行防锈处理, 一般防锈处 理的方式主要有氮化、 喷涂、 涂油等, 但是各有利弊。 氮化成本太高; 喷涂对人体不太健康且 不易去除; 涂油虽然可以阻隔空气与铁锅接触, 但由于在包装、 运输和搬运等情况下, 油脂 易被磨擦掉, 导致铁锅局部生锈, 影响铁锅质量, 而且在铁锅表面涂油脂, 用户使用也不方 便, 用户很难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锈铁锅, 具有防锈效果好、 成本低和易去除的特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6、 一种防锈铁锅, 包括锅体, 所述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防锈的剥离膜, 所述剥离膜 上设有用于提醒去除该剥离膜的提示部。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提示部为喷涂或印刷于所述剥离膜表面的提示内容, 所述提示内 容包括提示文字、 提示图片和提示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提示部包括粘接在剥离膜表面的贴纸, 所述贴纸上印刷有提示文 字、 提示图片和提示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剥离膜包括覆盖所述锅体内表面的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撕扯部, 所述撕扯部与所述锅体分离, 所述提示部设于所述撕扯部上。 0009 更进一步的, 所述锅体具有锅口, 所述撕扯部由所述本。
7、体自锅口向上延伸形成; 或 者所述锅体包括围绕所述锅口设置的锅沿, 所述本体覆盖所述锅体内表面和锅沿顶面, 所 述撕扯部由所述本体向锅沿外侧延伸形成。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剥离膜为水溶性的剥离膜。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剥离膜的颜色与所述锅体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剥离膜由有机硅喷涂于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后形成; 或者所述剥离 膜粘附在所述锅体的内表面。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剥离膜的厚度为15um30um。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锅体的外表面设有氮化防锈层或防锈漆或防锈油。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锈铁锅, 包括锅体, 。
8、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防锈的剥离膜, 剥离 膜上设有用于提醒去除该剥离膜的提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中铁锅内表面设 有可剥离的剥离膜, 剥离膜对锅体内表面密封, 以阻隔空气与锅体内表面接触, 防止锅体内 表面发生氧化, 防锈效果好, 成本低; 同时剥离膜上设有提示部, 提示部可使用户察觉并发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404095 U 3 现剥离膜的存在, 以使用户根据提示部的提示及时撕除该剥离膜, 以此避免后期用户带剥 离膜进行烹饪, 防止了用户发生食物中毒; 此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剥离膜去除时采用撕除的 方式即可, 去除简单方便。 0017 提示部为喷涂或印刷于剥离。
9、膜表面的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包括提示文字、 提示图 片和提示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此设计, 可避免运输过程中提示部脱离剥离膜。 0018 提示部包括粘接在剥离膜表面的贴纸, 贴纸上印刷有提示文字、 提示图片和提示 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此设计, 提示部的设计不受剥离膜的成型工艺的限制, 适用范 围更广。 0019 剥离膜包括覆盖锅体内表面的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撕扯部, 撕扯部与锅体分离, 提示部设于撕扯部上。 撕扯部的设计利于用户快速去除剥离膜, 提示部设于撕扯部上, 既可 以提升整体外观, 又可以使用户快速定位撕扯部的位置。 0020 锅体具有锅口, 撕扯部由所述本体自锅口向上延伸。
10、形成; 或者锅体包括围绕锅口 设置的锅沿, 本体覆盖所述锅体内表面和锅沿顶面, 撕扯部由本体向锅沿外侧延伸形成。 撕 扯部设置在剥离膜的边沿, 可便于用户将剥离膜整体撕除, 有效避免了撕除过程中发生局 部断裂造成去除不便。 0021 剥离膜为水溶性的剥离膜。 如此设计, 用户可通过水煮的方式使剥离膜溶解脱落, 具有环保的效果。 0022 剥离膜的颜色与锅体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如此设计, 既能使用户更容易辨别剥离 膜是否被全部去除掉, 是否有残留物, 又能提升锅体的外观 0023 剥离膜的厚度为15um30um。 如此设计, 既可以避免撕扯过程中因太薄而发生断 裂, 又能避免因太厚造成成本过高;。
11、 当剥离膜的厚度小于15um时, 剥离膜太薄, 用户撕扯剥 离膜时, 剥离膜易发生断裂; 当剥离膜的厚度大于30um时, 剥离膜太厚, 用料成本增加。 0024 锅体的外表面设有氮化防锈层或防锈漆或防锈油。 如此设计, 可避免锅体的外表 面发生氧化, 保证了锅体的质量, 延长了锅体的使用寿命。 0025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锈铁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锈铁锅的局部剖视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12、中剥离膜撕除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1、 锅体; 2、 手柄; 3、 剥离膜; 31、 本体; 32、 撕扯部; 33、 提示部; 4、 防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 说明, 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全部。 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 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404095 U 4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如图1至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防锈铁锅, 包括锅。
13、体1, 锅体1可为带有把手2的炒锅, 锅体1为铁质锅体, 铁质锅体具有易生锈的特点, 因此为了防止锅体1生锈, 本实施例中锅体 内表面设有一层防锈的可以剥离的剥离膜3, 剥离膜3对锅体内表面密封, 以阻隔空气与锅 体内表面接触, 防止锅体内表面发生氧化, 防锈效果好, 成本低; 剥离膜3上设有提示部33, 以提示用户在使用锅体前去除剥离膜3。 提示部可使用户察觉并发现剥离膜3的存在, 以使 用户根据提示部的提示及时撕除该剥离膜3, 以此避免后期用户带剥离膜3进行烹饪, 防止 了用户发生食物中毒; 此外,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膜去除时采用撕除的方式即可, 去除简单方 便。 0035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
14、膜3是将有机硅喷涂于锅体内表面后经过高温烧结凝固后形 成, 使用时用户只需把剥离膜3撕掉即可, 撕除剥离膜3后, 需要用食用油或猪油皮再次进行 开锅防锈。 具体的喷涂工艺流程为: 一、 将铸造成型或冲压成型的锅体内表面经过打磨抛 光、 冲砂、 清洗等工艺处理干净; 二、 将有机硅涂料过滤并调节粘度; 三, 在锅体1喷涂前将锅 体1在4550的环境中预热5分钟以上; 四、 用喷枪将有机硅均匀的喷涂于锅体内表面; 五、 将锅体1在150-170的高温烧结炉中烧结10分钟以上; 六、 过炉后检验、 包装。 0036 本实施例中的提示部包括粘接在剥离膜表面的贴纸(图中未示出), 贴纸上可印刷 有 “使。
15、用前请撕除剥离膜” 的提示文字、 撕除剥离膜的提示图片、 警示剥离膜去除的提示符 号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用户根据提示部的提示内容在开锅前及时去除剥离膜3。 贴纸的方式 不受剥离膜3的成型工艺的限制, 适用范围更广, 生产效率较高。 0037 可以理解的是, 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提示部脱离剥离膜, 提示部还可以是通过喷 涂工艺喷涂在剥离膜表面的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为 “使用前请撕除剥离膜” 的提示文字、 撕 除剥离膜的提示图片、 警示剥离膜去除的提示符号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38 为了便于用户撕除剥离膜3,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膜3包括覆盖锅体内表面的本体31 和与本体31连接的撕扯部32, 锅体3。
16、包括锅口, 为了保证锅体1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本体31的 边缘与锅口平齐, 撕扯部32由本体31自锅口向上延伸形成, 并与锅体1分离设置, 撕扯部32 设置在本体31的边沿后, 用户通过拉扯撕扯部32即可快速将剥离膜3整体撕除, 有效避免了 撕除过程中剥离膜3发生局部断裂造成去除不便的问题。 0039 贴纸既可贴设在本体31上, 又可贴设在撕扯部32上, 本实施例中的贴纸优选贴设 在撕扯部32上, 其形状大小和撕扯部32相匹配。 如此设计, 既可以提升整体外观, 又可以使 用户快速定位撕扯部32的位置。 0040 可以理解的是, 锅体还包括围绕锅口设置的锅沿, 本体覆盖锅体内表面和锅沿顶 面,。
17、 撕扯部由本体向锅沿外侧延伸形成, 贴纸贴设于撕扯部上, 如此设计, 也能达到本实施 例的基本效果, 在此不再详述。 0041 本实施例中剥离膜3的厚度为15um30um, 如此设计, 既为避免剥离膜3因太薄而 在撕除过程中发生断裂, 又能避免因太厚造成成本过高; 当剥离膜3的厚度小于15um时, 剥 离膜3太薄, 用户撕扯剥离膜3时, 剥离膜3易发生断裂; 当剥离膜3的厚度大于30um时, 剥离 膜3太厚, 用料成本增加。 本实施例中剥离膜3的厚度优选20um, 当然, 可选的, 剥离膜3的厚 度还可为15um、 16um、 17um、 18um、 19um、 21um、 22um、 23u。
18、m、 24um、 25um、 26um、 27um、 28um、 29um 和30um等。 只要介于15um和30um之间即可, 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上述所列仅是较佳实施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404095 U 5 而已, 并非用来限定此范围。 0042 优选的,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膜3的颜色与锅体内表面的颜色不同, 锅体内表面一般 为银灰色, 为此本实施例中剥离膜3的颜色可为黑色、 黄色、 红色、 白色等, 只要在有机硅合 成涂料里面添加有色成分即可实现, 如此一来, 既可以使用户在去除剥离膜3时, 很容易区 分辨别剥离膜3是否已被全部去掉, 是否有残留, 又能提升锅体1。
19、的外观。 0043 此外,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膜3还可为水溶性的剥离膜, 且剥离膜3在高温的水中发 生溶解, 并在提示内容中增加高温水煮去除剥离膜3的提示文字, 以此提示用户可通过采用 在锅体1内装入水并将水煮至沸腾的方式去除剥离膜3, 具有环保的效果, 并能提升用户体 验。 0044 最后, 为了避免锅体的外表面发生氧化, 保证锅体1的质量, 延长锅体1的使用寿 命, 本实施例还对锅体1的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 即在锅体1的外表面设有防锈层4, 防锈层4 可为氮化防锈层或防锈漆或防锈油, 在防锈层4的外表面还可喷涂或粘接一层剥离膜, 以起 到对防锈层4的保护作用, 该剥离膜上设有提示部, 提示部。
20、可参照上述几种方式设置, 以此 提示用户使用前撕除。 0045 实施例二、 0046 与实施例一相比, 本实施例中的剥离膜还可为通过粘接贴附在锅体内表面上的膜 片, 膜片上设有提示部, 此时, 提示部可为印刷或喷涂在剥离膜表面的提示内容, 提示内容 包括上述提示文字、 提示图片、 提示符号一种或多种组合; 或者提示部为粘接在剥离膜本体 和/或撕扯部表面的贴纸, 贴纸上印刷有上述提示内容, 如此设计, 也能达到实施例一的基 本效果, 在此不再详述。 004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 式中描述的内容。 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 的范围中。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40409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404095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404095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404095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