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促使农作物及植物增产的增产剂及其用法。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调解农作物植物生长使其最终达到增产效果的主要有调解剂,稀土微肥等。其中调节剂常见有植物生长素、赤毒素,细胞分裂素等等。诸如类多的调节剂对调节农作物、植物生长,促使其增产效果还不够满意,而且成本也高;此外,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稀土微肥增产效果的报导较多,这些稀土微肥主要涉及到硫、钼、铜、钴、锰、锌、镍等,然而从其上述诸多稀土微肥效果看也均不够理想。
本发明即是继续人们对稀土微肥促进农作物、植物增产的研究工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能调节农作物、植物生长及增产的增产剂,以实现理想的调节及增产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是一种以可溶性锆化合物为成份的增产剂。
锆化合物公知的主要用途是在原子能研究及染料工业等方面,但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已证明,出人意料的是该物质施用于种子或植物上,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的含有可溶性锆元素的化合物包括有硫酸锆、硫酸氧锆、硝酸锆、硝酸氧锆等。
本发明所述的增产剂在实际使用中,即可单独施用于种子、植物上,也可与其他物质如:调节剂,化肥等结合使用。其所设想的处理种子或植物的方法是将成份为可溶性锆化合物的增产剂施用于种子、植物上,具体方法可采用三种:其一为将所述地增产剂用温水稀释后同种子混合一起,即:拌种;其二是将用于拌种的增产剂液体继续加水稀释浸渍种子,即:浸种;其三是用喷雾法施于种子或植物表面上。总之本发明所提出的是可以用于农作物种子或生长中的农作物、植物的增产剂,而且该增产剂可用任何已知的施用方法施用。
本发明所提出的增产剂在使用时的用量为1∶3800-26000(Kg)即:1Kg增产剂(以氧化锆含量计)可处理种子3800Kg-26000Kg,而最佳用量是:1∶5000-9000(Kg)。
实施例1:
人工选种后,选用含有硝酸锆成分增产剂进行拌种,增产剂用量为25克,拌种100公斤,拌种后阴干;然后采用常规方法播种,试验结果为:(与未用增产剂处理的比照)
(1)生态情况:
项目处理否株高(cm)节数(个)茎 粗处理5912.10.62未处理59.912.10.55
从上表看去:增产剂处理过大豆种后,可以控制种子出苗后的伸长,缩短节间长度,加大茎粗,对防止倒伏有显著作用。
(2)产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豆种施用增产剂后,相对于未用增产剂处理的比较,单株荚数增加3.99%,单株粒数增加24.2%,百粒重增加5.4%,增产16.67%。
实施例2:
将增产剂25克溶于5000斤水中,也可加入农用展着剂一并使用,用喷雾法喷洒在葡萄表面上(开花前喷洒为佳)。待葡萄果实成熟后将喷洒增产剂与未喷洒增产剂的葡萄加以比较,结果为:
经处理的:实产 22Kg/每株
未处理的:实产 10Kg/每株
此外,施用增产剂后,葡萄早熟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