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419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4199A21申请号201310322568022申请日2013072910211981420130604TWF16C11/0420060171申请人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72发明人梁永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代理人董惠石54发明名称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57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包括一基板、一转动座及两支扭力转轴,且此三者于组装时无需螺丝。其中,该基板的一侧边延伸形成有两个呈间隔相对的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具有一主板、一侧板及一连接孔。该侧板从该。
2、主板的一侧边朝后方弯折形成。该连接孔形成在该主板与侧板的交接处且各有一小部分分别延伸到该主板与侧板。该转动座具有两接收孔分别位于该转动座的该两相对侧且分别正对该两连接孔。每一支扭力转轴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杆与第二杆,该两第一杆分别对应插入该两连接座上的两连接孔,该两第二杆分别对应插入该两转动座上的两接收孔。如此,该转动座与该基板就能借由该两扭力转轴而作相对转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4199ACN104214199A1/1页2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
3、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一基板,其一侧边具有两个间隔相对的连接座;一转动座,位于该两连接座之间;及两扭力转轴,每一该扭力转轴各具有位在同一轴线上且可相对转动的一第一杆与一第二杆,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一杆分别对应连接两该连接座,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二杆分别对应连接该转动座的两相对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转动座具有两接收孔分别位于该转动座的两该相对侧,两该连接座上各具有一连接孔,且其中一连接孔正对于另一连接孔,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一杆分别对应插入并卡在两该连接座上的两该连接孔内,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二杆分别对应插入并卡在该转动座上的两该接收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
4、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连接座具有一主板、一侧板及一连接孔,该侧板从该主板的一侧边朝后方弯折形成,该连接孔形成在该主板与该侧板的交接处且分别延伸到该主板与该侧板,每一该连接座的该主板是平行并立在该基板上且面向前方,每一该连接座的该侧板是彼此面向对方;该转动座具有一中间板及两翼板,两该翼板分别从该中间板的两相对侧边向后弯折形成,两该接收孔形成于每一该翼板与该中间板的交接处,每一该接收孔分别延伸至每一该翼板与该中间板;及每一该第一杆及每一该第二杆各具有一平面,且两该第一杆的该平面各贴靠于两该连接座的该主板的一背面,两该第二杆的该平面贴靠于该转动座的中间板的一背向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
5、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一支架及一固定件,该支架后侧具有一衔接片,该衔接片上具有开口向上的一缺槽,该转动座具有一底板从该中间板的底侧边向前弯折而成,该中间板还具有一纵长孔,该支架的该衔接片穿过该纵长孔,并使该中间板有一部分插入该衔接片上的该缺槽中,该固定件固定在该底板上且顶住该衔接片使其无法退离该中间板上的该纵长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一杆分别被锁固在两该连接座的该主板上,两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二杆被锁固在该转动座的该中间板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上还形成有一凹缺位于该两主板之。
6、间。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两该连接孔的形状分别对应配合其相对应的两第一杆的横断面轮廓,两该接收孔的形状分别对应配合其相对应的两第二杆的横断面轮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一支架与该转动座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还包括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将该支架与该转动座固定在一起。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扭力转轴的该第一杆的长度长于该第二杆。权利要求书CN104214199A1/4页3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转轴结构,尤指。
7、一种无需螺丝即可快速完成组装的枢转组件。背景技术0002现今的电子产品,经常需要使用作为转轴的组件,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与屏幕之间的转轴组件。常见的转轴组件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然而,现有的转轴组件不但零件繁多,且在组装上经常需要使用到许多螺丝来进行组合,因此,一直以来有组装麻烦不便且耗时的问题亟待解决。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其于组装过程可不需使用螺丝,具有组装快速且结构稳固的优点,可解决先前技术长期存在的问题。0004本发明的枢转组件包括一基板、一转动座及两支扭力转轴。该基板的一侧边延伸形成有两个呈间隔相对的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具有一主板、一侧板及一连接孔,。
8、该侧板从该主板的一侧边朝后方弯折形成,该连接孔形成在该主板与侧板的交接处且各有一小部分分别延伸到该主板与侧板。每一支扭力转轴各具有位在同一轴线上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杆与第二杆,每一第一杆及每一该第二杆各具有一平面,该两第一杆分别对应插入该两连接座上的两连接孔,该两第二杆分别对应插入该两转动座上的两接收孔。如此,该转动座与该基板就能借由该两扭力转轴而作相对转动。0005较佳地,本发明的枢转组件还包括一支架与该转动座固定连接。具体而言,该支架后侧具有一衔接片,该衔接片上具有开口向上的一缺槽,该转动座具有一底板从该中间板的底侧边向前弯折而成,该中间板还具有一纵长孔,该支架的衔接片穿过该纵长孔,并使该中。
9、间板有一部分插入该衔接片上的该缺槽中。一固定件固定在该底板上且顶住该衔接片使其无法退离该中间板的纵长孔。0006本发明的枢转组件还具有一些防呆措施,例如令每一支扭力转轴的该第一杆的长度约略长于其第二杆,以防止使用者将它们装反。0007本发明的枢转组件中的该两连接孔的形状分别为长方状,以对应配合其相对应的两第一杆的横断面轮廓。该两接收孔的形状亦均为长方状,以分别对应配合其相对应的两第二杆的横断面轮廓。0008为加强结构上的稳固性,于本发明中,该两扭力转轴的第一杆分别被锁固在该两连接座的主板上,该两扭力转轴的第二杆被锁固在该转动座的中间板上。0009此外,为增加该基板与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裕度,于本发。
10、明中,于该基板上还形成有一凹缺位于该两主板之间。0010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枢转组件主要包括该基板、转动座及两扭力转轴,该转动座位于该两连接座之间。该两扭力转轴的第一杆分别对应连接该两连接座,该两扭力转轴的该第二杆分别对应连接该转动座的两相对侧。如此,该基板(或配置于其上的一构件),就能说明书CN104214199A2/4页4借由该两扭力转轴而相对于该转动座(或配置其上的另一构件)作转动。此外,本发明组装过程中不需使用螺丝、组装快速且结构稳固。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枢转组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12图2至图4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过程。0013图5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立。
11、体外观图。0014图6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组装上一支架的立体外观图。0015图7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基板与支架作相对转动状态的示意图。0016图8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基板上组配一机体时的侧视示意图。0017图9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以多个螺丝锁固以加强其稳固性的示意图。0018附图标记说明00191基板,10连接座,101主板,102侧板,103连接孔,104凹缺,2支架,20座板,21衔接片,210缺槽,3转轴机构,30扭力转轴,301第一杆,302第二杆,303穿孔,304穿孔,31转动座,310中间板,311翼板,312底板,313纵长孔,314接收孔,315螺孔,316螺孔,4固定件。
12、,5机体,6螺丝。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0021图1显示本发明的可快速组装的枢转组件的一个较佳例子的立体分解图。该枢转组件包括一基板1、一支架2、以及连接此二者并使其能相对转动的一转轴机构3。0022该基板1的一侧边延伸形成有两个呈间隔相对的连接座10,每一连接座10具有一主板101、一侧板102及一连接孔103,该侧板102从该主板101的一侧边朝后方弯折形成,使得两者概呈L型。该连接孔103形成在该主板101与侧板102的交接处,分别延伸到该主板101与侧板102,且各延伸一小部分,并大致形成长方状,以对。
13、应配合随后将述及的第一杆301的横断面轮廓。其中,每一连接座10的主板101是平行并立在该基板1上且面向前方,该基板1上还形成有一凹缺104位于该两主板101之间。又每一连接座10的侧板102是彼此面向对方。较佳地,该两主板101上各具有一螺孔105。0023该转轴机构3包括两支扭力转轴30及一转动座31。每一支扭力转轴30各具有位在同一轴线上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杆301与第二杆302。这种扭力转轴30亦有称之为扭力限制器,经常运用于诸如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掀盖的电子产品上作为转动元件,其内部构造可参考中国台湾M452594、M385195、I292860、M273930、M253803、M4133。
14、14、M250523及M283080等专利案。每一支扭力转轴30的该第一杆301的前侧面为一平面,较佳地,其后侧面亦为一平面。同样地,每一支扭力转轴30的该第二杆302的前侧面为一平面,较佳地,其后侧面亦为一平面。更佳地,每一第一杆301上各具有两个穿孔303贯穿其前、后侧面,同样的,每一第二杆302上各具有两个穿孔304贯穿其前、后侧面。为了避免组装上发生错误,在设计上是让每一支扭力转轴30的该第一杆301的长度约略长于其第二杆302,其第一杆301上的两穿孔303之间的孔距也大于其第二杆302上的两穿孔304之间的孔距。说明书CN104214199A3/4页50024该转动座31具有一中间。
15、板310及两翼板311,较佳还包括一底板312。该中间板310具有一纵长孔313。该两翼板311分别从该中间板310的两相对侧边向后弯折形成,使得三者概呈U型。每一翼板311与该中间板310的交接处各形成有一接收孔314,该接收孔314分别延伸至该翼板311与该中间板310,且各延伸一小部分,并大致形成长方状,以对应配合上述第二杆302的横断面轮廓。该底板312从该中间板310的底侧边向前弯折形成,使得两者大致构成L型。较佳地,该中间板310上具有两个螺孔315,该底板312上则具有一个螺孔316。0025该支架2包括后侧向上弯翘的一座板20,及矗立在该座板20后侧中间处的一衔接片21,该衔接。
16、片21上具有开口向上的一缺槽210。0026由上述构件所组成的本发明枢转组件,其组装过程如图2至图6所示。首先,如图2所示,将每一支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分别以一角度(优选是45度角)各自插入相对应的连接座10的连接孔103,及将每一支扭力转轴30的第二杆302分别以一角度(较佳是45度角)各自插入该转动座31上相对应的接收孔314。接着,将该转动座31向后推移,使得前述各构件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然后,将该转动座31转动180度,使得原本位于上方的底板312转到下方,一如图4所示,在此转动过程中,该两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因其前后两侧面均为平面,所以会受到其相对应的连接孔103的卡制。
17、而无法转动,而该两扭力转轴30的第二杆302的前后两侧虽亦均为平面且受到相对应的接收孔314的卡制,然而,由于该第一杆301与第二杆302为可相对转动,因此,每一扭力转轴30的第二杆302系起到转轴的作用,使得该转动座31可以转动180度。0027如图4、图5所示,在该转动座31如前段所述地完成翻转之后,该转动座31就不容易作上下移动,亦不容易作左右活动,更不容易作前后移动,这是因为在上述连接孔103、接收孔314、主板101、中间板310、第一杆301与第二杆302等各个结构,共同起到不同方向的移动限制作用,使得这些构件一经组合之后就无法轻易地拆卸或任意松脱。然而,在此状况下,该转动座31仍。
18、能借由该两扭力转轴30与该基板1作相对转动。在此需特别指出,整个组装过程没有使用到螺丝,因此,装组上相当快速且方便。0028最后,将该支架2组装至该转动座31上,一如图6所示,将该支架2上的衔接片21插入该转动座31上的纵长孔313并向上顶推,然后将一固定件4螺穿过该底板312上的螺孔316,以使该固定件4顶住该衔接片21,这样就可以使该支架2不致于脱离该转动座31。0029完成该支架2的组装之后,该基板1就可借由该转动座31与该两扭力转轴30所构成的转轴机构3,而相对于该支架2作转动,以调整两者之间的角度,一如图7所示。0030图8显示该基板1上已组装上一机体5,该机体5可借由已隐藏在其内的。
19、该转轴机构3而相对于该支架2地调整其仰角。0031如图9所示,为了加强整个枢转组件在结构上的稳固性,可进一步借由数支螺丝6将该两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与第二杆302分别锁固在该转动座31及两连接座10上。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枢转组件不但提供具有扭力限制功能的枢转作用,且具有快速组装及结构稳固不易松脱的优点。0033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枢转组件主要包括该基板1、转动座31及两扭力转轴30,该转动座31位于该基板1的两连接座10之间。该两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分别对应连接该两连接座10,该两扭力转轴30的该第二杆302分别对应连接该转动座说明书CN104214199A4/。
20、4页631的两相对侧。如此,该转动座31就能借由该两扭力转轴30提供的枢转作用而与该基板1作相对转动。凡是与该转动座31连接的构件,例如上述的支架2,因此而能跟该基板1作相对转动,相对而言,凡是与该基板1连接或是配置在该基板1上的构件,例如上述的机体5,也因此而能跟该转动座31或与其相连接的构件作相对转动。0034值得一提是,在本发明的上述较佳例中,两扭力转轴30与该两连接座10及该转动座31三者间的连接构造,可采取无需使用螺丝的卡接方式,在此情况下,该转动座31上需要形成上述的两接收孔314分别位于其两相对侧,以便接收两扭力转轴30的第二杆302,而每一连接座10上则需要分别形成上述的连接孔。
21、103,以便接收两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更进一步地,基于加强结构上的稳固性,可将两扭力转轴30的第一杆301分别锁固在该两连接座上,及将两扭力转轴的该第二杆被锁固在该转动座上。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发明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说明书CN104214199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2/7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3/7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4/7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105/7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116/7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127/7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14199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