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469330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14755.1

申请日:

2016.10.20

公开号:

CN106636510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1B 7/12申请日:20161020|||公开

IPC分类号:

C21B7/12

主分类号:

C21B7/12

申请人:

三峡大学

发明人:

施保华; 夏倩; 钱洋; 胡琪; 李彦彰; 叶先冲; 陈梦; 王维佳; 王力; 郑威

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吴思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工业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涵盖机械手、钎杆的区域。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高斯滤波、锐化、边缘检测、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的位置。判断钎杆是否“就位”。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判断机械手与钎杆的相对位置关系,依据两者的遮挡程度,判断机械手是否“到位”。能将检测、分析的结果传输给现场控制器,对自动换钎装置各个部件进行控制。本发明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不仅满足了自动化设备的生成要求,也提高了炉前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工业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涵盖机械手(4)、
钎杆(8)的区域;
步骤2: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高斯滤波、锐化、边缘检测、
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8)的位置;
步骤3:判断钎杆(8)是否“就位”;
步骤4: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手(4)
的运动状态,判断机械手(4)与钎杆(8)的相对位置关系,依据两者的遮挡程度,判断机械手
(4)是否“到位”;
步骤5:能将检测、分析的结果传输给现场控制器,对自动换钎各个部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钎架(7)
位置为工业摄像头配置一个云台,当云台运动到工位后,由现场控制器控制云台运动,将工
业摄像头的拍摄视野(5)移动到开铁口机的钎杆(8)安装位置,将工业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发
送到嵌入式处理器中,通过高斯滤波、锐化、Sobel算子边缘检测以及Hough直线检测,检测
图像中是否存在特定特征直线,从而监测开铁口机上是否装有已经装配了钎杆。

说明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机器视觉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开铁口机是炼铁厂的一种常用设备,其功能主要是利用钢钎打开高炉铁口。随着
高炉大型化的发展以及工业4.0的要求,对炉前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品的要求越来越
高。而目前的高炉炼钢厂中,大多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换/卸钢钎,少数大型炼钢厂采用的自
动换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1)由于钎杆的长度和重量分布不均衡等因素
导致钎杆出现歪斜,从而致使机械抓臂不能正常夹取钎杆。(2)受现场恶劣环境的影响,机
械抓臂可能运行不到位出现抓空现象。(3)自动换钎机是执行装钎操作还是卸钎操作,目前
仍然采用的是人工判断,未能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炉前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自动换钎机的可靠性、
智能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不仅满足了自动化设备的生成要
求,也提高了炉前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步骤1:安装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工业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涵盖机械手、
钎杆的区域。

步骤2: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高斯滤波、锐化、边缘检
测、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的位置。

步骤3:判断钎杆是否“就位”。

步骤4: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
手的运动状态,判断机械手与钎杆的相对位置关系,依据两者的遮挡程度,判断机械手是否
“到位”。

步骤5:能将检测、分析的结果传输给现场控制器,对自动换钎装置各个部件进行
控制。

本发明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技术效果如下:

1:通过机器视觉检测开铁口机是否已安装有钎杆,为机械臂控制器提供“装钎”及
“卸钎”操作提供依据。

2:检测“钎架”上的钎杆是否处于“就位”状态;否则即给出信号以便控制系统驱动
“钎架”上的“定位”部件工作至钎杆“就位”。

3:检测机械抓臂与“钎架”上的钎杆与已“就位”钎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为机械抓臂
控制器提供“启停”及“抓取”等动作提供依据。

4:本发明不仅满足了自动化设备的生成要求,也提高了炉前设备的机械化、自动
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业摄像头安装位置及其视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业摄像头拍摄图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机械手“到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换钎机工作状态迁移图。

图6为本发明的嵌入式软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工业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涵盖机械手、
钎杆的区域。

步骤2: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高斯滤波、锐化、边缘检
测、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8的位置。

高斯滤波:是一种线性平滑滤波,适用于消除高斯噪声,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减
噪过程。通俗的讲,高斯滤波就是对整幅图像进行加权平均的过程,每一个像素点的值,都
由其本身和邻域内的其他像素值经过加权平均后得到。高斯滤波的具体操作是:用一个模
板(或称卷积、掩模)扫描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用模板确定的邻域内像素的加权平均灰度
值去替代模板中心像素点的值。

锐化:应用锐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边缘,提高图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
焦距程度,使图像特定区域的色彩更加鲜明。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其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
度变化明显的点。图像属性中的显著变化通常反映了属性的重要事件和变化,这些包括(i)
深度上的不连续、(ii)表面方向不连续、(iii)物质属性变化和(iv)场景照明变化。边缘检
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尤其是特征提取中的一个研究领域。

直线检测:即在原始图像中检测出直线,这里采用Hough直线检测,其思想为,在原
始图像坐标系下的一个点对应了参数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同样参数坐标系的一条直线对
应了原始坐标系下的一个点,然后,原始坐标系下呈现直线的所有点,它们的斜率和截距是
相同的,所以它们在参数坐标系下对应于同一个点。这样在将原始坐标系下的各个点投影
到参数坐标系下之后,看参数坐标系下有没有聚集点,这样的聚集点就对应了原始坐标系
下的直线。

步骤3:判断钎杆是否“就位”。

步骤4: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
手4的运动状态,在拍摄区域内,判断机械手与待取钎杆的相对位置,若是机械手已经完全
遮挡待取钎杆,则可视为机械手已经“到位”。

目标检测,也叫目标提取,是指从序列图像中将运动的前景目标从背景图像中提
取出来。这里目标检测采用帧差法。帧差法主要是利用视频序列中连续两帧间的变化来检
测静态场景下的运动目标,假设fk(x,y)和fk+1(x,y)分别为图像序列中的第k帧和第k+1帧
中像素点(x,y)的像素值,则这两帧图像的差值图像就如下列公式所示:

Diffk+1(x,y)=|fk(x,y)-fk+1(x,y)| (1-1)

上式中差值不为0的图像区域代表了由运动目标的运动所经过的区域(背景像素
值不变),又因为相邻视频帧间时间间隔很小,目标位置变化也很小。所以运动目标的运动
所经过的区域也就代表了当前帧中运动目标所在的区域。利用此原理便可以提取目标。图7
给出了帧差法的基本流程:(1)利用1-1式得到第k帧和第k+1帧的差值图像Diffk+1;(2)对所
得到的差值图像Diffk+1二值化得到Qk+1;


(3)为消除微小噪声的干扰,使得到的运动目标更准确,对Qk+1进行必要的滤波和
去噪处理,后处理结果为Mk+1。

目标跟踪是确定同一物体在图像序列的不同帧中的位置的过程,其跟踪方式可分
为基于分割的跟踪和基于模型的跟踪。基于分割的跟踪是在每一帧中都要分割出所有的运
动目标,然后与被跟踪目标进行匹配,从而达到跟踪的目的。基于模型的跟踪只需在第一帧
中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选定被跟踪目标,然后分析目标的颜色、纹理等特征,构建目标模
板,在后续帧中,不需要再提取运动目标,只需在图像中通过某种策略搜索出该目标模板即
实现对目标的跟踪。Mean Shift就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跟踪方法,采用色彩或者灰度直方图
分布的统计特性来描述目标特征。对初始帧图像中目标区域内所有的像素点,计算特征空
间中每个特征值的概率,即建立目标模版。在以后的每帧图像中对可能存在目标的候选区
域计算特征值,利用相似度函数度量目标模版与当前帧候选区域的相似性。通过求相似性
函数最大值得到关于目标的Mean Shift向量,这个向量就是目标从初始位置向正确位置转
移的向量,根据此向量就可以找到目标的正确位置。

用一个目标的颜色分布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描述,目标中心位于x0,则目标模型
表示为向量其中:

其中用y表示候
选目标的中心,则候选模型表示为向量其中:

其中

以上两个公式中k[]为核函数,m为颜色空间中颜色特征的个数,u为颜色特征的特
征值,b(xi)为图像中xi点处的像素值(颜色值)。目标跟踪可以简化为寻找最优的y,使得q与
p(y)最大程度相似。

步骤5:能将检测、分析的结果传输给现场控制器PLC,对自动换钎装置各个部件进
行控制。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还包括:通过在钎架7位置为工业摄像头配置
一个云台,当云台运动到工位后,由现场控制器控制云台运动,将工业摄像头的拍摄视野5
移动到开铁口机的钎杆安装位置,将工业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发送到嵌入式处理器中,通过
高斯滤波、锐化、Sobel算子边缘检测以及Hough直线检测。图像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图中
存在的直线会被标记出来,开铁口机处存在直线,即代表已装配钎杆8。

高斯滤波:是一种线性平滑滤波,适用于消除高斯噪声,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减
噪过程。通俗的讲,高斯滤波就是对整幅图像进行加权平均的过程,每一个像素点的值,都
由其本身和邻域内的其他像素值经过加权平均后得到。高斯滤波的具体操作是:用一个模
板(或称卷积、掩模)扫描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用模板确定的邻域内像素的加权平均灰度
值去替代模板中心像素点的值。

锐化:应用锐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边缘,提高图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
焦距程度,使图像特定区域的色彩更加鲜明。

Sobel算子边缘检测:在边缘检测中,常用的模板是Sobel算子,在技术上,它是一
个离散的一阶差分算子,用来计算图像亮度函数的一阶梯度之近似值。在图像的任何一点
使用此算子,将会产生该点对应的梯度矢量或是其法矢量。该算子包含两组3x3的矩阵,分
别为横向及纵向,将之与图像作平面卷积,即可分别得出横向及纵向的亮度差分近似值。如
果以A代表原始图像,Gx及Gy分别代表经横向及纵向边缘检测的图像,其公式如下:


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横向及纵向梯度近似值可用以下的公式结合,来计算梯度的
大小。


然后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梯度方向。


Hough直线检测:Hough变换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点与线的对偶性,将原始图像空
间的给定的曲线通过曲线表达形式变为参数空间的一个点,这样就把原始图像中给定曲线
的检测问题转化为寻找参数空间中的峰值问题,也即把检测整体特性转化为检测局部特
性。Hough直线检测思想为:在原始图像坐标系下的一个点对应了参数坐标系中的一条直
线,同样参数坐标系的一条直线对应了原始坐标系下的一个点,然后,原始坐标系下呈现直
线的所有点,它们的斜率和截距是相同的,所以它们在参数坐标系下对应于同一个点。这样
在将原始坐标系下的各个点投影到参数坐标系下之后,看参数坐标系下有没有聚集点,这
样的聚集点就对应了原始坐标系下的直线。

具体实施步骤:

1、按照结构原理图安装硬件,主要包括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由于自动换钎
机的视觉模块主要负责检测“钎架”上的钎杆8和机械手4是否“就位”,因此图像采集区域应
该涵盖机械手4和尽可能多的钎杆8的区域,如图2所示。

图2中:1为小车轨道,2为工业摄像头,3为小车,4为机械手,5为摄像头视野区域,6
为代取钢钎,7为钎架,8为钎杆。

2、工业摄像头安装好后,其拍摄到的图像如图3所示: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
像,视觉模块的图像分析及处理采用基于OpenCV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处理库,利用高斯滤波、
锐化、Sobel算子边缘检测以及Hough变换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8的
位置。

3、计算图3中直线与参考虚线的夹角a,其中参考直线为系统初始化阶段检测处于
“就位”状态的钎杆8得到了初始位置。若夹角a<b(其中b为实验门槛值),则系统认为钎杆8
已“就位”,于是置POLE_STATUS寄存器为1,否则为0,如表1所示。

4、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手4的
运动状态,判断机械手4与钎杆8的相对位置关系(遮挡),依据两者的遮挡程度判断机械手4
是否“到位”,若机械抓臂已到位,则置MAIN_STATUS寄存器为1,否则置0。其中机械手臂“就
位”示意图如果4所示:即d′-Δ≤d≤d′时,系统认为机械抓臂已到位,其中d′为实验测试的
最优值,Δ为允许偏差。

5、本发明还具备监测开铁口机上是否装有已经装配了钎杆的功能。通过在钎架7
位置为摄像头配置一个云台,当行走台车运动到工位后,由现场控制器控制云台运动,将摄
像机的拍摄视野移动到开铁口机的钎杆安装位置,将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发送到嵌入式处理
器中,通过高斯滤波、锐化、Sobel算子边缘检测以及Hough直线检测,检测图像中是否存在
特定特征直线。

6、MODBUS通信协议:

本发明采用的是MODBUS现场总线标准,而MODBUS总线的RTU数据格式采用表2所
示。

表1保持寄存器说明



表2 MODBUS RTU数据帧格式


7、本发明装置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工业摄像头和嵌入式处
理器两部分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MODBUS协议栈,图像分析、处理,参数设置、
调试以及任务调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换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工业摄像头、嵌入式处理器,工业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涵盖机械手、钎杆的区域。根据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高斯滤波、锐化、边缘检测、直线检测等步骤,从背景中分离、检测出钎杆的位置。判断钎杆是否“就位”。利用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出机械抓臂的位置,并实时跟踪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判断机械手与钎杆的相对位置关系,依据两者的遮挡程度,判断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铁的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