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474233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23313.9

申请日:

2013.06.06

公开号:

CN103320057A

公开日:

2013.09.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9J 127/24申请公布日:201309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J 127/24申请日:20130606|||公开

IPC分类号:

C09J127/24

主分类号:

C09J127/24

申请人:

常熟市江南粘合剂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瑞明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周行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7重量份环己酮、21-30重量份1,2-二氯乙烷、5-8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4-6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11-22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4h,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其制得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快,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7重量份环己酮、21‑30重量份1,2‑二氯乙烷、5‑8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4‑6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11‑22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4h,制得成品。

说明书

说明书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适用于聚氯乙烯产品的粘合和修补,如下PVC水道、扶手粘接,电镀槽的预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其制得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快,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7重量份环己酮、21‑30重量份1,2‑二氯乙烷、5‑8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4‑6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11‑22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4h,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其制得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快,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重量份环己酮、21重量份1,2‑二氯乙烷、5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4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11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h,制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7重量份环己酮、30重量份1,2‑二氯乙烷、8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6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22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4h,制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5重量份环己酮、23重量份1,2‑二氯乙烷、6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5重量份四氯乙烯,制得CPVC树脂;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13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5h,制得成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00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25 CN 103320057 A *CN103320057A* (21)申请号 201310223313.9 (22)申请日 2013.06.06 C09J 127/24(2006.01) (71)申请人 常熟市江南粘合剂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周 行 8 号 (72)发明人 陆瑞明 (54) 发明名称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 剂的生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1) 反应锅中依次 投入 4-7 重量份环己酮、 。

2、21-30 重量份 1, 2- 二氯 乙烷、 5-8 重量份二氯甲烷溶剂、 4-6 重量份四氯 乙烯, 制得CPVC树脂 ; 2)在上述CPVC树脂中投入 11-22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常温常压下搅 拌 3-4h, 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聚氯乙 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其制得的聚氯乙烯薄 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 固化速度快, 使用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0057 A CN 103320057 A *CN103320。

3、057A* 1/1 页 2 1.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7重量份环己酮、 21-30重量份1, 2-二氯乙烷、 5-8重量份二氯 甲烷溶剂、 4-6 重量份四氯乙烯, 制得 CPVC 树脂 ; 2) 在上述 CPVC 树脂中投入 11-22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常温常压下搅拌 3-4h, 制 得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20057 A 2 1/2 页 3 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适用于。

4、聚氯乙烯产品的粘合和修补, 如下 PVC 水道、 扶手粘 接, 电镀槽的预固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其制得的聚 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 固化速度快, 使用方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 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05 1)反应锅中依次投入4-7重量份环己酮、 21-30重量份1, 2-二氯乙烷、 5-8重量份 二氯甲烷溶剂、 4-6 重量份四氯乙烯, 制得 CPVC 树脂 ; 0006 2) 在上述 CPVC 树脂中投入 11-22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

5、常温常压下搅拌 3-4h, 制得成品。 0007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 提供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 艺, 其制得的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粘接强度高, 固化速度快, 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 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9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 0010 实施例 1 0011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12 1) 反应锅中依次投入 4 重量份环己酮、 21 重量份 1, 2- 二氯乙烷、 5 重量份二。

6、氯甲 烷溶剂、 4 重量份四氯乙烯, 制得 CPVC 树脂 ; 0013 2) 在上述 CPVC 树脂中投入 11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常温常压下搅拌 3h, 制 得成品。 0014 实施例 2 0015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16 1) 反应锅中依次投入 7 重量份环己酮、 30 重量份 1, 2- 二氯乙烷、 8 重量份二氯甲 烷溶剂、 6 重量份四氯乙烯, 制得 CPVC 树脂 ; 0017 2) 在上述 CPVC 树脂中投入 22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常温常压下搅拌 4h, 制 得成品。 0018 实施例 3 说 明 书 CN 10。

7、3320057 A 3 2/2 页 4 0019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的生产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0020 1) 反应锅中依次投入 5 重量份环己酮、 23 重量份 1, 2- 二氯乙烷、 6 重量份二氯甲 烷溶剂、 5 重量份四氯乙烯, 制得 CPVC 树脂 ; 0021 2) 在上述 CPVC 树脂中投入 13 重量份过氯乙烯树脂粉, 在常温常压下搅拌 3.5h, 制得成品。 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32005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