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P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12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16 CN 103921252 A (21)申请号 201410154555.1 (22)申请日 2014.04.17 B25B 27/02(2006.01) (71)申请人 中船澄西新荣船舶有限公司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新港园区 江安路 888 号 (72)发明人 张金辉 李岐槽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曾丹 (54) 发明名称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 。
2、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步骤一、 压 松外套 ; 步骤二、 压松内套。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 考比林拆卸方法具有解决液压考比林处于故障状 态下的拆卸问题, 且提高拆卸效率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1252 A CN 103921252 A 1/2 页 2 1. 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步骤一、 压松外套 1.1、 在漏油情况轻微时, 建立。
3、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内部膨胀压力压松外套 向考比林内泵油, 使得泵油速度大于考比林自身漏油速度, 考比林内部形成内部膨胀 压力, 利用内部膨胀压力压松外套 ; 1.2、 在漏油情况严重时, 无法建立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外力压松外套 外套前方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外套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外套 压松 ; 步骤二、 压松内套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套不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则可直接拆卸,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 套还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则需要压松内套 ; 2.1、 内套与尾轴脱离 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内套或者尾轴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内套 相对尾轴产生向前位移,。
4、 内套脱离尾轴 ; 2.2、 内套与 OD 轴脱离 当内套与尾轴脱开后如果内套不与 OD 轴卡死则可直接拆卸, 当内套与尾轴脱开后如 果内套仍与 OD 轴卡死, 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内套相对固定, 外部支撑点与 OD 轴 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 OD 轴相对内套产生向前位移, 内套脱离 OD 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 骤 1.1 的做法是 : 选用一只封闭式储油罐, 储油罐顶部连接高压空气管, 储油罐底部连接高压油管, 高压 油管连接微型液压顶, 使用微型液压顶向考比林内泵油, 泵油的同时利用压缩空气迅。
5、速向 微型液压顶内供重油, 使考比林进油速度大于漏油速度, 从而使内部膨胀压力能迅速成立, 外套被内力向外压松。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 骤 1.2 的做法是采用以下方案 a 或者方案 b : 方案 a、 制做外套哈夫型压板 外套哈夫型压板包括套设于 OD 轴外位于考比林前方的前压板以及套设于尾轴外位于 考比林后方的后压板, 前压板与后压板之间连接有丝杆, 通过丝杆调节前压板以及后压板 之间的距离, 后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前压板与考比林的外套前端 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薄型液压千斤顶, 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
6、前至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 林的外套 ; 方案 b、 烧焊外套压板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字形的外套压板, 外套压板 位于考比林的前方, 在外套压板与考比林的外套前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薄型液压千斤 顶, 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前至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林的外套。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步 骤 2.1 的做法是采用以下方案 c 或者方案 d : 方案 c、 烧焊内套压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21252 A 2 2/2 页 3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7、 字形的内套压板, 内套压板 位于考比林的后方, 在内套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垫块, 内套压 板通过垫块顶住内套后端面, 船尾处在船尾结构与浆毂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千斤顶, 利用 千斤顶依次带动浆毂、 船尾、 尾轴向后运动, 使尾轴脱离内套 ; 方案 d、 制作内套哈夫压板 在尾轴外位于考比林后方设置内套哈夫压板, 内套哈夫压板与螺母后端面之间架设千 斤顶, 千斤顶与后端面之间还设置垫块, 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考比林整体向船首推移。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步 骤 2.2 的做法是 : 在外套的后端设置 OD 。
8、轴压板, OD 轴的后方依次设置有空心管以及垫板, 在 OD 轴压板 与垫板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考比林内套与 OD 轴脱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21252 A 3 1/4 页 4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可调螺距螺旋桨 (CPP) , 通过改变桨叶和浆毂的相对位置使螺旋桨在正转的情况 下船舶能够前进和倒退。 采用该装置可提高船舶的机动性, 被广泛应用于多工况的船舶上。 然而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该装置存在较大的弊端。 0003 参见图 9,。
9、 OD 轴 (短轴) 1.1 与尾轴 1.2 通过考比林 (coupling) 2 连接, 考比林 2 包 括内套 2.1(内套壁厚从前至后逐渐变小) 、 外套 2.2(外套壁厚从前至后逐渐变大) 以及螺 母 2.3, 内套套置于 OD 轴与尾轴连接处外部, 外套套置于内套外部, 内套与外套的接触面呈 斜面配合, 螺母设置于内套左端外缘以及外套左端内缘之间, 螺母前方的内套与外套之间 的空间形成一个推力腔 2.4。 0004 这种考比林国内还没成熟的技术, 更加谈不上修理标准工艺。该套装置理论上讲 比常规轴系拆装省时方便快捷, 在考比林完好的情况下只需通过油泵泵压从外套外向外套 与内套之间的间。
10、隙中注入液压油即可建立内部膨胀压力, 将外套顶出然后拆卸轴系, 但实 际上随着轴系的变形、 漏油或者拆卸次数增多造成金属弹性丧失等原因, 拆卸或安装难度 会变大。有些船因为无法拆卸考比林导致影响船期, 船东只能放弃该项工程。但是如果轴 系油封得不到及时换新, 船舶漏油后又违反相关海事规定 ; 有些船在安装的时候漏油无法 使装置恢复到位, 反复尝试制作工装也严重影响船期 ; 还有些船考比林损坏严重, 只能报废 换新。但是订货时间太长同样严重影响船期。近几年来有多条类似案例的船舶, 这些船舶 在考比林拆卸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 对船期影响较大。由于船型不同、 机舱布置不同、 位置 狭小、 没有受力点。
11、、 遇到困难不同等种种原因, 无法编制详细的工艺标准。因此寻求一种解 决液压考比林处于故障状态下的拆卸问题, 且提高拆卸效率的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 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解决液压考比林处于故障状态下的拆 卸问题, 且提高拆卸效率的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步骤一、 压松外套 1.1、 在漏油情况轻微时, 建立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内部膨胀压力压松外套 向考比林内泵油, 使得泵油速度大于考比林自身漏油速度, 考比林内部形成内。
12、部膨胀 压力, 利用内部膨胀压力压松外套 ; 1.2、 在漏油情况严重时, 无法建立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外力压松外套 外套前方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外套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外套 说 明 书 CN 103921252 A 4 2/4 页 5 压松 ; 步骤二、 压松内套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套不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则可直接拆卸,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 套还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则需要压松内套 ; 2.1、 内套与尾轴脱离 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内套或者尾轴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内套 相对尾轴产生向前位移, 内套脱离尾轴 ; 2.2、 内套与 OD 轴脱离 。
13、当内套与尾轴脱开后如果内套不与 OD 轴卡死则可直接拆卸, 当内套与尾轴脱开后如 果内套仍与 OD 轴卡死, 建立外部支撑点, 外部支撑点与内套相对固定, 外部支撑点与 OD 轴 之间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 使得 OD 轴相对内套产生向前位移, 内套脱离 OD 轴。 0007 其中步骤一中步骤 1.1 的做法是 : 选用一只封闭式储油罐, 储油罐顶部连接高压空气管, 储油罐底部连接高压油管, 高压 油管连接微型液压顶, 使用微型液压顶向考比林内泵油, 泵油的同时利用压缩空气迅速向 微型液压顶内供重油, 使考比林进油速度大于漏油速度, 从而使内部膨胀压力能迅速成立, 外套被内力向外压松。 000。
14、8 其中步骤一中步骤 1.2 的做法是采用以下方案 a 或者方案 b : 方案 a、 制做外套哈夫型压板 外套哈夫型压板包括套设于 OD 轴外位于考比林前方的前压板以及套设于尾轴外位于 考比林后方的后压板, 前压板与后压板之间连接有丝杆, 通过丝杆调节前压板以及后压板 之间的距离, 后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前压板与考比林的外套前端 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薄型液压千斤顶, 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前至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 林的外套 ; 方案 b、 烧焊外套压板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字形的外套压板, 外套压板 位于考比林的前方, 在外套压板与考。
15、比林的外套前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薄型液压千斤 顶, 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前至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林的外套。 0009 其中步骤二中步骤 2.1 的做法是采用以下方案 c 或者方案 d : 方案 c、 烧焊内套压板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字形的内套压板, 内套压板 位于考比林的后方, 在内套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垫块, 内套压 板通过垫块顶住内套后端面, 船尾处在船尾结构与浆毂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千斤顶, 利用 千斤顶依次带动浆毂、 船尾、 尾轴向后运动, 使尾轴脱离内套 ; 方案 d、 制作内套哈夫压板 在尾轴外位于考比林后方设置内套哈。
16、夫压板, 内套哈夫压板与螺母后端面之间架设千 斤顶, 千斤顶与后端面之间还设置垫块, 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考比林整体向船首推移。 0010 其中步骤二中步骤 2.2 的做法是 : 在外套的后端设置 OD 轴压板, OD 轴的后方依次设置有空心管以及垫板, 在 OD 轴压板 与垫板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考比林内套与 OD 轴脱离。 说 明 书 CN 103921252 A 5 3/4 页 6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具有解决液压考比林处于故障状态下的拆卸问 题, 且提高拆卸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 图。
17、 1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一中的步骤 1.1 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一中的步骤 1.2 方案 a 的结构示 意图。 0014 图 3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一中的步骤 1.2 方案 b 的结构示 意图。 0015 图 4 为图 3 的 A 向示意图。 0016 图 5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二中的步骤 2.1 方案 c 的结构示 意图。 0017 图 6 为图 5 的 B-B 剖视图。 0018 图 7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二中的步骤 2.1 方案。
18、 d 的结构示 意图。 0019 图 8 为本发明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步骤二中的步骤 2.2 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9 为考比林、 尾轴与 OD 轴的连接示意图。 0021 其中 : OD 轴 1.1、 尾轴 1.2、 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 1.3、 船尾结构 1.4、 浆毂 1.5、 船 尾 1.6 考比林 2、 内套 2.1、 外套 2.2、 螺母 2.3、 推力腔 2.4 储油罐 3.1、 高压空气管 3.2、 加油管 3.3、 球阀 3.4、 高压油管 3.5、 微型液压泵 3.6 前压板 4.1、 后压板 4.2、 丝杆 4.3、 薄型液压千斤顶 4.4、。
19、 外套压板 4.5。 0022 内套压板 5.1、 千斤顶 5.2、 内套哈夫压板 5.3 OD 轴压板 6.1、 空心管 6.2、 垫板 6.3 垫块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见图 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 CPP 轴系液压考比林拆卸方法, 它包括以下工艺步 骤 : 步骤一、 压松外套 1.1、 在漏油情况轻微时, 利用现有设备能够建立考比林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内部膨胀 压力压松外套 拆卸考比林时, 考比林膨胀漏油, 通过普通液压装置无法建立内部膨胀压力, 此时为了 保证内部膨胀压力建立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a、 液压油选用粘稠度较高的重油 ; b、 泵压过 程中应加快油泵进油速度。。
20、 0024 在本公司曾经修理过的某轮案例中我们的方法为 : 制作一只容积 30 升的封闭式 储油罐 3.1, 储油罐顶部连接高压空气管 3.2 以及加油管 3.3, 高压空气管上配有球阀 3.4 可随时控制压缩空气, 储油罐底部连接高压油管 3.5, 高压油管连接微型液压泵 3.6。使用 说 明 书 CN 103921252 A 6 4/4 页 7 微型液压顶手动向考比林内泵油, 液压顶泵油的同时利用压缩空气迅速向液压顶内供重 油, 从而使膨胀能迅速成立。 (如图 1 所示) 。主要目的是在考必林轻微漏油时, 使考比林进 油速度大于漏油速度, 达到所需内部膨胀压力压松考必林。 0025 1.2。
21、、 在漏油情况严重时, 利用现有设备无法建立考比林内部膨胀压力, 利用外力 压松外套 方案 a、 制做外套哈夫型压板。 0026 外套哈夫型压板包括套设于 OD 轴外位于考比林前方的前压板 4.1 以及套设于尾 轴外位于考比林后方的后压板 4.2, 前压板与后压板之间连接有丝杆 4.3, 通过丝杆调节前 压板以及后压板之间的距离, 后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7, 前压板与考 比林的外套前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薄型液压千斤顶 4.4。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前至 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林的外套 (如图 2 所示) 。 0027 方案 b、 烧焊外套压板。 0028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
22、者船肋骨 1.3 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字形的外套压板 4.5。 外套压板位于考比林的前方, 在外套压板与考比林的外套前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 薄型液压千斤顶4.4。 通过薄型液压千斤顶从前至后的推力来压松考比林的外套 (如图3和 图 4 所示) 。 0029 步骤二、 压松内套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套不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可直接拆卸, 当压松外套后如果内套 还卡死在尾轴或 OD 轴上则需要压松内套。 0030 2.1、 内套与尾轴脱离 方案 c、 烧焊内套压板。 0031 在考比林左右舷的船板或者船肋骨 1.3 上烧焊 “=” 字形或 “井” 字形的内套压板 5.1。 内套压板位。
23、于考比林的后方, 在内套压板与考比林的内套后端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 垫块 7。内套压板通过垫块顶住内套后端面, 船尾处在船尾结构 1.4 与浆毂 1.5 之间均匀 设置有多个千斤顶 5.2, 利用千斤顶依次带动浆毂、 船尾 1.6、 尾轴向后运动, 使尾轴脱离内 套。 (前提条件 : 尾轴内部供油管已经旋松脱离, 避免拉尾轴时将供油管连接螺丝拉断。 )(如 图 5 和图 6 所示) 。 0032 方案 d、 制作内套哈夫压板。 0033 在尾轴外位于考比林后方设置内套哈夫压板 5.3, 内套哈夫压板 5.3 与螺母后端 面之间架设千斤顶, 千斤顶与后端面之间还设置垫块, 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
24、考比林整 体向船首推移。 (如图 7 所示) 。 0034 2.2、 内套与 OD 轴脱离 内套与尾轴脱开后如果内套仍与OD轴卡死, 还需要将内套与OD轴脱离, 在外套的后端 设置 OD 轴压板 6.1, OD 轴的后方依次设置有空心管 6.2 以及垫板 6.3, 在 OD 轴压板 6.1 与 垫板 6.3 之间设置有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轴向推力将考比林内套与 OD 轴脱离。 (如图 8 所示) 。 0035 考比林与 CPP 轴系完全脱离。 0036 图 9 为考比林、 尾轴与 OD 轴的连接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921252 A 7 1/5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252 A 8 2/5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252 A 9 3/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252 A 10 4/5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252 A 11 5/5 页 12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252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