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55198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11680.4

申请日:

2014.03.25

公开号:

CN103907421A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B 79/02申请日:20140325授权公告日:20151007终止日期:201703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B 79/02申请日:20140325|||公开

IPC分类号:

A01B79/02

主分类号:

A01B79/02

申请人:

贵州师范大学

发明人:

熊康宁; 陈启伟; 随喆; 罗井升; 李馨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代理人:

王新发;常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包括保护现存植被,林地清理,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通过人工补植补造、适当点播柏木、女贞、构树和乌桕,促进植被恢复;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发展经济林果建设,采用低矮作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发展林草间作,选择黑麦草、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解决牲畜饲料短缺问题;发展农家乐,建设沼气能源系统,沼渣综合利用,建立林禽模式,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利用屋面集水技术,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解决人畜饮水,通过该治理方法,喀斯特山区的强度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减弱,岩石裸露趋势得到遏制,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护现存植被,通过林地清理,幼苗抚育,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保护本地物种生长环境;严禁山坡防牧,放火烧山行为,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2)针对现存生态系统,通过人工补植补造、适当点播柏木、女贞、构树和乌桕,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3)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4)发展经济林果建设,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樱桃、柑橘、五星琵琶栽种,采用低矮作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种植大豆、辣椒和生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5)发展林草间作,选择黑麦草、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经过“土地开垦—整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流程,实现草地种植,管护和存储;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解决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6)采用“示范户+农户”模式,发展农家乐,建设沼气能源系统,沼渣综合利用,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社区发展;
7)通过建立林禽模式,推广林下种草养禽,发展林下科学养鸡、鹅,利用空闲地块和屋顶发展蔬菜种植,推广“猪—沼气—肥”的生物循环,种植枇杷、脐橙等优质水果,建立“猪—沼—经济林”庭园经济模式;
8)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增加拦蓄工程,利用截水沟、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充分拦截地表径流,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建立高位水池,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行串联或并联,减轻水的供需矛盾,利用屋面集水技术,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解决人畜饮水。

说明书

说明书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裸露、半裸露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总面积的13.54%。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5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喀斯特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全国和世界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特殊的环境与生态对自然条件、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多方面的效应:一方面,以溶蚀、侵蚀和崩塌作用为动力的地质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在世界喀斯特中占有突显的地位,是高品位的世界自然遗产,迫切需要保护。另一方面,以人口超载,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为核心的人类历史演变加剧了脆弱生态环境的退化,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在世界喀斯特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迫切需要治理。
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庞大的人地关系系统,系统内脆弱的生态系统在强烈的人内活动干扰下,形成了具有喀斯特地区独有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即石漠化。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的演变过程。石漠化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经济紧相关,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与石漠化的过程。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强度根据岩石的裸露率及植被及土被覆盖率可以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石漠化,强度石漠化指的是岩石裸露率在71-90%之间,植被或土被覆盖率在29-10%之间的喀斯特山区。在强度石漠化区域, 石质荒漠化强烈,基本无土可流,多为即将丧失农用价值的难利用地。
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方法,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生境条件,成因是不一样的,其恢复过程、机理、治理方式、工程配置也需有差异。但现在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并且治理方式单一,例如仅仅是造林,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本发明即是针对该种区域的石漠化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治理方法,该方法是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区域的综合治理方法,通过该方法治理,喀斯特山区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岩石裸露被遏制,该区域的人类社会和经济得到协调发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护现存植被,通过林地清理,幼苗抚育,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保护本地物种生长环境;严禁山坡防牧,放火烧山行为,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2)针对现存生态系统,通过人工补植补造、适当点播柏木、女贞、构树和乌桕,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3)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4)发展经济林果建设,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樱桃、柑橘、五星琵琶栽种,采用低矮作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种植大豆、辣椒和生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5)发展林草间作,选择黑麦草、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经过“土地开垦—整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流程,实现草地种植,管护和存储;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解决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6)采用“示范户+农户”模式,发展农家乐,建设沼气能源系统,沼渣综合利用,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社区发展;
7)通过建立林禽模式,推广林下种草养禽,发展林下科学养鸡、鹅,利用空闲地块和屋顶发展蔬菜种植,推广“猪—沼气—肥”的生物循环,种植枇杷、脐橙等优质水果,建立“猪—沼—经济林”庭园经济模式;
8)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增加拦蓄工程,利用截水沟、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充分拦截地表径流,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建立高位水池,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行串联或并联,减轻水的供需矛盾,利用屋面集水技术,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解决人畜饮水。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为:
1、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方法,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生境条件,成因是不一样的,其恢复过程、机理、治理方式、工程配置也需有差异。但现在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并且治理方式单一,例如仅仅是造林,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本发明单独针对强度石漠化区域,采用综合的、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治理效果明显。
2、本发明的治理方法是一个综合的治理过程,所有的单独措施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起到综合治理的作用。
3、从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采取措施, 而不仅仅是从环境上去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属于喀斯特山区典型的强度石漠化区域,示范区土地总面积5162.11hm2,其中喀斯特面积4538.6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92%。示范区强度石漠化为主,石漠化面积和1351.99hm2,占喀斯特总面积的29.79%,申请人在此区域进行了石漠化治理的试点,采用了如下的治理方法:
1)保护现存植被,通过林地清理,幼苗抚育,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保护本地物种生长环境;严禁山坡防牧,放火烧山行为,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2)针对现存生态系统,通过人工补植补造、适当点播柏木、女贞、构树和乌桕,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3)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4)发展经济林果建设,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樱桃、柑橘、五星琵琶栽种,采用低矮作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种植大豆、辣椒和生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5)发展林草间作,选择黑麦草、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经过“土地开垦—整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流程,实现草地种植,管护和存储;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解决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6)采用“示范户+农户”模式,发展农家乐,建设沼气能源系统,沼渣综合利用,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社区发展;
7)通过建立林禽模式,推广林下种草养禽,发展林下科学养鸡、鹅,利用空闲地块和屋顶发展蔬菜种植,推广“猪—沼气—肥”的生物循环,种植枇杷、脐橙等优质水果,建立“猪—沼—经济林”庭园经济模式;
8)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增加拦蓄工程,利用截水沟、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充分拦截地表径流,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建立高位水池,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行串联或并联,减轻水的供需矛盾,利用屋面集水技术,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解决人畜饮水。
基于“3S”技术采用遥感判读与地面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示范区乡镇、村组和典型农户社会经济调查,对2005年和2010年的治理成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在2005年的基础上,示范区植被覆盖率提高19.6%,土壤侵蚀模数降低63.2%,示范区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2.3%,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83.6%。

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4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9 CN 103907421 A (21)申请号 201410111680.4 (22)申请日 2014.03.25 A01B 79/02(2006.01) (71)申请人 贵州师范大学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 180 号 (72)发明人 熊康宁 陈启伟 随喆 罗井升 李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代理人 王新发 常亚春 (54) 发明名称 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 的治理方法, 包括保护现存植被。

2、, 林地清理, 建立 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 通过人工补植补造、 适当 点播柏木、 女贞、 构树和乌桕, 促进植被恢复 ; 发 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 ; 发展经济林果建设, 采 用低矮作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发展林草间作, 选 择黑麦草、 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 解决 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 发展农家乐, 建设沼气能源 系统, 沼渣综合利用, 建立林禽模式, 通过改造原 有的水利设施, 利用屋面集水技术, 将屋顶集雨坪 与水窖连接, 解决人畜饮水, 通过该治理方法, 喀 斯特山区的强度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水土流失 减弱, 岩石裸露趋势得到遏制, 社会和经济协调发 展。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421 A CN 103907421 A 1/1 页 2 1. 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保护现存植被, 通过林地清理, 幼苗抚育, 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 保护本地物种生长 环境 ; 严禁山坡防牧, 放火烧山行为, 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 2) 针对现存生态系统, 通过人工补植补造、 适当点播柏木、 女贞、 构树和乌桕, 促进植被 恢复, 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 3) 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

4、植, 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 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 4) 发展经济林果建设, 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 樱桃、 柑橘、 五星琵琶栽种, 采用低矮作 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 种植大豆、 辣椒和生姜,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5) 发展林草间作, 选择黑麦草、 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 经过 “土地开垦整 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 流程, 实现草地种植, 管 护和存储 ; 建立合理轮作制度, 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 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 解决 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 6) 采用 “示范户 + 农户” 模式, 发展农家乐, 建设沼气能源系统, 沼渣综合利用, 提高农。

5、 户生产经营水平, 促进社区发展 ; 7) 通过建立林禽模式, 推广林下种草养禽, 发展林下科学养鸡、 鹅, 利用空闲地块和屋 顶发展蔬菜种植, 推广 “猪沼气肥” 的生物循环, 种植枇杷、 脐橙等优质水果, 建立 “猪 沼经济林” 庭园经济模式 ; 8) 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 增加拦蓄工程, 利用截水沟、 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 充分拦截地表径流, 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 建立高位水池, 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 行串联或并联, 减轻水的供需矛盾, 利用屋面集水技术, 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 解决人 畜饮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7421 A 2 1/3 页 3 喀。

6、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裸露、 半裸露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达 130 万平方公里以上, 占国土总面积的 13.54%。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 55 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 亚热 带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 发育最强烈的地区, 喀斯特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全国和世界均具有 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特殊的环境与生态对自然条件、 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 了多方面的效应 : 一方面, 以溶蚀、 侵蚀和崩塌作用为动力的地质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热带、 亚热带喀斯特景观, 在世界喀斯特中占有。

7、突显的地位, 是高品位的世界自然遗产, 迫切需要保护。另一方面, 以人口超载, 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为核心的人类历史演 变加剧了脆弱生态环境的退化,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在世界喀斯特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迫 切需要治理。 0003 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庞大的人地关系系统, 系统内脆弱的生态系统在强烈的人内活 动干扰下, 形成了具有喀斯特地区独有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 即石漠化。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 脆弱生态环境下, 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 造成人地矛盾突出、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岩 石逐渐裸露、 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 地表在视觉上呈现类似于荒漠化景观的演变过程。 石漠 化的产生, 是一。

8、个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 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 而是一个自然与社会 经济紧相关, 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 土地退化与石漠化的过程。 0004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强度根据岩石的裸露率及植被及土被覆盖率可以划分为六个 等级, 分别为无石漠化、 潜在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强度石漠化和极强石漠化, 强度石漠化指的是岩石裸露率在 71-90% 之间, 植被或土被覆盖率在 29-10% 之间的喀斯特 山区。 在强度石漠化区域, 石质荒漠化强烈, 基本无土可流, 多为即将丧失农用价值的难利 用地。 0005 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方法, 不同。

9、等级石 漠化的生境条件, 成因是不一样的, 其恢复过程、 机理、 治理方式、 工程配置也需有差异。但 现在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 并且治 理方式单一, 例如仅仅是造林, 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即是针对该种区域的石漠化治 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治理方法, 该方法是专门针对喀斯 特山区强度石漠化区域的综合治理方法, 通过该方法治理, 喀斯特山区的水土流失明显降 低, 岩石裸露被遏制, 该区域的人类社会和经济得到协调发展。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1、 一种喀斯特山区。

10、强度石漠化的治理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3907421 A 3 2/3 页 4 1) 保护现存植被, 通过林地清理, 幼苗抚育, 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 保护本地物种生长 环境 ; 严禁山坡防牧, 放火烧山行为, 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 2) 针对现存生态系统, 通过人工补植补造、 适当点播柏木、 女贞、 构树和乌桕, 促进植被 恢复, 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 3) 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 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 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 4) 发展经济林果建设, 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 樱桃、 柑橘、 五星琵琶栽种, 采用低矮作 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 种植大。

11、豆、 辣椒和生姜,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5) 发展林草间作, 选择黑麦草、 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 经过 “土地开垦整 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 流程, 实现草地种植, 管 护和存储 ; 建立合理轮作制度, 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 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 解决 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 6) 采用 “示范户 + 农户” 模式, 发展农家乐, 建设沼气能源系统, 沼渣综合利用, 提高农 户生产经营水平, 促进社区发展 ; 7) 通过建立林禽模式, 推广林下种草养禽, 发展林下科学养鸡、 鹅, 利用空闲地块和屋 顶发展蔬菜种植, 推广 “猪沼气肥” 的生物循环, 种。

12、植枇杷、 脐橙等优质水果, 建立 “猪 沼经济林” 庭园经济模式 ; 8) 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 增加拦蓄工程, 利用截水沟、 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 充分拦截地表径流, 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 建立高位水池, 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 行串联或并联, 减轻水的供需矛盾, 利用屋面集水技术, 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 解决人 畜饮水。 0008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为 : 1、 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专门针对喀斯特山区强度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方法, 不同等级石漠 化的生境条件, 成因是不一样的, 其恢复过程、 机理、 治理方式、 工程配置也需有差异。但现 在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等级石漠。

13、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 并且治理 方式单一, 例如仅仅是造林, 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本发明单独针对强度石漠化区域, 采用 综合的、 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 治理效果明显。 0009 2、 本发明的治理方法是一个综合的治理过程, 所有的单独措施必须联合起来, 才 能起到综合治理的作用。 0010 3、 从环境、 人文, 经济, 社会发展综合采取措施, 而不仅仅是从环境上去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1 贵州关岭 - 贞丰花江示范区属于喀斯特山区典型的强度石漠化区域, 示范区土地总面 积 5162.11hm2, 其中喀斯特面积 4538.64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 87.92%。

14、。示范区强度石漠化 为主, 石漠化面积和 1351.99hm2, 占喀斯特总面积的 29.79%, 申请人在此区域进行了石漠 化治理的试点, 采用了如下的治理方法 : 1) 保护现存植被, 通过林地清理, 幼苗抚育, 清除有害的外来植物, 保护本地物种生长 环境 ; 严禁山坡防牧, 放火烧山行为, 建立严格的封育管理制度 ; 2) 针对现存生态系统, 通过人工补植补造、 适当点播柏木、 女贞、 构树和乌桕, 促进植被 说 明 书 CN 103907421 A 4 3/3 页 5 恢复, 加强后期苗木管护工作 ; 3) 发展经济型树种花椒种植, 加强农民相关技术培训, 培养村民生态坏境建设意识 。

15、; 4) 发展经济林果建设, 选择耐热抗旱树种甘蔗、 樱桃、 柑橘、 五星琵琶栽种, 采用低矮作 物与经济林间作模式, 种植大豆、 辣椒和生姜,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5) 发展林草间作, 选择黑麦草、 皇竹草和金银花作为人工种植草, 经过 “土地开垦整 地土壤处理施肥播种压实田间管理草场利用和管理” 流程, 实现草地种植, 管 护和存储 ; 建立合理轮作制度, 采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技术, 利用部分旱地种植牧草, 解决 牲畜饲料短缺问题 ; 6) 采用 “示范户 + 农户” 模式, 发展农家乐, 建设沼气能源系统, 沼渣综合利用, 提高农 户生产经营水平, 促进社区发展 ; 7) 通过建立林禽。

16、模式, 推广林下种草养禽, 发展林下科学养鸡、 鹅, 利用空闲地块和屋 顶发展蔬菜种植, 推广 “猪沼气肥” 的生物循环, 种植枇杷、 脐橙等优质水果, 建立 “猪 沼经济林” 庭园经济模式 ; 8) 通过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 增加拦蓄工程, 利用截水沟、 拦山沟形成坡面拦截网络, 充分拦截地表径流, 开发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 建立高位水池, 再利用管道将田间蓄水池进 行串联或并联, 减轻水的供需矛盾, 利用屋面集水技术, 将屋顶集雨坪与水窖连接, 解决人 畜饮水。 0012 基于 “3S” 技术采用遥感判读与地面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示范区乡镇、 村组和 典型农户社会经济调查, 对 2005 年和 2010 年的治理成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发现在 2005 年的基础上, 示范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19.6%, 土壤侵蚀模数降低 63.2%, 示范区石漠化面积 比例降低 12.3%, 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 83.6%。 说 明 书 CN 10390742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