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478785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18874.9

申请日:

2013.11.26

公开号:

CN103641605A

公开日:

2014.03.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31126|||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F11/08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大连民族学院

发明人:

刘秋; 于基成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西路18号大连民族学院科技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代理人:

胡景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生物菌肥由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混合而成。和生产上常用的生物菌肥肥效相比,本生物菌肥肥效更高。在以辣椒、茄子和番茄作为施肥对象,以不施肥、施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鸡粪作为对照,本发明生物菌肥明显促进三种蔬菜的生物产量,施用菌肥的三种蔬菜生物量均明显高出不施肥、施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鸡粪50%以上。接种茄子黄萎病的试验表明,该菌肥配方也可有效抑制和缓解该病害的发生。土壤酶活性测试试验表明,经过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不施肥、施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鸡粪,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90:1的质量比复混而得;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50wt%鸡粪
20wt%煤矸石粉
15wt%粉碎秸秆
15wt%膨润土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逐个粉碎成20目的细粉配料,按上述设计配方比例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加水充分混合,控制含水量低于25wt%,挤压造粒,80℃烘干15min以杀死致病菌;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扩培,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具体如下:
(1)菌种的活化: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J1(Bacillus megatherium)、胶冻样芽孢杆菌J2(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龟裂链霉菌J3(Streptomyces rimosus)各自接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从而得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活化培养基配方,以添加1000ml H2O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2)菌种的扩培: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18~25℃下固体发酵3-5天,得发酵料;再以发酵料为菌种,按照1:10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混合均匀,18~25℃下固体发酵15天,最终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剂;
(3)混合造粒: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J1菌剂、发酵成熟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2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J3菌剂按照体积比1:2:2混合后,将其与粘结剂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含水量低于25wt%,挤压造粒成粒径≦1mm的微粒,75℃烘干15min后冷却,得到菌剂微粒。

2.  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是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是氮素、磷素和有机质转化能力高和有效活菌数高并能够抗黄萎病的生物菌肥。
背景技术
我国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研究,而且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微生物肥料中,根瘤菌肥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大豆、花生、紫云英及豆科牧草接种面积较大,增产效果明显。同时,近几年我国其它种类菌肥发展迅速。在生物复合肥料研究开发领域中,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与产业界合作,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开发形式,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生物复肥生产企业规模一般在1.5~3.5万吨/年,有8种生物肥料已获得农业部首次认证,并在国内推广使用。但国内现在仅有250~300家企业,年产60万吨细菌肥料。而化肥年产量为1.2亿吨。微生物肥料的产量仅为化肥的1/200。有关专家估计,若微生物肥料产量为化肥的3%,则可增产粮食50~100万吨/年。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还会引起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开发生产高效优质的微生物肥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急切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可见,微生物肥料在我国是亟待发展的农业产品,而且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生物菌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高肥效,提高土壤肥力关键是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催化土壤中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反映了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和方向,其活性大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关键的土壤酶主要有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其中脲酶是一种作用于酞胺的C-N键(非肤)的水解酶,是评价土壤氮素生物转化方向与强度的指标,其活性强弱与氮素转化快慢有密切关系。磷酸酶活性是评价土壤磷素生物转化方向与强度的指标,其活性大小与土壤有效磷多寡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是评价土壤肥力有机质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酶活性的分析,可以间接地了解或是预测某些营养物质的转化情况、以及土壤肥力状况。在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过氧化氢酶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物菌肥的肥效与菌肥中有效活菌数有关,很多生物菌肥的肥效会因为长期贮存,生物菌肥的活菌数降低而受到影响。如何制备出高贮藏期的生物菌肥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主要侵染番茄、茄子、青椒、甜瓜、白菜、萝卜、黄豆等,寄主十分广泛,属于比较典型土传病害,每年给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使用化学药物处理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如果能够通过生物菌肥利用自身改善土壤益生菌环境,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同时具有高贮藏期,并能抗黄萎病的的生物菌肥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90:1的质量比复混而得;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50wt%鸡粪
20wt%煤矸石粉
15wt%粉碎秸秆
15wt%膨润土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逐个粉碎成20目的细粉配料,按上述设计配比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加水充分混合使含水量低于25wt%,挤压造粒,80℃烘干15min以杀死致病菌;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扩培,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具体如下:
(1)菌种的活化: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J1(Bacillus megatherium)、胶冻样芽孢杆菌J2(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龟裂链霉菌J3(Streptomyces rimosus)各自接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从而得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活化培养基配方,以添加1000ml H2O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2)菌种的扩培: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即按此质量配比而得的混合物:50wt%鸡粪、20wt%煤矸石粉、15wt%粉碎秸秆和15wt%膨润土)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18~30℃下固体发酵3-5天,得发酵料;再以发酵料为菌种,按照1:10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混合均匀,18~30℃下固体发酵15天,最终使其中的活菌数均达到1012以上,且巨大芽孢杆菌J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J2培养至芽孢成熟期,龟裂链霉菌J3培养至孢子成熟期;从而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剂;
菌种单独活化、扩培,有利于快速烘干保存,可显著提高活菌数。
(3)混合造粒: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J1菌剂、发酵成熟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2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J3菌剂按照体积比1:2:2混合后,将其与粘结剂混合后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使其低于25wt%,挤压造粒成粒径≦1mm的微粒,75℃烘干15min后冷却,得到菌剂微粒。
上述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的烘干均为顺流烘干,具体是将湿颗粒通过烘干机前部的中间仓进入烘干筒内,与此同时热风以顺流方式进入烘干筒,在旋转筒体的内抄板带动下,物料被抄起,形成分撒均匀的较密集的料幕,从而增加了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不仅加大了传热系数,而且也避免了热气流的短路。
所述的烘干机可以选用任意一种能够完成烘干步骤的市售烘干机,但优选以下厂家生产的该型号的烘干机: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顺流滚筒式烘干机GHGф1.0*12*1。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通过上述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有益效果:经检测,本发明提供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中活体菌数目超过1012cfu/g,水分含量低于10%。使用该肥的可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同时具有高贮藏期,并能抗黄萎病的突出优点。由于采用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复混的方式,载体颗粒可以使活菌剂微粒中的菌数增殖,使得该菌肥的肥力缓释、肥效期增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菌肥载体颗粒形态;
该菌肥载体颗粒外表形态灰褐色,圆柱形,pH7.2,水分含量低于8%,有机质含量高于55%。
图2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菌剂微粒形态;
该菌剂微粒球形,直径1-2mm,棕褐色,有效活菌数超过1011cfu/g。
图3是试验例1中经不同方式处理的辣椒长势图;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无论生物量、产量还是氮、磷有机质转化酶活性以及肥效期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图4是试验例2中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茄子长势图;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无论生物量还是氮、磷以及有机质转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同时,耐枯萎病能力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图5是试验例3中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番茄长势图;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无论生物量还是氮、磷以及有机质转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在图3-5中,1—4分别为:1.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2.有机肥-鸡粪处理土壤,3.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4.肥料处理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证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90:1的质量比复混而得到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50wt%鸡粪
20wt%煤矸石粉
15wt%粉碎秸秆
15wt%膨润土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逐个粉碎成20目的细粉配料,按上述设计配方比例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加水充分混合使含水量低于25wt%,挤压造粒,80℃烘干15min以杀死致病菌;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所述的粘结剂添加量并无限制,以能够顺利造粒为标准即可。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扩培,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具体如下:
(1)菌种的活化: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J1(Bacillus megatherium)、胶冻样芽孢杆菌J2(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龟裂链霉菌J3(Streptomyces rimosus)各自接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从而得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活化培养基配,以添加1000ml H2O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2)菌种的扩培: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18~25℃下固体发酵3-5天,得发酵料;再以发酵料为菌种,按照1:10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 混合均匀,18~25℃下固体发酵15天,最终使其中的活菌数均达到1011以上,且巨大芽孢杆菌J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J2培养至芽孢成熟期,龟裂链霉菌J3培养至孢子成熟期;从而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剂;
采用菌种单独活化、扩培,有利于快速烘干保存,可显著提高活菌数。
(3)混合造粒: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J1菌剂、发酵成熟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2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J3菌剂按照体积比1:2:2混合后,将其与粘结剂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含水量低于25wt%,挤压造粒成粒径≦1mm的微粒,75℃烘干15min后冷却,得到菌剂微粒。
优选的,上述的烘干均为顺流烘干,具体是将湿颗粒通过烘干机前部的中间仓进入烘干筒内,与此同时热风以顺流方式进入烘干筒,在旋转筒体的内抄板带动下,物料被抄起,形成分撒均匀的较密集的料幕,从而增加了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不仅加大了传热系数,而且也避免了热气流的短路。
所述的烘干机可以选用任意一种能够完成烘干步骤的市售烘干机,但优选以下厂家生产的该型号的烘干机: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顺流滚筒式烘干机GHGф1.0*12*1。
过筛分级检验和包装
经振动筛分级,将过大和过小颗粒返回粉碎机,粉碎后掺入新物料再利用。然后分别将制备好的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90:1均匀混合。抽样检测,菌肥中活体菌数目超过1012cfu/g,水分含量低于10%。检验合格后定量装袋,包装袋优先选用有内膜的双层编织袋,有利于保持水分和防止菌肥受到外界污染。
试验例1: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茄子生物量及其抗茄子黄萎病的肥效试验:
(1)试验场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土壤为正常壤土,参试茄子品种为辽茄7号。先用细土催芽,待苗长至2叶期时,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每个处理10盆,每盆2棵茄子,4个处理方式,2组实验(分别用于生物量测量和接种茄子黄萎病抗性试验)合计160棵茄子。
(2)试验设4个处理:
1.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1)
2.有机肥-鸡粪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2)
3.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3),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型号:N-P2O5-K2O15-12-18.有效成分含量: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5(%),有效磷含量≥:12(%),水分含量≤:3(%),有效钾含量≥:18(%),总氮含量≥:15(%)。
4.无肥料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4)
(3)肥料施入方式
无机复合肥(处理3)作追肥处理,在移栽2周后,茄子苗已恢复正常生长,开始施加无机复合肥施入量为20g/盆,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有机肥-鸡粪(处理2)和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1)均作为种肥施入,即在移栽茄子苗时,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3,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7,然后装入花盆,移栽茄子苗。
(4)管理
移栽后,将4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正常管理,不再增施任何肥料,每周观察茄子长势。
(5)试验、试验数据统计及结果
生物量测量及黄萎病抗性试验:
待经过各种处理的茄子生长到6叶期时,小心拔出茄子,去掉茄子根部土壤,测量茄子株高及干重。茄子施肥后2周,接种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接种时,用刀在2株苗中间划破土壤,造成茄子根系伤害,按照每盆50ml(孢子浓度超过106个/ml)接种量,四种处理相同,一个月后调查发病率,整个生长期观察菌株存活状况,调查存活率。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茄子长势见图3。
从表1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茄子长势旺盛,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3种处理,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3倍多,是无基复合肥处理的2倍有余,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3种处理,颜色也较其它3种处理更深。接种黄萎病菌的实验结果表明,虽然接种后4种处理的发病率均较高,处理1也高达75%,但处理1发病较晚。且经过整个生长期观察,经过菌肥处理的土壤,虽然处理1发病率也较高,但最终存活率达到75%,明显的高于其它3种处理,并且开始正 常结果,而其它3种处理虽然也有部分存活,但没有一株结果,说明经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具有抗黄萎病和修复功能。
表1不同肥料处理对茄子生物量及抗性实验结果
处理1234茄子株高(cm)21.416.910.57.3茄子生物量(湿重,g)7.3415.2233.4702.146发病率75%85%80%100%存活率75%45%35%5%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待茄子6叶期时,分别取各处理花盆土壤。取土壤时,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称量生物量用),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每盆取土200g,放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从表2的试验结果可知,处理4的3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尤其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不施肥土壤相应酶活性的2倍,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其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尤其是磷素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显著好于无机肥和有机肥。
表2不同肥料处理对茄子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μg/g)

试验例2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辣椒生物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1)试验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土壤为正常壤土,参试辣椒品种为赤选2号。先用细土催芽,待苗长至2叶期时,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每个处理10盆,每盆2棵辣椒,4个处理用于生物量测量和产量测量)合计40棵茄子。
(2)试验设4个处理:
1.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1)
2.有机肥-鸡粪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2)
3.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3),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型号:N-P2O5-K2O15-12-18. 有效成分含量: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5(%),有效磷含量≥:12(%),水分含量≤:3(%),有效钾含量≥:18(%),总氮含量≥:15(%)。4.无肥料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4)
(3)肥料施入方式
无机复合肥(处理3)作追肥处理,在移栽2周后,辣椒苗已恢复正常生长,开始施加无机复合肥,施入量为20g/盆,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有机肥-鸡粪(处理2)和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1)均作为种肥施入,即在移栽辣椒苗时,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3,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7,然后装入花盆,移栽辣椒苗。
(4)管理
移栽后,将4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正常管理,不再增施任何肥料,每周观察辣椒长势。
(5)调查及结果
生物量测量:待辣椒长至6叶时,测量辣椒株高及生物量,整个辣椒生长季期间,辣椒变红随时采收,晾干,整个生长季结束后,测量辣椒产量。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辣椒长势见图4。
从表3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长势旺盛,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3种处理,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近3倍,是无基复合肥处理的近2倍,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3种处理,颜色也较其它3种处理更深。产量测定结果表明,经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产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处理,菌肥处理土壤辣椒平均单株产量干重达到36.71g,是有机肥鸡粪处理近3倍,无机肥复合肥处理的9倍还多。而不施任何肥料土壤的辣椒几乎没有产果。
表3不同肥料处理对辣椒株高、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处理1234株高(cm)19.417.28.65.7生物量(湿重,g)6.3195.4832.3151.746单株产量(干重,g)36.7112.323.940单株产量(湿重,g)444.36149.4742.370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待辣椒6叶期时,分别取各处理花盆土壤。取土壤时,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称量生物量用),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每 盆取土200g,放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从表4的试验结果可知,处理1的3种酶即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其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表4不同肥料处理对辣椒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μg/g)

菌肥的肥力缓释、肥效期增长:
移栽后,将4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正常管理,同时整个生长季不再增施任何肥料,每周观察辣椒长势,直至整个生长季结束。结果表明,直至整个生长季结束,菌肥处理的辣椒长势一直最好,无论是生物量还是产量都最高,整个优势保持至生长季结束,说明该菌肥具有肥力缓释,肥效期长的功效。
试验例3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1)试验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土壤为正常壤土,参试番茄品种为L402。先用细土催芽,待苗长至2叶期时,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每个处理10盆,每盆2棵番茄,4个处理用于生物量测量和产量测量)合计40棵番茄。
(2)试验设4个处理:
1.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1);
2.有机肥-鸡粪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2);
3.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3),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型号:N-P2O5-K2O15-12-18.有效成分含量: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5(%),有效磷含量≥:12(%),水分含量≤:3(%),有效钾含量≥:18(%),总氮含量≥:15(%);
4.无肥料处理土壤(以下简称为处理4)。
(3)肥料施入方式
无机复合肥(处理3)作追肥处理,在移栽2周后,番茄苗已恢复正常生长, 开始施加无机复合肥施入量为20g/盆,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有机肥-鸡粪(处理2)和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1)均作为种肥施入,即在移栽番茄苗时,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3,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1:7,然后装入花盆,移栽番茄苗。
(4)管理
移栽后,将4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正常管理,不再增施任何肥料,每周观察番茄长势。
(5)调查及结果
生物量测量:待西红柿长至6叶时,测量番茄株高及生物量。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番茄长势见图4。
从表5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长势旺盛,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3种处理,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近3倍多,是无基复合肥处理的近2倍,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3种处理,颜色也较其它3种处理更深。
表5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株高、生物量影响
处理1234株高(cm)23.418.912.58.3生物量(湿重,g)10.537.724.283.21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待西红柿出现第6分支叶时,分别取各处理花盆土壤。取土壤时,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称量生物量用),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每盆取土200g,放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从表6的试验结果可知,处理4的3种酶——即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尤其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不施肥土壤相应酶活性的2倍,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其土壤氮素转化、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表6不同肥料处理对西红柿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μg/g)

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测定;
通过按照201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实施的NY884-2012《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对本发明生物菌肥进行测试,通过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生物菌肥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刚颁布实施不久的国家标准测,并且菌剂微粒经过12个月储藏后有效活菌数仍能达到1011cfu/g,试验结果见表7、表8:
表7本发明生物菌肥质量检测结果

表8本发明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检测结果(单位cfu/g)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16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1605 A (21)申请号 201310618874.9 (22)申请日 2013.11.26 C05G 3/00(2006.01) C05F 11/08(2006.01) (71)申请人 大连民族学院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河西路 18 号大连民族学院科技处 (72)发明人 刘秋 于基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 ( 特殊 普通合伙 ) 21235 代理人 胡景波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 备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 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生物菌肥由菌肥载体颗粒和 菌剂微粒混合而成。和生产上常用的生物菌肥 肥效相比, 本生物菌肥肥效更高。在以辣椒、 茄 子和番茄作为施肥对象, 以不施肥、 施无机复合肥 和有机肥 - 鸡粪作为对照, 本发明生物菌肥明显 促进三种蔬菜的生物产量, 施用菌肥的三种蔬菜 生物量均明显高出不施肥、 施无机复合肥和有机 肥-鸡粪50% 以上。 接种茄子黄萎病的试验表明, 该菌肥配方也可有效抑制和缓解该病害的发生。 土壤酶活性测试试验表明, 经过本发明生物菌肥 处理的土壤, 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不施肥、 施无机 复合肥和有机肥 - 鸡粪, 能够。

3、更好地促进土壤氮 素转化、 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1605 A CN 103641605 A 1/1 页 2 1.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是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 照 90 : 1 的质量比复混而得 ;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 50wt% 鸡粪 20wt% 煤矸石粉 15wt% 粉碎秸秆 15wt% 膨润土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

4、备原料逐个粉碎成 20 目的细粉配料, 按上述设计配方比 例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 加水充分混合, 控制含水量低于 25wt%, 挤 压造粒, 80烘干 15min 以杀死致病菌 ; 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 ;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 扩培, 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 具体如下 : (1) 菌种的活化 : 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 J1(Bacillus megatherium) 、 胶冻样芽 孢杆菌 J2(Bacillus mucilaginosus) 和龟裂链霉菌 J3(Streptomyces rimosus) 各自接 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 从而得到三。

5、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 活化培养基配方, 以添加 1000ml H2O 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 (2) 菌种的扩培 : 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 料按照 1:2 的质量比混合, 18 25下固体发酵 3-5 天, 得发酵料 ; 再以发酵料为菌种, 按 照1:10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 混合均匀, 1825下固体发酵 15 天, 最终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剂 ; (3) 混合造粒 : 将步骤 (2) 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 J1 菌剂、 发酵成熟的胶冻样 芽孢杆菌 J2 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 J3 菌剂按照体积比 1:2:2 混合后。

6、, 将其与粘结 剂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含水量低于 25wt%, 挤压造粒成粒径 1mm 的微粒, 75烘干 15min 后 冷却, 得到菌剂微粒。 2. 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其特征在于是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制得的高 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1605 A 2 1/10 页 3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工艺, 尤其是氮素、 磷 素和有机质转化能力高和有效活菌数高并能够抗黄萎病的生物菌肥。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早在 50 年代就开始了微生物肥料的生产。

7、和研究, 而且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 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微生物肥料 中, 根瘤菌肥的应用最为广泛, 其中大豆、 花生、 紫云英及豆科牧草接种面积较大, 增产效果 明显。同时, 近几年我国其它种类菌肥发展迅速。在生物复合肥料研究开发领域中, 许多高 校和研究机构正在与产业界合作, 采用产、 学、 研结合的开发形式, 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 我国生物复肥生产企业规模一般在 1.5 3.5 万吨 / 年, 有 8 种生物肥料已获得农业部首次认证, 并在国内推广使用。但国内现在仅有 250 300 家 企业, 年产 60 万。

8、吨细菌肥料。而化肥年产量为 1.2 亿吨。微生物肥料的产量仅为化肥的 1/200。有关专家估计, 若微生物肥料产量为化肥的 3%, 则可增产粮食 50 100 万吨 / 年。 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还会引起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开发生产高效优质的微生物肥 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急切需要,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可见, 微生物肥料在我国是亟 待发展的农业产品, 而且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0003 生物菌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高肥效, 提高土壤肥力关键是提高土壤酶的 活性,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它催化土壤 中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反映了土壤中各种。

9、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和方向,其活性大小是土 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关键的土壤酶主要有脲酶、 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其中脲酶是一种作用 于酞胺的 C-N 键 ( 非肤 ) 的水解酶 , 是评价土壤氮素生物转化方向与强度的指标 , 其活性 强弱与氮素转化快慢有密切关系。磷酸酶活性是评价土壤磷素生物转化方向与强度的指 标 , 其活性大小与土壤有效磷多寡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是评价土壤肥力有机质转化能力 的重要指标 , 通过酶活性的分析 , 可以间接地了解或是预测某些营养物质的转化情况、 以 及土壤肥力状况。在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 , 过氧化氢酶占有重要的地位。 0004 生物菌肥的肥效与菌肥中有效活菌数。

10、有关, 很多生物菌肥的肥效会因为长期贮 存, 生物菌肥的活菌数降低而受到影响。如何制备出高贮藏期的生物菌肥显得尤为重要。 0005 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 主要侵染番茄、 茄子、 青椒、 甜瓜、 白 菜、 萝卜、 黄豆等, 寄主十分广泛, 属于比较典型土传病害, 每年给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造成 了大量的损失。使用化学药物处理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 如果能够通过生物菌肥利用自身 改善土壤益生菌环境, 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土壤酶 活性, 提高土壤氮素转化、 磷素转化和有。

11、机质转化能力, 同时具有高贮藏期, 并能抗黄萎病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3 2/10 页 4 的的生物菌肥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 0008 一种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是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 按照 90 : 1 的质量比复混而得 ; 0009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 0010 50wt% 鸡粪 0011 20wt% 煤矸石粉 0012 15wt% 粉碎秸秆 0013 15wt% 膨润土 0014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逐个粉碎成 20 目的细粉配料, 按上述设计配 比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

12、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 加水充分混合使含水量低于 25wt%, 挤压造 粒, 80烘干 15min 以杀死致病菌 ; 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 ; 0015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 扩培, 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 具体如下 : 0016 (1) 菌种的活化 : 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 J1(Bacillus megatherium) 、 胶冻 样芽孢杆菌 J2(Bacillus mucilaginosus) 和龟裂链霉菌 J3(Streptomyces rimosus) 各 自接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 从而得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 0017 活化培养基配方, 以添加 100。

13、0ml H2O 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 0018 0019 (2) 菌种的扩培 : 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 备原料 (即按此质量配比而得的混合物 : 50wt% 鸡粪、 20wt% 煤矸石粉、 15wt% 粉碎秸秆和 15wt%膨润土) 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 1830下固体发酵3-5天, 得发酵料 ; 再以发酵料 为菌种, 按照 1:10 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 混合均匀, 18 30 下固体发酵15天, 最终使其中的活菌数均达到1012以上, 且巨大芽孢杆菌J1和胶冻样芽孢 杆菌J2培养至芽孢成熟期, 龟裂链霉菌J3培养至孢子成熟期 。

14、; 从而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 剂 ; 0020 菌种单独活化、 扩培, 有利于快速烘干保存, 可显著提高活菌数。 0021 (3) 混合造粒 : 将步骤 (2) 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 J1 菌剂、 发酵成熟的胶 冻样芽孢杆菌 J2 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 J3 菌剂按照体积比 1:2:2 混合后, 将其与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4 3/10 页 5 粘结剂混合后加水搅拌, 控制含水量使其低于 25wt%, 挤压造粒成粒径 1mm 的微粒, 75 烘干 15min 后冷却, 得到菌剂微粒。 0022 上述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的烘干均为顺流烘干, 具体是将湿颗粒通。

15、过烘干机 前部的中间仓进入烘干筒内, 与此同时热风以顺流方式进入烘干筒, 在旋转筒体的内抄板 带动下, 物料被抄起, 形成分撒均匀的较密集的料幕, 从而增加了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 , 不 仅加大了传热系数, 而且也避免了热气流的短路。 0023 所述的烘干机可以选用任意一种能够完成烘干步骤的市售烘干机, 但优选以下厂 家生产的该型号的烘干机 : 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 顺流滚筒式烘干机 GHG1.0*12*1。 0024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通过上述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制 得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物菌肥。 0025 有益效果 : 经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病生。

16、物菌肥中活体菌数目 超过 1012cfu/g, 水分含量低于 10%。使用该肥的可增强土壤酶活性, 提高土壤氮素转化、 磷 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 同时具有高贮藏期, 并能抗黄萎病的突出优点。 由于采用了菌肥 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复混的方式, 载体颗粒可以使活菌剂微粒中的菌数增殖, 使得该菌肥 的肥力缓释、 肥效期增长。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菌肥载体颗粒形态 ; 0027 该菌肥载体颗粒外表形态灰褐色, 圆柱形, pH7.2, 水分含量低于 8%, 有机质含量高 于 55%。 0028 图 2 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菌剂微粒形态 ; 0029 该菌剂微粒球形, 直径 1-。

17、2mm, 棕褐色, 有效活菌数超过 1011cfu/g。 0030 图 3 是试验例 1 中经不同方式处理的辣椒长势图 ; 0031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 无论生物 量、 产量还是氮、 磷有机质转化酶活性以及肥效期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0032 图 4 是试验例 2 中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茄子长势图 ; 0033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 无论生物 量还是氮、 磷以及有机质转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同时, 耐枯萎病能力也明显 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0034 图 5 是试验例 3 中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番茄长。

18、势图 ; 0035 四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辣椒长势最为明显, 无论生物 量还是氮、 磷以及有机质转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0036 在图 3-5 中, 14 分别为 : 1.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 2. 有机肥 - 鸡粪处理土 壤, 3. 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 4. 肥料处理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实施例证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 此。 0038 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5 4/10 页 6 0039 将菌肥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 90 : 1 的质量比复混而得到高肥力长效期抗黄萎 病生。

19、物菌肥 ; 0040 所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及其配比为 : 0041 50wt% 鸡粪 0042 20wt% 煤矸石粉 0043 15wt% 粉碎秸秆 0044 15wt% 膨润土 0045 将上述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逐个粉碎成 20 目的细粉配料, 按上述设计配 方比例及先后顺序加入搅拌机中并加入粘结剂搅拌, 加水充分混合使含水量低于 25wt%, 挤 压造粒, 80烘干 15min 以杀死致病菌 ; 冷却后即得菌肥载体颗粒 ; 所述的粘结剂添加量并 无限制, 以能够顺利造粒为标准即可。 0046 所述的菌剂微粒是通过先菌种活化、 扩培, 后混合造粒的步骤而得, 具体如下 : 00。

20、47 (1) 菌种的活化 : 由斜面分别取巨大芽孢杆菌 J1(Bacillus megatherium) 、 胶冻 样芽孢杆菌 J2(Bacillus mucilaginosus) 和龟裂链霉菌 J3(Streptomyces rimosus) 各 自接入液体的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 从而得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 ; 0048 活化培养基配, 以添加 1000ml H2O 的培养基计具体如下 : 0049 0050 (2) 菌种的扩培 : 将上述三种活化后的培养料分别与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 备原料按照 1:2 的质量比混合, 18 25下固体发酵 3-5 天, 得发酵料 ; 再以发酵料为菌 。

21、种, 按照 1:10 的质量比接种混合后的菌肥载体颗粒的制备原料, 混合均匀, 18 25下固 体发酵15天, 最终使其中的活菌数均达到1011以上, 且巨大芽孢杆菌J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 J2 培养至芽孢成熟期, 龟裂链霉菌 J3 培养至孢子成熟期 ; 从而得到三种发酵成熟的菌剂 ; 0051 采用菌种单独活化、 扩培, 有利于快速烘干保存, 可显著提高活菌数。 0052 (3) 混合造粒 : 将步骤 (2) 得到的发酵成熟的巨大芽孢杆菌 J1 菌剂、 发酵成熟的 胶冻样芽孢杆菌 J2 菌剂和发酵成熟的龟裂链霉菌 J3 菌剂按照体积比 1:2:2 混合后, 将其 与粘结剂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含水量。

22、低于 25wt%, 挤压造粒成粒径 1mm 的微粒, 75烘干 15min 后冷却, 得到菌剂微粒。 0053 优选的, 上述的烘干均为顺流烘干, 具体是将湿颗粒通过烘干机前部的中间仓进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6 5/10 页 7 入烘干筒内, 与此同时热风以顺流方式进入烘干筒, 在旋转筒体的内抄板带动下, 物料被抄 起, 形成分撒均匀的较密集的料幕, 从而增加了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 , 不仅加大了传热系 数, 而且也避免了热气流的短路。 0054 所述的烘干机可以选用任意一种能够完成烘干步骤的市售烘干机, 但优选以下厂 家生产的该型号的烘干机 : 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 。

23、顺流滚筒式烘干机 GHG1.0*12*1。 0055 过筛分级检验和包装 0056 经振动筛分级, 将过大和过小颗粒返回粉碎机, 粉碎后掺入新物料再利用。 然后分 别将制备好的载体颗粒和菌剂微粒按照90 : 1均匀混合。 抽样检测, 菌肥中活体菌数目超过 1012cfu/g, 水分含量低于10%。 检验合格后定量装袋, 包装袋优先选用有内膜的双层编织袋, 有利于保持水分和防止菌肥受到外界污染。 0057 试验例 1 : 0058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茄子生物量及其抗茄子黄萎病的肥效试验 : 0059 (1) 试验场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 土壤为正常壤土, 参试茄子品种为辽 茄 7。

24、 号。先用细土催芽, 待苗长至 2 叶期时, 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 每个处理 10 盆, 每盆 2 棵茄子, 4 个处理方式, 2 组实验 (分别用于生物量测量和接种茄子黄萎病抗性试验) 合计 160 棵茄子。 0060 (2) 试验设 4 个处理 : 0061 1.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1) 0062 2. 有机肥 - 鸡粪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2) 0063 3. 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3) , 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 型号 : N-P2O5-K2O15-12-18. 有效成分含量 : 氮磷 钾。总。

25、养分含量 : 45(%) , 有效磷含量 : 12(%) , 水分含量 : 3(%) , 有效钾含量 : 18 () , 总氮含量 : 15(%) 。 0064 4. 无肥料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4) 0065 (3) 肥料施入方式 0066 无机复合肥 (处理 3) 作追肥处理, 在移栽 2 周后, 茄子苗已恢复正常生长, 开始施 加无机复合肥施入量为 20g/ 盆, 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0067 有机肥 - 鸡粪 (处理 2) 和本发明生物菌肥 (处理 1) 均作为种肥施入, 即在移栽茄 子苗时, 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 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 比例为。

26、 1 : 3, 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 1 : 7, 然后装入花盆, 移栽茄子苗。 0068 (4) 管理 0069 移栽后, 将 4 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 正常管理, 不再增施任何肥料, 每周观察茄 子长势。 0070 (5) 试验、 试验数据统计及结果 0071 生物量测量及黄萎病抗性试验 : 0072 待经过各种处理的茄子生长到 6 叶期时, 小心拔出茄子, 去掉茄子根部土壤, 测量 茄子株高及干重。茄子施肥后 2 周, 接种茄子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 接种时, 用刀在 2 株苗中间划破土壤, 造成茄子根系伤害, 按照每盆 50ml (孢子浓度。

27、超过 106个 /ml) 接种量, 四种处理相同, 一个月后调查发病率, 整个生长期观察菌株存活状况, 调查存活率。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7 6/10 页 8 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茄子长势见图 3。 0073 从表 1 实验结果可知,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茄子长势旺盛, 生长速度明显 快于其它3种处理, 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3倍多, 是无基复合肥处 理的 2 倍有余, 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 - 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 3 种 处理, 颜色也较其它 3 种处理更深。接种黄萎病菌的实验结果表明, 虽然接种后 4 种处理的 发病率均较高, 处。

28、理1也高达75%, 但处理1发病较晚。 且经过整个生长期观察, 经过菌肥处 理的土壤, 虽然处理 1 发病率也较高, 但最终存活率达到 75%, 明显的高于其它 3 种处理, 并 且开始正常结果, 而其它 3 种处理虽然也有部分存活, 但没有一株结果, 说明经本发明生物 菌肥处理的土壤具有抗黄萎病和修复功能。 0074 表 1 不同肥料处理对茄子生物量及抗性实验结果 0075 处理1234 茄子株高 (cm)21.416.910.57.3 茄子生物量 (湿重, g)7.3415.2233.4702.146 发病率75%85%80%100% 存活率75%45%35%5% 0076 不同肥料处理对。

29、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待茄子6叶期时, 分别取各处理花盆土壤。 取 土壤时, 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 (称量生物量用) , 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 每盆取土 200g, 放 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0077 从表 2 的试验结果可知, 处理 4 的 3 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尤其磷酸 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不施肥土壤相应酶活性的 2 倍, 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其土壤氮 素转化、 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尤其是磷素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显 著好于无机肥和有机肥。 0078 表 2 不同肥料处理对茄子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g/g) 0079 0080 。

30、试验例 2 0081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辣椒生物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 0082 (1) 试验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 , 土壤为正常壤土, 参试辣椒品种为赤 选 2 号。先用细土催芽, 待苗长至 2 叶期时, 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 每个处理 10 盆, 每盆 2 棵辣椒, 4 个处理用于生物量测量和产量测量) 合计 40 棵茄子。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8 7/10 页 9 0083 (2) 试验设 4 个处理 : 0084 1.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1) 0085 2. 有机肥 - 鸡粪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2) 0086 3. 。

31、无机复合肥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3) , 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 型号 : N-P2O5-K2O15-12-18. 有效成分含量 : 氮、 磷、 钾。总养分含量 : 45(%) , 有效磷含量 : 12(%) , 水分含量 : 3(%) , 有效钾含量 : 18() , 总氮含量 : 15(%) 。4. 无肥料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4) 0087 (3) 肥料施入方式 0088 无机复合肥 (处理 3) 作追肥处理, 在移栽 2 周后, 辣椒苗已恢复正常生长, 开始施 加无机复合肥, 施入量为 20g/ 盆, 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0。

32、089 有机肥 - 鸡粪 (处理 2) 和本发明生物菌肥 (处理 1) 均作为种肥施入, 即在移栽辣 椒苗时, 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 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 比例为 1 : 3, 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 1 : 7, 然后装入花盆, 移栽辣椒苗。 0090 (4) 管理 0091 移栽后, 将 4 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 正常管理, 不再增施任何肥料, 每周观察辣 椒长势。 0092 (5) 调查及结果 0093 生物量测量 : 待辣椒长至 6 叶时, 测量辣椒株高及生物量, 整个辣椒生长季期间, 辣椒变红随时采收, 晾干, 整个生长季结束后, 测量辣椒产量。

33、。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辣椒长势 见图 4。 0094 从表 3 实验结果可知,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长势旺盛, 生长速度明显 快于其它3种处理, 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近3倍, 是无基复合肥处 理的近 2 倍, 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 - 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 3 种处 理, 颜色也较其它 3 种处理更深。产量测定结果表明, 经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产 量明显高于其它 3 种处理, 菌肥处理土壤辣椒平均单株产量干重达到 36.71g, 是有机肥鸡 粪处理近 3 倍, 无机肥复合肥处理的 9 倍还多。而不施任何肥料土壤的辣椒几乎没有产果。 0095 表。

34、 3 不同肥料处理对辣椒株高、 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0096 处理1234 株高 (cm)19.417.28.65.7 生物量 (湿重, g)6.3195.4832.3151.746 单株产量 (干重, g)36.7112.323.940 单株产量 (湿重, g)444.36149.4742.370 0097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待辣椒6叶期时, 分别取各处理花盆土壤。 取 土壤时, 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 (称量生物量用) , 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 每盆取土 200g, 放 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9 8/10 页。

35、 10 0098 从表 4 的试验结果可知, 处理 1 的 3 种酶即脲酶、 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 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 其土壤氮素转化、 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 显高于其它处理。 0099 表 4 不同肥料处理对辣椒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g/g) 0100 0101 菌肥的肥力缓释、 肥效期增长 : 0102 移栽后, 将 4 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 正常管理, 同时整个生长季不再增施任何肥 料, 每周观察辣椒长势, 直至整个生长季结束。 结果表明, 直至整个生长季结束, 菌肥处理的 辣椒长势一直最好, 无论是生物量还是产量都最高, 整个优势保持至生长季结束。

36、, 说明该菌 肥具有肥力缓释, 肥效期长的功效。 0103 试验例 3 0104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 0105 (1) 试验地设在大连民族学院温室中进行, 土壤为正常壤土, 参试番茄品种为 L402。先用细土催芽, 待苗长至 2 叶期时, 分别移栽定植至花盆中, 每个处理 10 盆, 每盆 2 棵番茄, 4 个处理用于生物量测量和产量测量) 合计 40 棵番茄。 0106 (2) 试验设 4 个处理 : 0107 1.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1) ; 0108 2. 有机肥 - 鸡粪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2) ; 0109 3. 无机复合肥。

37、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3) , 所述的无机复合肥是山东汉高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穗旺牌无机复合肥, 型号 : N-P2O5-K2O15-12-18. 有效成分含量 : 氮磷 钾。总养分含量 : 45(%) , 有效磷含量 : 12(%) , 水分含量 : 3(%) , 有效钾含量 : 18 () , 总氮含量 : 15(%) ; 0110 4. 无肥料处理土壤 (以下简称为处理 4) 。 0111 (3) 肥料施入方式 0112 无机复合肥 (处理 3) 作追肥处理, 在移栽 2 周后, 番茄苗已恢复正常生长, 开始施 加无机复合肥施入量为 20g/ 盆, 在两颗苗中间挖穴施入。 01。

38、13 有机肥 - 鸡粪 (处理 2) 和本发明生物菌肥 (处理 1) 均作为种肥施入, 即在移栽番 茄苗时, 分别将有机肥-鸡粪和本发明生物菌肥与移栽土壤混合, 有机肥-鸡粪与土壤混合 比例为 1 : 3, 本发明生物菌与土壤混合比例为 1 : 7, 然后装入花盆, 移栽番茄苗。 0114 (4) 管理 0115 移栽后, 将 4 种处理置于同一环境下, 正常管理, 不再增施任何肥料, 每周观察番 茄长势。 0116 (5) 调查及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10 9/10 页 11 0117 生物量测量 : 待西红柿长至6叶时, 测量番茄株高及生物量。 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番。

39、 茄长势见图 4。 0118 从表 5 实验结果可知, 本发明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辣椒长势旺盛, 生长速度明显 快于其它3种处理, 无论是茄子株高还是生物量均是未施肥处理的近3倍多, 是无基复合肥 处理的近 2 倍, 同时也明显的好于有机肥 - 鸡粪处理。同时茄子叶片厚度均好于其它 3 种 处理, 颜色也较其它 3 种处理更深。 0119 表 5 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株高、 生物量影响 0120 处理1234 株高 (cm)23.418.912.58.3 生物量 (湿重, g)10.537.724.283.21 0121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待西红柿出现第 6 分支叶时, 分别取各。

40、处理 花盆土壤。取土壤时, 将各花盆植物小心拔除 (称量生物量用) , 将花盆土壤充分混匀, 每盆 取土 200g, 放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迅速测定各土壤酶活性。 0122 从表 6 的试验结果可知, 处理 4 的 3 种酶即脲酶、 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处理, 尤其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是不施肥土壤相应酶活性的 2 倍, 说明菌肥处理的土壤, 其土壤氮素转化、 磷素转化和有机质转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处 理。 0123 表 6 不同肥料处理对西红柿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g/g) 0124 0125 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菌肥测定 ; 0126 通过按照 2012 年 9 月。

41、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实施的 NY884-2012生物 有机肥 国家标准对本发明生物菌肥进行测试, 通过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生物菌肥的 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刚颁布实施不久的国家标准测, 并且菌剂微粒经过 12 个月储藏后有效 活菌数仍能达到 1011cfu/g, 试验结果见表 7、 表 8 : 0127 表 7 本发明生物菌肥质量检测结果 0128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11 10/10 页 12 0129 表 8 本发明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检测结果 ( 单位 cfu/g) 0130 说 明 书 CN 103641605 A 12 1/2 页 13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1605 A 13 2/2 页 14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1605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