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夹具.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465135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82557.2

申请日:

2014.10.13

公开号:

CN106794967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1/02申请日:20141013|||公开

IPC分类号:

B66C1/02

主分类号:

B66C1/02

申请人:

J.施迈茨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贝内迪克特·米勒; 安德里亚斯·施泰因巴; 诺曼·保罗

地址:

德国格拉滕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王瑞朋;王朝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夹具(12),其用于吸住和操纵特别是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26),该电池夹具具有壳体(56),在该壳体中设置有可被施加真空的真空腔,且该壳体在其面对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吸取侧(54)上具有吸取开孔(84、84),其中,吸取侧配设有用于贴靠在启动器蓄电池上的柔性衬垫(82),其中,壳体具有平行于吸取侧延伸的T形横截面,其中,该横截面这样地具有梁部分(64)以及横向地从梁部分延伸的腹板部分(66),使得腹板部分在启动器蓄电池被吸在电池夹具上时在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极(68、70)之间延伸。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池夹具(12),其用于吸住和操纵特别是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26),该电池
夹具具有壳体(56),在该壳体中设置有可被施加真空的真空腔,且该壳体在其面对待吸住
的启动器蓄电池的吸取侧(54)上具有吸取开孔(84、86),其中,吸取侧(54)配设有用于贴靠
在启动器蓄电池(26)上的柔性衬垫(82),其中,吸取侧(54)和/或柔性衬垫(82)具有T形横
截面,其中,该横截面这样地具有梁部分(64)以及横向地从梁部分(64)延伸的腹板部分
(66),使得腹板部分在启动器蓄电池(26)被吸在电池夹具(66)上时在启动器蓄电池(26)的
电池极(68、70)之间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吸取开孔(84、86)这样地构建,使
得其数量、开口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匹配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26)的电池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吸取开孔(84、86)设置有至少两个
不同的开口横截面,其中,第一开口横截面小于第二开口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吸取侧(54)在梁部分(64)的方向
上具有三个吸取部分(92、94、96),其中,在中间吸取部分(92)中布置有大致相同数量的具
有第一和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86),且其中,在两个布置在中间吸取部分(92)之
外的端部吸取部分(94、96)中仅布置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中间吸取部分(92)具有中心吸取
部分(98),其中,在中心吸取部分(98)中仅布置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且其
中,中间吸取部分(92)除中心吸取部分(98)外具有两个邻接端部吸取部分(94、96)的过渡
吸取部分(100、102),其中,在过渡吸取部分(100、102)中仅仅或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二开口
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吸取侧(54)具有
环绕的边缘吸取部分(104),其中,在边缘吸取部分中仅仅或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一开口横截
面的吸取开孔(8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在柔性衬垫(82)
中设置有圆柱形的空隙部(88、90),其穿透柔性衬垫(82),其中,吸取开孔(84、86)通入空隙
部(88、90)中,且其中,空隙部(88、90)的大小对应于吸取开孔(84、86)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空隙部(88、90)这样地构建,使得
其数量、基面、几何形状和/或深度匹配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26)的电池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空隙部(88、90)具有圆
形或长孔状的基面。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电池夹具(12)具
有用于连接到软管式提升机(16)上的联接部分,其中,该联接部分具有通入真空腔的开口
(36),且其中,联接部分具有均匀围绕开口(36)布置的闭锁销(38)。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柔性衬垫(82)是
泡沫材料衬垫。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壳体(56)在其背
向吸取侧(54)的一侧上具有用于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26)的正极(68)的极性标记。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壳体(56)在外周
侧在腹板部分(66)的区域中且在梁部分(64)背向腹板部分(66)的一侧上具有中间标记
(74、76)。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在外周侧设置有
止挡部分(74、80),该止挡部分从吸取侧(54)突出。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特征在于,设有机械的夹紧
装置,用于侧向夹紧待操纵的启动器蓄电池(26)。
16.一种夹持系统(10),其包括软管式提升机(16)、用于软管式提升机(16)的操作装置
(14)、至少一个第一真空源、以及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12),其
中,第一真空源与软管式提升机(16)流体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系统(10),其特征在于,第一真空源与电池夹具(12)流
体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夹持系统(10),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二真空源,其与电
池夹具(12)流体连接。

说明书

电池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夹具,其用于吸住和操纵启动器蓄电池,特别用于吸住和操
纵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系统,其包括软管式提升机、用于软
管式提升机的操作装置、至少一个第一真空源以及这样的电池夹具。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夹具具有壳体,在该壳体中设置可被施加真空的真空腔,其中,壳体在
其面对工件的吸取侧上具有带有吸取横截面的吸取开孔,其中,吸取侧配设有柔性衬垫,该
柔性衬垫贴靠在工件上。

这样的真空夹具特别可被用于夹持或升起物体,例如位置稳定的扁平材料,如木
板或平板,或用于夹持或升起更小的物体,例如管子、杯子、壳罩等。对此,真空夹具具有柔
性衬垫,柔性衬垫贴靠在待夹持的物体的上侧上。

由于在机动车中的升高的能耗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启停系统,在机动车中的启动器
蓄电池越来越大且由此也越来越重。因此在汽车制造以及在汽车相关的企业中,在调换或
移动启动器蓄电池时,人力负担也变大了。

启动器蓄电池由于其结构具有非常高的密度且因此非常沉重。此外,启动器蓄电
池的表面通常不具有普遍平的外轮廓,因此干扰轮廓使得吸住或夹持启动器蓄电池变难。

通常,启动器蓄电池被支承在底架上或盒子中,其中,由于高的堆积密度很难介入
到启动器蓄电池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因此,启动器蓄电池迄今手动地借助于钩子或夹具被
调换,使得可以从电池侧夹持启动器蓄电池。然而,对此首先需要手动滑动启动器蓄电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夹具,利用该电池夹具使得可以从电池上
侧吸住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其中,该电池夹具应是可简单制造的,且其中,启动器蓄电
池应被可靠地且安全地夹持。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池夹具实现。这样的电池夹具用于吸住和
操纵特别是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该电池夹具具有壳体,在该壳体中设置可被施加真空
的真空腔,且该壳体在其面对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吸取侧上具有吸取开孔,其中,吸取
侧配设有用于贴靠在启动器蓄电池上的柔性衬垫,其中,吸取侧和/或柔性衬垫具有T形横
截面,其中,该横截面这样地具有梁部分以及横向地从梁部分延伸的腹板部分,使得腹板部
分在启动器蓄电池被吸在电池夹具上时在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极之间延伸。该情况是特别
有利的,因为在放置电池夹具时可以避免同时接触待操纵的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极。由此
可以有利地避免短路。在此可设想,仅吸取侧和/或柔性衬垫具有T形横截面,其中,也可行
的是,电池夹具的整个壳体具有平行于吸取侧延伸的T形横截面。

此外可行的是,设置用于真空密封在电池夹具上的挡板和/或帷幕。在此特别优选
的是,挡板和/或帷幕在外周侧被布置在电池夹具上且在待吸住和/或待操纵的启动器蓄电
池的方向上延伸。

电池夹具的第一有利扩展方案提出,吸取开孔这样地被构建,使得其数量、开口横
截面和/或几何形状匹配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表面。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数量、开
口横截面和/或几何形状被选择成使得匹配待吸住的电池上侧的泄露可能性。当可能泄露
时,即,在电池上侧的不平的区域的情况下,当设置少量的具有更小的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
孔时是有利的,其中,在不可能泄露的区域中,即,可在平的区域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具有更
大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

此外有利的是,吸取开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开口横截面,其中,第一开口横截
面小于第二开口横截面。在此优选地,吸取开孔这样地被布置,使得在不平的电池上侧的区
域中优选设置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其中,在平的或大致平的电池上侧的区域
中优选设置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有利地,这样地选择吸取开孔的开口横截面
或直径和布置或位置,使得匹配待吸住的电池上侧的泄露可能性。当可能泄露时,即,在电
池上侧的不平的区域的情况下,在设置少量的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时是有利
的,其中,在不可能泄露的区域中,即,可在平的区域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具有第二开口横截
面的吸取开孔。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吸取侧在梁部分的方向上具有三个吸取部分,其中,在中间吸
取部分中布置大致相同数量的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且其中,在两个布
置在中间吸取部分之外的端部吸取部分中仅仅或主要布置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
孔。在此,主要数量的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理解成超过在各吸取部分中存在的
吸取开孔的80%的数量。

在此,电池夹具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扩展方案提出,中间吸取部分具有中心吸取部
分,其中,在中心吸取部分中仅布置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且其中,中间吸取部
分除中心吸取部分外具有两个邻接端部吸取部分的过渡吸取部分,其中,在过渡吸取部分
中仅仅或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在此,主要数量的具有第二开口横
截面的吸取开孔理解成超过在各吸取部分中存在的吸取开孔的80%的数量。

此外有利的是,吸取侧具有环绕的边缘吸取部分,其中,在边缘吸取部分中仅仅或
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在此,主要数量的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
取开孔理解成超过在各吸取部分中存在的吸取开孔的80%的数量。

电池夹具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在柔性衬垫中设置有圆柱形的空隙部,其
穿透柔性衬垫,其中,吸取开孔通入空隙部,且其中,空隙部的大小对应于吸取开孔的大小。

在此特别优选的是,这样地构建空隙部,使得其数量、基面、几何形状和/或深度匹
配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表面。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数量、基面、几何形状和/或深度
被选择成使得匹配待吸住的电池上侧的泄露可能性。当可能会泄露时,即,在电池上侧的不
平的区域的情况下,当设置少量的具有更小的基面的空隙部时是有利的,其中,在不可能会
泄露的区域中,即,可在平的区域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具有更大基面的空隙部。

有利地,具有更大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通入具有更大空隙部横截面或更大基面
的空隙部,且具有更小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通入具有更小空隙部横截面或更小基面的空
隙部。有利地,空隙部垂直于吸取侧延伸。在柔性衬垫中设置空隙部上是特别有利的,因为
空隙部可作为真空作用腔。

此外有利的是,圆柱形空隙部具有圆形或长孔状的基面。在具有长孔状的基面的
空隙部的情况下,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两个吸取开孔配设有各长孔
状的基面或各空隙部。此外,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吸取开孔被布置在长孔状的基面的各半圆
形端部区域中。有利地,长孔状的基面被构建成大于圆形基面,使得具有长孔状的基面的空
隙部具有比具有圆形基面的空隙部更大的空隙部横截面。优选地,在具有圆形基面的空隙
部的情况下,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被布置成与圆形基面同轴的。

电池夹具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电池夹具具有用于连接到软管式提升机上
的联接部分,其中,该联接部分具有通入真空腔的开口,且其中,联接部分具有均匀围绕开
口布置的闭锁销。

通过设置这样的联接部分可以连接电池夹具与软管式提升机或用于软管式提升
机的操作装置。特别优选的是,电池夹具可与用于软管式提升机的操作装置连接,其中,操
作装置优选具有喷枪握把且可借助于联接部分与电池夹具连接。为了耦接电池夹具与用于
软管式提升机的操作装置,闭锁销可卡口式地啮合到操作装置的容纳开口中。因此使得可
以借助于喷枪握把单手操纵电池夹具。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开口被布置在背向吸取侧的一侧上,其中,开口的中心纵轴线
优选垂直于吸取侧延伸通过电池夹具的重心。真空源可借助于开口连接到电池夹具上。在
此可设想,软管式提升机的自身真空或真空源可用作为用于电池夹具的真空源。

电池夹具的一个特别优选的扩展方案提出,柔性衬垫是泡沫材料衬垫。

设置泡沫材料衬垫作为柔性衬垫证明是有利的,因为泡沫材料一方面特别便宜,
且另一方面特别适用于本目的,因为其很好地紧贴到时常不平的电池上侧上。然而也可设
想,代替泡沫材料衬垫,使用另一柔性衬垫,例如任何一种弹性体。

电池夹具的另一有利设计方案提出,壳体在其背向吸取侧的一侧上具有用于待吸
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正极的极性标记。有利地,正极侧的极性标记是红色的,其中,负极侧
的极性标记可被构建成蓝色的。通过设置电池极的这样的极性标记,可简化对启动器蓄电
池的夹持或吸住和操纵。电池夹具的操纵人员可根据极性标记识别,用于吸住或夹持启动
器蓄电池的腹板部分的哪一电池侧必须被引导到电池极之间。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壳体在外周侧在腹板部分的区域中且在梁部分背向腹板部分
的一侧上具有中间标记。在此,外壳侧是横行于吸取侧布置的、环形的壳体侧。通过设置中
间标记,电池夹具的定向可用于在启动器蓄电池的电池上侧上的居中定位。

此外有利的是,在外周侧设置有从吸取侧突出的止挡部分。通过设置止挡部分,可
提供用于待操纵的启动器蓄电池的止挡。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在夹具中间的区域中在腹板
部分上设置止挡部分,且在梁部分背向腹板部分的一侧上偏心地设置两个优选相对于镜面
镜像布置的止挡部分。

电池夹具的另一个有利设计方案提出,设有机械的夹紧装置,用于侧向夹紧待操
纵的启动器蓄电池。在此可提供额外的夹持或保持可能性,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在吸住启动
器蓄电池之后才借助于夹紧装置实现夹紧。

前述目的也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夹持系统实现。这样的夹持系统包括:
软管式提升机、用于软管式提升机的操作装置、至少一个第一真空源以及根据前述权利要
求中至少一个所述的电池夹具,其中,第一真空源与软管式提升机流体连接。然而也可设
想,代替软管式提升机设置其他类型的提升辅助器,例如起重机、机械手等。在此可提出,设
置真空源作为中心或非中心的真空供给。这样的真空源可电驱动,例如作为泵或风扇。此
外,也可设想喷射器形式的气动真空源。真空源例如可直接被布置在电池夹具上,其中,也
可以将真空源布置在提升辅助器上,且将真空源借助于对此设置的真空软管与电池夹具连
接。

在此优选地,操作装置具有用于与电池夹具的联接部分连接的配合联接部分
(Gegenkupplungsabschnitt),其中特别优选的是,配合联接部分具有中心销,该中心销可
被导入联接部分的开口中。此外有利的是,配合联接部分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夹具的联接部
分的闭锁销的容纳开口。通过卡口式的扭转,闭锁销的头部可啮合到容纳开口中,从而可拆
卸地连接电池夹具与操作装置。

特别优选的是,第一真空源与电池夹具流体连接。由此,设置为软管式提升机提供
真空的真空源,其用于为电池夹具提供真空供给。

然而也可设想,设有第二真空源,其与电池夹具流体连接。由此,可完全独立于软
管式提升机的真空供给实现对电池夹具的真空供给。

附图说明

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有利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描述和阐明附图中所
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夹具的夹持系统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夹持系统的放大部分;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夹持系统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2的夹持系统的后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1和图2的夹持系统的透视图,其具有被吸在电池夹具上的机动车
的启动器蓄电池;

图6示出从上面看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夹具的透视图;

图7示出从下面看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夹具的透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夹具的仰视图;以及

图9示出根据图1至图5的夹持系统的操作装置的透视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5中示出夹持系统10,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夹具12,其中,图6至图8
以单独视图示出电池夹具12。图9再次示出根据图1至图5的夹持系统10的操作装置14的透
视仰视图。

参考图1至图9整体描述和说明夹持系统10或电池夹具12的功能。

图1以透视图示出整体以10表示的夹持系统。该夹持系统10包括用于软管式提升
机16的操作装置14,其中,软管式提升机16可借助于搭扣18被固定在未示出的盖固定部上。
此外,软管式提升机16在搭扣18的区域中具有真空接头20,软管式提升机16可借助于该真
空接头与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真空源连接。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夹持系统10的放大部分。在此可以清楚看到,操作装置14具有
用于软管式提升机16的升起软管22连接装置。如一般已知的,借助于该升起软管22,操作装
置14被供给真空,且在此通过升起软管22的缩短或拉长而被升起或降低。联接部24在操作
装置14的下侧上,电池夹具12被固定在联接部上。如在图5中所示的,借助于该电池夹具12,
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26可被吸住且由此被抓取,使得启动器蓄电池26可通过接下来缩短
升起软管22而被升起。在连接装置与联接部24之间的部分根据喷枪握把26的类型而被构
建,使得该部分可通过手即单手被抓取且操纵。在此,大拇指根部肌肉贴靠在可夹上
(aufclipsbar)的垫片28上,该垫片由相对软的材料例如橡胶或硅橡胶构成,使得无疲劳工
作是可行的。通过食指操纵扳机30,其自身激活被集成到喷枪握把26中的在附图中未示出
的换气阀。

联接部24可围绕水平轴线32转动,使得电池夹具12可围绕水平轴线32被转动从而
安置到启动器蓄电池26上。如可在图9中看到的,联接部24具有中心销34,该中心销啮合到
电池夹具12的中心开口36中,特别可在图6中清楚地看到该中心开口。借助于中心销34可对
电池夹具12的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真空腔提供真空供给。如同样可在图6中可看到的,电池夹
具12自身具有四个围绕开口36均匀布置的闭锁销38,其啮合到联接部24的下侧上的锁孔状
的容纳开口40中。通过卡口式的转动电池夹具12,各闭锁销38的头部啮合到容纳开口40中。
通过限动片42实现对闭锁位置的固定,限动片为解锁可抵抗弹簧作用力径向在连接板44上
被拉出。在径向内部位置(闭锁位置)上,限动片42略微啮合容纳开口40,使得在此处的闭锁
销38的头部不会从容纳开口40被拉出。

此外可设想闭锁销46,该闭锁销可在操作装置14的纵轴线47的方向上克服复位力
从联接部24部分地拉出。由此具有容纳开口40的联接板48被松开,使得联接板可围绕纵轴
线47被转动。通过翻倒部分被拉出的闭锁销46防止再次闭锁。此外,闭锁板48具有四个均匀
地在圆周上分布布置的用于闭锁销46的空隙部50,使得可占据四个限定的转动位置。

根据图5至图8进一步描述和说明电池夹具12的功能。

如可在图5中明确看到的,启动器蓄电池26在其电池上侧52被夹持系统10的电池
夹具12吸住。

对此,电池夹具12具有面向启动器蓄电池26的待被吸住的电池上侧52的吸取侧
54。此外,电池夹具12具有壳体56,其中,如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壳体56具有壳体上部58和
壳体下部60,其中,吸取侧54被布置在壳体下部60的一侧上。

壳体上部58和壳体下部60通过总共13个连接螺栓62相互栓接。整体上,壳体56具
有平行于吸取侧54延伸的T形横截面,其中,横截面或壳体56具有梁部分64以及横向于或垂
直于梁部分64延伸的腹板部分66。在此,腹板部分66被构建成使得其如可在图5中清楚看到
地在启动器蓄电池26被吸住在电池夹具12上的情况下在启动器蓄电池26的正极68与负极
70之间延伸,使得可避免启动器蓄电池26短路。

为将电池夹具12定位在启动器蓄电池26上,壳体56具有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用于启
动器蓄电池26的正极68的标记。此外,壳体56在环形的外壳侧72上在夹具中心的区域中在
腹板部分66上具有中间标记74。此外,壳体56在梁部分64背向腹板部分66的一侧上在夹具
中心的区域中具有中间标记76,可在图4中看到该中间标记。

为了可以尽可能简单地定位电池夹具12,此外在夹具中心的区域中在腹板部分66
上设置止挡部分78,该止挡部分从吸取侧54突出。此外,在梁部分64背向腹板部分66的一侧
上偏心地设置两个关于镜面镜像布置的止挡部分80,该止挡部分同样从吸取侧54突出。

在吸取侧54上布置泡沫材料层82形式的柔性衬垫,该柔性衬垫被贴靠到启动器蓄
电池26上。选择泡沫材料层82作为柔性衬垫,因为泡沫材料很好地紧贴到相互不平的电池
上侧52上。

如特别可在图7和图8中看到的,壳体56在吸取侧54上具有带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
吸取开孔84以及带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在此,吸取开孔84的第一开口横截面
小于吸取开孔86的开口横截面。吸取开孔84、86通入泡沫材料层82的圆柱形空隙部88、90。
空隙部88、90完全穿透泡沫材料层82,其中,空隙部88具有圆形基面,且其中,空隙部90具有
长孔状的基面。在此,空隙部90具有长孔状的基面大于空隙部88的圆形基面。在具有圆形基
面的空隙部88中,各空隙部88配设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且与空隙部88的圆形
基面同轴地被布置。

在具有长孔状的基面的空隙部90中,各空隙部90分别配设有两个具有第二开口横
截面的吸取开孔86,且分别被布置在空隙部90的长孔状的基面的半圆形的端部区域中。

如可在图7中看到的,吸取侧54在梁部分64的方向上具有三个吸取部分92、94、96。
在吸取侧54中中间吸取部分92被居中设置,其中,在中间吸取部分92之外布置两个端部吸
取部分94、96。在中间吸取部分92中设置大致相同数量的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
取开孔84、86,其中,也设置相应数量的具有圆形基面的空隙部88以及具有长孔状的基面的
空隙部90。在此,在端部吸取部分94、96中,仅布置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以及
具有长孔状的基面的空隙部90。

如可特别可在根据图8的仰视图中看到的,中间吸取部分92此外被分成一个中心
吸取部分98以及两个邻接端部吸取部分94、96的过渡吸取部分100、102。在中心吸取部分98
的区域中仅布置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以及具有圆形基面的空隙部88,其中,
在过渡吸取部分100、102中仅仅或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以及具有
长孔状的基面的空隙部90。

此外,吸取侧54具有在图8中通过虚线限制的边缘吸取部分104,其中,在边缘吸取
部分104中仅仅或主要布置有具有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以及具有圆形基面的空隙
部88。

在此,吸取开孔84、86以及空隙部88、90的布置使得可匹配电池上侧52,使得在电
池上侧52的不平的部分的情况下,设置具有更小的第一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4以及具有
更小的圆形基面的空隙部88,其中,在电池上侧52的平的部分的情况下,设置具有更大的第
二开口横截面的吸取开孔86以及具有更大的长孔状的基面的空隙部90,使得可以最小化由
于电池上侧不平导致的泄露。

电池夹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池夹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池夹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池夹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夹具.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夹具(12),其用于吸住和操纵特别是机动车的启动器蓄电池(26),该电池夹具具有壳体(56),在该壳体中设置有可被施加真空的真空腔,且该壳体在其面对待吸住的启动器蓄电池的吸取侧(54)上具有吸取开孔(84、84),其中,吸取侧配设有用于贴靠在启动器蓄电池上的柔性衬垫(82),其中,壳体具有平行于吸取侧延伸的T形横截面,其中,该横截面这样地具有梁部分(64)以及横向地从梁部分延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