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5627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1886.9

申请日:

2013.04.17

公开号:

CN103225392A

公开日:

2013.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G 5/04申请公布日:201307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5/04申请日:20130417|||公开

IPC分类号:

E04G5/04

主分类号:

E04G5/04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文强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代理人:

鲁延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本发明所提出的预埋扁铁或扁钢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1)不仅解决了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且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2)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3)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4)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直径为12mm的圆孔。

说明书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施工用落地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构件,尤其适用于外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多层建筑的连墙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具有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传力合理、使用耐久、牢固稳定、造价适宜、多次周转等特点,在多层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比较广泛。若采用悬挑式搭设,由于脚手架是通过悬挑钢架将荷载传递到结构主体上,因此构造较复杂、成本高且安全系数不如落地式脚手架,所以悬挑式脚手架搭设不适合多层建筑。因此,在落地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中连墙件设置的安全可靠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连墙件设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拉撑结合方法
1、拉撑结合方法通常适用于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低层、多层建筑,采用预埋钢筋与脚手架拉结,再加水平钢管撑住主体结构的方法或采用预埋钢筋与短钢管焊接后,再用扣件连接水平钢管与脚手架连成一体。    
2、拉撑结合方法具有成本低、无砌体后补洞工序,因此,在多层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 
    缺点:1、拉撑结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脚手架的横向刚度相比于刚性连接方法较弱,起撑作用的钢管无法紧密连接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导致脚手架易产生晃动。2、在外墙粉刷时易被全部拆除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二、预埋钢管方法 
1、预埋钢管方法能起到刚性连接作用。预埋钢管方法是在砼浇筑前用一竖向短钢管埋设于梁内约20cm,露出梁背约20cm,待砼浇筑完成后,用水平长钢管连接立杆与竖向短钢管即可。 
 2、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连墙件做法。 
缺点:1、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的不足之处是成本高,拆卸麻烦,并且必须对砌体的后留洞口进行后期封堵。2、目前,钢管扣件的租赁价格随着钢材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涨,预埋钢管方法由于相比其他连墙件方法所使用的钢管与扣件数量为相对较多,如预埋短钢管方法必须采用2个扣件,且与短钢管连接的扣件有相当比例无法拆卸,最终报废,导致成本较高。3、采用预埋钢管方法时,在砌体施工时必须对连墙件的竖向短钢管位置留设洞口,待连墙件拆除后采用细石砼进行封堵。对洞口的封堵如稍不慎重,将导致洞口补不密实,从而给外墙防水留下难以弥补的隐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多雨地区的建筑,更应当引起重视。 
    三、后锚固方法 
    后锚固方法是针对上述预埋钢管方法的不足而作的改进。后锚固方法是在梁的侧面钻孔,安装膨胀锚栓或化学锚栓,再用事先与钢管焊成一体的锚板连接即可。后锚固方法的优点是刚性好,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 
    缺点:1、后锚固方法的不足是钻孔时极其麻烦且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通常是采用2颗膨胀锚栓,承载力不高,易松动,不可承受低周反复荷载,施工要求高,并且施工完成后,锚栓也报废,无法重复使用,造成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加以改进,采用预埋扁铁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不仅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经实践,在多个房建项目的多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点是: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
本发明所提出的预埋扁铁或扁钢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1)不仅解决了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且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2)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3)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4)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性连墙件制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见,本发明的刚性连墙件可采用长度可为600mm、宽度为50mmm、厚度为3mm的扁铁或扁钢制作,在距离端头10mm处钻有直径12mm的圆孔,可以两端都钻孔,或者就一端钻孔。
本发明是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直径12mm的圆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392A43申请公布日20130731CN103225392ACN103225392A21申请号201310131886922申请日20130417E04G5/0420060171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72发明人罗文强74专利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代理人鲁延生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57摘要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

2、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本发明所提出的预埋扁铁或扁钢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1)不仅解决了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且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2)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3)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4)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392ACN103225392。

3、A1/1页21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直径为12MM的圆孔。权利要求书CN103225392A1/2页3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建筑施工用落地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构件,尤其适用于外脚手。

4、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多层建筑的连墙件设置方法。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具有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传力合理、使用耐久、牢固稳定、造价适宜、多次周转等特点,在多层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比较广泛。若采用悬挑式搭设,由于脚手架是通过悬挑钢架将荷载传递到结构主体上,因此构造较复杂、成本高且安全系数不如落地式脚手架,所以悬挑式脚手架搭设不适合多层建筑。因此,在落地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中连墙件设置的安全可靠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连墙件设置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拉撑结合方法1、拉撑结合方法通常适用于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低层、多层建筑,采用预埋钢筋与脚手架拉结,再加水平钢管撑住主体结构的方法或。

5、采用预埋钢筋与短钢管焊接后,再用扣件连接水平钢管与脚手架连成一体。2、拉撑结合方法具有成本低、无砌体后补洞工序,因此,在多层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0003缺点1、拉撑结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脚手架的横向刚度相比于刚性连接方法较弱,起撑作用的钢管无法紧密连接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导致脚手架易产生晃动。2、在外墙粉刷时易被全部拆除从而产生安全隐患。0004二、预埋钢管方法1、预埋钢管方法能起到刚性连接作用。预埋钢管方法是在砼浇筑前用一竖向短钢管埋设于梁内约20CM,露出梁背约20CM,待砼浇筑完成后,用水平长钢管连接立杆与竖向短钢管即可。00052、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是目前最为常用的。

6、连墙件做法。0006缺点1、预埋钢管方法的连墙件的不足之处是成本高,拆卸麻烦,并且必须对砌体的后留洞口进行后期封堵。2、目前,钢管扣件的租赁价格随着钢材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涨,预埋钢管方法由于相比其他连墙件方法所使用的钢管与扣件数量为相对较多,如预埋短钢管方法必须采用2个扣件,且与短钢管连接的扣件有相当比例无法拆卸,最终报废,导致成本较高。3、采用预埋钢管方法时,在砌体施工时必须对连墙件的竖向短钢管位置留设洞口,待连墙件拆除后采用细石砼进行封堵。对洞口的封堵如稍不慎重,将导致洞口补不密实,从而给外墙防水留下难以弥补的隐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多雨地区的建筑,更应当引起重视。0007三。

7、、后锚固方法后锚固方法是针对上述预埋钢管方法的不足而作的改进。后锚固方法是在梁的侧面钻孔,安装膨胀锚栓或化学锚栓,再用事先与钢管焊成一体的锚板连接即可。后锚固方法的优点是刚性好,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说明书CN103225392A2/2页40008缺点1、后锚固方法的不足是钻孔时极其麻烦且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通常是采用2颗膨胀锚栓,承载力不高,易松动,不可承受低周反复荷载,施工要求高,并且施工完成后,锚栓也报废,无法重复使用,造成成本也较高。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加以改进,采用预埋扁铁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

8、连墙件的设置方法,不仅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经实践,在多个房建项目的多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其特点是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0011本发明所提出的预埋扁铁或扁钢与扣件、钢管紧密连接的一种新型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1)不仅解决了。

9、上述几种连墙件设置方法存在的缺点,而且连墙件刚性好,埋设位置准确;2)无补洞工序因而也无渗水隐患;3)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4)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性连墙件制作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从图1可见,本发明的刚性连墙件可采用长度可为600MM、宽度为50MMM、厚度为3MM的扁铁或扁钢制作,在距离端头10MM处钻有直径12MM的圆孔,可以两端都钻孔,或者就一端钻孔。0014本发明是选用材质Q235的扁钢或扁铁均可,规格为600503MM;先将扁铁的一端折成L型预先埋入主体结构的梁、板中,并用铁丝将扁铁或扁钢与梁、板中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再将扁铁或扁钢事先钻好直径12MM的圆孔的另一端与扣件螺栓紧固后再用水平短钢管与立杆紧固接,待砼浇筑完成后即可。说明书CN10322539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253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