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密封条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车身的车门开口周边部且在车门关闭时与该车门弹
性接触而将车内外密封的汽车用密封条。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例如在汽车的尾门100的开口周边部安装有在车门关闭时与尾门100
弹性接触的汽车用密封条10。
如图6所示,该汽车用密封条10是将安装基部11和中空密封部12一体成型而成的,
安装基部11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从该大致U字形状的开口部侧向沿着尾门100的开口周
边部形成的凸缘101插入,在安装基部11的纵深壁11c上设置的中空密封部12与尾门100弹
性接触而将车内外密封。
在构成安装基部11的第一侧壁11a以及第二侧壁11b的内侧设置有保持凸缘101的
多个突条片13,在第一侧壁11a的前端以及外侧形成有小唇14以及密封唇15,另外在第二侧
壁11b的外侧形成有装饰唇16。另外,在安装基部11的纵深壁11c的内侧安装有与凸缘101的
前端相接触而将该前端包裹进去的防水用的海绵17,实现凸缘101的防锈和防止水渗入。另
外,在安装基部11埋入设置有加强用的芯材18。
在这样构成的汽车用密封条10中,特别是中空密封部12的截面形状,基于隔音性、
防止滴水以及美观的观点,圆形的中空形状为主流。但是,为了应对尾门100的树脂化,或者
为了适用于侧开门,如图6所示,使用着构成为密封性能比中空形状的结构优越的缩放仪
(Pantograph)这样的截面形状的、所谓的伸缩中空形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
8)。
但是,伸缩中空形状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与尾门100(侧开门的情况也相同)弹性
接触时产生在中空密封部12与尾门100之间蓄积水W的桶形状的宽阔的槽M1,因此存在如下
这样的问题:在打开车门100之际蓄积的水W滴下而流到车内侧,或者滴到利用者或行李上。
特别是当中空密封部12以产生槽M1一侧的中空密封部12的弯曲点12P向着箭头所示X方向、
即尾门100(车外侧)侧上移的方式弯曲时,产生大的桶形状的槽M1,因此并不理想。
相对于此,专利文献1的图2至图4所记载的发明中,公开了如下结构:设置将中空
密封部12的前端覆盖这样的膨出壁,避免形成蓄积水W的宽阔的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100010号公报。
但是,在中空密封部12设置膨出壁的结构中,与车门100弹性接触的部位为圆弧
状,因此根据车门100的进入角度的不同,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中空密封部12的前端附近
以外的部分先与车门100发生碰撞,从而中空密封部12发生翻倒。
若中空密封部12发生翻倒,则不能发挥充分的密封性能,存在水浸入到车内侧的
可能性。另外,在最差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汽车用密封条从凸缘脱离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密封条,能够防止中空密封部发生翻倒,并且
能够获得充分的密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用密封条(20),具有:安装基部(21),其安装
在汽车车身的车门(100)开口周边部上;中空密封部(22),其与该安装基部(21)一体成型,
与所述车门(100)弹性接触,其特征是,
所述中空密封部(22)具有第一中空壁(221)和第二中空壁(222),所述第一中空壁
(221)具有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着所述中空密封部(22)的外侧弯曲的第一弯曲
点(221P),该第一中空壁(221)包括有第一车外侧壁(221a)和第一车内侧壁(221b),所述第
二中空壁(222)具有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着所述中空密封部(22)的外侧弯曲的
第二弯曲点(222P),该第二中空壁(222)包括有第二车外侧壁(222a)和第二车内侧壁
(222b),所述第一中空壁(221)和所述第二中空壁(222)在使各弯曲点(221P、222P)相互离
开的方向上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中空壁(222)的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部形成有突起部(31),所述
突起部(31)连续于该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侧面,且从所述第一中空壁(221)侧突出,并且
与所述车门(100)弹性接触,
所述第一中空壁(221)的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中空壁(222)的
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处于所述中空密封部(22)内侧的一侧且使所述突起部(31)向车外
侧突出的位置相连接,
而且,在所述第一中空壁(221)的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处于所述中空密封部
(22)外侧的一侧形成有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加厚部(32)。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是,使得所述加厚部(32)向着所述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所
述第一弯曲点(221P)侧而壁厚变小,或者刚性变小,在所述中空密封部(22)与所述车门
(100)弹性接触之际,以使得所述第一弯曲点(221P)向车内侧下沉的方式使所述中空密封
部(22)弯曲。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是,所述突起部(31)的前端(31a)形成为,相比于在截面形状
中将所述中空密封部(22)二等分为所述第一中空壁(221)侧和所述第二中空壁(222)侧的
直线(L)而位于所述第一中空壁(221)侧的区域。
另外,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以及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
或者对应事项。
另外,所谓车外侧表示在所述车门(100)关闭时相对的所述车门(100)侧,所谓车
内侧表示车门侧的相反侧。
本发明的汽车用密封条,由于与安装基部一体成型的中空密封部具有第一中空壁
和第二中空壁,第一中空壁具有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着所述中空密封部的外侧
弯曲的第一弯曲点,该第一中空壁包括有第一车外侧壁和第一车内侧壁,第二中空壁具有
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着所述中空密封部的外侧弯曲的第二弯曲点,该第二中空
壁包括有第二车外侧壁和第二车内侧壁,第一中空壁和第二中空壁在使各弯曲点相互离开
的方向上相连接,如此这般截面形状是构成为缩放仪这样的形状的所谓的伸缩中空形状,
因此密封性能比以往例中所示那样的圆形中空截面形状的结构优越。
因此,能够适用于尾门的树脂化或侧开门(滑门)。
而由于在第一中空壁的第一车外侧壁的处于中空密封部外侧的一侧形成有进一
步向外侧突出的加厚部,并且在第二中空壁的第二车外侧壁的端部形成的突起部向着第一
中空壁侧倾斜,因此即使车门的进入角度多少有些偏差,在车门关闭时也能从突起部可靠
的弹性接触。
因此,中空密封部发生翻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之后,由于使得与车门弹性接触的突起部向着加厚部侧倒下,因此与以往例中所
示的结构(图7)相比较,能够将水浸入的槽的大小抑制得很小。
由此,在打开车门之际蓄积的水滴下而流到车内侧或者滴到利用者或行李上这样
的问题能够得到抑制。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中空密封部与车门弹性接触之际,以使得第一弯曲点向
车内侧下沉的方式使中空密封部弯曲,因此能够防止槽的形状成为桶形状。
因此,能够使得在槽中蓄积的水量为极少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突起部的前端形成为,相比于将中空密封部二等分的直线
而位于第一中空壁侧的区域,因此使得与车门弹性接触的突起部极其容易地倒向加厚部
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密封条的图5的A-A放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汽车用密封条的中空密封部与车门弹性接触而弯曲的状态
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汽车用密封条的图5的A-A放大剖视图。
图4A、图4B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图4A是图5的A-A放大
剖视图,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汽车用密封条的中空密封部与车门弹性接触而弯曲的状态
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汽车的尾门打开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以往例的汽车用密封条的图5的A-A放大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汽车用密封条的中空密封部与车门弹性接触而弯曲的状态
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汽车用密封条
11 安装基部
11a 第一侧壁
11b 第二侧壁
11c 纵深壁
12 中空密封部
12P 弯曲点
13 突条片
14 小唇
15 密封唇
16 装饰唇
17 海绵
18 芯材
20 汽车用密封条
21 安装基部
21a 第一侧壁
21b 第二侧壁
21c 纵深壁
22 中空密封部
23 突条片
24 小唇
25 密封唇
26 装饰唇
27 海绵
28 芯材
31 突起部
31a 突起部31的前端
31b 突起部31的根部
32 加厚部
32a 凹部
100 尾门
101 凸缘
221 第一中空壁
221a 第一车外侧壁
221b 第一车内侧壁
221P 第一弯曲点
221T 壁厚
222T 壁厚
222 第二中空壁
222a 第二车外侧壁
222b 第二车内侧壁
222P 第二弯曲点
L 直线
M1 槽
M2 槽
W 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以及图5,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密封条20进行说明。
另外,针对与以往所示的部分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该汽车用密封条20安装在尾门100的周边,具有:安装基部21,其插入
安装到沿着汽车车身的车门开口周边部设置的凸缘101上;中空密封部22,其一体成型于该
安装基部21的车外侧,在尾门100关闭时与该车门100弹性接触而将车内外密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车外侧表示在尾门100关闭时相对的尾门100侧,所谓
车内侧表示尾门100侧的相反侧(凸缘101侧)。
安装基部21为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包括有第一侧壁21a、第二侧壁21b、将两侧壁
21a、21b相连结的纵深壁21c。其材质并不特别限定,例如由EPDM等固体材料或比重比0.4大
的EPDM等海绵材料形成。在安装基部21的两侧壁21a、21b的内侧设置有在插入时与凸缘101
的面滑动接触的多个(在此为4个)突条片23,在第一侧壁21a的前端以及外侧分别形成有小
唇24以及密封唇25。另外,在第二侧壁21b的外侧,在第二侧壁21b与纵深壁21c的连结位置
设置有截面呈大致舌状的装饰唇部26,在安装基部21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
材28(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是树脂制)。另外,在安装基部21的纵深壁21c的内侧,安装有与
凸缘101的前端相接触而将该前端包裹住的防水用的海绵27,实现凸缘101的防锈和防止水
渗入。
中空密封部22具有特异的截面形状。即,中空密封部22具有第一中空壁221和第二
中空壁222,第一中空壁221具有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所述中空密封部22的外侧
弯曲的第一弯曲点221P,且该第一中空壁221包括有第一车外侧壁221a和第一车内侧壁
221b,第二中空壁222具有在截面下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所述中空密封部22的外侧弯曲
的第二弯曲点222P,且该第二中空壁222包括有第二车外侧壁222a和第二车内侧壁222b,第
一中空壁221和第二中空壁222在使各弯曲点221P、222P相互离开的方向上相连接,构成为
缩放仪这样的截面形状。第一中空壁221通过第一弯曲点221P而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く”字形
状,第二中空壁222通过第二弯曲点222P而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倒“く”字形状。
在第二中空壁222的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部形成有从第一中空壁221侧突出且
与尾门100弹性接触的突起部31,该突起部31沿着该第二车外侧壁222a延伸的方向连续于
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侧面而延伸。由于第二车外侧壁222a向着第一中空壁221侧倾斜,因此
沿着第二车外侧壁222a延伸的突起部31也向着第一中空壁221侧倾斜。而第一中空壁221的
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端部,与第二中空壁222的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处于中空密封部22内
侧的一侧且使突起部31的前端31a向车外侧突出的位置相连接。
另外,第二中空壁222的第二车内侧壁222b的端部,与安装基部21的纵深壁21c的
外侧且靠近第二侧壁21b侧的位置相连接,第一中空壁221的第一车内侧壁221b的端部,与
安装基部21的纵深壁21c的外侧且靠近第一侧壁21a侧的位置相连接。
在此,在截面形状中,与第二车内侧壁222b的长度相比,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长度
稍微长一些,但是也可以是相同的长度,或者相反第二车内侧壁222b侧更长也可以。另外,
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截面形状中的厚度是随着逐渐接近第二弯曲点222P而逐渐变薄。另
外,与纵深壁21c相连接的成为根部的第一车内侧壁221b以及第二车内侧壁222b的端部侧
也是与第一车内侧壁221b以及第二车内侧壁222b的其它部位相比较而壁薄。
另外,在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部形成的突起部31的前端31a形成为,如图1所示,
相比于在截面形状中将中空密封部22二等分为第一中空壁221侧和第二中空壁222侧的直
线L而位于第一中空壁221侧的区域中。从突起部31的前端31a向着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侧
面(外表面)平滑的连续着,突起部31的前端31a在截面形状中呈曲面状,与相对于第二车外
侧壁222a的端部的根部31b相比,前端31a侧以从直线L向着第一中空壁221侧的区域离开的
方式倾斜。
而且,在第一中空壁221的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处于中空密封部22外侧的一侧,形
成有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加厚部32。
加厚部32为截面呈大致山型的形状,成为壁厚最厚的部分的加厚部32的顶点P形
成为,在截面形状中位于比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中央更靠端部侧(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
部侧)的位置,从该顶点P向着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端部侧和其相反侧(第一弯曲点221P侧)
分别呈斜面延伸。在此,加厚部32的顶点P处的壁厚S为中空密封部22中最厚的部位。
而如图2所示,中空密封部22在尾门100关闭时,在与该尾门100弹性接触之际,突
起部31向着加厚部32侧倒下,并且中空密封部22向着如下方向弯曲,该方向是第一弯曲点
221P向着箭头所示的Y方向、即向着车内侧(在尾门100关闭时与尾门侧相反一侧)下沉的方
向。
据此,由于能够通过使得突起部31向着加厚部32侧倒下而将水W浸入的槽M2的大
小抑制得比以往例中所示的结构(图7的M1)小,因此,之后打开尾门100之际蓄积的水W滴下
而流到车内侧,或者滴到利用者或行李上这样的问题能够得到抑制。
另外,特别是通过以使第一弯曲点221P下沉的方式使得中空密封部22弯曲,从而
防止槽M2的形状成为桶形状,因此能够使得在槽M2中蓄积的水W的量为极少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1被形成为相比于将中空密封部22二等分
的直线L而位于第一中空壁221侧的区域,但是只要是在中空密封部22与尾门100弹性接触
之际突起部31向加厚部32侧倒下,使得与加厚部32之间产生的间隙变小的结构即可,因此
例如像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突起部31向着将中空密封部22二等分的直
线L延伸的方向突出的结构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得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端部
的壁厚221T比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部的壁厚222T薄,或者尾门100的侵入轨迹如图3中双
点划线所示那样成为相比于直线L而向车内侧倾斜的角度。而且,使得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
端部的壁厚221T比第二车外侧壁222a的端部的壁厚222T薄,并且尾门100的侵入轨迹如图3
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成为相比于直线L而向车内侧倾斜的角度也是可以的。另外,有关这些
车外侧壁221a、222a的端部的壁厚221T、222T以及尾门100的侵入轨迹的要素在第一实施方
式中也能够适用。
另外,如图4A所示,在加厚部32的突起部31侧形成有接受突起部31的凸形并与之
嵌合的形状的凹部32a,在尾门100关闭时,如图4B所示,向加厚部32侧倒下的突起部31与凹
部32a相嵌合而抵接在一起,也能够使得加厚部32与突起部31之间不产生间隙。另外,只要
是突起部31与加厚部32无间隙的相抵接的形状即可,与图4A、图4B所示的情况相反,在加厚
部32侧的前端设置凸形的突起,在突起部31侧的根部设置接受加厚部31侧的凸形并与之相
嵌合的形状的凹部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加厚部32向着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第一弯曲点221P
侧而壁厚变小,在中空密封部22与尾门100弹性接触之际,第一弯曲点221P向着车内侧下
沉,但是针对加厚部32,也可以使得第一车外侧壁221a的第一弯曲点221P侧的刚性例如通
过使用柔软的材质等而变小,第一弯曲点221P向着车内侧下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安装在汽车车身的尾门100的开口周边部并与尾门
100弹性接触的汽车用密封条20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侧开门或者天窗等中设置
的开闭自如的车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