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黑液除硅技术,可应用于大中小草浆造纸厂,黑液经除硅处理,草浆碱回收过程可顺利进行。碱回收率也可提高。 造纸黑液除硅技术,国外有一段法和两段法,本发明为一段法除硅。经国际联机检索中心检索得知,与本发明有关的国外技术是埃及RAKTA造纸工业总公司和西德BKMI制浆设备公司合作研究的“草浆黑液除硅技术”,该研究成果完成于1983年,采用的方法主要步骤及效果如下:
1.将来自洗涤机的稀黑液,用黑液蒸发装置浓缩至8~14B°e,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0.5以上。
2.浓黑液进入带有搅拌器和消泡剂的导流管式中和反应器,中和剂为含CO28%的烟道气。
3.析硅过程在反应器和反应停留单元内完成,析硅工艺控制条件未公开。
4.析硅后的黑液再经沉清器和污泥分离、脱水得除硅黑液和硅泥,
5.该工艺硅去除率>90%、木质素损失<0.5%、碱损失<1%。
工艺流程见图1RAKTA和BKMI公司黑液除硅工艺流程图。经资料查阅和检索。目前国内还没有与本发明相近似的烟道气一段法造纸黑液除硅技术。
鉴于国外的黑液除硅技术,虽然设备精良、工艺规范、处理效果也好,但其投资过大,难以为资金普遍困难的我国大中小型草浆造纸厂所用。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摸索并提供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简易而技术指标接近和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水平的黑液除硅技术。
本发明的实现如下:
1.取来自洗浆机的稀黑液,不经蒸发浓缩而直接进入中和反应装置,稀黑液的浓度不同厂家略有区别,一般取6-7B°e,PH为10.0~11.7。
2.用经水膜除尘后的锅炉烟道气为中和剂,其中以CO2含量3-4%计,中和反应所需的烟道气量为1200-1500m3/m3黑液,中和反应装置为泡沫塔,其传质效率高、产生泡沫用煤油消除。
3.在中和反应器中,反应的原理是烟道气中的CO2将黑液PH降低至8.5-9.0。在此PH条件下,SiO2沉淀率最大而木质素损失率最小,SiO2可以沉淀析出。
4.从中和反应器出来的PH8.5-9.0的黑液,进入浓密机保温析硅,析硅温度保持在50-35℃、保温时间为10-15小时,析硅效果最佳。
5.析硅后的黑液经沉清、污泥分离得除硅黑液和硅泥。
6.该工艺硅去除率>90%、木素损失<1.5%、碱损失<2%。
工艺流程见图2,本发明黑液除硅工艺流程图。
同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如下:
1.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
已有技术不仅多了蒸发浓缩装置,并且其采用的装有搅拌器和消泡器的导流管式中和反应器较本发明的泡沫塔复杂而投资大,沉清和污泥分离,本发明采用一般的浓密机和离心机处理,而已有技术则采用回转真空过滤机、过滤压榨等投资大的设备。
2.析硅沉降速度快、耗能低
已有技术由于黑液浓度高、粘度大、析硅时必然沉降速度慢,保温停留时间也长,能耗相应较高。
3.找到了析硅最佳工艺参数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地内容和实现办法。
实施厂家:云南省陆良县造纸厂
厂家概况:规模:6000T/年 产品:胶印书刊凸板纸与少量书写纸 原料:稻草
黑液除硅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说明如下:
1.取洗浆出来的黑液,其浓度控制为6-7B°e PH为10.0~11.7,其中SiO2含量为3.64g/l、木素含量10.23g/l、总碱16.11g/l。
2.烟道气吸收装置,即中和反应装置采用φ0.15m双层泡沫塔,塔板为板栅结构,缝隙5mm,开缝率40%、空塔速度22m/S。
3.应用该厂原有10T锅炉,经水膜除尘后的烟道气为中和剂,烟道气中含CO23-4%,由塔后引风机引入塔内,使黑液中的游离碱得到中和,从而降低黑液PH至8.5-9.0,烟道气用量为1300m3/m3黑液,泡沫塔中产生的泡沫用煤油消泡。
4.PH降至8.5-9.0的黑液进入浓密机,保温温度50-35℃,保温时间12小时,该过程为析硅。
5.浓密机上清液为除硅黑液,取样分析得SiO2含量为0.34g/l,硅去除率为90.66%,同时计算得木素,总碱残留率分别为98.48%和98.85%,即木素损失为115%,总碱损失为152%。
6.浓密机底流液经离心机分离,滤液由贮槽、泵、高位槽回流到浓密机,硅泥沉渣排弃。
运用该工艺流程、设备及工艺控制条件,在实施工厂连续运转了两个月,分析测试结果均表明该工艺可使硅去除率>90%、木质素损失<1.5%、总碱损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