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530112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95741.9

申请日:

2015.07.07

公开号:

CN106328842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2/10申请日:20150707|||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10; H01M2/20; B62M6/90(2010.01)I; B62K11/00(2013.01)I

主分类号:

H01M2/10

申请人:

上海星寰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毅

地址:

200021 上海市黄浦区湖滨路222号企业天地1号楼191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万铁占;吴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其中便携式蓄电池罐用于对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源,包括:壳体,具有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蓄电池总成;线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总成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外作为接头,所述接头用于接入外部设备。本技术方案的便携式蓄电池罐便携性好、方便充电;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无需在电动自行车上对应设计专门的蓄电池仓,因此在设计电动自行车时,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对电动自行车的外观设计不会有任何影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罐,用于对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蓄电池总成;
线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总成电连
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外作为接头,所述接头用于接入外部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总成包括
若干个蓄电池,所有蓄电池组成一个蓄电池组;或者,
所有蓄电池分成多个蓄电池组,所有蓄电池组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叠
置布置,所述高度方向指壳体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蓄电池组中
所有蓄电池串联连接;在所述蓄电池分成多个蓄电池组时,所有蓄电池组
之间并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有蓄电池组和线缆
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收
容空间的集线件;
所述集线件用于:收束所述线缆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件包括:
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转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自转,所述线缆缠绕在
所述转轴上以收束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件还包括:
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接至所述转轴、外端固定
在所述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可伸缩线
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线缆为螺
旋型弹簧电缆。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
括:
本体部,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
盖设于所述开口上的盖部,与本体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包括:
设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空间及设于所述盖部内的第二空间;
所述蓄电池总成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所述线缆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与蓄电池总成电
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13.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
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
所述便携式蓄电池罐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说明书

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
蓄电池罐。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普通自行车为基础且使用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的自
行车,包括:车身、电机和蓄电池罐,电机和蓄电池罐均固定安装在车身上,
蓄电池罐用于向电机提供电源以驱动电动自行车工作,且能够在电量耗尽时
接入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其中,从蓄电池罐引出有线缆,线缆固设于车身上,
一端与蓄电池罐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头接入电机或者接入外部电源。此时
线缆及蓄电池罐与电动自行车本身是集成在一起的,属于电动自行车的一部
分。

现有蓄电池罐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蓄电池罐的线缆伸出蓄电池罐自身之外,并按照预设路线布置,
造成蓄电池罐不便拆卸,更不便于携带,便携性差,给充电造成一定困扰;

2、由于蓄电池罐是直接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轻易无法拆卸,在设计电
动自行车时,必须设计专门的蓄电池仓来安装蓄电池罐,这对电动自行车的
外观设计形成一定制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

1、现有蓄电池罐的线缆设于蓄电池罐自身之外,并按照预设路线布置,
造成蓄电池罐不便拆卸,更不便于携带,便携性差,给充电造成一定困扰。

2、由于蓄电池罐是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在设计电动自行车时,必须设
计专门的蓄电池仓来安装蓄电池罐,这对电动自行车的外观设计形成一定制
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罐,用于对电动自行车
提供电源,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蓄电池总成;

线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总成电连
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外作为接头,所述接头用于接入外部设备。

可选地,所述蓄电池总成包括若干个蓄电池,所有蓄电池组成一个蓄电
池组;或者,

所有蓄电池分成多个蓄电池组,所有蓄电池组沿壳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叠
置布置,所述高度方向指壳体的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

可选地,每个所述蓄电池组中所有蓄电池串联连接;在所述蓄电池分成
多个蓄电池组时,所有蓄电池组之间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有蓄电池组和线缆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排布。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集线件;

所述集线件用于:收束所述线缆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集线件包括:

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转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自转,所述线缆缠绕在
所述转轴上以收束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集线件还包括:

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接至所述转轴、外端固定
在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线缆为可伸缩线缆。

可选地,所述可伸缩线缆为螺旋型弹簧电缆。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本体部,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

盖设于所述开口上的盖部,与本体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收容空间包括:设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空间及设于所述盖
部内的第二空间;

所述蓄电池总成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内;

所述线缆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与蓄电池总成电
连接。

可选地,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

上述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蓄电池罐;

所述便携式蓄电池罐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线缆集成在便携式蓄电池罐中,
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线缆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因此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结构紧凑,
线缆不会散乱开,不会对蓄电池罐的放置位置形成干扰,无需固定在电动车
车身上,携带方便,便携性好,方便充电;

2、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无需在电动自行车车身上设计容纳传统
蓄电池组所用的蓄电池仓,因此该便携式蓄电池罐相比于电动自行车车身为
相对独立的产品,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以及线缆的长度,将该蓄
电池罐安装在电动自行车车身的合适位置,例如电动自行车车杠、车座或车
筐等合适位置,安装方便且拆卸方便;

3、由于无需在电动自行车上设计专门的蓄电池仓,因此在设计电动自行
车时,蓄电池罐对电动自行车的外观设计不会有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罐的立体图,该立体图为透明
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蓄电池罐中,壳体的盖部沿壳体高度方向的剖面
图;

图3是图1所示便携式蓄电池罐中,盖部与本体部在分离时的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盖部中的集线件沿BB方向的剖面图,其中截面垂直于集
线件中卷簧的涡旋轴且经过卷簧;

图5是图2所示集线件中卷簧收紧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包括:

壳体1,具有收容空间10;

设于收容空间10内的蓄电池总成2,蓄电池总成2包括由若干蓄电池组
成的两个蓄电池组21、22,两个蓄电池组21、22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排布,,
壳体1的高度方向是指壳体顶部到底部的方向,平行于每个蓄电池正极到负
极的方向;

线缆3,设于壳体1的顶部且伸入收容空间10内与蓄电池总成2固定电
连接,具有露于收容空间10外的接头30,接头30用于接入外部设备,例如
接入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以供电或者接入外部电源以对蓄电池充电;

集线件4,设于壳体1的顶部,适于:收束线缆3收容在收容空间10内,
且在通过接头30牵拉线缆3时释放线缆3,线缆3被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拉
出以接入外部设备;和,

当接头从外部设备释放后,回收线缆3于收容空间10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将线缆3集成在便携式蓄电池罐中。以电
动自行车为例,该便携式蓄电池罐无需固定安装于电动自行车车身,只在使
用时置于电动自行车上,并拉出线缆3将接头30接入外部设备即可。这具有
以下优点:

1、由于线缆3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因此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结构紧凑,
线缆不会散乱开,不会对蓄电池罐的放置位置形成干扰,无需固定在电动车
车身上,携带方便,便携性好,方便充电;

3、线缆3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设于蓄电池总成2的上方,不会增加壳体
1横截面面积,使得蓄电池罐更便于携带、安装;

4、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无需在电动自行车上设计容纳传统蓄电
池组所用的蓄电池仓,因此该便携式蓄电池罐相比于电动自行车车身为相对
独立的产品,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以及线缆3的长度,将该蓄电
池罐安装在电动自行车车身的合适位置,例如电动自行车车杠、车座或车筐
等合适位置,安装方便且拆卸方便;

5、由于无需在电动自行车上设计专门的蓄电池仓,因此在设计电动自行
车时,蓄电池罐对电动自行车的外观设计不会有任何影响;

6、本技术方案的便携式蓄电池罐,完全独立于电动自行车产品存在,其
中蓄电池组21、22中的蓄电池可选择锂电池或其他干电池类型,容量适中,
重量很轻,便于携带和充电,尤其适合短途骑行的需要。

进一步地,参照图1,本方案中两个蓄电池组21、22中,每个蓄电池组
包括串联连接的若干蓄电池,所有蓄电池在垂直于壳体1高度方向的平面内
紧密排布;两个蓄电池组21、22在在壳体1高度方向上叠置排布。与现有蓄
电池组中所有蓄电池在水平方向上排布相比,本技术方案中两个蓄电池组21、
22叠置排布,减小了蓄电池罐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小蓄电池罐的横
截面面积,更便于携带、安装。其中,每个蓄电池组的所有电池之间以及两
个蓄电池组之间可使用电线或导电金属片等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收容空间10内设置蓄电池槽来容纳蓄电池,相应
地在蓄电池槽内布置金属片将所有蓄电池作相应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蓄电池组中所有蓄电池串联连接可提供较高电压,可根
据需要选择蓄电池数量;其次,两个蓄电池组21、22并联连接,能够输出较
大电流以增大输出功率,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蓄电池内阻消耗电能,因此可根
据需要选择更多蓄电池组,不限于两组。本案不排除只设置一组蓄电池组的
技术方案。

作为一种变形例,还可以是:蓄电池总成仅包括1个蓄电池。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包括:

本体部11,大致呈柱形,收容空间10在本体部11沿高度方向的顶端开
设有开口(图中未标号);盖设于开口上的盖部12,盖部12作为壳体1的顶
部与本体部1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收容空间10包括:位于本体部10的第一空间110及设于盖部12内的第
二空间120;蓄电池总成2收容于第一空间110内;线缆3收容于第二空间
120内,且伸入第一空间110内与蓄电池总成2电连接;集线件4设于盖部
12。

传统的蓄电池罐为封闭式蓄电池罐,蓄电池组封闭地收容在蓄电池罐中,
该蓄电池罐是轻易不能打开的。相比于传统的封闭式蓄电池组,本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

盖部12与本体部11为可拆卸连接,在遇到蓄电池总成2中的蓄电池发
生故障的情况时,可以自行打开蓄电池罐的盖部12,取出故障的蓄电池,对
故障的蓄电池进行更换。在蓄电池临近使用寿命,充电效率衰减时,用户也
可以对老化的单节蓄电池进行更换,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且成本极低,而
普通电动自行车在蓄电池寿命临近时需更换整个蓄电池组,成本高昂。

盖部12与本体部1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选择螺纹连接方式或螺栓连接
方式,此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与拆卸均比较方便。结合参照图3,螺纹连接方
式可以是:盖部12朝向本体部11设有中空圆柱形的内螺纹部121,内螺纹部
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相应地,壳体在第一空间110的开口位置设有外螺纹
部111,外螺纹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可以通过旋拧配合实
现盖部12与本体部11紧固。

作为一种变形例,螺纹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盖部朝向本体部设有外螺纹
部,壳体在第一空间的开口位置设有内螺纹部,两者形成螺纹配合。

螺栓连接方式可以是:盖部设有在垂直于壳体高度方向的平面内向第二
空间外延伸的延伸部,壳体设有在垂直于壳体高度方向的平面内向第一空间
外延伸的伸出部,伸出部与延伸部沿壳体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在伸出部中设
有安装孔,在延伸部中也相应设有连接孔,安装孔和连接孔相互连通后使用
螺栓穿过连接孔和安装孔将伸出部与延伸部紧固,实现盖部与本体部通过可
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除以上列出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外,还可选择其他可行的连接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4,本技术方案中设计集线件4能够使线缆3有序收
容在第二空间120中,且能够在线缆3拉出后自动将其回收于第二空间120
内。

其中,第二空间120具有顶壁124和底壁125,底壁125将第一空间110
和第二空间120隔开,卷簧4更稳定地依托在底壁125上方。转轴40的两端
分别可自转地设于顶壁124和底壁125内。集线件4包括:

转轴40,设于第二空间120内,其两端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盖部12的顶
壁124和底壁125内,转轴40能够相对盖部12转动,线缆3缠绕在转轴40
上且其一端伸入第一空间110内连接蓄电池总成2,盖部12具有侧面开口122,
线缆3带有接头30的另一端位于开口122中,拉住接头30可将线缆3拉出
以接入外部设备;

卷簧41,设于第二空间120内,卷簧41内端连接至转轴40、外端固定
在第二空间120的侧壁123;

卷簧41的作用:结合参照图5,在线缆3受牵引从第二空间120内拉出
并带动转轴40沿方向A顺时针自转时,受转轴40的扭矩作用逐渐收紧;当
释放接头30后,在卷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以带动转轴40沿方向A'自转来缠
绕线缆3,实现线缆3缠绕在转轴40上,收容于第二空间120内。

本技术方案实现线缆3自动回收。作为一种变形例,还可以是:不设置
卷簧,设计转轴伸出盖部外,可用手转动转轴以回收线缆。

作为变形例,也可不设置底壁,此时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通,卷簧的
外端固定在盖部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可将线缆3在某一位置(比如图2中的C位
置)与转轴40固定连接,该位置以靠近蓄电池为佳,但不限于靠近蓄电池。

由于线缆3在某一位置与转轴40固定连接,一方面,转轴40转动时能
够更有效带动线缆3缠绕其上。另一方面,在线缆3拉出时转轴40在该固定
连接位置C对线缆3的拉出长度限位,转轴40形成阻挡,避免线缆3连接蓄
电池总成2的一端受到较大牵引力而与蓄电池总成2在连接位置断开。再者,
线缆3无论是在第二空间120内、或是在被回收缠绕的过程中均能在预设位
置保持有序分布,避免出现散乱无序而卡住等状况。

另外,参照图2,开口122与固定连接位置C沿转轴40的长度方向隔开,
这可确保线缆3在转轴40上保持螺旋向上缠绕,这可节省第二空间120在垂
直于转轴40长度方向的尺寸,减小蓄电池罐在垂直于壳体的高度方向的平面
内所占表面积。作为一种变形例,还可以是:设计开口122与固定连接位置C
在转轴40的长度方向保持同高,此时线缆3围绕转轴40涡旋缠绕,这增加
了第二空间120在垂直于转轴40长度方向的尺寸,但节省了转轴40的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集线件4设于盖部12,有效利用了蓄电池罐的自身
空间,不会额外增加蓄电池罐自身体积。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还可以是:集
线件4设于本体部11的底部中,或者在本体部11外侧壁专门设计一收容部
来安装集线件4。因此,集线件4的位置可合理设计。

如图2所示,转轴4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呈柱形的本体部11的高度方向,
这仅为一种实施例。作为一种变形例,在满足线缆可回收缠绕的需求下,转
轴可相对本体部高度方向作倾斜设置。另外,接头30如图2所示的设于第二
空间120侧壁。作为一种变形例,接头也可设于第二空间的顶壁。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集线件4实现了线缆3收容于收容空间10内。作为
一种变形例,不设计集线件,线缆3选择可伸缩线缆;

可伸缩线缆适于:

在未使用时,呈缩短状态地收容于收容空间内;

在需要充电或供电时呈伸长状态地从收容空间内伸出接入外部设备;和,

在与外部设备断开后,能自行缩短复位,重新收容于收容空间内。该可
伸缩线缆选择螺旋型弹簧电缆,能够被拉长且在拉长后释放以复位。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便携式蓄电池罐,其中便携式蓄电池罐用于对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源,包括:壳体,具有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蓄电池总成;线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总成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外作为接头,所述接头用于接入外部设备。本技术方案的便携式蓄电池罐便携性好、方便充电;本技术方案的蓄电池罐无需在电动自行车上对应设计专门的蓄电池仓,因此在设计电动自行车时,本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