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装置,是一种设有与盘的插入或退出有关的输送盘的盘载放机构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图3是表示从斜上方看到的以前的盘装置外部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从斜下方看到的图3所示盘装置内部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盘装置的第1切换杆结构的斜视图,图6A到图6C是表示沿着图5的VI-VI线取得的断面图、是表示在进行正常的盘退出动作时的底座和第1以及第2切换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图7A和图7B是表示沿着图5的VII-VII线取得的断面图、是表示在发生驱动时间不同时的底座和第1以及第2切换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在图4到图7B地附图中、是将图的右侧配置成装置的前方、将图的左侧配置成装置的后方而进行描述的。因此、下述的箭号A方向是表示从装置的前侧向后侧的方向;箭号B方向是表示相反的方向。
图中,1是作为盘装置外包装的盒子状底座(筐体),在这个底座1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地设置着槽2、以进行盘(图中没有表示)的插入或退出,在这个槽2上能转动地安装着门3、用于开关槽2。即、盘(图中没有表示)是能沿着箭头A方向插入、能沿着B方向退出。在构成槽2一部分的底座1上底面的内侧缘部、如图6A到6C等所示地设置着山形的凸起部1a。在构成槽2一部分的底座1一个侧面的内侧缘部上配设着驱动电动机4,其给出用于输送盘(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力。驱动电动机4如图4所示、借助齿轮5等将驱动力施加到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上。
如图5所示、第1切换杆6设有:在接近槽2的前侧位置上形成能与齿轮5啮合的齿条6a;设置在背离槽2的一侧、能与底座1的凸起部1a相接触的弹性体8;将这个弹性体8支持成悬臂梁状的板状支持部6b;与设置在底座1上底面的导引部1b滑动连接的导引爪6c;形成在最后部、为了使第1切换杆6回归到后方的原点位置而与经常弹向箭头A方向的弹性构件(图中没有表示)相连接的钩子部6d。弹性体8由大致成一体地支持在支持部6b上、厚度与支持部6b基本相同的板部8a和从这个板部8a向底座1侧隆起的隆起部8b构成,虽然弹性体8能相对于支持部6b而弯曲,但其本体是不发生体积变形的。这样的第1切换杆6是在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作用时,能在接近底座1的凸起部1a的直线区域、沿着箭头A方向或箭头B方向而进行往复移动的。
如图6A到图7B所示,第2切换杆7具有:向第1切换杆6侧隆起的隆起部7a;在比这隆起部7a前侧的位置上、能与齿轮5啮合地形成的齿条(图中没有表示);形成在最后部、为了使第2切换杆7回归到后方的原点位置而与经常弹向箭头A方向的弹性构件(图中没有表示)相连接的钩子部(图中没有表示),第2切换杆7是在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作用时,能在接近第1切换杆6的直线区域、沿着箭头A方向或箭头B方向、在与第1切换杆6的驱动开始时间不同的驱动开始时间进行往复移动的。
在底座1上的槽2附近位置配设着输送橡胶滚轮(图中没有表示),它是借助正转或反转而进行盘(图中没有表示)的插入或退出的。如图3所示,在底座1的上底面还配设着滑动构件9,它是在盘(图中没有表示)插入时、向后方(箭头A方向)移动而对盘(图中没有表示)进行定位的。如图3所示,在底座1的内部配设着开动构件10,它是与盘(图中没有表示)的插入而联动,使第1切换杆6移动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传递到第1切换杆6的位置,由此使盘(图中没有表示)从水平移动(箭头A方向或箭头B方向)转换成向下方移动。盘载放机构由上述各个零件构成。
下面,对上述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将盘(图中没有表示)从槽2插入时,由输送橡胶滚轮(图中没有表示)正转的驱动力将其拉入到底座1内。接着、由于盘(图中没有表示)的一部分周缘与滑动构件9相接触,使滑动构件9后退而对盘(图中没有表示)进行定位。这时、由与滑动构件9的后退动作进行联动的开动构件10将第1切换杆6向前方(箭头B方向)推入,借助与齿轮5啮合、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而开始前进。当第1切换杆6到达前方的规定位置时,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发生干涉,此后、第2切换杆7被拉入第1切换杆6的直线移动,借助与齿轮5的啮合、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而开始前进,移动到规定的最终位置。
接着,在退出盘(图中没有表示)的场合下,由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使与齿轮5相啮合的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同时向后方(箭头A方向)进行直线移动。虽然在规定的位置、当第2切换杆7与齿轮5分离时将驱动电动机4向第2切换杆7传递的驱动力切断,但此后、第2切换杆7在规定的位置,在与齿轮5继续相啮合而被驱动的第1切换杆6的作用下、将其向后方(箭头A方向)压回到正常位置。即、关于底座1的凸起部1a、设置在第1切换杆上的弹性体8和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的相对位置关系,先是如图6A所示、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接受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而向箭头A方向移动到底座1的凸起部1a的正下方(接近的位置),使第2切换杆7与齿轮5分离。此后,如图6B所示、第1切换杆6继续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的作用,它的弹性体8的隆起部8b与底座1的凸起部1a相接而受到按压、向下侧潜入。由于上述弹性体8向下方移动,使弹性体8的板部8a与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的侧面相接,因而如图6C所示地、随着继续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作用的第1切换杆6向箭头A方向的移动而将第2切换杆7向箭头A方向、压回到正常位置。
但是,由于以前的盘装置具有上述的结构,因而就有如下所述的问题。即、在没有将盘(图中没有表示)插入到盘装置内的状态下,譬如在由冲击等作用而使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移动、并一起与齿轮5相互啮合着,在下一次盘插入动作时,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同时由齿轮5的作用而开始进行直线移动的驱动时间发生不同(下面,也称为模式不同)。这时,没使第1切换杆6移动到插入的最终位置就进行退出动作。如图7所示,由于形成第1切换杆6的弹性体8和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同时通过底座1的凸起部1a的下侧,因而如图7B所示,由底座1的凸起部1a向下方推压的第1切换杆6的弹性体8的板部8a就会与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的上面发生干涉。这样,由于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处于一起与齿轮5啮合的状态,因而就有使两个杆的移动陷入锁紧状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盘载放机构的盘装置,这种盘载放机构是即使发生驱动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两个切换杆锁紧的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盘装置,它设有盘载放机构,这个盘载放机构设有:内表面有凸起部的筐体;配设在筐体内、而且提供用于输送盘的驱动力的驱动电动机;接受上述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在接近上述筐体的凸起部的直线区域进行往复移动的第1切换杆;接受上述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在接近上述第1切换杆的直线区域,以与第1切换杆的驱动开始时间不同的驱动开始时间进行往复移动的第2切换杆;在上述第1切换杆上设置成悬臂梁状、在使第1切换杆进行往复移动时,由上述筐体的凸起部的推压而向上述第2切换杆侧移动,由此与上述驱动电动机输出的驱动力被切断了的上述第2切换杆相接,将上述第2切换杆压回到规定位置用的弹性体;设置在上述第1切换杆的与上述弹性体相接近位置上的弹性体退避空间。
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驱动开始时间发生不同的场合下,也能借助使弹性体退避到弹性体退避空间内而确实回避第1和第2切换杆的锁紧状态。这样,由于能将第1和第2切换杆之间的驱动开始时间的不同回归到正常状态,因而就有能使盘装置再起动的效果。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2A~2C是表示图1所示的盘装置在发生驱动时间不同时弹性体的退避动作的断面图。
图3是从斜上方看到的以前的盘装置外部的斜视图。
图4是从斜下方看到的图3所示盘装置内部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盘装置的第1切换杆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6A~图6C是沿着图5的VI-VI线取得的断面图,是表示在进行正常的盘退出动作时的底座和第1切换杆和第2切换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的断面图。
图7A和图7B是沿着图5的VII-VII线取得的断面图,是表示在驱动时间不同发生时的底座和第1切换杆和第2切换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的断面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2A~2C是表示图1所示的盘装置发生驱动时间不同时的弹性体的退避动作的断面图。在这个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中、与图3~图7B所示的以前的盘装置中的各个主要构件相同的部分都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图1~图2C是与图6A~图7B相对应的断面图。
如图1所示,这个实施方式1的特征在于,将第1切换杆6的支持部6b中、位于弹性体8前方的靠近底座1侧的角部削掉而形成弹性体退避空间11。虽然弹性体退避空间11不具有能容纳整个弹性体8的空间,但在弹性体8潜入到底座1的凸起部1a下侧时是具有能充分向弹性体退避空间11侧进行扭转和位移空间的。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盘(图中没有表示)的插入动作和退出动作方面、这个实施方式1的盘装置和以前的盘装置除了以下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变化。即、在没有将盘(图中没有表示)插入到盘装置内的状态下,如果在由冲击等作用下使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仍没有达到两者间规定的间隔地移动、并一起与齿轮5相互啮合着,在接着进行的盘插入动作时,就会发生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由齿轮5的作用而开始进行直线移动的模式不同。这时,第1切换杆6没移动到插入的最终位置就进行退出动作。如图2A所示,第1切换杆6的弹性体8与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要同时通过底座1的凸起部1a的下侧。接着,如图2B所示,由于与底座1的凸起部1a相接的第1切换杆6的弹性体8向弹性体退避空间11侧转动并进行退避,因而能使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以规定间隔、在第1切换杆6之前行进。接着,如图2C所示,由于将弹性体8从弹性体退避空间11推出,使弹性体8的板部8a和上述的与齿轮5分离而且驱动力被切断了的第2切换杆7的隆起部7a的侧面相接,因而随着继续受到驱动电动机4的驱动力的第1切换杆6向箭头A方向的移动,将第2切换杆7向箭头A方向退回到正常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是在第1切换杆6的接近弹性体8的位置上设置弹性体退避空间11,因而即使在发生了使两个杆的开始驱动时间不同、两个杆仍没达到两者间规定间隔而移动的场合下,也能使弹性体8退避到弹性体退避空间11内,能确实回避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的锁紧状态。由于能将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回归到第1切换杆6和第2切换杆7之间的驱动开始时间不同的正常状态,因而就有能使盘装置再起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