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54336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59811.4

申请日:

2016.07.15

公开号:

CN106189086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63/00申请日:20160715|||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3/00; B29C70/32; C08G59/50

主分类号:

C08L63/00

申请人:

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小龙; 张华川; 姚杰雄; 李晓阳; 王培勇; 刘欣

地址:

611435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金华镇龙溪河南路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杨保刚;晏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80~120份,胺类固化剂20~50份,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0.5~10份,促进剂0.1~3份。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室温下操作时间不小于3小时,粘度小于700cP,组合物经适当的固化制度固化后,浇注体冲击强度可达到60KJ/m2,可以使用耐温性差的塑料、橡胶作为内胆或内衬材料,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新产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80~120份,胺类固化剂20~50份,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0.5
~10份,促进剂0.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
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所述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双酚F型缩水甘油醚、脂肪族
缩水甘油醚或双酚S型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为脂肪族多元胺、聚亚甲基二胺、脂肪族酰胺多胺、含芳香环脂肪
胺、芳香胺、杂环胺或者它们的改性胺类固化剂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为单环氧基活性稀释剂、双环氧基活性稀释剂
或三环氧基活性稀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促进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比例称环氧树脂、固化剂、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和促进剂;
2)向环氧树脂中加入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胺类固化剂、促进剂,搅拌至均
匀,得到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环氧树脂采用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的混合物时,
需要先将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在20~50℃加热搅拌0.5~
3h,然后加入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胺类固化剂、促进剂,搅拌至均匀,得到用于纤
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

说明书

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
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塑料(尼龙6、ABS、聚乙烯等)作为内胆直接进行缠绕,适用于多种新
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背景技术

湿法缠绕成型是指增强材料(如纤维)经过树脂浸渍后直接缠绕在芯模上,经固化
后成型的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方法。适用树脂基体的研制是湿法缠绕成型技术顺利实施的重
要保证。在缠绕过程中,为了保证增强纤维充分浸透,要求采用的树脂基体要有较低的粘
度,并在缠绕环境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的低粘度状态,即具备较长的适用期。

现有湿法缠绕成型所用树脂一般采用高温固化(>120℃),产品成型温度高、易收
缩造成尺寸稳定性不佳、较大的内应力、对固化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且对芯模及内衬材
料的选择范围较窄,通常选用金属类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解决现
有的湿法缠绕成型用树脂固化温度高导致产品成型温度高、易收缩造成尺寸稳定性不佳、
较大的内应力、对固化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由
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80~120份,胺类固化剂20~50份,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
子化合物0.5~10份,促进剂0.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
两者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双酚F型缩水甘油
醚、脂肪族缩水甘油醚或双酚S型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胺类固化剂为脂肪族多元胺、聚亚甲基二胺、脂肪族酰胺多胺、含
芳香环脂肪胺、芳香胺、杂环胺或者它们的改性胺类固化剂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化合物为单环氧基活性稀释剂、双环氧基
活性稀释剂或三环氧基活性稀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促进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比例称环氧树脂、固化剂、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和促进剂;

2)向环氧树脂中加入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胺类固化剂、促进剂,搅拌至
均匀,得到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

进一步地,当环氧树脂采用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的混合物
时,需要先将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在20~50℃加热搅拌0.5
~3h,然后加入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胺类固化剂、促进剂,搅拌至均匀,得到用于
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室温下操作时间不小于3小时,粘度小于700cP,组
合物经适当的固化制度固化后,浇注体冲击强度可达到60KJ/m2,可以使用耐温性差的塑
料、橡胶作为内胆或内衬材料,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新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85g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与5g脂环族环氧树脂混合,加热至40℃搅拌40min,
形成透明液态,冷却到室温后加入10g单官能团环氧活性稀释剂、35g改性胺类固化剂以及
1g叔胺类促进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用。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室温下
操作时间(粘度小于700cP)为190min,浇注体冲击强度为60.5KJ/m2。

实施例2

将90g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与5g脂环族环氧树脂混合,加热至35℃搅拌40min,
形成透明液态,冷却到室温后加入5g单官能团环氧活性稀释剂、30g改性胺类固化剂以及
0.5g叔胺类促进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室
温下操作时间(粘度小于700cP)为210min,浇注体冲击强度为65.3KJ/m2。

实施例3

将90g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10g单官能团环氧活性稀释剂、30g改性胺类固化剂
以及1g叔胺类促进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后得到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
组合物,室温下操作时间(粘度小于700cP)为240min,浇注体冲击强度为62.7KJ/m2。

实施例4

将120g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10g单官能团环氧活性稀释剂、40g改性胺类固化
剂以及1.5g叔胺类促进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后得到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
树脂组合物,室温下操作时间(粘度小于700cP)为280min,浇注体冲击强度为71.3KJ/m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申请的保护范围。

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缠绕成型的次中温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80120份,胺类固化剂2050份,具有环氧基团的低分子稀释剂0.510份,促进剂0.13份。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室温下操作时间不小于3小时,粘度小于700cP,组合物经适当的固化制度固化后,浇注体冲击强度可达到60KJ/m2,可以使用耐温性差的塑料、橡胶作为内胆或内衬材料,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