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涂胶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式涂胶机构。
背景技术
生产生活中,需要用到很多用于连接和固定的凹槽零件,而这些凹槽结构的连接
件内部往往需要涂覆胶水或增加胶条以实现所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只能工人手工操作对凹
槽结构进行涂胶作业时,会由于用力不均匀使得凹槽内涂胶不均匀,影响粘连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且人工消耗大,效率低。而且,化学胶水味道刺鼻,影响操作者身体健康。因此,
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涂胶机构,适用于带
有凹槽结构零件的凹槽内涂胶工作,本装置涂胶快速操作简单,可控制涂胶量。工件操作台
设有多个行程开关,可控制涂胶机构装置的急停和不同组设置的涂胶气缸内的充放气。改
善手工操作涂胶的工作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式涂胶机构,其中,包括工件操作台和涂胶机构,所述工件操作台包括机电控制
器,所述涂胶机构包括架体、至少一个电磁阀和至少一个涂胶气缸,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涂胶
气缸电连接,所述涂胶气缸和所述电磁阀均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设置在所述工件
操作台上,所述机电控制器与所述架体电连接,所述工件操作台设置有至少一个行程开关,
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架体均与所述行程开关电连接,所述机电控制器和所述行程开关均控制
所述涂胶气缸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工件操作台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条滑轨,所述
架体与所述滑轨电连接,所述架体在所述滑轨上往复移动实现对加工工件的涂胶工作。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
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同侧设置在所述工件操作台两端,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
述第二行程开关均与所述架体电连接。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行程开关还包括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
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和第四行程开关均设置在所述工件操作台另一侧,所述第四行程开关固
定设置在所述工件操作台端部,所述第三行程开关与所述工件操作台可移动式连接;
所述多个涂胶气缸和所述多个电磁阀分组设置,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和所述第四行程开
关均与所述多个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工件操作台两侧及两端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
位柱用于截停所述架体。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电磁阀外接稳气压装置。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工件操作台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工件安装位。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架体还设置有胶水瓶安装位,所述胶水瓶安装位
对应设置于所述涂胶气缸下方。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架体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栓,所述高度调节螺栓
调节所述涂胶气缸在所述架体上的高度位置。
所述的新式涂胶机构,其中,所述架体底部连接有塑料链条,所述塑料链条牵引和
保护所述架体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新式涂胶机构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工件凹槽长度选择放置在
对应的分组设置的涂胶气缸行程下方,涂胶气缸由行程开关控制其涂胶状态即充气进行压
缩胶水瓶内的胶水进行涂胶和放气使涂胶轴收回并停止涂胶。由电子阀控制的涂胶气缸内
充放气迅速,可精确控制涂胶量。不同的行程开关控制不同组设置的涂胶气缸的涂胶状态
和涂胶工作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零件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滑轨;2、工件操作台;3、调速键;4、机电控制器;5、起点处;6、限位柱;
7、塑料链条;8、第二行程开关;9、工件安装位;10、滑块;11、第一行程开关;12、电线;13、终
点处;14、架体;15、胶水瓶安装位;16、胶水瓶;17、高度调节螺栓;18、气管;19、涂胶气缸;
20、电磁阀;21、涂胶轴;22、第三行程开关;23、自动开键;24、自动关键;25、回车开键;26、回
车关键;27、分段前进键;28、分段退后键;29、急停键;30、A组电磁阀开键;31、A组电磁阀关
键;32、B组电磁阀开键;33、B组电磁阀关键;34、机电控制器总开关;35、第四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
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新式涂胶机构,包括工件操作台2和涂胶机构,工
件操作台2包括机电控制器4,机电控制器4可拆卸式设置在工件操作台2上,涂胶机构包括
架体14、至少一个电磁阀20和至少一个涂胶气缸19,电磁阀20与涂胶气缸19电、气(气管18)
连接,涂胶气缸19和电磁阀20均设置在架体14上,架体14往复式连接设置在工件操作台2
上,机电控制器4与架体14电连接,工件操作台2设置有至少一个行程开关,电磁阀20和架体
14均与行程开关电连接, 机电控制器4和行程开关均控制涂胶气缸19使其具有不同的工作
状态。其中,机电控制器4控制架体14在工件操作台2上往复移动,电磁阀20通电后机电控制
器4控制电磁阀20使涂胶气缸19在架体14单向行程内完成充气挤压涂胶轴21(参见说明书
附图5,涂胶轴21在架体14的终点处13处于收回涂胶气缸19内的状态)动作,当操作者需要
控制涂胶气缸19停止涂胶工作时,在涂胶气缸19的运动行程之间设置行程开关,当架体14
碰触到该行程开关时,电磁阀20断电,涂胶气缸19内放气,使胶水瓶16内的涂胶轴21收回涂
胶气缸19内,此时架体14也停止移动,操作者将完成涂胶工作的加工工件取出。由电子阀20
控制的涂胶气缸19内的充放气迅速,可精确控制加工工件(图中未画出)凹槽内的涂胶量,
且一个电磁阀20可同时控制多个涂胶气缸19进行涂胶工作,节省了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
率。
本实用例中,工件操作台2表面固定设置有两条线性滑轨1,架体14上的滑块10可
移动式连接于线性滑轨1并使架体14在线性滑轨1上做往复式移动。架体14设置在线性滑轨
1上使涂胶气缸19进行涂胶作业,是因为使用线性滑轨1作为线性导引时,线性滑轨1的摩擦
方式为滚动摩擦,不仅摩擦系数降低至滑轨1导引的1/50,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差距亦变
得很小。因些当架体14运行时,不会有打滑的现象发生,可增强涂胶部位的涂胶定位精度,
使涂胶均匀;传统的滑轨导引,无可避免的会因油膜逆流作用造成工作台(本文中为架体)
运动精度不良,且因运动时润滑不充份,导致滑轨与滑块接触面磨损,严重影响精度。而滚
动导引的磨损耗小,故架体14能长时间维持精度和运动稳定性;由於线性滑轨1移动时摩擦
力非常小,只需较小动力便能让架体14运行,尤其是在架体14的工作方式为经常性往返运
行时,更能明显降低机电控制器4的电力损耗量。且因其摩擦产生的热量较小,可适用于高
速;线性滑轨1组装和维修保养简单,线性滑轨1具有互换型,可分别更换滑块10或导轨,甚
至是线性滑轨组,架体1即可重新获得高精密度的导引;传统的滑动导引若润滑不足,将会
造成接触面金属直接摩擦损耗工作台,而滑动导引要润滑充足并不容易,需要在工作台适
当的位置打孔供油。线性滑轨则已在滑块上装置油嘴,可直接以注油枪打入油脂,亦可换上
专用油管接头连接供油油管,以自动供油机润滑,以便于架体14在线性滑轨1上的平稳工
作。
本实用例中,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11和第二行程开关8,第一行程开关11和
第二行程开关8同侧设置在工件操作台3上且分别靠近架体14运动行程的起点处5和终点处
13。第一行程开关11和第二行程开关8均与架体14电连接。机电控制器4控制架体14的起动,
架体14从起点处5运动到终点处13的行程内,会触碰到设置在靠近终点处13的第一行程开
关11,此时架体14断电并停止移动。在行程开关失灵的情况下,架体14不会被断电并保持移
动状态,此时为了截停和保护架体14,可在工件操作台两端设置限位柱6将架体14截停使其
静止,防架体14脱离线性滑轨1的连接;当操作者需要二次作业时,通过机电控制器4使架体
14从终点处13返回起点处5,此时,第一行程开关11为断电状态,架体14返回的途中会触碰
到设置在靠近起点处5的第二行程开关8,此时,架体14停止移动。
本实用例中,多个涂胶气缸19分组安装在架体14上,且每组中的多个涂胶气缸19
受至少一个电磁阀20统一控制充放气。不同组的涂胶气缸19在多个电磁阀20的控制下具有
不同的涂胶量,且不同组的涂胶气缸19的涂胶作业距离不同,实现这一技术效果需要在工
件操作台2上设置多个行程开关。本实施例中,为满足不同长度工件凹槽的涂胶加工,在工
件操作台2另一侧设置一位置可调的第三行程开关22(详见说明书附图3和图4)和位置固定
的第四行程开关35,第四行程开关35设置在工件操作台2端部且与第一行程开关11在同一
直线上。该第三行程开关22与不同组设置的电磁阀20电连接,当架体14触碰到第三行程开
关22时,第三行程开关22所连接的部分电磁阀20会断电,使断电的电磁阀20控制的涂胶气
缸19停止涂胶工作。操作者可根据待涂胶工件的长度调节第三行程开关22相对于工件操作
台2上的起点处5或终点处13的距离,调节好第三行程开关22的位置后,架体14上的涂胶气
缸19的涂胶工作距离即为待涂胶工件的长度。第三行程开关22控制分组后的部分电磁阀
20,以达到分组后的多个涂胶气缸具有不同的涂胶距离这一技术效果。第四行程开关35设
置在工件操作台2端部并与涂胶机构中所有的电磁阀20电连接,架体14由第一行程开关11
截停的同时,架体14还会触碰到第四行程开关35,第四行程开关35将所有的电磁阀20断电,
至此涂胶机构完成整套涂胶作业。综上所述,设置第四行程开关35目的是使其他组设置的
未完成涂胶作业的涂胶气缸19完成涂胶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第一段指出“机电控制器4和行程开关均控制涂胶气缸19使其具有
不同的工作状态”。以上段落主要以行程开关控制涂胶工作为主要说明。现就机电控制器4
控制涂胶气缸19的涂胶工作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机电控制器4亦可称之为中央控制系统,
机电控制器4上设置有自动开键23、自动关键24、回车开键25、回车关键26、分段前进键27、
分段退后键28、急停键29、A组电磁阀开键30、A组电磁阀关键31、B组电磁阀开键32、B组电磁
阀关键333和机电控制器总开关34。以上操作键实现了涂胶机构的自动行走、自动停止及自
动分段涂胶的技术效果,相比由行程开关控制涂胶作业,操作键增加了使用者使用的自由
度。自动开键23与架体14和电磁阀20电连接,按下自动开键23,架体14开始行进,此时电磁
阀20对涂胶气缸19充气进行涂胶作业,按下自动关键24,架体14停止行进,进一步的,自动
关键24可在第一行程开关11失灵的情况下,使架体14停止移动;回车开键25和回车关键26
作用于使涂胶机构完成单向涂胶作业后从终点处13返回起点处5时所用,按下回车开键25,
架体14从终点处13自动返回起点处5,按下回车关键26,使架体14停留在任意位置,回车关
键26可在第二行程开关8失灵的情况下,使架体14停止移动,回车开键25和回车关键26不控
制电磁阀20的活动;分段前进键27和分段退后键28与架体14和电磁阀20电连接,且分段前
进键27和分段退后键28可与A组电磁阀开键30和A组电磁阀关键31配合使用或各键独立操
控所连接的电磁阀20和涂胶气缸19,同时按下分段前进键27或分段退后键28和A组电磁阀
开键30,可控制分组后的电磁阀20和涂胶气缸19实现分段涂胶这一技术效果,即架体14分
段前进和后退的同时,涂胶气缸19受电磁阀20控制在相应位移内做涂胶工作,同理,同时按
下分段前进键27或分段退后键28和A组电磁阀关键31,使涂胶气缸19受电磁阀20控制在相
应位移内停止做涂胶工作,可得出,同时按下分段前进键27或分段退后键28和B组电磁阀开
键32、B组电磁阀关键33实现不同组设置的电磁阀20和涂胶气缸19的自动移动分段涂胶作
业(A组和B组是为方便本文介绍机电控制器4的自动控制所定义的编号,且A和B为两组,实
际应用中可设置两组以上的电磁阀20和涂胶气缸19,并由本文所介绍的机电控制器4控制
自动分段涂胶作业);急停键29控制整个涂胶机构的急停,以应对涂胶作业的突发情况;机
电控制器总开关34控制整个涂胶机构及其他零件的通断电。设置电磁阀开关键还用于将涂
胶轴21自由收回,以便于及时更换空的胶水瓶16。机电控制器4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本
文未画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有电磁阀20外接稳气压装置(本文未画出),以用来控制
电磁阀20内的气压稳定性,防止涂胶过程中且在涂胶气缸移动的情况下由于不稳定的气压
造成不同涂胶量和不及时充放气等后果,影响涂胶效果和涂胶作业效率。
本实用例中,工件操作台2表面设置有多个不同长度的待加工工件安装位9,工件
安装位9沿涂胶气缸19的运动轨迹设置。
本实用例中,架体14还设置有胶水瓶安装位15,胶水瓶安装位15对应设置于涂胶
气缸19下方使涂胶气缸19的涂胶轴21在充气挤压状态下伸出并压缩胶水瓶16内的胶水进
行涂胶作业。
本发明中,机电控制器4可调节涂胶机构在线性滑轨1上的移动速度,以满足不同
的涂胶量需求,即在相同的涂胶轴21压力下,架体14移动速度慢,加工工件凹槽内胶水量偏
多,反之,涂胶量偏少。架体14的行进速度由机电控制器4上的调速键3控制。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加工工件规格不同和方便胶水瓶16的存放,架体
14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栓17用于同时调节涂胶气缸19和胶水瓶安装位15相对于工件操作
台2表面的高度,而不影响涂胶机构在滑线性轨1上的移动和涂胶量。
本实用例中,由于架体14需要做频繁的往复运动,所以架体14底部连接有起到牵
引和保护架体做往复运动塑料链条7。该塑料链条7可为黑色尼龙穿线塑料链条,该链条适
用于使用在往复运动的场合,能够对内置的电缆、油管、气管和水管等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
用;链条的每一节都能打开,便于安装和维修。链条运动时噪音低、耐磨、可高速运动。增强
尼龙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抗拉负荷,良好的韧性、高弹性和耐磨性,在正常架空使用情况下,
可达500万次往复运动次数。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链条7一端固定在靠近机电控制器4处,并
用来包覆架体14和机电控制器4之间的电线12,另一端则固定连接于架体14的电线连接处
(图中未画出),塑料链条7随着架体14的往复移动而移动。采用该塑料链条7结构安装的架
体14运动极其灵活,做工精准。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
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