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26218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4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80826.1

申请日:

2014.08.26

公开号:

CN106573322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H 7/02申请日:20140826|||公开

IPC分类号:

B23H7/02

主分类号:

B23H7/02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犬饲贤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何立波;张天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得到一种CAM软件,其制作出即使在加工程序的制作时实际的准备状态不明也能够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执行线电极放电加工的加工程序,本发明的CAM软件在计算机(1)中制作按照加工条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程序(3),计算机(1)与数据库(10)连接,该数据库(10)保存有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及工件的设定条件和与该设定条件相适合的加工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构成为使计算机(1)执行下述次序:第1次序,对彼此不同的多个设定条件进行选择;第2次序,从数据库(10)取得与在第1次序中所选择的多个设定条件相对应的加工条件;以及第3次序,制作加工程序(3),该加工程序针对在第1次序中所选择的多个设定条件中的每个设定条件而对在第2次序中所取得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AM软件,其使计算机制作按照加工条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
的加工程序,
该CAM软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与数据库连接,该数据库保存有所述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及所述工件的设定
条件和与该设定条件相适合的所述加工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次序:
第1次序,对彼此不同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进行选择;
第2次序,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在所述第1次序中所选择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相对应的
所述加工条件;以及
第3次序,制作所述加工程序,该加工程序针对在所述第1次序中所选择的多个所述设
定条件中的每个设定条件而对在所述第2次序中所取得的所述加工条件进行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M软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次序制作出的所述加工程序包含使所述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对实际的设定条件
进行检测的指令、将与所述实际的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所述加工条件设定于所述线电极放电
加工机的指令。
3.一种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其基于加工程序而按照加工条件对工件进行加工,
该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特征在于,
具有准备状态检测部,该准备状态检测部对所述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及所述工件的实际
的设定条件进行检测,
基于对分别与彼此不同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相适合的多个所述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
所述加工程序,以与所述实际的设定条件相适合的所述加工条件对所述工件进行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备状态检测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而对所述实际的设定条件进行检测。

说明书

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加工程序的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软件、以及基于加工程序进行工件的加工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加工条件由电压、线电极张力、以及加工液压等多个参数构
成。并且,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及工件的设定条件即准备状态例如工件板厚、工件材质、线
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上下喷嘴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地,存在适当的加工条件,因此加
工条件与准备状态相对应地进行变化。

在将加工条件附加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加工程序即NC(Numerical Control)程
序的情况下,当前使用下面的(1)~(4)中的任意方法。

(1)CAM的操作者从册子等加工条件表中选择加工条件,编辑NC程序而附加对加工
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码。

(2)CAM的操作者从与执行CAM软件的PC(Personal Computer)连接的加工条件数
据库中检索加工条件,使用CAM软件的功能而在NC程序附加对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
码。

(3)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操作者从册子等加工条件表中选择加工条件,编辑NC程
序而附加对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码。

(4)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操作者从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连接的加工条件数据库中
检索加工条件,使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功能而在NC程序附加对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
代码。

加工条件是与准备状态相对应地决定的,但在上述(1)及(2)的情况下,CAM的操作
者不知道实际的准备状态,因此假定特定的准备状态而在NC程序附加加工条件。因此,在
CAM的操作者和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操作者之间没有共享正确的信息的情况下,准备状态
与加工条件发生不匹配,成为加工失误的原因。

另外,在上述(3)及(4)的情况下,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操作者需要用于在NC程序
附加对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码的技术,不具备技术的情况成为加工失误的原因。因
此,在试图将技术集中于CAM的操作者的情况下,上述(3)及(4)的方法并不优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799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NC程序中,与特定的准备状态相匹配地最多仅记载有1个加工
条件的指令代码,因此有可能发生由于以与实际的准备状态不符的加工条件进行加工而造
成的加工失误。另外,在NC程序没有记载加工条件的情况下,或者在NC程序记载有加工条件
但随后变更了准备状态的情况下,需要追记或者变更加工条件的指令代码。因此,存在由追
记或者变更作业导致的损耗时间的产生以及作业失误的发生的风险。因此存在下述问题,
即,为了以适当的加工条件使线电极放电加工机执行加工,需要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或者
能力。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CAM软件,该CAM软件即
使在加工程序的制作时实际的准备状态不明,也能够制作出能够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执行线
电极放电加工的加工程序。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CAM软件使计算机制作按照加工条件对
工件进行加工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加工程序,该CAM软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与数据
库连接,该数据库保存有所述线电极放电加工机及所述工件的设定条件和与该设定条件相
适合的所述加工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该CAM软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下述次序:第1次序,对
彼此不同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进行选择;第2次序,从所述数据库取得与在所述第1次序中
所选择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所述加工条件;以及第3次序,制作所述加工程序,该
加工程序针对在所述第1次序中所选择的多个所述设定条件中的每个设定条件而对在所述
第2次序中所取得的所述加工条件进行指定。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CAM软件取得下述效果,即,即使在加工程序的制作时实际的准备状
态不明,也能够制作出能够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执行线电极放电加工的加工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执行CAM软件的PC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结构、以及
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2是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规定准备状态的Z轴高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过CAM软件制作NC程序的次序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过CAM软件制作NC程序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C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过线电极放电加工机进行的工件加工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过线电极放电加工机进行的准备状态的检测以及
加工条件的选择的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进行详
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执行CAM软件的PC 1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结构、
以及处理的流程的图。PC 1是例如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为离线关系的个人计算机,但只要
是计算机即可,并不限定于此。基于PC 1通过执行CAM软件而生成的NC程序3,线电极放电加
工机2对工件进行加工。

在PC 1连接有加工条件数据库10,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连接有加工条件数据库
20。在加工条件数据库10及加工条件数据库20中,与对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码关联
有电气条件、线电极张力、以及加工液压等加工条件的具体的内容。电气条件例如为电压及
电源的种类、脉冲宽度、休止宽度。

另外,在加工条件数据库10中,保存有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及工件的设定条件即
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所涉及的信息。即,在加工条件数据库10中,将准备状态和与其
相适合的加工条件或对该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的指令代码相关联地进行保存。

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进行动作时,上述的准备状态已确定,决定准备状态的构成
要素例如“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Z轴高度”设定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所具有
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因此,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所具有的后面进行叙述的准备状态检测部
25能够对决定准备状态的这些构成要素进行检测。但是,准备状态检测部25对准备状态进
行检测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利用存储装置的方法。例如,“Z轴高度”也能够在线电极放电加工
机2的动作开始时由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自动判别。

在这里,使用图2对“Z轴高度”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中,线
电极21在对工件5喷出加工液的上喷嘴22和下喷嘴23之间行进,对在平台24之上设置的工
件5进行线电极放电加工。在这里,“Z轴高度”为从平台24的上表面至上喷嘴22的喷出口为
止的高度。

另外,图1所示的“工件材质”也可以成为决定准备状态的1个构成要素,但在线电
极放电加工机2侧,通常得不到与“工件材质”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作为准备状态的构成要
素而考虑“工件材质”的情况下,实际使用的工件的“工件材质”在CAM软件中是已知的。本实
施方式涉及的CAM软件基于准备状态的其他构成要素而对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实际可以取
得的多个准备状态进行选择。

此外,如果能够使用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所具有的未图示的照相机等判别“工件材
质”,则“工件材质”也可以与“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Z轴高度”同样地成为能够
由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准备状态检测部25进行检测的准备状态的构成要素。即,“工件材
质”也可以与“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Z轴高度”同样地在NC程序3的制作阶段中
作为未定的准备状态的构成要素。

在图3的概略图以及图4的流程图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过CAM软件制作加工
程序即NC程序3的次序。

首先,操作者制作使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进行加工的工件的加工形状(图4,步骤
S101)。接下来,操作者决定粗加工、精加工等加工的顺序而设定工序(步骤S102)。

然后,CAM软件对假定为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及工件实际可以取得的多个准备状态
自动地进行选择(步骤S103)。步骤S103是使PC1执行CAM软件的次序,具体地说,选择多个将
“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Z轴高度”等决定准备状态的构成要素分别与实际可以
取得的值组合后的准备状态。例如,作为“线电极材质”而假定为BS(BraSs:黄铜)或者软线,
作为“线电极线径”即线电极的直径(φ)而假定为0.2mm或者0.25mm,作为“Z轴高度”而假定
为10mm、20mm、或者30mm,在该情况下,对将它们组合后的多个不同的准备状态进行选择。

如果在步骤S103中选择了多个准备状态,则CAM软件对图1及图3所示的加工条件
数据库10进行检索而取得与这些多个准备状态分别相对应的加工条件(步骤S104)。具体地
说,CAM软件从加工条件数据库10进行检索而取得指令代码,该指令代码对分别与在步骤
S103中所选择的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然后,CAM软件制作NC程序3,该NC程
序3记载了针对在步骤S103中所选择的各个准备状态而在步骤S104中所取得的加工条件
(步骤S105)。步骤S104及步骤S105也是使PC 1执行CAM软件的次序。

在图5中示出通过由PC 1执行的CAM软件而制作出的NC程序3的例子。在图5中,一
部分使用数控程序的语言进行了记载,但为了使说明易懂,在其他部分使用日常语言记载
了代表其意思的内容。NC程序3具有顺序号N10、N20、N30、N40、...、N500、N600、N700、N800、
N900。

顺序号N10与“Z轴高度”=10mm、“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
状态相对应,对与该准备状态相适合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在这里,
“H11”及“H12”是以指令代码为值的变量。指令代码是如上所述地对加工条件的具体的内容
进行指定的代码,其具体的内容与指令代码相关联地保存于加工条件数据库10及加工条件
数据库20。“H11”例如为以粗加工的加工条件的指令代码为值的变量,“H12”例如为以精加
工的加工条件的指令代码为值的变量。在顺序号N10处,“H11”=“1011”,“H12”=“1012”,指
令代码“1011”及指令代码“1012”分别表示不同的加工条件,但都是与“Z轴高度”=10mm、
“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

顺序号N20与“Z轴高度”=20mm、“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
状态相对应,对与该准备状态相适合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在顺序号
N20处,“H11”=“1021”,“H12”=“1022”,指令代码“1021”及指令代码“1022”分别表示不同
的加工条件,但都是与“Z轴高度”=20mm、“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
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因此,指令代码“1021”及指令代码“1022”均分别不同于顺序号N10
的指令代码“1011”及指令代码“1012”。

顺序号N30与“Z轴高度”=30mm、“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
状态相对应,对与该准备状态相适合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在顺序号
N30处,“H11”=“1031”,“H12”=“1032”,指令代码“1031”及指令代码“1032”分别表示不同
的加工条件,但都是与“Z轴高度”=30mm、“线电极线径”为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备
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因此,指令代码“1031”及指令代码“1032”均分别不同于顺序号N10
的指令代码“1011”、“1012”以及顺序号N20的指令代码“1021”、“1022”。

顺序号N40与“Z轴高度”=10mm、“线电极线径”为0.25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准
备状态相对应,对与该准备状态相适合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在顺序
号N40处,“H11”=“1041”,“H12”=“1042”,指令代码“1041”及指令代码“1042”分别表示不
同的加工条件,但都是与“Z轴高度”=10mm、“线电极线径”为0.25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
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该准备状态的“线电极线径”与顺序号N10、N20、N30的准备状
态不同,指令代码“1041”及指令代码“1042”分别不同于由顺序号N10、N20、N30所指定的指
令代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C程序3中,例如,在NC程序3内针对各个准备状态
指定与通过“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径”、以及“Z轴高度”的各要素而区分的不同的准备状
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因此,在顺序号N40及其以后,也针对与“线电极材质”、“线电极线
径”、以及“Z轴高度”的各要素的组合相对应的各个准备状态而指定加工条件。

在顺序号N10、N20、N30、N40、...处针对各个准备状态而指定了加工条件之后,在
顺序号N500处,对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指示准备状态的检测。在顺序号N500处,进一步地指
示为,对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检测出的准备状态相对应的顺序号的加工程序进行读取,将
该顺序号的加工程序所指定的指令代码设定于“H11”及“H12”。具体地说,例如在检测出的
准备状态是“Z轴高度”=10mm、“线电极线径”为直径(φ)0.2mm、“线电极材质”为BS的情况
下,读取顺序号N10的“H11”=“1011”及“H12”=“1012”,将“H11”设定为粗加工条件“1011”,
将“H12”设定为精加工条件“1012”。

在顺序号N600为“EH11”处,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检测出的准备状态相对应地对
设定于“H11”的粗加工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具体地说,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作为粗加
工条件而对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指定“1011”。然后,在顺序号N700处,以粗加工条件“1011”
指示粗加工形状的加工。

在顺序号N800为“EH12”处,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检测出的准备状态相对应地对
设定于“H12”的精加工的加工条件进行指定。具体地说,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作为精加
工条件而对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指定“1012”。然后,在顺序号N900处,以精加工条件“1012”
指示精加工形状的加工。

基于通过CAM软件制作出的上述这样的NC程序3,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执行工件的
加工。图6表示基于NC程序3的通过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进行的工件加工的概略图。如图6所
示,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具有能够对实际的准备状态进行检测的准备状态检测部25。线电极
放电加工机2还与加工条件数据库20连接,因此如后面叙述的那样,从加工条件数据库20求
出与准备状态检测部25检测出的实际的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的具体的内容,对工件
进行加工。

图6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基于图5所示的NC程序3而执行工件5的线电极放电加
工。在实际的加工之前,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准备状态检测部25基于图5的顺序号N500的
指示,执行准备状态的检测。图7是表示通过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进行的准备状态的检测以
及加工条件的选择的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地说,首先,在步骤S201中判断“线电极材质”是否为BS。在“线电极材质”为BS
的情况下(图7的步骤S201:Yes),进入至步骤S203,决定“线电极材质”为BS。在“线电极材
质”不是BS的情况下(步骤S201:No),进入至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判断“线电极材质”是
否为软线。在“线电极材质”为软线的情况下(步骤S202:Yes),进入至步骤S204,决定“线电
极材质”为软线。在“线电极材质”不是软线的情况下(步骤S202:No),进入至步骤S205,决定
“线电极材质”既非BS也非软线。在步骤S203、S204、以及S205之后进入至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判断“线电极线径”是否为0.2mm。在“线电极线径”为0.2mm的情况
下(步骤S206:Yes),进入至步骤S208,决定“线电极线径”为0.2mm。在“线电极线径”不是
0.2mm的情况下(步骤S206:No),进入至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判断“线电极线径”是否为
0.25mm。在“线电极线径”为0.25mm的情况下(步骤S207:Yes),进入至步骤S209,决定“线电
极线径”为0.25mm。在“线电极线径”不是0.25mm的情况下(步骤S207:No),进入至步骤S210,
决定“线电极线径”既非0.2mm也非0.25mm。在步骤S208、S209、以及S210之后进入至步骤
S211。

在步骤S211中,判断“Z轴高度”是否小于或等于A。在“Z轴高度”小于或等于A的情
况下(步骤S211:Yes),进入至步骤S213,决定“Z轴高度”小于或等于A。在“Z轴高度”不小于
或等于A的情况下(步骤S211:No),进入至步骤S212。在步骤S212中,判断“Z轴高度”是否小
于或等于B。在“Z轴高度”小于或等于B的情况下(步骤S212:Yes),进入至步骤S214,决定“Z
轴高度”大于A而小于或等于B。在“Z轴高度”不小于或等于B的情况下(步骤S212:No),进入
至步骤S215,决定“Z轴高度”大于B。例如,如果设为A=15mm、B=25mm,则能够将图5的按照
顺序号N10、N20、N30而区分开的“Z轴高度”=10mm、20mm、30mm进行区分,分别在步骤S213、
S214、以及S215之后进入至步骤S216。

在步骤S216中,由于在步骤S203、S204以及S205中决定了“线电极材质”,在步骤
S208、S209以及S210中决定了“线电极线径”,在步骤S213、S214以及S215中决定了“Z轴高
度”,因此在步骤S216中决定准备状态。

如果在步骤S216中决定了准备状态,则基于图5的顺序号N500的指示,对与准备状
态相对应的加工条件进行选择(步骤S217)。具体地说,对作为以加工条件的指令代码为值
的变量的“H11”及“H12”,设定与各个准备状态的加工条件相对应的指令代码的值。例如,进
入至步骤S203而决定“线电极材质”为BS,进入至步骤S208而决定“线电极线径”为0.2mm,进
入至步骤S213而决定“Z轴高度”小于或等于A=15mm,在该情况下,参照顺序号N10,选择加
工条件为“H11”=“1011”、“H12”=“1012”。直至加工条件被选择为止的流程就此结束。

然后,在通过顺序号N600的“EH11”及顺序号N800的“EH12”实际对线电极放电加工
机2设定加工条件时,如图6所示地参照加工条件数据库20,检索与指令代码相对应的具体
的电气条件而设定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这样,在与准备状态相对应地设定的加工条件
下,分别执行顺序号N700的粗加工以及顺序号N900的精加工。

此外,在上面的说明中,基于图5的NC程序3的顺序号N500的指令,线电极放电加工
机2的准备状态检测部25对实际的准备状态进行检测而进行了说明,但在顺序号N500所记
载的指令也可以未必记载于NC程序3。例如,也可以为,由于收到来自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
外部的某些指令,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控制软件对准备状态检测部25指示进行实际的准
备状态的检测,从NC程序3取得与适合于检测出的准备状态的加工条件相对应的指令代码,
将该指令代码所指定的加工条件设定于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而对工件进行加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CAM软件,即使实际的准备状态不明或者未定,
也能够通过离线的PC 1而实施包含有加工条件的NC程序3的制作。因此,不需要由线电极放
电加工机2的操作者执行的与实际的准备状态相适合的加工条件的决定、以及NC程序3的编
辑。因此,能够防止作业失误的发生。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还可以与其他的公知
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能够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PC,2线电极放电加工机,3NC程序,5工件,10、20加工条件数据库,21线电极,22上
喷嘴,23下喷嘴,24平台,25准备状态检测部。

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M软件及线电极放电加工机.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为了得到一种CAM软件,其制作出即使在加工程序的制作时实际的准备状态不明也能够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执行线电极放电加工的加工程序,本发明的CAM软件在计算机(1)中制作按照加工条件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的加工程序(3),计算机(1)与数据库(10)连接,该数据库(10)保存有线电极放电加工机(2)及工件的设定条件和与该设定条件相适合的加工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构成为使计算机(1)执行下述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