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57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9574A21申请号201410345342722申请日20140718B65D81/3620060171申请人崔在九地址韩国安阳市申请人金俊希72发明人崔在九金俊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代理人陈红燕54发明名称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装有饮料或酒等液体类、下酒菜、点心类、冰淇淋等的罐装容器与盖反向结合而以杯子或酒杯形状进行使用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转换为本发明的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
2、式容器,包括容纳体,漏斗状,其上端部形成有第1结合部,下端部的面积渐渐变宽;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并形成有拉环LIFTTAB;底盖,在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借助所述密封部件被密封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下端部,并内置支座部件;支座部件,结合有所述容纳体上端部的第1结合部,中心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对应的对应结合部,并具有作为支座使用的底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574ACN104129574A1/1页21一种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3、,包括容纳体,漏斗状,其上端部形成有第1结合部,下端部的面积渐渐变宽;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底盖,在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借助所述密封部件被密封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下端部,并内置支座部件;以及支座部件,结合有所述容纳体上端部的第1结合部,中心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对应的对应结合部,并具有作为支座使用的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侧中心部形成有与所述支座部件的对应结合部结合的第2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底盖,所述支座部件的对应结合部和所述容纳体的第1结合部结合,并在翻转。
4、180度的位置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形成有拉环。5一种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体,装有内装物,形成为漏斗状;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底盖,在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借助所述密封部件而被密封的状态下,覆盖所述下端部,中心形成供插入或结合所述容纳体上端部的对应结合部,并作为支座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的上端部形成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和所述对应结合部以插入对准结合或通过丝锥结合方式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
5、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底盖的结合通过以既定间距分隔形成于所述底盖的外缘的一个以上的夹钳结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形成有拉环。权利要求书CN104129574A1/5页3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容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装有饮料或酒等液体类、下酒菜、点心类、冰淇淋等的罐装容器与盖反向结合而以杯子或酒杯形状进行使用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背景技术0002一般而言,容器是指装喝的饮料或酒等内装物的容器。0003容器根据装入其内部的内装物的种类而被研发有各种不。
6、同的形状。0004大部分容器分为装有饮料或酒等内装物的容器主体和用于密封主体的盖。0005全部喝完装入主体的内部的内装物时,扔掉容器或用于回收利用而被销毁。0006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实19949921号中研发有回收利用容器。0007实19949921号所公开的回收利用容器由盖、主体及用于支撑主体的底盖构成。0008并且,主体形成供截断的槽。0009因此,在饮用装入容器的内装物时,分离设置于容器的下侧的底盖,之后截断主体,被截断的主体的上侧部分在将盖密封的状态或由主体本身堵住的状态下,翻转被分离的下部,并结合于其中央部,而代替作为杯子或玻璃杯使用。0010现有的回收利用容器存在如下多项问题容器的一。
7、侧面必须形成截断线,并存在必须分离容器底板的问题,而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并且为了形成杯子,必须对底板的内侧进行加热而融化,而很难进行实际运用。0011现有技术文献0012专利文献0013专利文献1KR19940009921A19940521发明内容0014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5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改善容器的结构,在喝装入容器的内装物时,翻转容器,并结合盖,使得作为杯子使用,即以其它用途使用。0016尤其提供一种容器,对于拉环LIFTTAB方式的罐装式容器,通过改变容器的形状,并将盖转换为下部支座,而将其转换为玻璃杯形状的杯子。0017用于解决问题的。
8、方案0018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包括容纳体,漏斗状,其上端部形成有第1结合部,下端部的面积渐渐变宽;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并形成有拉环;底盖,在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借助所述密封部件被密封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下端部,并内置支座部件;支座部件,结合有所述容纳体上端部的第1结合部,中心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对应的对应结合部,并具有作为说明书CN104129574A2/5页4支座使用的底座。在此,优选地,所述底盖内侧中心部形成有与所述支座部件的对应结合部结合的第2结合部。0019在此,去除所述底盖,且所述支座部件的对应结合部和所述。
9、容纳体的第1结合部结合,并在旋转180的位置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0020并且,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包括容纳体,装有内装物,形成为漏斗状;密封部件,用于密封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并形成有拉环;底盖,在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借助所述密封部件而被密封的状态下,覆盖所述下端部,中心形成供插入或结合所述容纳体上端部的对应结合部,并作为支座使用。在此,所述容纳体的上端部形成有第1结合部,所述第1结合部和所述对应结合部以插入对准结合或通过丝锥结合方式结合。0021在此,所述容纳体的下端部和所述底盖的结合通过以既定间距分隔形成于所述底盖的外缘的一个以上的夹钳结合。0022发明。
10、效果0023上述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0024第一,改善容器的结构,在喝装入容器中的内装物之前,翻转容器,并结合支座部件,可使得作为杯子使用,由此,提高了产品的便利性。0025第二,通过运用杯子支座,何时何地都可以将容器以杯子或玻璃杯的形状进行使用,由此,实现了在郊外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旅行时的汽车或火车等车辆内使用,并便于在旅行场所及运动场所中的使用及携带。附图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剖视图;0027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分解截面图;0028图3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
11、器的盖子开启状态的剖视图;0029图4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盖内的底座转换为支座的状态的剖视图;0030图5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的剖视图;0031图6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分解截面图;0032图7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盖子开启状态的剖视图;0033图8为将转换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盖内的底座转换为支座的状态的剖视图。0034附图标记说明003510,20容器11、21容纳体003612第1结合突起部或结合槽部12A、13C突起。
12、003713、23底盖说明书CN104129574A3/5页5003813A第2结合突起部或结合槽部003913B底盖部件14支座部件004014A、23A结合槽部或结合突起部14B底座004114C隆起的部分15、25密封部件004215A拉环21A夹钳结合端004322结合突起部或结合槽部23B底座004423C夹钳具体实施方式004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结构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0046本发明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可以为装饮料或酒等液体类的容器,也可以为装冰淇淋的容器,或为装下酒菜或点心等固体类的容器。虽然下面所说明的容器是以装饮料或酒等液体。
13、类的容器为例进行说明,但对装入其它的内装物的情况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及效果。0047并且,本发明的容器将以拉环LIFTTAP方式打开的罐装容器作为对象。0048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作为第1及第2结合部,是将结合部的结构形成为具有突起的形状的具体的实施例,与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对应结合的结合槽部是将对应结合部的结构形成为槽状的具体实施例。因此,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结合槽部分别统称为结合部。0049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分解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
14、的盖子开启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盖内的底座转换为支座的状态的剖视图。005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10由以下构成容纳体11,装有内装物即饮料或酒等液体类;第1结合突起部12,形成于容纳体11的上端;底盖13,用于密封容纳体11的下端;支座部件14,起到支撑作用。0051容纳体11具有注入口较小并越趋向下部侧,外径变大的漏斗状,并由金属材质构成,并且在打开状态之前,如图1所示,具有翻转漏斗状而放置的形状。0052一般而言,罐装式容器形成为上下端直径为相同形状的圆筒形,但在本发明中通过翻转罐子并结合支。
15、座,而使得罐子形成玻璃杯状。0053容纳体11的下端部具有开口的状态,在借助密封部件15密封的状态下,结合或插入底盖13,底盖13内部结合为内置支座部件14的状态。0054第1结合突起部12沿着外缘形成丝锥或突起12A,并通过与支座部件14的结合槽部14A结合,使得转换为玻璃杯。0055底盖13结合于容纳体11的下端部,采用丝锥的方式,或将突起与槽双结合方式,或形成倾斜钳口而以自锁方式结合。说明书CN104129574A4/5页60056在底盖13的内部内置有作为容纳体11的支座使用的支座部件14,且中心部形成有与容纳体11的结合槽部14A结合的第2结合突起部13A,并由从第2结合突起13A延。
16、伸形成的底盖部件13B构成。0057支座部件14在由容器形状转换为杯子形状时,起到支撑杯子的作用,在未打开被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10的状态时,处于内置并固定于底盖13的内部的状态。0058此时为了维持固定状态,底盖13的中心部形成有第2结合突起部13A,且支座部件14的中心部形成有结合槽部14A。0059支座部件14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包括结合槽部14A和起到支撑作用的底座14B。0060以第2结合突起部13A和结合槽部14A的结合方式为例,适用各种形状即插入方式或通过丝锥结合方式等。0061密封部件15密封粘着于容纳体11的下端部,以防止内部的饮料或酒类渗漏。0062在此,密封。
17、部件15具有适用在金属罐啤酒罐或饮料罐上使用的拉环LIFTTAB方式的结构。0063容纳体11的第1结合突起部12和底盖13的第2结合突起部13A的形状相同,支座部件14的结合槽部14A具有与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12、13A对应的形状。0064相反地,可将支座部件14的结合槽部14A代替使用为结合突起部,此时,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12、13A必须形成为第1及第2结合槽部。0065上述第1及第2结合突起部12、13A统称为第1及第2结合部,结合槽部14A统称为对应结合部,第1及第2结合部分别与对应结合部相结合,根据对应结合部的形状的凹或凸结构形状,第1及第2结合部形成为与其相对的即凸或凹结构形状。
18、的结合结构。0066优选地,支座部件14可以在隆起的部分14C的中心形成结合槽部14A的形状参照图2,相应地,底盖13形成有第2结合突起部13A,该第2结合突起部13A形成有能够相对应地与隆起的部分结合且能够直接容纳该隆起的部分14C的形状的侵蚀部分,并能够与结合槽部14A结合。0067通过图1至图4对具有此结构的本发明的饮料或酒类容器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0068首先,装有饮料或酒类的容器10为图1所示的状态。0069在此状态下,如图3所示,将饮料或酒类容器10在翻转180度的状态下,打开底盖13。0070打开底盖13时,固定于底盖13的支座部件14为陷进的状态。0071之后,如图4所示,将容。
19、纳体11的注入口侧即第1结合突起部12插入结合于槽部14A,使支座部件14进行支撑的功能。0072接着,为了饮用,去掉密封部件15时,在装有内部饮料或酒类的状态下,具有可供饮用的杯子或玻璃杯的形状。0073此时,通过只携带容器本身,因其本身可被作为杯子使用,从而,便于携带,且郊外或车辆、室内等任何地方都能便于饮用。007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将容纳体的形状形成为了圆形,但也可构成为三角形、四方形说明书CN104129574A5/5页7或五角形或多角形形状。0075图5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分解。
20、截面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的盖子开启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将转换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罐装式容器盖内的底座转换为支座的状态的剖视图。0076如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20包括容纳体21装有内装物及饮料或酒等液体类;第1结合突起部22,形成于容纳体21的上端;底盖23,用于密封容纳体21的下端并具有支座的功能。0077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进行比较,支座部件14没有被单独构成。0078即,第1实施例的支座部件14在第2实施例中,由底盖23执行其功能。0079参照图6时,底盖23在中心部形成。
21、有结合槽部23A,在结合槽部23A直接插入或通过丝锥结合有突起部22。0080将底盖23使用为支座部件,并考虑其外部设计,为了在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时,很好地体现支座部的形状,使在3至4个地方形成夹钳,并使底座23B部分薄薄地形成。0081容纳体21的下端部被密封于密封部件25,构成使得借助拉环方式开启,且最下端部的外缘形成有突出至外侧的夹钳结合端21A。0082底盖23的夹钳23C为分别被结合于夹钳结合端21A的部分。夹钳23C以被固定的部分为基准,具有可向左右略微弯曲的弹性,构成使得可以自锁方式结合或分离于夹钳结合端21A。008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具有如下效。
22、果改善结构,即改善转换为杯子或玻璃杯形状的容器的结构,在喝装入容器的内装物之前,通过翻转容器,并结合支座部件,使作为杯子使用,提高产品的便利性,通过将饮料容器作为杯子使用,实现在郊外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在旅行时,可在汽车或火车等车辆内使用,实现在旅行场所及体育场等使用及携带的便利性。0084如上所述详细说明的本发明虽然只以限定实施例和附图为基础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技术思想和权利范围的同等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0085但应当理解,其简单的修改及变形不能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说明书CN104129574A1/8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2/8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3/8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04/8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15/8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26/8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37/8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48/8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29574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