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施加.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526200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79562.8

申请日:

2014.04.04

公开号:

CN106573267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5C 5/02申请日:20140404|||公开

IPC分类号:

B05C5/02; B41J3/00

主分类号:

B05C5/02

申请人: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发明人:

A·费格尔曼; M·阿伦森; Z·约瑟夫

地址:

荷兰阿姆斯特尔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李晨;傅永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装置、打印系统和方法的可用于施加流体的某些实例。在某些情形中,该装置具有被布置为容纳流体的腔,该腔在一个或多个端部处被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部密封件所密封。在一种情形中,至少一个端部密封件沿着腔的轴线是可动的,以至少调节腔的容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在打印系统中将流体施加到传递构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被布置为容纳所述流体的加压腔,所述腔包括壳体、孔和一对侧向密封件,所述孔被限
定在所述一对侧向密封件之间,
机架,所述机架被布置成关于所述传递构件定位所述腔,以使得所述孔在距所述传递
构件的表面一限定的距离处,
其中,所述侧向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沿着所述加压腔的轴线运动,从而调节所述
孔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侧向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被布置为使得
所述至少一个侧向密封件沿着所述加压腔的轴线运动的密封线性致动器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线性致动器包括联接到马达的丝杠和能
够沿着所述加压腔的所述轴线运动的浮动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对侧向密封件由连接杆联接,所述连接杆
沿着所述加压腔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侧向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幅面限制器,
所述幅面限制器关于所述孔侧向布置,并且所述机架被布置成将所述幅面限制器定位在距
所述传递构件的所述表面一限定的距离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和下部,
所述上部包括从所述加压腔朝向所述传递构件延伸的突出部,并且
所述幅面限制器被布置在所述突出部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包括:
幅面限制器线性致动器,其被布置成使所述幅面限制器在所述孔内侧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
刮刀,所述刮刀在所述传递构件的所述表面的运动方向上与所述加压腔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限定的距离是在0.1至0.3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网纹传墨辊。
11.一种打印系统,其包括:
用于将流体施加到传递构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长形的腔,其被布置成容纳所述流体,所述腔沿着轴线延伸,
一对侧向布置的线性致动器,每个线性致动器包括用于所述长形的腔的能够沿着所述
轴线运动的端部密封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
所述长形的腔包括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
每个端部密封件被布置成在所述上壳体部和所述下壳体部之间密封所述长形的腔的
所述侧向端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每个线性致动器包括丝杠,并且每个端部密
封件包括联接到所述丝杠的浮动螺母,
其中,所述丝杠中的至少一个的通过马达的旋转使得每个浮动螺母在所述长形的腔内
沿着所述轴线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丝杠由所述长形的腔内的连接杆联接。
15.一种用于构造打印系统的方法,其包括:
对于关于传递构件布置的加压腔,所述加压腔被定位在距所述传递构件的表面一预定
的距离处,通过改变所述加压腔的至少一个侧向密封件的位置来调节所述加压腔的孔的大
小,
其中,在使用中,供应到所述加压腔的流体从所述加压腔的所述孔被施加到所述传递
构件的所述表面。

说明书

流体施加

背景技术

一些打印技术在施加油墨或调色剂之前需要特别的衬底涂覆或打底处理。通常,
这种类型的处理是在例如在切割操作之前从辊进给打印介质或衬底时所在的阶段中执行
的。以这种方式应用打底处理有助于使得处理过程是稳定且连续的。然而,存在需要应用打
底处理以切割打印介质或衬底的片材的情形。例如,对于厚的衬底或者对于打底流体需要
在施加油墨前不久进行施加以获得更好的油墨附着的情形,这可能是这种情况。还存在打
印介质或衬底的形状和/或大小可能发生改变的情形。例如,在具有可变切割片材大小的打
印系统中,可能需要将衬底涂覆施加至大小变化的片材。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各种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将变得清楚,这些
附图仅通过实例的方式共同说明了本公开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流体腔的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图1的流体腔的内部的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沿着图1的流体腔的截面的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垂直于图1的流体腔的截面的透视图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侧向端部密封件的特写视图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与传递构件一起使用的图1的流体腔的截面的透视图的示意
图;并且

图7是示出了根据实例的与传递构件一起使用的图1的流体腔的垂直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某些实例提供了用于打印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某些实例使
得打印流体施加到大小改变的衬底成为可能。在一种情形中,提供一种装置以使得流体能
够被施加到宽度变化的衬底。在这种情形中,装置的孔或开口具有可调的宽度,其中,流体
可例如借助于传递构件并使用孔被施加到衬底。在一种情形中,在闭合的或加压的腔中设
置孔,其中,该腔的多个侧向端部密封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可动的,以调节孔的宽度。

在本文所述的某些实例中,装置的腔能被安装以使得装置的孔或开口位于距传递
介质一限定的距离处。在这种情形中,装置不接触传递介质,这使得传递介质的运动能够适
应不同的衬底大小。例如,该装置和传递介质的这种布置结构使得传递介质能够相对于装
置向上或向下运动,例如在某些情形中同时保持该限定的距离。传递介质的这种运动使得
适应不同衬底长度成为可能。通过某些所述的示例,在最少量的停工时间和/或操作者干预
的情况下,如此的调节也是可能的。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例的装置100的透视图。装置100包括腔110。在图1中,腔110
是闭合的并包括具有上壳体部160A和下壳体部160B的壳体。在使用中,腔110被形成于上壳
体部160A和下壳体部160B之间。腔110被布置成容纳流体。该流体可包括打底流体或衬底涂
层,例如适用于打印过程的流体。其可包括用于物品的前处理或后处理的流体,例如底漆或
清漆。在某些情形中,该流体是液体。在图1中,多个流体供应喷嘴130被设置在上壳体部
160A中。在其它情形中,可以在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160的一个或多个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流
体供应喷嘴。流体供应喷嘴可间隔开,使得能够用流体均匀地填充该腔。还可以设置另外的
空气排出孔,用于使阻塞的空气排出。在某些情形中,可以对空气排出孔施加低压或者真
空,以协助空气从腔中向外流并且协助实现均匀的流体填充。施加低压或真空还可以实现
腔空间的完全填充,而没有流体从腔的孔中滴出。

图1的腔110沿着轴线延伸并且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120A和第二安装支架120B之
间。两个安装支架120形成用于在打印系统内设定腔110的位置的机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腔110可以延伸跨过打印系统内的介质输运系统的宽度。在图1的实例中,第一安装支架
120A还被布置成支撑马达。马达的使用将在下文中加以描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160的内表面的内腔表面可以用疏
水涂层来涂覆,以避免在长的操作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流体堵塞和/或流体聚集。在一个实例
中,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的内部构造可以是对称的。这可以实现如下文描述的内部部件的
简单组装。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装置100,其中上壳体部160A被移走。这示出了腔110的内部情
况。腔110的侧向端部由两个侧向端部密封件220所限定。第一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在第一
端部处对腔110的内部进行密封,并且第二侧向端部密封件220B在第二端部处对腔110的内
部进行密封。在图2的实例中,侧向端部密封件220沿着腔110的轴线通过连接部件250加以
联接。连接部件250可包括单个部分或者多个不同的部分,并且沿着腔110沿轴线的长度延
伸。在图2中,连接部件250所示出的部分包括两个保护套管210和中心的同轴套管270。每个
保护套管210可以是伸缩型的,例如套管的直径可以随着套管从侧向端部密封件的位置向
腔110的中心延伸而发生改变。如参考图3更加详细地描述的,在本实例中,连接部件250使
得旋转运动从一个侧向端部密封件的位置处的马达140向另一个侧向端部密封件的位置发
生转化。在图2的实例中,定心夹具255被设置在沿着腔255的长度的大体中心位置处。定心
夹具255支撑连接部件250,即提供衬套或支撑部件,该衬套或支撑部件在一个或多个位置
处被联接到腔110的壳体或靠在腔110的壳体上并且在中心处支撑连接部件250。尽管在图2
中示出了仅仅单个定心夹具255,然而在其它实例中可以设置多个夹具,并且/或者这些夹
具可以设置在沿着腔110的长度的不同点处。精确的构造可以取决于打印系统的几何形状
和构造。

图3示出了在装置100的一端处的腔110的截面。该截面是沿着包括腔110的轴线的
水平面而截取的。这一平面可表示壳体的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160之间的连结处。如从图3
中所见的,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形成了线性致动器的一部分。线性致动器被布置成使侧向
端部密封件220A沿着腔110的轴线运动,例如朝向腔110的中心和/或朝向安装支架120A。线
性致动器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施。在图3的实例中,线性致动器包括安装在丝杠300A上的浮
动螺母320A。线性致动器由马达140驱动。在本情形中,马达140的轴联接到丝杠300A,以至
于马达140的轴的旋转使丝杠300A发生旋转。丝杠300A和浮动螺母320A的螺纹被构造使得
丝杠300A的旋转被转化成腔110的内部的浮动螺母320A的线性运动。在本实例中,浮动螺母
320A形成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的一部分。在一种情形中,浮动螺母320A可包括活塞密封圈,
以使得腔110中的流体无法超过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侧向端部密
封件220A可包括用以对腔的侧向端部加以密封的多个部件;取决于需求和打印系统的构
造,这可区别于在附图中说明的那些情况。在另一实例中,线性致动器可使用具有被恰当构
造的行程长度的气压活塞加以实施。

回到图3,可以看到保护套管210A用以密封丝杠300A免于腔110的内部空间的影
响,以使得腔内的流体不会与线性致动器的部件相互作用。在图3中,环形传感器板330A被
布置在腔110和安装支架120A之间。环形传感器板330A可例如包括探测浮动螺母320A的接
近程度的磁性传感器和/或探测传感器板和浮动螺母320A的部件之间的接触的接触传感
器。环形传感器板330A使侧向端部密封件的构造成为可能,例如其可以用于在初始启动期
间确定每个端部密封件何时位于“起始(home)”位置,该“起始”位置可以用作将来运动的参
考。在图3中,丝杠在一端处在被联接到马达140的轴之前穿过环形传感器板330A中的孔和
安装支架120A中的孔。在丝杠300A的另一端处,在丝杠320A和连接杆260之间存在联接件。
在该实例中,连接杆260在第一丝杠300A的端部和第二丝杠300B的端部之间延伸,该第二丝
杠300B形成了第二侧向端部密封件220B的线性致动器的一部分。连接杆可旋转地联接到每
个丝杠300,以至于马达140的轴的旋转使得两个丝杠300都发生旋转并且驱动每个线性致
动器。

第二侧向密封件220B的构造类似于第一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的构造,尽管关于腔
110的中心成对称映射。第二丝杠300B和第二浮动螺母320B的螺纹使得马达140的轴的旋转
导致每个侧向端部密封件的对称运动。例如,马达140的轴的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可使得两个
浮动螺母320都朝向腔110的中心运动,而马达的轴的沿第二方向的旋转可使得两个浮动螺
母320都朝向各自的安装支架120运动。如可见的,这意味着丝杠300沿一个方向(例如经由
连接杆260)的旋转导致浮动螺母300的相反的线性运动,正如经由各自螺纹构型所构造的。
在其它实例中,每个线性致动器可单独实施;例如第二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可由单独的、独
立的马达或其它可替代的驱动机构所驱动。通过与保护套管210类似的方式,同轴套管270
围绕连接杆260,并且密封驱动机构免受腔110内的流体的影响。

上述的实例通过一个或多个可调的端部密封件提供了装置的实施方式。尽管在所
述的实例中使用了两个可调的端部密封件,但是在可替代的情形中,仅有单个端部密封件
需要是可调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调的端部密封件使得腔的内部空间可以被调节。线性致
动器被用于使每个端部密封件运动。在所述的实例中,线性致动器包括具有浮动螺母和丝
杠的活塞布置结构。在其它实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性致动器机构,包括液压活塞、齿条
齿轮系统和/或弹性构件。在其中腔110包括孔(其中,孔的每个端部由侧向端部密封件所限
定)的情形中,该可调空间可用于提供可调的流体施加区。尽管可调的腔具有除流体施加以
外的功用,但在下文中对与流体施加相关的某些另外的实例加以描述。

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还包括幅面限制器350A和辅助活塞
360A。幅面限制器350A是提供形成于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160之间的孔的边界的部件。这在
图4中更清楚地示出。

图4示出了腔110的另一个截面。该截面是经过与腔110的轴线垂直的竖直平面而
截取的。该截面是经过与浮动螺母320A重合的竖直平面而截取的。可以看见浮动螺母320A
位于丝杠300A上的合适的位置。活塞密封件310A从浮动螺母320A延伸到壳体的内部。在图4
中,上壳体部160A和下壳体部160B是可见的。在本实例中,上壳体部160A包括沿着形成于两
个壳体部之间的平面从腔延伸的唇缘或突出部450,即该突出部在下壳体部160B的相应区
域上延伸。在这一情形中,幅面限制器350A位于突出部450下方。在图4中,辅助活塞360A位
于形成于两个壳体部之间的空间470内。在本实例中,空间是柱形的,并且在腔110的每个端
部处,该空间容纳相应的辅助活塞360。

回到图3,辅助活塞360A联接到浮动螺母320A,以使得浮动螺母320A沿着腔的轴线
的运动导致空间470内的辅助活塞360A的相应运动。类似的布置结构适用于另一个侧向端
部密封件220B。在本实例中,辅助活塞360A具有至少三个功能。在其它实例中,这三个功能
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来提供。第一个功能是支持侧向端部密封件
220A的线性运动。具体来说,当辅助活塞360A被联接到浮动螺母320A时,其被腔的几何形状
所限制,以使得其在空间470内运动,浮动螺母320A的旋转可以被减少和/或避免。这有助于
确保运动的效率并使得活塞密封件310A的旋转磨损最小化。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幅面限制器
350A的运动并使得其运动成为可能,即除了浮动螺母320A的运动之外的由线性致动器机构
导致的运动。辅助活塞能够获得由浮动螺母320A中的摩擦所产生的旋转运动,并且由此减
少和/或避免作用于幅面限制器350A的薄的部件上的机械力。第三个功能是改善滑动条件
并避免幅面限制器350A的部件上的转矩负载。例如,由于幅面限制器350A联接到辅助活塞
360A并且辅助活塞360A具有其自身的活塞密封件和活塞环,幅面限制器350A的部件可在形
成于两个壳体部之间的孔内自由运动。在这种情形中,幅面限制器350A的运动具有最小的
摩擦并且以没有负载的方式发生。

幅面限制器350A的某些示例性部件在图5中示出。图5示出了装置100的一端的透
视图,其中不具有上壳体部160A。在图5中,环形传感器板330A在安装支架120A和下壳体部
160B的端部之间是可见的。在浮动螺母320A外的活塞密封件310A也是可见的,其后是另外
的腔密封件510,该腔密封件510确保液体不会渗透超出腔内的浮动螺母320A的边缘。保护
套管210A然后被示出为超过另外的腔密封件510。尽管在本实例中,侧向端部密封件220A包
括三个密封部件:保护套管210A的一部分、另外的腔密封件510和活塞密封件310A,可替代
的实例可使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来密封腔110的侧向端部并防止流体从腔的内部渗透
到线性致动器的驱动机构中。

转到辅助活塞360A,其被示出为固定到浮动螺母320A。还示出了用于腔的空间470
的活塞密封件520。活塞密封件520可基本上与腔密封件510重合。腔中的孔于是被限定在下
壳体部160B的上边缘和上壳体部160A的下边缘之间。该孔在腔110的侧向端部处由平直的
密封件370A所密封,平直的密封件370A形成幅面限制器350A的一部分。由此,腔110的孔的
宽度通过改变每个侧向端部密封件沿着腔的轴线的位置来设定。在某些实例中,这可以通
过使用直接联接到浮动螺母320A的平直的密封件来完成。在图5的实例中,平直的密封件
370A经由旗形体380A被联接到辅助活塞360A,该旗形体380A形成幅面限制器350A的一部
分。平直的密封件370A避免流体例如通过毛细管作用从腔110渗透到孔边缘上游的位置。在
图5的实例中,辅助活塞360A是固定的,即被用作被联接到浮动螺母320A的静态柱形体。

图6和7示出了打印系统中位于原处的装置100。图6是经过垂直于腔110的长轴线
的平面的透视截面。图7是相同构造的二维截面。

在通常的情形中,打印系统包括用以将流体从腔110传递至打印介质或衬底的传
递构件。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传递构件,例如可用于完成流体从腔到衬底的传递的多个传
递构件。在其它情形中,可能不存在传递构件,例如流体可经由前述的宽度可变的腔直接施
加至衬底。在任何情形中都会发生腔110内的流体向衬底的传递。在一个实例中,流体可包
括底漆,即在油墨沉积之前被施加至衬底的处理液体,或打底液。在图6的实例中,传递构件
包括网纹传墨辊610,例如流体沉积在其表面上的柱形体,流体随后通过柱形体的旋转被传
递至衬底。在一种情形中,这是通过使用接受来自网纹传墨辊610的流体并将其供给到施加
辊的另一个施加辊(未示出)来实现的。网纹传墨辊610将期望计量的流体提供到衬底上。在
图6中,由箭头620表示网纹传墨辊610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其它实例中,传递构件可包
括非柱形的构件和/或带式机构。

如图6和7中所示,形成机架的安装支架120被布置成相对于网纹传墨辊610来对腔
进行定位,以使得腔110的孔位于距传递构件的表面一限定的距离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幅面限制器350的实体最接近网纹传墨辊610;例如每个幅面限制器350的边缘可与网纹传
墨辊610的表面间隔在0.1至0.3mm之间。尽管存在这个间隙,每个幅面限制器350的形状和/
或结构的使用防止来自腔的流体延伸超出每个幅面限制器350的侧向边缘。实际
上,每个幅面限制器350的侧向边缘限制流体流动并用以限定腔110的孔。这导致了流体以
等于由侧向端部密封件220限定的宽度的宽度被沉积在网纹传墨辊610上;在具体的实例
中,这是通过幅面限制器350和浮动螺母300周围的密封件的组合来实现的。因此,腔110的
可调宽度使得流体能够以变化的宽度被沉积在网纹传墨辊表面上。进而,这使得流体高效
地传递至各种幅面和/或大小的打印介质和衬底成为可能。例如,流体当以特定的区域宽度
沉积到网纹传墨辊610的表面上时能够在网纹传墨辊610的旋转之后从该表面传递至衬底,
例如该衬底可以由介质输送装置驱动到与网纹传墨辊610相切的位置,传递可在该位置上
发生。

如可从图6的实例中所见,具有可变幕宽的某些装置使用嵌入在挤压腔主体的两
个半部之间的驱动机构,以提供活塞沿着腔的轴线的同步侧向运动。每个活塞形成特定设
计的密封件的布置结构的一部分或联接至该布置结构,以避免流体从限定的“流体区域”中
漏出。通过使活塞在腔内向内及向外运动,即朝向腔的中心并且返回,流体可以以变化的宽
度被施加至区域。这有效地产生了具有可变宽度的孔或开口的闭合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孔的大小与流体速度和网纹传墨辊的速度(即网纹传墨辊的
切向表面的线性速度)匹配。在一种情形中,孔被构造成使得在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之间的
间隙中的流体速度至少是网纹传墨辊的速度值的两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体部和下
壳体部之间的间隙是0.4mm,但是其可以是取决于装置和/或打印系统的尺寸的多个不同的
大小。

如图6中所表示的,由于腔110的设计,在腔的孔外存在低压流体区630。在腔110内
存在高压流体区域,这例如是由于负压的流体供应到腔的固定空间和/或侧向端部密封件
220的向内运动。如图6中可见的,上壳体部160A的突出部450朝向网纹传墨辊610的表面延
伸并且形成低压流体区域630的上边缘。如图7中可见的,如果网纹传墨辊610是在本实例
中,则突出部450不接触该表面。

在一个实例中,流体在使用中被供应至供应喷嘴130。在这种情形中,装置中大部
分的压降是在跨过孔区域时发生。这使得来自孔的层流流体流动成为可能。在测试情形下,
压力改变可以是在0.005到0.080(巴)的范围内。在该测试情形下,出口速度可以是在0.1至
1.1m/s的范围内,这取决于所施加的压力变化。在该测试情形下,孔高度是470μm,其中,改
变孔高度影响了来自于孔的流体流动的速度,例如降低该高度增加了流体速度,并且增加
该高度降低了流体速度。在这些测试情形下,沿着孔的长度的流体速度几乎不改变,并且孔
内的流体流动的流线基本上是平行的,这表示了均匀的流体流动。

在上壳体部160A的突出部450下方的是刮刀650。刮刀通常是薄的长形构件,其大
体上沿着网纹传墨辊610的长度延伸。其具有使流体多余的量转向远离网纹传墨辊610的作
用。通常,刮刀的区域与流体箱连通,使得多余量的流体能够被除走并且可能在打印系统内
重新利用。在图6和7的实例中,刮刀650位于突出部450的下方并且形成下压力流体区630的
下边界。如在图7中可见的,由于刮刀650位于幅面限制器350的下方,则不存在例如由于装
置的构造所导致的幅面展开,一幕流体当其在压力和/或重力下从孔中下降至刮刀尖端时
维持其宽度。

转到图7,可以看到在一个实例中,在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之间存在薄的孔或开
口。该孔从腔110的内部并经由用于辅助活塞360的运动的空间470而延伸。在本实例中,其
被平直的密封件370A被限定在其侧向端部处。幅面限制器350A的实体部分还形成流体边
界,以使得流体在由幅面限制器350设定的边界内被施加到网纹传墨辊610。刮刀650在幅面
限制器350A的下方也是可见的。在某些实例中,上壳体部160A和下壳体部160B是由对称的
半部所形成的。在本情形中,下壳体部160B的突出部部分(其对应于突出部650)可被切割以
适应幅面限制器450的侧向运动。这可在图7中看到。下壳体部160A的突出部部分的拆卸还
可有助于避免流体滴在由下方的刮刀650所形成的托盘上。在图7的实例中,系统利用重力
在孔和刀片之间取出一幕流体。

在图7的实例中,幅面限制器350不接触网纹传墨辊610的表面,即如上所述,在装
置100和传递构件之间存在限定的间距。由于装置100经由安装支架120被固定至合适位置
并且是非接触式的,这使得网纹传墨辊610的切向运动成为可能,例如从图7的透视图看是
向上和向下的方向。这可以在不影响任何流体“滴珠”区域的情况下实现,在该区域中,流体
从腔110通往网纹传墨辊610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纹传墨辊610可将沉积在其上的表面上的流体传递至橡胶
的施加辊。在本情形中,非接触式的布置结构可使得网纹传墨辊610通过切向运动(例如向
上或向下)与施加辊断开连接。例如,网纹传墨辊610可以安装在枢转臂上,该枢转臂经由例
如气动或液压活塞的另一线性致动器是可动的。该运动随后可使得流体传递到施加辊,从
而停止。这可控制幅面长度,例如被切衬底的长度。因此,在本情形中可以通过变化的高度
和宽度实现打印介质的控制。这使得离辊的流体施加(例如施加到多个被切衬底)成为可
能。例如,为了防止流体在切割长度的端部的情况下被施加至衬底,网纹传墨辊610可在图7
中竖直移位,以使得在与衬底的端部通过施加辊同时的后续时间时,流体不再通过施加辊
并因此不再通过衬底。网纹传墨辊的接合/断开时机的控制可由计算机执行,以匹配衬底长
度。这样的控制可以基于打印系统的运动部件的几何形状、时机和惯性比中一种或多种而
加以构造。

在上述情形的变型中,网纹传墨辊可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和一个维修位置。在第一、
主要的、工作位置中,网纹传墨辊与施加辊接触并将一定量的流体传递至施加辊。该装置由
切向于网纹传墨辊的调整螺钉以使得网纹传墨辊能够自由向上运动的方式被定位。幅面限
制器可具有对应于网纹传墨辊的弯曲程度的形状,从而避免显著的间隙,流体在该间隙中
可能漏出。在第二、半接合、工作位置中,网纹传墨辊向上运动某个距离。这停止了流体到施
加辊的传递。最后,在维修位置中,网纹传墨辊提升另一距离,并且使得系统清洁和维护成
为可能。

在非接触式的情形中,当网纹传墨辊向上运动时,其侧向运动是可忽略的,例如小
于0.1mm,而例如辊宽度的臂长度是200mm。在这些情形中,刮刀可被构造为足够柔性,以在
上述的网纹传墨辊的两个工作位置中被接合。为了有助于实现该效果,刮刀可以首先调整
为具有0.2mm的预载。网纹传墨辊还可以是轻质辊。

上文描述了许多实例和变型。应该注意到,所述的某些特征可以从所述实例中提
取出来并且被单独使用,以在打印系统中实现效果。此外,可以想象到特征的省略、替换和
增加。这可以取决于实施方式的具体因素而发生。

在某些所述的实例中,实现了流体幅面控制,这使得流体施加到宽度和/或长度改
变的衬底的控制成为可能。某些实例类似地提供一个或多个高效的设计特征,该特征能够
使以最小的时间量和/或最小的操作者干预的方式实现流体幅面控制成为可能。本文描述
的某些实例和/或特征可减少打印系统(例如印刷机)中的停工时间、减少周围区域的流体
污染和/或简化维护。例如,不与网纹传墨辊接触能够通过避免明显的磨损来减少维护。

在可比拟的情形中,可以使用闭合的腔。在这些情形中,腔具有固定的宽度,该宽
度取决于打印系统,例如网纹传墨辊的宽度。然而,由于腔内的流体是负压的,因此需要侧
密封件。这些侧密封件是由在长时间的时间段内承受高压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正因如此,侧
密封件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在可比拟的情形中,这些侧密封件接触网纹传墨辊。在该可比
拟的情形中,由于网纹传墨辊和密封件之间的起始压力接触,侧密封件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相比之下,根据所述的某些实例,使用非接触式的侧向端部密封件。其可以是
。这些密封件被布置成使用线性致动器而侧向运动,并且在某些情形中还使得传递
构件能够切向运动。在某些所述实例中,在腔内和腔的开口内存在高的流体压力。一旦一股
流体离开窄的开口区域,该高压力快速下降。该流体仅由上壳体部限制,该上壳体部可以是
一对、左和右的可动密封构件(如幅面限制器)的半部。施加到网纹传墨辊的过量流体可以
通过刮片准确回到流体箱中。在某些情形中,仅需要一个刮刀,这又一次简化了设计和维
护。正因如此,可以使用闭合腔的开口装置实现流体宽度控制,其能够通过“滴珠”接触将流
体供应至旋转辊。

在某些实例中,可动的活塞形成由驱动机构驱动的侧向端部密封件的一部分。该
驱动机构可包括带动力的左丝杠和右丝杠以及布置在每个活塞内的浮动螺母。在某些变型
中,每个主活塞连接到直径更小的导轨活塞,其在腔的被恰当定形的区段内滑动。

本文中所述的某些实例对片材供给输送技术是有用的,该技术需要例如在衬底幅
面内施加液体或底漆。衬底幅面可以是在给定范围内的任何纸张大小;例如,在一种情形
中,装置可支持从410mm至760mm的可变幅面宽度和从297mm至多达535mm的可变幅面长度。
这对于薄的衬底来说是特别有用的,其中由流体带来的衬底边缘的过度湿润可能导致具有
许多上游输送问题的纸张变形。这对于短的打印过程也是有用的,在该过程中,使用衬底幅
面(如宽度和长度,即在行进维度和侧向维度的值)改变底漆施加区域是有用的。

本文中所述的某些实例涉及装置和方法。在方法的情形中,可以通过使用所述的
装置或者另外的装置而应用上述的某些技术。例如,一种用于构造打印系统的方法可包括:
对于关于传递构件布置的加压腔,该加压腔被定位在距传递构件的表面预定的距离处,通
过改变加压腔的至少一个侧向密封件的位置来调节加压腔的孔的大小,其中,在使用中,供
应到加压腔的流体从加压腔的孔被施加到传递构件的表面。

已经呈现了上述的描述,其仅为了说明和描述所述原理的实例。在某些附图中,已
经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的组来减少类似的和/或可比拟的特征的对比。本文中描述了各种
变型来替代实例的特征。例如,该装置可以扩展到双机系统,辅助活塞可以用提供稳定效果
的可替代部件来代替,本文中所描述的包括活塞和/或平直的密封件的密封件中的任意一
种可以由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材料来构造。在双机系统中,包括装置100、网纹传墨辊
610和施加辊的布置结构是镜像的,其中第一布置结构安装在介质输送路径上,第二布置结
构安装在介质输送路径下,每个布置结构被构造成将流体供应到衬底的各侧。在某些情形
中,侧向密封件的至少一个包括相对于孔侧向布置的幅面限制器并包括机架,该机架被布
置成将幅面限制器定位于距传递构件的表面一限定的距离处,以使得传递构件可在不接触
幅面限制器的情况下切向运动。术语打印介质或衬底可指代离散的介质(例如一页纸张或
材料)或连续的介质(例如一卷纸或乙烯基)。该描述不旨在是详尽的或者将这些原理限制
到所公开的任何精确形式。鉴于上述的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流体施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流体施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流体施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施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施加.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描述了装置、打印系统和方法的可用于施加流体的某些实例。在某些情形中,该装置具有被布置为容纳流体的腔,该腔在一个或多个端部处被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部密封件所密封。在一种情形中,至少一个端部密封件沿着腔的轴线是可动的,以至少调节腔的容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喷射或雾化;对表面涂覆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方法〔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