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492115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8394.6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766330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13/00申请日:20161130|||公开

IPC分类号:

F25B13/00; F25B41/04; F25B41/06

主分类号:

F25B13/00

申请人: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牛成珂; 谢李高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空调器的系统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电子节流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设置有室外辅助换热器,制冷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制热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本发明在空调制热时,采用室外辅助换热器流路完成空调器的循环过程,利用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却过冷,提高过冷度,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热效率,而在空调制冷时采用制冷剂旁通流路完成空调器的循环过程,保证制冷效果,从而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电子节流部件、室外换热器和
四通阀且连通构成冷媒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电子节流部件之间连接有第
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制冷
剂流路设置有室外辅助换热器,制冷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制热
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
单向阀设置在室外辅助换热器所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中,制热时,冷媒冲开第二单向阀流
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设置在室外
换热器的外部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为铜管式换热器
或翅片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节流部件为毛细
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6.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空调运行模式;
步骤2,根据空调运行模式采用第一制冷剂流路或第二制冷剂流路完成制冷剂循环过
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当空调
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制热模式时,冷媒流过
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

说明书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的本职工作是制冷,根据制冷原理并利用四通阀反向实现了的空调制热效
果。当空调在冬天制热时,室内换热器处于高压,室外换热器处于低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在室内换热器换热之后,经由节流阀节流成低压气液两相进入室外换热器,从室外环境中
吸收热量进行蒸发。虽然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能够制热,但是空调的最初设计是以制冷工
况为标准进行设计的,折页决定了空调器整体的制冷性能要优于制热性能。特别是室外温
度较低的时候,空调器的制热性能会进一步下降,若结霜严重,还需要定时化霜,更是严重
影响了制热性能。从制冷原理上来分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冷凝效果越好,
过冷度越大,其节流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时的蒸发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制热。为达到该目
的,现有技术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增大室内换热器、增大室内风量或者增大室外换热
器,但是这几种方法存在增加成本以及噪音不好控制等明显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电子节
流部件、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且连通构成冷媒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电子节
流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设置有第一单
向阀,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设置有室外辅助换热器,制冷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流过第一
制冷剂流路;制热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在空调制冷时,制冷剂不会流经室
外辅助换热器,因此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而在空调制热时,经室内换热器冷却过冷后的
制冷剂首先流经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
一步冷却过冷,提高过冷度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
热效率,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室外辅助换热器所
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中,制热时,冷媒冲开第二单向阀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
流路。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的外部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的
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为铜管式换热器或翅片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节流部件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空调运行模式;

步骤2,根据空调运行模式采用第一制冷剂流路或第二制冷剂流路完成制冷剂循
环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制冷时,制冷剂不会流经室
外辅助换热器,因此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而在空调制热时,经室内换热器冷却过冷后的
制冷剂首先流经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
一步冷却过冷,提高过冷度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
热效率,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
阀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制热模式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用于提高空调制
热效果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
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
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
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
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
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2、电子节流部
件3、室外换热器4和四通阀5且连通构成冷媒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与电子节
流部件3之间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流路6和第二制冷剂流路7,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6设置有第
一单向阀8,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7设置有室外辅助换热器9,制冷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8
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6;制热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9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比如当空
调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采用室外辅助换热器9所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完成制冷剂循环
过程;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用所述第一单向阀8所在的第一制冷剂流路6完成
制冷剂循环过程。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提高空调制热效果的控制系统进行
详细说明。

具体地说采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在空调制冷时,制冷剂不会流经室外辅助换热
器9,因此保证了空调的制冷效果。而在空调制热时,经室内换热器2冷却过冷后的制冷剂首
先流经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
却过冷,提高过冷度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热效率,
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实施例二:所述还包括有第二单向
阀10,所述第二单向阀10设置在室外辅助换热器9所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中,制热时,冷媒
冲开第二单向阀10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9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冷剂
流路6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第一单向阀8的开度封闭实现
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2冷却过冷后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所在的第二制冷剂
流路7,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却过冷,一般的空调器,
在经过室内换热后,出口温度大概在30度左右,而经过本实施例的室外辅助换热器9后,温
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到25度,甚至更低,然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
热效果和制热效率。而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单向阀8的打开,此时空调
压缩机1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外换热器4冷却冷凝,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
力不变,温度降低,由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低温高压液体,再经节流装置转化为低温低压液体
后直接经第一制冷剂流路6进入室内换热器2蒸发并回到压缩机1,完成制冷剂循环过程,此
时制冷剂不会在室外辅助换热器9中进行循环,从而保证了制冷效果,控制方法简单且控制
效率高。

具体地说,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设置在室外换热器4
的外部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内部。本实施例室外辅助换热器9的设置方式多样,且无论
设置在室外换热器4的外部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内部,均可实现通过室外辅助换热器9
提高过冷度的效果。

具体地说,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为铜管式换热器或翅
片式换热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可以有翅片也可以不需要翅片仅仅采用铜
管,翅片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且适应性强,而铜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相对翅片式换热
器较低且容易清洗,因此可以根据空调的使用环境以及其他情况进行选择。当然本发明的
室外辅助换热器9不仅仅局限于翅片式换热器或者铜管式换热器,其他可以实现与室外温
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说,所述电子节流部件3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或者
电子膨胀阀或者热力膨胀阀均有良好的节流作用,其中,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的开度
可根据需要的过冷度控制,而毛细管的生产成本低、装配简单方便。应理解,本发明的电子
节流部件3不仅仅局限于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其他可以实现节流的节流部件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文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空调制热效果的控制系
统,下面结合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空调制热效果的控制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空调运行模式;

步骤2,根据空调运行模式采用第一制冷剂流路6或第二制冷剂流路7完成制冷剂
循环过程。

采用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制冷时,空调压缩机1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
进入室外换热器4冷却冷凝,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由高温高压气
体转化低温高压液体,再经节流装置转化为低温低压液体后直接经第一制冷剂流路6进入
室内换热器2蒸发并回到压缩机1,完成制冷剂循环过程,此时制冷剂不会在室外辅助换热
器9中进行循环,从而保证了制冷效果。而在空调制热时,经室内换热器2冷却过冷后的制冷
剂流入所述室外辅助换热器9,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
却过冷,一般的空调器,在经过室内换热后,出口温度大概在30度左右,而经过本实施例的
室外辅助换热器9后,温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到25度,甚至更低,然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
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热效率,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尤其是
在中低频阶段,提升效果更为明显,适用于制热要求较高的地区与国家。

实施例一,所述步骤2具体为: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
阀8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6;制热模式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9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本
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冷剂流路6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第一
单向阀8的开度封闭实现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2冷却过冷后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外辅助换
热器9所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7,利用室外侧的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冷
却过冷,一般的空调器,在经过室内换热后,出口温度大概在30度左右,而经过本实施例的
室外辅助换热器9后,温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到25度,甚至更低,然后再进入室外机换热器吸
热蒸发,从而提高整体制热效果和制热效率。而当空调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第一单向阀
8的打开,此时空调压缩机1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外换热器4冷却冷凝,制冷剂在
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由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低温高压液体,再经节流装置
转化为低温低压液体后直接经第一制冷剂流路6进入室内换热器2蒸发并回到压缩机1,完
成制冷剂循环过程,此时制冷剂不会在室外辅助换热器9中进行循环,从而保证了制冷效
果,控制方法简单且控制效率高。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用于
提高空调制热效果的空调系统。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空调器的系统所述室内换热器与电子节流部件之间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设置有室外辅助换热器,制冷时,冷媒冲开第一单向阀流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制热时,冷媒流过室外辅助换热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本发明在空调制热时,采用室外辅助换热器流路完成空调器的循环过程,利用更低温度的室外环境对制冷剂进行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