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5580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8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6776.1

申请日:

2009.07.13

公开号:

CN101649064A

公开日:

2010.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8J 7/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潍坊恒联玻璃纸有限公司变更后: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卧龙东街409号变更后: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卧龙东街409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J 7/04申请日:20090713|||公开

IPC分类号:

C08J7/04; C08J5/18; C08L1/24; C08B9/00; D01F2/08

主分类号:

C08J7/04

申请人:

潍坊恒联玻璃纸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晓煜; 王 新; 周国勇; 许丽丽; 齐晓伟

地址: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卧龙东街4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 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原料选取、粘胶制备、薄膜制备、脱硫、漂白、塑化、干燥调湿、涂布染料制备、涂覆工序制得成品,其成品采用棉浆、木浆为原料,具有良好的转移性,在加热、加压转印加工时,可将食品级颜料直接转移到食品表面上,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包装材料的物质渗透到食品中,达到了绿色、环保包装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选取工序、粘胶制备工序、薄膜制备工序、脱硫工序、漂白工序、塑化工 序、干燥调湿工序、涂布染料制备工序、涂覆工序制得成品,其中,所述的原 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30%~50%棉浆和70%~50%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粘胶制备工序: a、选取的木浆和棉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7~12g/L的NaOH溶液,进行溶 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
2: 5~13.0m 3 ,NaOH溶液加入量90~120kg/ 吨纸,温度控制在15-17℃,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30~ 8.6%,NaOH 5.0~5.5%,粘度49~59sec,铵值5.8~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 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 铵值5.5~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 ℃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 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20%, 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 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
3: 5g/L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 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 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 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 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 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 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 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 调湿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 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 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 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 制得涂布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 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 2 ,涂布槽温度控 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 染料用量的5~6倍;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 用量的2~3倍。
4: 0m 3 ,NaOH溶液加入量90~120kg/ 吨纸,温度控制在15-17℃,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30~ 8.6%,NaOH 5.0~5.5%,粘度49~59sec,铵值5.8~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 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 铵值5.5~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 ℃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 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20%, 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 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2.5g/L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
5: 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 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 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 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 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 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 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 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 调湿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 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 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 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 制得涂布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 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 2 ,涂布槽温度控 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 染料用量的5~6倍;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 用量的2~3倍。
6: 0~5.5%,粘度49~59sec,铵值5.8~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 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 铵值5.5~
7: 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 ℃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 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20%, 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 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2.5g/L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 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 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 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 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 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 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 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 调湿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 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 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 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 制得涂布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 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 2 ,涂布槽温度控 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 染料用量的5~6倍;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 用量的2~3倍。
8: 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 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 铵值5.5~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 ℃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 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20%, 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 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2.5g/L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 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 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 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 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 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 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 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 调湿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 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 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 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 制得涂布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 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 2 ,涂布槽温度控 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 染料用量的5~6倍;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 用量的2~3倍。
9: 30~ 8.6%,NaOH 5.0~5.5%,粘度49~59sec,铵值5.8~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 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 铵值5.5~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 ℃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 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
10: 20%, 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 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2.5g/L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 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 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 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 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 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 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 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 调湿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 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 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 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 制得涂布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 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 2 ,涂布槽温度控 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 染料用量的5~6倍;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 用量的2~3倍。

说明书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转印是目前世界一门新兴的印刷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将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千变万化的图案预先印在薄膜表面,然后通过热转印机采用加热、加压方式,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商品表面,转印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食品包装行业对纤维素膜的研究开发极为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选购食用商品时不再只关注商品的内在质量,商品的外观质量和视觉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决定,为了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近年来包装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通过转印技术将层次丰富、色彩鲜艳的图案转移到食品上的,提高商品的外表美观,达到视觉吸引力强效果。而用作食品包装材料的转印膜,是随着食品一同进入加工环节的,这就对食品包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保证同包装物进行加热、加压转印时,不会有任何包装材料的物质渗透到包装物中。同时,转印膜易分解不污染环境,才符合可持续包装以及绿色包装要求。

    目前,市场上转印膜多数为塑料薄膜,存在着图案转移不均匀,不耐高温,具有一定毒性,不可降解,易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不能够用于食品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棉浆、木浆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具有良好的转移性,在加热、加压转印加工时,可将食品级颜料直接转移到食品表面上,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包装材料的物质渗透到食品中,达到了绿色、环保包装的要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取工序、粘胶制备工序、薄膜制备工序、脱硫工序、漂白工序、塑化工序、干燥调湿工序、涂布染料制备工序、涂覆工序制得成品。

    所述的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30%~50%棉浆和70%~50%木浆。

    所述的粘胶制备工序:

    a、选取的木浆和棉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7~12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1.5~13.0m3,NaOH溶液加入量90~120kg/吨纸,温度控制在15-17℃,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8.30~8.6%,NaOH 5.0~5.5%,粘度49~59sec,铵值5.8~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39℃之间,时间控制在7~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8.85%,NaOH 5.1~5.6%,粘度48~56sec,铵值5.5~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18℃之间,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7~32℃,时间控制在1.5~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20%,NaOH 5.15~5.35%,粘度40~50sec,铵值5.0~5.5ml。

    所述的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55℃,反应时间4~12秒,制成薄膜。

    所述的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2.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95℃,脱硫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12秒,即完成脱硫工序。

    所述的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1.6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1.5g/L次氯酸钠,漂白6~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50秒,即完成漂白工序。

    所述的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65℃,PH值控制在9~11,塑化时间5~10秒,即完成塑化工序。

    所述的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75~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55℃,相对湿度控制在65~85%RH,调湿5~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6~10%,即完成干燥调湿工序。

    所述的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食品级染料,加入到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乙烯醇,加入到软化水中,升温至118~122℃,充分溶解后,冷却至28~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食品级染料用量为3±0.2kg/吨纸。

    步骤a和步骤b中软化水的加入量为染料用量的5~6倍。

    步骤b中聚乙烯醇,其聚合度为1750±50,加入量为染料用量的2~3倍。

    所述地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160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3.0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5~30℃,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发明加入的食品级染料为现有产品,可选用东莞市天成化工染料有限公司生产,“直接”型号食品级染料,其染料为黄、红、蓝、绿,紫等多种颜色。

    本发明加入的甘油,为食品级甘油,可选用天津市东和盛泰化工商贸公司生产,纯度为98%食品级甘油。

    本发明采用以棉浆、木浆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食品用纤维素膜,在实际应用中,可降解,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并且采用本方法制备的薄膜,卫生性强,无静电,具有良好的伸长率及抗张强度,能适应自动化高速包装,并且能达到对包装物品的保质、卫生等性能。

    本发明制备方法生产的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a±0.5g/m2  水分  6.0-10.0%  抗张强度  ≥20N/15mm  伸长率  ≥10%  厚度横幅差  ≤1.5μm  透湿度  ≥180g/(m2·h)

    本发明制备方法生产的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047mg/kg  砷  <1.0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30%棉浆和70%木浆备用。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7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1.5m3,NaOH溶液加入量96kg/吨纸,温度控制在17℃,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30%,NaOH 5.0%,粘度59sec,铵值7.0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时间控制在7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NaOH 5.1%,粘度56sec,铵值6.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5℃,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6℃,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8℃,时间控制在1.5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NaOH 5.15%,粘度48sec,铵值5.5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38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8℃,反应时间5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1.5kg/吨纸,脱硫温度为85℃,脱硫6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6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6g/L次氯酸钠,漂白6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5g/L次氯酸钠,漂白6秒后,再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0秒;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5kg/吨纸,温度控制在52℃,PH值控制在9,塑化时间5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75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4℃,相对湿度控制在85%RH,调湿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6%,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3.0kg食品级红色染料,加入到18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750的聚乙烯醇7.5kg,加入到18L软化水中,升温至120℃,充分溶解后,冷却至30℃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0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0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5℃,完成涂布,制得红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30.2g/m2  水分  7.8%  抗张强度  29.68N/15mm  伸长率  15.62%  厚度横幅差  1.0μm  透湿度  188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46mg/kg  砷  0.012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实施例2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60%棉浆和40%木浆;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10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2.0m3,NaOH溶液加入量90kg/吨纸,温度控制在16℃,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38%,NaOH 5.35%,粘度56sec,铵值6.6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7℃,时间控制在7.2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55%,NaOH 5.45%,粘度52sec,铵值5.6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6℃,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8℃,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30℃,,时间控制在1.8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8.89%,NaOH 5.20%,粘度45sec,铵值5.3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42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9℃,反应时间5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8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2.3kg/吨纸,脱硫温度为88℃,脱硫7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7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1.0g/L次氯酸钠,漂白9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1.0g/L次氯酸钠,漂白9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40秒,完成漂白;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35g/L的甘油,加入量为109kg/吨纸,温度控制在59℃,PH值控制在10,塑化时间8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88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50℃,相对湿度控制在75%RH,调湿10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4%,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3.2kg食品级黄色染料,加入到7.2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8kg,加入到7.2L软化水中,升温至118℃,充分溶解后,冷却至28℃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5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5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7℃,完成涂布,制得黄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28.0g/m2  水分  7.4%  抗张强度  29.66N/15mm  伸长率  14.88%

      厚度横幅差  1.1μm  透湿度  198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28mg/kg  砷  0.01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实施例3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63%棉浆和37%木浆;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8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2.5m3,NaOH溶液加入量100kg/吨纸,温度控制在16℃,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55%,NaOH 5.45%,粘度56sec,铵值6.5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7℃,时间控制在7.2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75%,NaOH 5.52%,粘度50sec,铵值6.1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7℃,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7℃,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29℃,,时间控制在1.6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9.05%,NaOH 5.20%,粘度42sec,铵值5.1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44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49℃,反应5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1.7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2.1kg/吨纸,脱硫温度为87℃,脱硫8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8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0.8g/L次氯酸钠,漂白7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0.8g/L次氯酸钠,漂白7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35秒,完成漂白;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4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16kg/吨纸,温度控制在55℃,PH值控制在9.5,塑化时间6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80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47℃,相对湿度控制在80%RH,调湿7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8%,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2.8kg食品级绿色染料,加入到16.8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800的聚乙烯醇8.4kg,加入到16.8L软化水中,升温至122℃,充分溶解后,冷却至32℃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3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1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6℃,完成涂布,制得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绿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30.3g/m2  水分  7.8%  抗张强度  29.2N/15mm  伸长率  16.4%  厚度横幅差  1.4μm  透湿度  183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45mg/kg  砷  0.013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实施例4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65%棉浆和35%木浆;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11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3m3,NaOH溶液加入量115kg/吨纸,温度控制在15℃,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56%,NaOH 5.38%,粘度57sec,铵值6.4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6℃,时间控制在7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78%,NaOH 5.54%,粘度52sec,铵值6.0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6℃,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7.5℃,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30℃,时间控制在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9.12%,NaOH 5.35%,粘度43sec,铵值5.4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47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53℃,反应6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2.1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3.2kg/吨纸,脱硫温度为93℃,脱硫8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9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1.4g/L次氯酸钠,漂白8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1.3g/L次氯酸钠,漂白9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42秒,完成漂白;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45g/L的甘油,加入量为122kg/吨纸,温度控制在60℃,PH值控制在11,塑化时间9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100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50℃,相对湿度控制在78%RH,调湿14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1%,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3.1kg食品级蓝色染料,加入到15.5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780的聚乙烯醇7.75kg,加入到15.5L软化水中,升温至119℃,充分溶解后,冷却至29℃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8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8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9℃,完成涂布,制得蓝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30.4g/m2  水分  7.1%  抗张强度  31.12N/15mm  伸长率  17.24%  厚度横幅差  1.2μm  透湿度  192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38mg/kg  砷  0.01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实施例5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50%棉浆和50%木浆;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10.5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2.8m3,NaOH溶液加入量107kg/吨纸,温度控制在15℃,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 8.59%,NaOH 5.44%,粘度55sec,铵值6.6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9℃,时间控制在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 8.79%,NaOH 5.52%,粘度49sec,铵值5.9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8℃,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32℃,时间控制在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9.00%,NaOH 5.25%,粘度46sec,铵值5.5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51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54℃,反应时间8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2.4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3.85kg/吨纸,脱硫温度为92℃,脱硫9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10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1.5g/L次氯酸钠,漂白7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1.5g/L次氯酸钠,漂白8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43秒,完成漂白;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48g/L的甘油,加入量为125kg/吨纸,温度控制在61℃,PH值控制在11,塑化时间8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101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54℃,相对湿度控制在72%RH,调湿10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4%,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2.9kg食品级紫色染料,加入到14.5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720的聚乙烯醇8.7kg,加入到14.5L软化水中,升温至120℃,充分溶解后,冷却至30℃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59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2.9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28℃,完成涂布,制得紫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24.6g/m2  水分  7.4%  抗张强度  25.22N/15mm  伸长率  14.04%  厚度横幅差  1.2μm  透湿度  186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36mg/kg  砷  0.010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实施例6

    (1)原料选取工序:选取重量比为70%棉浆和30%木浆;

    (2)粘胶制备工序:

    a、将选取的棉浆和木浆经碱化、压榨、老化、黄化后,制得纤维素黄酸酯;

    b、将黄化后的纤维素黄酸酯,加入浓度为12g/L的NaOH溶液,进行溶解,每批纤维素黄酸酯的体积量为11.7m3,NaOH溶液加入量120kg/吨纸,温度控制在17℃,溶解后制得粘胶,其粘胶的组成:α-cell8.6%,NaOH5.5%,粘度49sec,铵值5.8ml,其余为水;

    c、将溶解后的粘胶,进行熟成,温度控制在39℃,时间控制在8h,熟成后粘胶的指标:α-cell8.85%,NaOH5.6%,粘度48sec,铵值5.5ml;

    d、将熟成后的粘胶,经过滤后,进入脱泡塔,冷却水温度控制在18℃,其脱泡塔入口温度控制在39℃,脱泡塔出口温度控制32℃,时间控制在2min,脱泡后制得纺丝粘胶,纺丝粘胶指标:α-cell 9.20%,NaOH 5.35%,粘度40sec,铵值5.0ml;

    (3)薄膜制备工序:将制得的粘胶输送至凝固浴槽中,加入浓度为155g/L的硫酸溶液,控制酸浴温度为55℃,反应时间12秒,制成薄膜;

    (4)脱硫工序:将制成的薄膜,转入脱硫槽中,加入浓度为2.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4.0kg/吨纸,脱硫温度为95℃,脱硫12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12秒,完成脱硫;

    (5)漂白工序:将脱硫后的薄膜放入第一漂白槽中,加入浓度为1.6g/L次氯酸钠,漂白15秒后,再进入第二漂白槽,加入浓度为1.5g/L次氯酸钠,漂白14秒后,转入水洗槽中,水洗50秒,完成漂白;

    (6)塑化工序:将漂白、水洗后的薄膜,转入塑化池中,加入浓度为60g/L的甘油,加入量为155kg/吨纸,温度控制在65℃,PH值控制在11,塑化时间10秒,完成塑化;

    (7)干燥调湿工序:将塑化后的薄膜转入干燥间进行热风循环干燥,温度为135℃,干燥102秒后,转入调湿间,温度控制在55℃,相对湿度控制在65%RH,调湿15秒后,薄膜的水分达到7.0%,完成干燥调湿;

    (8)涂布染料制备工序:

    a、将3.0kg食品级橙色染料,加入到15L软化水中,缓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染料液,备用;

    b、将聚合度为1750的聚乙烯醇9kg,加入到15L软化水中,升温至121℃,充分溶解后,冷却至31℃后,再用脱盐水进行稀释,质量百分比浓度控制在2.5%,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染料液加入到步骤b制得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染料;

    (9)涂覆工序:将涂布染料加入到涂布机中,车速控制在160m/min,干燥调湿后的薄膜从涂布机穿过,涂料量控制在3.0g/m2,涂布槽温度控制在30℃,完成涂布,制得橙色食品用转移纤维素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膜,经检测技术指标如下:

      定量  40.0g/m2  水分  7.0%  抗张强度  42.23N/15mm  伸长率  17.24%  厚度横幅差  1.3μm  透湿度  197g/(m2·h)

    经检测卫生指标如下:

      铅(以Pb计)  0.40mg/kg  砷  0.011mg/kg  荧光性物质245及365nm  合格  大肠菌群  <30MPN/100g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阴性  沙门氏菌  未检出  志贺氏菌  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未检出

    经检测符合卫生指标执行GB11680-1989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用转印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原料选取、粘胶制备、薄膜制备、脱硫、漂白、塑化、干燥调湿、涂布染料制备、涂覆工序制得成品,其成品采用棉浆、木浆为原料,具有良好的转移性,在加热、加压转印加工时,可将食品级颜料直接转移到食品表面上,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包装材料的物质渗透到食品中,达到了绿色、环保包装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