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47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4722 A (21)申请号 201410095482.3 (22)申请日 2014.03.17 B23Q 11/00(2006.01) B23Q 5/40(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 地址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 (72)发明人 王小牧 米继锋 张纪 (54) 发明名称 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包括有前支撑座、 后支撑座、 前支撑单元套、 后支 撑单元套、 三联轴承、 前密封单元、 前。
2、防撞圈、 后防 撞圈以及冷却系统, 空心滚珠丝杠副尾端穿过后 防撞圈通过后部的三联轴承连接固定在后支撑单 元套上, 前端穿过前防撞圈以及前密封单元通过 前部的三联轴承连接固定在前支撑单元套上, 两 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 接。本发明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能够为空心滚珠 丝杠副运行提供可靠精确的运行平台, 减小数控 机床加工的误差, 提高精确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4722 A CN 10。
3、3934722 A 1/1 页 2 1. 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安装在机床床身上的前支撑座 和后支撑座, 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上分别设置有前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 前支撑单 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内分别设置有一组三联轴承, 前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上分别设 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端盖密封圈, 前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 单元套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套密封圈, 所述端盖密封圈上设置有隔套 A, 支撑套密封圈上设置 有隔套 B, 紧靠前支撑单元套内侧设置有前密封单元, 紧靠前密封单元设置有前防撞圈, 紧 靠后支撑单元套内侧直接设置有后防撞圈, 空心滚珠丝杠。
4、副尾端穿过后防撞圈通过后部的 三联轴承连接固定在后支撑单元套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前端穿过前防撞圈以及前密封单元 通过前部的三联轴承连接固定在前支撑单元套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锁紧 螺母和后锁紧螺母拉紧固定在隔套 A 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尾端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后密封单 元, 进油管连接到后密封单元后部与进油口连通, 空心滚珠丝杠副与前密封单元的结合处 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出油孔, 出油管连接在前密封单元下部与出油口连通, 出油口两 侧的前密封单元和空心滚珠丝杠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出油口密封圈将出油通路密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后密封单元 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油口密封圈。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滚珠丝 杠副上的出油口设置有四个, 相邻两个出油口之间的夹角为 9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4722 A 2 1/3 页 3 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滚珠丝杠副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 滚珠丝杠副在运动后会发热, 整体伸长, 螺距误差变大。随着机床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丝杠受热伸长变形问题越来越受到机床设计 者的重视。空心滚珠丝杠副可减小转动惯量。
6、, 减小丝杠副受热螺距误差从而在机床领域应 用地越来越多。 而空心滚珠丝杠副在数控机床上需要采用专用的固定机构将其固定以便为 机床设计提供准确参数, 目前, 对于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试验 测量设备比较匮乏, 对于专用的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研究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能够应用在目前的空心 滚珠丝杠副机床中, 使空心滚珠丝杠副的位置安装及运行更加准确, 为后续空心滚珠丝杠 副性能试验仪提供安装平台, 解决现有的滚珠丝杠副在运动后发热, 整体伸长, 螺距误差变 大的缺陷。 0004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采。
7、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包括有安装在机床床身上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 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上分别设置有前支 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 前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内分别设置有一组三联轴承, 前 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上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 端盖密封圈, 前支撑单元套和后支撑单元套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套密封圈, 所述端盖密封圈 上设置有隔套 A, 支撑套密封圈上设置有隔套 B, 紧靠前支撑单元套内侧设置有前密封单 元, 紧靠前密封单元设置有前防撞圈, 紧靠后支撑单元套内侧直接设置有后防撞圈, 空心滚 珠丝杠副尾端穿过后防撞圈通过后部的三联轴承连。
8、接固定在后支撑单元套上, 空心滚珠丝 杠副前端穿过前防撞圈以及前密封单元通过前部的三联轴承连接固定在前支撑单元套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锁紧螺母和后锁紧螺母拉紧固定在隔套 A 上, 空心滚珠 丝杠副尾端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后密封单元, 进油管连接到后密封单元后部与进油口连通, 空心滚珠丝杠副与前密封单元的结合处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出油孔, 出油管连接在前 密封单元下部与出油口连通, 出油口两侧的前密封单元和空心滚珠丝杠副之间分别设置有 一个出油口密封圈将出油通路密封。 000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后密封单元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油口密封圈。 0006 空心滚珠丝杠副上的出油口设。
9、置有四个, 相邻两个出油口之间的夹角为 90。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08 本发明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能够为空心滚珠丝杠副运行提供可靠精确的运行平 台, 减小数控机床加工的误差, 提高精确度。 说 明 书 CN 103934722 A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是本发明的 A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3 是本发明的 B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 床身, 2. 前支撑座, 3. 后支撑座, 4. 前支撑单元套, 5. 后支撑单元套, 6. 三联轴承, 7. 前端盖, 8。
10、. 后端盖, 9. 端盖密封圈, 10. 支撑套密封圈, 11. 隔套 A, 12. 隔套 B, 13. 前密封单元, 14. 前防撞圈, 15. 后防撞圈, 16. 前锁紧螺母, 17. 后锁紧螺母, 18. 进油 口, 19. 后密封单元, 20. 进油管, 21. 出油口, 22. 出油管, 23. 空心滚珠丝杠副, 24. 出油口 密封圈, 25. 进油口密封圈, 26. 伺服电机, 27. 联轴器, 28. 螺母, 29. 螺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4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滚珠丝杠副固定机构, 如图 1 所示, 包括有安装。
11、在机床床身 1 上的前支撑座 2 和后支撑座 3,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前支撑座 2 和后支撑座 3 上分别设置有 前支撑单元套4和后支撑单元套5, 前支撑单元套4和后支撑单元套5内分别设置有一组三 联轴承 6, 前支撑单元套 4 和后支撑单元套 5 上分别设置有前端盖 7 和后端盖 8, 前端盖 7 和后端盖8上分别设置有端盖密封圈9, 前支撑单元套4和后支撑单元套5上分别设置有支 撑套密封圈 10, 所述端盖密封圈 9 上设置有隔套 A11, 支撑套密封圈 10 上设置有隔套 B12, 紧靠前支撑单元套 4 内侧设置有前密封单元 13, 紧靠前密封单元 13 设置有前防撞圈 14,。
12、 紧 靠后支撑单元套 5 内侧设置有后防撞圈 15, 空心滚珠丝杠副尾端穿过后防撞圈 15 通过后 部的三联轴承 6 连接固定在后支撑单元套 5 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前端穿过前防撞圈 14 以及前密封单元 13 通过前部的三联轴承 6 连接固定在前支撑单元套 4 上, 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的两端分别通过前锁紧螺母 16 和后锁紧螺母 17 拉紧固定在隔套 A11 上, 空心滚珠丝杠 副 23 尾端的进油口 18 处设置有后密封单元 19, 进油管 20 连接到后密封单元 19 后部与进 油口 18 连通, 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穿过前密封单元 13 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出油 。
13、口21, 出油管22连接在前密封单元13下部与出油口21连通, 出油口21两侧的前密封单元 13 和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出油口密封圈 24 将出油通路密封。 0015 具体安装时, 首先将前支撑座 2 与后支撑座 3 安装到床身 1 两端部, 再组装前支撑 单元和后支撑单元, 将三联轴承 6 按 TBT 顺序分别安装到前支撑单元套 4 和后支撑单元套 5 上, 其中有一对轴承为背靠背结构, 前端盖 7 和后端盖 8 分别装在前支撑单元套 4 和后支 撑单元套 5 上, 随后给前端盖 7 和后端盖 8 分别装上端盖密封圈 9, 给前撑单元套 4 和后支 撑单元套5分别装上支撑。
14、套密封圈10, 在端盖密封圈9上安装隔套A11, 在支撑套密封圈10 上安装隔套 B12, 由此前、 后支撑单元安装完成。接下来将两套支撑单元分别装进前支撑座 2 和后支撑座 3 中, 前密封单元 13 与前支撑单元套 4 连接, 前防撞圈 14 与前密封单元 13 用 氯仿粘结, 前密封单元 13 底部开有螺纹口, 出油管 22 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前密封单元 13 底部的螺纹口上, 随后将后防撞圈 15 连接到后支撑座 3 上。 0016 最后安装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将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的螺母 28 穿过螺母套 29, 再 将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尾端穿过后支撑单元套 5 上的三联轴。
15、承, 前端穿过前支撑单元套 4 上 的三联轴承6, 通过前锁紧螺母16与后锁紧螺母17将空心滚珠丝杠副23锁紧, 锁紧后空心 说 明 书 CN 103934722 A 4 3/3 页 5 滚珠丝杠副 23 形成预拉伸结构。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安装好后, 出油口 21 正好位于前密封 单元 13 处, 并与下部的出油管 22 相对, 沿着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的圆周方向优选设置有四 个出油口, 相邻两个出油口之间的夹角为 90, 保证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旋转过程中冷却液 顺畅地流入出油管 22 中排出。最后将进油口密封圈 25 安装在后密封单元 19 内并将后密 封单元 19 连接到空心滚珠。
16、丝杠副 23 尾端的进油口 18 上, 后密封单元 19 后部设置有螺纹 口用于连接进油管 20, 进油口密封圈 25 将进油口 18 密封起到防尘的目的。空心滚珠丝杠 副23整体安装完成后, 在前支撑座2最前端安装伺服电机26, 并通过联轴器27将伺服电机 26 的转轴与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连接即完成整个安装过程。 0017 工作过程中, 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的发热部位主要集中在螺母 28 沿着丝杠运行的 行程内, 通过进油管20向空心滚珠丝杠副23内部输注冷却液, 冷却液沿着空心滚珠丝杠副 23 内部流到出油口 21 处给丝杠进行降温冷却, 减小丝杠副受热螺距误差, 流出的冷却液通 过恒温油箱重新输注到进油管 20 形成循环。 001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上述实施方式 和说明书只是本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934722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722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72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