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510326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69097.X

申请日:

2016.06.25

公开号:

CN10674744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5/56申请日:2016062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5/56; C04B35/65

主分类号:

C04B35/56

申请人:

河南工业大学

发明人:

关春龙; 郭晓旭; 赵远勇; 任瑛; 卢新坡; 牛朋达; 冯博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100号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陶瓷Al4SiC4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压块,利用自制的反应器,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通过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通过这种方法,可快速制备Al4SiC4陶瓷粉体,将烧结时间大大缩短,与传统陶瓷制备方法相比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同时获得了较好单相的样品。本发明方法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环保无污染、工艺简单、所得产品纯度较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4SiC4粉体
材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以金属Al粉、Si粉和碳黑或者石墨为原料,将金属Al粉、Si粉和碳黑或者石墨按摩
尔比(4.0~4.4):(1~1.1):(3.8~4)将上述三种物质进行充分混合:
(2)利用模具将步骤(1)的混合料压制成柱体状材料;
(3)将步骤(2)压制好的柱体状材料置于带有加热介质的自制反应器中;
(4)将步骤(3)中组装好的样品放入真空气氛微波烧结炉内,在不与原料和反应产物发
生化学反应的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一定温度下烧结,保温一定时间;
(5)将步骤(4)的烧结产物于研钵中粉碎,制得到Al4SiC4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自制反应器是在小坩埚中,用脱模介质包裹压制好的原料,然后将小坩埚放入装有加
热介质的大坩埚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加热介质可以是石墨、氧化铜、碳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
热时间为5~20分钟,加热温度为1100℃~1500°C。

说明书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陶瓷Al4SiC4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三元碳化物碳硅化铝是一种新型共价键的化合物,Al4SiC4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
高、强度大、导电导热性好、低膨胀系数、抗氧化和抗侵蚀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耐火材料行
业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1961年,Barzak等人[Xiaomei Xi, Xiaofeng Yang.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of aluninum-silicon alloy into silicon carbide performs in air[J]. J. Am.
Ceram. Soc., 1996, 79(1): 102-108.]采用 4∶1 摩尔比的铝和硅的混合粉末,蒸馏提纯
后首次得到了Al4SiC4。随后Inou等人[Akira Yamaguchi,Shaowei Zhang.Synthsis and
some properties of Al4SiC4[J]. J. Am.Ceram. Soc., 1995, 103(1): 20-24.]采用 X
射线单晶衍射和 X 射线粉末衍射的方法获取了Al4SiC4晶体学数据:空间群被标定为
P63mc,六方晶体结构单元尺寸为 a=0.32771±0.00001nm,c=2.16716±0.0002nm。近年
来,Al4SiC4陶瓷因其较低的密度(3.03g/cm3)、较高的熔点(>2037℃)、在高温下具有稳定
的理化性能和优良的机械性能等特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制作上的困难,一
直以来Al4SiC4的合成及性能的报道非常有限。

至今为止,Al4SiC4在国内外有两种相应的制备方法:一种是固-固合成,另一种是
固-液合成。固-固合成,具体方法有高温自蔓延法、热压烧结法、等离子喷涂法、固相反应烧
结法等;固-液合成,主要包括电弧焊法、渗透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是合成温度高,
反应时间长,浪费能源,成本高。2009年,周军、王刚、李红霞等人在专利(CN 101619554 A)
中提供了一种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球磨混合16-30h;冷压成
30%-60%相对密实度的预制块;在100-200℃温度下保温烘干6-8h;预制块置于碳毡制的容
器内层,外层填入辅助燃烧剂,抽真空后,通入氮气,自蔓延高温合成所需粉体。该工艺方法
耗费时间长,合成的材料致密度低。

温广武等人通过热压烧结方式[G. W. Wen, X. X. Huang.Increased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Al4SiC4 ceramics[J]. J. Eur.
Ceram. Soc, 2006, 26: 1281-1286.],采用天然石墨、金属铝粉和聚碳化硅烷(PCS)为原
料,制成 Φ55 mm×5 mm 的试样,然后在氩气环境下将原料分解为高活性的 Al、SiC、C,通
过热压烧结方式进行反应,生成Al4SiC4材料。该工艺方法生产率低、成本高。

2013年,杜文献、周莉萍等人在专利(CN 103304237 A)中提供了一种Al4SiC4粉体
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煤矸石、金属铝粉和碳粉为原料,利用等离子喷涂法直接喷涂制
备 Al4SiC4材料。该工艺方法缺点是噪音大、粉尘多,对人体有害。

K.Itatani 等人固相反应烧结法[ K. Itatani, F. Takahashi, M. Aizawa, et
al. Densif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s during the sintering of
aluminium silicon carbide[J]. J. Mater. Sci., 2002, 37: 335-342.]以 4 : 1 : 4
的比例混合Al 粉、Si 粉和活性碳粉,研磨成粉末后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到 1600 ℃,恒定
10 小时后,即可得到Al4SiC4粉末。该工艺生产效率低。

2012年,阮国智、张智慧等人在专利(CN 102730690 A)中提供了一种Al4SiC4材料
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百分含量将45~65%的Al粉、20~35%的SiC粉、
15~30%碳粉在球磨中加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80~120℃下烘干,成型,然后将试样埋在
装有金属铝粉的石墨坩埚中,再将石墨坩埚放入炉内在埋碳条件下,于1500~1700℃加热
并保温2~7小时,冷却后,从石墨坩埚中取出试样并除去表面的杂质层,即得到Al4SiC4材
料。该工艺制备不便,纯度较低。

A. Urena 等人电弧焊法[A.Urena, P.Rodrigo, L.Gil. Interfacial
reactions in an Al-Cu-Mg(2009)/SiCw composite during liquid processing[J]. J.
Mater. Sci., 2001, 36: 429-439.]在利用 SiC 晶须进行试验时,偶然发现利用电弧焊
产生的高能在接触面上出现了针状的 β-Al4SiC4。该工艺方法电弧流动速度高,反应物在高
温区停留时间短,存在寿命的问题,合成产物纯度低。

Xiaofeng Yang 等人渗透法[Xiaomei Xi, Xiaofeng Yang. 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of aluninum-silicon alloy into silicon carbide performs in air
[J]. J. Am. Ceram. Soc., 1996, 79(1): 102-108.]将 Al-Si 合金溶液加热到 1200
℃,然后浸入 Si-C 预制件,再迅速加热到 1500 ℃~1600 ℃,并进行十分钟渗透,就可得
到5 mm厚的Al4SiC4,但含有少量的 Al、α-SiC 及 SiC 相。该工艺合成材料含有少量杂质
相,纯度低。

若要将Al4SiC4陶瓷应用至工程领域,需要大量、高纯、低成本的Al4SiC4陶瓷耐火
材料。本发明采用微波混合加热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便制备出纯度很高的Al4SiC4陶瓷粉体
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普通的微波合成技术相比,微波混合加热技术有不少优点:首先是适用范围广,
既可以加热微波吸收性能很差以及容易挥发的反应物,也能制备容易氧化的样品;其次是
设备简单,除了真空气氛微波烧结炉以外,只需要氧化铝坩埚等普通材料;另外,该技术节
能省时,加热时间一般只需几分钟,最长也不过几十分钟。因此,为了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
本,有必要探索一种低成本、工艺简单的Al4SiC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
Al4SiC4陶瓷耐火材料适应高要求钢铁冶炼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Al4SiC4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采用微波混合加热技术。

主要包过以下步骤:

①原料及样品制备:

2.将石墨粉、铝粉、硅粉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并混匀,然后压片。

3.将压片放入小坩埚中,用脱模介质包裹,然后将小坩埚放入装有加热介质的大
坩埚中。

4.将组装好的样品放入真空气氛微波烧结炉内,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通过微波混
合加热合成单相的Al4SiC4粉体材料。

②评价:用XRD对样品进行表征。

③优点:

4.本发明设备简单,工艺容易控制,能耗较低。

5.所制备的样品中Al4SiC4相含量较高,接近单相。

6.制备时间短,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④说明:

3.用适当压力压制样品片,微波加热时间较短。

4.惰性气体为不与样品反应的气体。

5.所述的加热介质为能够吸收微波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后得到的样品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铝粉、硅粉、石墨粉为原料。按照= (4.1:1:4)或(4:1.2:4)或(4:1:3.8)的摩尔比称
重,将混合后的粉末置于研钵中研磨10-30分钟后,将粉末压制成柱体状后,把压块放于自
制的反应器中,盖上氧化铝的坩埚盖子,将完全组装好待烧结的样品放入到微波烧结炉后,
关闭炉门,抽取真空至-0.1后,关掉真空泵。通入氩气流量16-160L/h直至达到正常压力,调
小通入氩气流量后,启动微波烧结,烧结时间一定,烧结温度1200℃,保温时间10min。同样
方式取相同坩埚,配料、组装方式及烧结条件同上,保温时间不变,但烧结温度定为1300℃,
待样品冷却后取出,用金相砂纸表面打磨,最后研碎从而得到Al4SiC4粉体。

实施例2:

以铝粉、硅粉、石墨粉为原料。按照=(4.1:1:4)或(4:1.2:4)或(4:1:3.8)的摩尔比称
重,将混合后的粉末置于研钵中研磨10-30分钟后,将粉末压制成柱体状后,把压块放于自
制的反应器中,盖上氧化铝的坩埚盖子,将完全组装好待烧结的样品放入到微波炉后,关闭
炉门,抽取真空至-0.1后,关掉真空泵。通入氩气流量16-160L/h直至达到正常压力,调小通
入氩气流量后,启动微波烧结,烧结温度1200℃,保温10min。同样方式取相同坩埚,配料、组
装方式及烧结条件同上,烧结温度不变,但保温时间为15min。待样品冷却后取出,用金相砂
纸表面打磨,最后研碎从而得到Al4SiC4粉体。

实施例3:

以铝粉、硅粉、石墨粉为原料。按照= 4.05:1:4 的摩尔比称重,将混合后的粉末置于研
钵中研磨10-30分钟,后将粉末压制成柱体状材料。把压块放于自制的反应器中,盖上氧化
铝的坩埚盖子,将完全组装好待烧结的样品放入到微波烧结炉后,关闭炉门,抽取真空至-
0.1后,关掉真空泵。通入氩气流量16-160L/h直至达到正常压力,调小通入氩气流量后,启
动微波烧结,烧结时间一定。烧结温度定为1200℃,保温时间10min,每次实验时,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相同,但不断调整原料配比。待样品冷却后取出,用金相砂纸表面打磨,最后研碎
从而得到Al4SiC4粉体。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SUB4/SUBSICSUB4/SUB粉体的新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陶瓷Al4SiC4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压块,利用自制的反应器,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通过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通过这种方法,可快速制备Al4SiC4陶瓷粉体,将烧结时间大大缩短,与传统陶瓷制备方法相比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同时获得了较好单相的样品。本发明方法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环保无污染、工艺简单、所得产品纯度较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