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挤出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相应的制作工序中。对于现有的挤出装置来说,其通常采用包
含了推杆的结构,由于推杆在挤出作业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应力,故推杆结构往往并不十分可
靠,其结构相对脆弱,较容易产生变形甚至折断,从而大大影响了挤出装置的使用性能和使
用寿命,也增加了维修或更换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操作简便,
能够有效保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新型挤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挤出装置,包括筒体,在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在筒体内设有沿筒体的内侧壁
滑动的滑块,在滑块的下方设有凸轮轴和绕凸轮轴转动的凸轮,该挤出装置还包括了拉绳,
同时在筒体的底部设有拉绳口,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凸轮上,拉绳的另一端从筒体的拉绳口处
向下伸出,并且,在凸轮的与拉绳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凸轮复位机构。
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的凸轮复位机构包括了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至凸轮
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筒体的底部。
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的凸轮复位机构包括了复位凸块,且在位于复位凸块正下方的
筒体的底部还设有缓冲垫或者缓冲弹簧。
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的拉绳口为圆形孔,在拉绳的从拉绳口处向下伸出的该另一端
还设有拉环,且拉环的外径大于拉绳口的内径。
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滑块与筒体的内侧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筒体的底部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不仅结构牢固,不易出现机械结
构故障,而且操作简便,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该挤出装置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筒盖2,滑块3,凸轮4,拉绳5,复位凸块6,缓冲弹簧7,拉环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挤出装置,包括筒体1,在筒体1的顶端设有筒盖2,在筒体1内
设有沿筒体1的内侧壁滑动的滑块3,在滑块3的下方设有凸轮轴和绕凸轮轴转动的凸轮4,
该挤出装置还包括了拉绳5,同时在筒体1的底部设有拉绳口,拉绳5的一端固定于凸轮4
上,拉绳5的另一端从筒体1的拉绳口处向下伸出,并且,在凸轮4的与拉绳5相对的一侧
还设有凸轮复位机构。这样,通过向下拉动拉绳5,拉绳5带动凸轮4围绕凸轮轴转动,进
而凸轮4抵住滑块3并推动滑块3向上滑动,从而实现了挤出作业。
对于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的凸轮复位机构可设计为包括了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
并且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至凸轮4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筒体1的底部。这样,当施
加于拉绳5上的拉力消失后,凸轮4便可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同时,在凸轮4
回复原位的瞬间,复位弹簧还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凸轮4及滑块3的迅速、平稳
的复位。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凸轮复位机构也可设计为包括了复位凸块6,且在位于复位
凸块6正下方的筒体1的底部还设有缓冲垫或者缓冲弹簧7。这样,当施加于拉绳5上的拉
力消失后,凸轮4因由于复位凸块6的偏重结构设计而产生的偏重力的作用下,便自动向原
位置方向回转,同时结合缓冲垫或者缓冲弹簧7的缓冲作用,实现了凸轮4及滑块3的迅速、
平稳复位。此时,作为优选,筒体1的底部相应地设计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对于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的拉绳口为圆形孔,同时在拉绳5的从拉绳口
处向下伸出的该另一端还设有拉环8,且拉环8的外径大于拉绳口的内径。这样,便能有效
防止拉绳5全部进入到筒体内,无法进行挤出作业。
作为另一种优选,对于上述新型挤出装置,其中滑块3与筒体1的内侧壁之间为密封连
接。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不仅结构牢固,不易出现机械结构故障,而
且操作简便,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该挤出装置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
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