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516097 上传时间:2019-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45048.5

申请日:

2017.03.10

公开号:

CN106745674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1/78申请日:20170310|||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78; C02F1/32; B01J23/745

主分类号:

C02F1/78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发明人:

袁蓉芳; 周北海; 汪少娜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代理人:

张仲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臭氧接触池包括曝气头、尾气破坏器、三个曝气区和五个反应区、进水口、出水口,曝气区与反应区交替布置,紫外灯安装在反应区中央,曝气头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曝气后臭氧通过挡板间连通孔进入最后一个反应区,经尾气破坏器后排出。水从入水口进入臭氧接触池,依次流经交替的曝气区和反应区,从出水口流出。反应区内附着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该装置结构紧凑,采用臭氧接触池,微孔曝气并结合Fe掺杂TiO2光催化剂,常温常压下即可高效降解有机物;可显著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及污染物去除率;对污染物选择性低,分解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3)、曝气区I(4)、反应区
I(5)、曝气区II(6)、反应区II(7)、曝气区III(8)、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反应区V
(11)、出水口(12)、曝气头(13)、尾气破坏器(14)和紫外灯(15),进水口(3)与臭氧发生器
(1)相连,曝气区I(4)和进水口(3)之间设置挡板,臭氧接触池(2)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曝
气区I(4)、反应区I(5)、曝气区II(6)、反应区II(7)、曝气区III(8)、反应区III(9)、反应区
IV(10)和反应区V(11),且曝气区I(4)、反应区I(5)、曝气区II(6)、反应区II(7)、曝气区III
(8)、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和反应区V(11)依次由挡板隔开,出水口(12)位于反应区
V(11)末端,反应区V(11)设置尾气破坏器(14),曝气后臭氧通过挡板间连通孔进入反应区V
(11),经尾气破坏器(14)后排出;曝气区I(4)、曝气区II(6)和曝气区III(8)内各设置一组
曝气头(13),反应区I(5)、反应区II(7)和反应区III(9)中央各设置一对紫外灯(15),反应
区IV(10)和反应区V(11)内各布置两对紫外灯(15),反应区内壁均附着活性炭负载Fe掺杂
TiO2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
(2)呈长方体,长1460mm、宽500mm、高350mm;曝气区I(4)、曝气区II(6)和曝气区III(8)的长
度分别为135mm、90mm和90mm,反应区I(5)、反应区II(7)、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和反
应区V(11)的长度分别为90mm、90mm、90mm、280mm和280mm;臭氧接触池(2)内挡板厚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池底垂
直,沿光催化臭氧接触池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池内水呈S形流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13)为
玻璃砂芯,曝气头(13)直径20mm、孔径4-7μm、孔隙率30-50%,每个曝气区内平均分布10个
曝气头(13);曝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15)长
280mm,功率为25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负载Fe
掺杂TiO2光催化剂中Fe掺杂量为0.001%,负载层数为15层。

说明书

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泊、水库等水体有机物含量增
高,水污染严重。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与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化学反
应,被广泛用于水的消毒、嗅味和色度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臭氧在水中的溶
解度较小,因此需要特殊的混合技术,使臭氧与水得到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臭氧接触池是
指通过一定方式使臭氧扩散到处理水中,与水全面接触并高效完成预期反应的装置,以“隔
板式”最为常见。

光催化臭氧化技术可以产生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的活性羟基自由基(·OH),可显
著提高臭氧化效果。光催化剂中,以TiO2最为常见。TiO2光催化法具有如下优点:常温常压下
即可催化降解有机物;对污染物选择性低,分解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去除低浓度有机
污染物;颗粒比表面积大,吸附点位多,对污染物去除率高。此外,TiO2本身不具毒性,价格
低廉,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然而,TiO2的禁带宽度较宽,光反应
中电子与空穴较易复合,从而抑制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向TiO2中掺杂金属离子,则能够有
效改变TiO2的光催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

该臭氧接触池包括进水口、曝气区I、反应区I、曝气区II、反应区II、曝气区III、反
应区III、反应区IV、反应区V、出水口、曝气头、尾气破坏器和紫外灯,进水口与臭氧发生器
相连,曝气区I和进水口之间设置挡板,臭氧接触池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曝气区I、反应区
I、曝气区II、反应区II、曝气区III、反应区III、反应区IV和反应区V,且曝气区I、反应区I、
曝气区II、反应区II、曝气区III、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和反应区V依次由挡板隔开,
出水口位于反应区V末端,反应区V设置尾气破坏器,曝气后臭氧通过挡板间连通孔进入反
应区V,经尾气破坏器后排出;曝气区I、曝气区II和曝气区III内各设置一组曝气头,反应区
I、反应区II和反应区III中央各设置一对紫外灯,反应区IV和反应区V内各布置两对紫外
灯,反应区内壁均附着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

其中,臭氧接触池为长方体,长1460mm、宽500mm、高350mm;曝气区I、曝气区II和曝
气区III的长度分别为135mm、90mm和90mm,反应区I、反应区II、反应区III反应区IV和反应
区V的长度分别为90mm、90mm、90mm、280mm和280mm;臭氧接触池内挡板厚15mm,挡板与池底
垂直,沿光催化臭氧接触池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池内水呈S形流向。

曝气头为玻璃砂芯,曝气头直径20mm、孔径4-7μm、孔隙率30-50%,每个曝气区内
平均分布10个曝气头;曝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

紫外灯长280mm,功率为25W。

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钛酸四丁酯和FeCl3滴入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30min,制成A溶液;向无水乙醇
中加入乙酸和蒸馏水,制成B溶液;将B溶液匀速滴入A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形成溶胶;将
活性炭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后在pH值为4的溶液中浸泡24h,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105℃烘干
备用;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炭纤维浸入制备TiO2的溶胶中15min,使其均匀负载;使用浸渍提
拉镀膜机以900μm/s的速度匀速提拉;将提拉获得的颗粒105℃烘干,制得负载1层的负载
TiO2;重复浸渍、提拉和烘干过程,得到一层以上负载的Fe掺杂TiO2;将负载型Fe掺杂TiO2置
于马弗炉中,500℃煅烧,获得制备完成的负载型催化剂。

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中Fe掺杂量为0.001%,负载层数为15层。

水在上述臭氧接触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5min。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臭氧接触池结构紧凑,采用微孔曝气并结合自行研发的新型Fe掺杂TiO2光催
化剂常温常压下即可高效降解有机物;对污染物选择性低,分解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具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通过优化臭氧投加方法,不需增加臭氧总投加量,即可显著提高臭氧传质效率
及污染物去除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处理效果示意图。

其中:1-臭氧发生器;2-臭氧接触池;3-进水口;4-曝气区I;5-反应区I;6-曝气区
II;7-反应区II;8-曝气区III;9-反应区III;10-反应区IV;11-反应区V;12-出水口;13-曝
气头;14-尾气破坏器;15-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
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臭氧接触池中进水口3与臭氧发生器1相连,曝气区I4和进水
口3之间设置挡板,臭氧接触池2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曝气区I4、反应区I5、曝气区II6、反
应区II7、曝气区III8、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和反应区V11,且曝气区I4、反应区I5、曝气
区II6、反应区II7、曝气区III8、反应区III9、反应区IV10和反应区V11依次由挡板隔开,出
水口12位于反应区V11末端,反应区V11设置尾气破坏器14,曝气后臭氧通过挡板间连通孔
进入反应区V11,经尾气破坏器14后排出;曝气区I4、曝气区II6和曝气区III8内各设置一组
曝气头13,反应区I5、反应区II7和反应区III9中央各设置一对紫外灯15,反应区IV10和反
应区V11内各布置两对紫外灯15,反应区内壁均附着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

其中,臭氧接触池2呈长方体,长1460mm、宽500mm、高350mm;曝气区I4、曝气区II6
和曝气区III8的长度分别为135mm、90mm和90mm,反应区I5、反应区II7、反应区III9反应区
IV10和反应区V11的长度分别为90mm、90mm、90mm、280mm和280mm;臭氧接触池2内挡板厚
15mm,挡板与池底垂直,沿光催化臭氧接触池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池内水呈S形流向。

曝气头13为玻璃砂芯,曝气头13直径20mm、孔径4-7μm、孔隙率30-50%,每个曝气
区内平均分布10个曝气头13;曝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

紫外灯15长280mm,功率为25W。

实施例1: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2:1:1,紫外灯关闭。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作为水源,臭氧
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
25.7%。

实施例2: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2:2:1,紫外灯关闭。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作为水源,臭氧
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
34.8%。

实施例3: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紫外灯关闭。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作为水源,臭氧
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
55.8%。

实施例4: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2,紫外灯关闭。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作为水源,臭氧
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
42.1%。

实施例5:

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制备步骤如下:

将钛酸四丁酯和FeCl3滴入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30min,制成A溶液;向无水乙醇
中加入乙酸和蒸馏水,制成B溶液。将B溶液匀速滴入A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形成溶胶(Fe
掺杂量为0.001%)。将活性炭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后在pH值为4的溶液中浸泡24h,用蒸馏水
清洗至中性,105℃烘干备用。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炭纤维浸入制备TiO2的溶胶中15min,使其
均匀负载。使用浸渍提拉镀膜机以900μm/s的速度匀速提拉。将提拉获得的颗粒105℃烘干,
制得负载1层的负载TiO2。重复浸渍、提拉和烘干过程,得到15层负载的Fe掺杂TiO2。将负载
型Fe掺杂TiO2置于马弗炉中,500℃煅烧,获得制备完成的负载型催化剂。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开启紫外灯,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作为水源,臭氧
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
65.9%。

实施例6:

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制备步骤如下:

将钛酸四丁酯和FeCl3滴入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30min,制成A溶液;向无水乙醇
中加入乙酸和蒸馏水,制成B溶液。将B溶液匀速滴入A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形成溶胶(Fe
掺杂量为0.001%)。将活性炭纤维用蒸馏水清洗后在pH值为4的溶液中浸泡24h,用蒸馏水
清洗至中性,105℃烘干备用。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炭纤维浸入制备TiO2的溶胶中15min,使其
均匀负载。使用浸渍提拉镀膜机以900μm/s的速度匀速提拉。将提拉获得的颗粒105℃烘干,
制得负载1层的负载TiO2。重复浸渍、提拉和烘干过程,得到15层负载的Fe掺杂TiO2。将负载
型Fe掺杂TiO2置于马弗炉中,500℃煅烧,获得制备完成的负载型催化剂。

使用时,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后通过曝气头13曝气,反应区内三点曝气,臭氧投
加总量为2mg/L,投加比为3:3:1。使用某自来水厂砂滤池出水,并向水中加入3mg/L腐殖酸
作为水源,开启紫外灯,臭氧接触池反应时间为15min,测定每个反应区结束时的出水UV254,
如图3,得到其去除率为55.9%。

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触池,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臭氧接触池包括曝气头、尾气破坏器、三个曝气区和五个反应区、进水口、出水口,曝气区与反应区交替布置,紫外灯安装在反应区中央,曝气头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曝气后臭氧通过挡板间连通孔进入最后一个反应区,经尾气破坏器后排出。水从入水口进入臭氧接触池,依次流经交替的曝气区和反应区,从出水口流出。反应区内附着活性炭负载Fe掺杂TiO2光催化剂。该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