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个属于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销售包装件,其首先适用于称为“带孔针”的缝纫针。该包装件的两层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一侧且平坦的支承体和一个位于另一侧成型的盖件,从而提供一个节省空间的成本低的结构。为了方便地取出针,盖件只有一部分固定在支承体上,这一部分以后简称为“固定件”,同时,盖件的其余部分可相对支承体折开到一个转角位置,由此,以后将其称为“折合件”。如果该折合件被折开,那么,针体上与折合件对应安置的部分则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就可方便地为取针接近它了。此时针体以其余下地部分插在由盖固定件和支承体形成的其余容置部中,针可以由此容置部方便地抽出。 在这种销售包装件中,可放置许多针,一般说来,包装品持有人只需要从其中取出一个单独的针,而其余的,则希望继续保存在包装件中。但是,当公知的包装件被折开一次后,该折合件就不能紧密地再固定在支承体上,以致于在包装件移动中,留下的针会从包装件中掉落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人们在支承体上设置了夹板(该夹板可将又靠在支承体上的折合件边缘带搭接住),然而,在折合件和支承体之间仍存在一个接触缝隙,通过它,置于包装中的针就会掉落出来。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一个廉价的销售包装件,它为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记载的类型,其中,在拆开后留在包装件中的针能可靠地保存,同时,该包装件具有简单的,方便的操作性能。这一任务,本发明是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技术措施实现的,以后还要说明其特殊的意义。
本发明非常简要地建议,可折弯的折合件的边缘带本身设置成可回折的。亦即本发明认为,在这一区域的盖件结构总是设置成比容置针体所需要的长一些。这个多余长度,现在本发明就用来作回折结构。通过这个回折结构,就产生一个回折顶,它搭住针体的自由端头,同时,其上连接的回折边,将针体自由部分的端部区朝向支承体的一侧搭绕住,因此,这个针体端部区就被以U形方式搭绕住。这个U形的搭绕结构就使针体的余下段保持在盖固定件和支承体形成的其余容量部中(只要将回折边带到其在支承体上的安装位置就行)。虽然在靠置的折合件和支承体之间还留有一个接触隙缝,但是,此时,通过回折结构的U形搭绕边保护的针体已不会再通过隙缝掉落出去。
本发明另外的措施和优点可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随后的说明书中获得。同时,本发明涉及到所有由此得出的新特征内容和特征组合方案,也涉及那些在权利要求中未明确描述的内容。在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它表明:
图1和2是本发明销售包装件处于运输和购买时固定封闭状态的俯视和侧视放大图;
图3是销售包装件为单个取出和拉出一个针时在全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打开的销售包装件作临时性封闭时的第一步骤立体视图;
图5是打开的销售包装件作临时性封闭时继续关合的立体前视图
图6是与图2相应的销售包装件侧视图,此时是临时再封闭的终止状态。
该销售包装件包括一个由厚纸板材料制成的平面支承体10和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成型盖20。在完全装好的状态,支承体10和盖20形成两个彼此接触的层状的支架,在它们之间置有容纳锋利针30用的容置部31,32,33,此处的针是缝纫用的带孔眼针,为此,盖20是以特别方式成型的。
盖20被分成一个上边的折合件21和一个下边的固定件22,它们虽然在完全包装好的情况下,处于图2点划线表示的与支承体10平行的位置23,但是,各自以一个相互不同的方式连接到支承体10上。盖20的造型部分(其与支承体10形成容置部31,32,33)是在盖20的中间段24上延伸的(见图1),并被一个平坦的法兰边25以框架形式包围起来。在固定件22处,如图1的平行虚线26表示的,法兰边25是耐久地固定在支承体10的展示侧上的。除这个固定表面26以外,在固定件22和支承体10之间,还置有以相互平行间隔安置的固定棱27,在棱27上,借助盖20的造型结构,固定件22与支承体10的展示侧相接触。由此,在这一区域就形成了作为容置部的相互分隔的针袋32,它们用来分开贮存每一根针30。仅仅可在固定件22的下边区域,在包装件内为了容置针尖34而设置一个总腔33。
在全装好的状态,在拆合件21和支承体10的展示侧之间,只设置几个粘结位置28,它是容易撕开的,因此只起铅封的作用,亦即表明,这个销售包装品是否未经许可就已被打开了或者还没有。这些粘结位置28最好安置在盖20的最外边的边缘带29中,此边缘带形成了折合件21在此位置的平坦法兰部分。平坦部分25及29的所有其余区域,在折合件21位于未拆开的平行位置23时,与支承件10也仅仅是松开安置的。粘结位置28足以保证,在未拆开的完好包装情况下,能防止单个的针30通过纵向移动从包装件的针袋32中掉落出来。在折合件21范围内的容置部是一个连通的空腔31,在空腔31中,放置各个针体的自由段35,其在下文中被简称为“自由段”。针30以其余下的部分36按单件形式置于已提过的针袋32中,并将其针尖34置于总腔33中,同时,这个部分36起到针的单件支承的作用,因此,以后可将其简称为“支承段”。
在折合件21和固定件22之间的过度部19处,置有一个折页件,它允许折合件21按简头18(图1和3)所示从其平行位置23到点划线所示的角度位置23′(图2和3)展转运动。图3表示了折合件21完全打开的位置。从图3可进一步看出,支承体10还设置了与盖20的折页19等高并平行的折弯线16,它可以通过在支承体10厚纸板材上进行一种轧花冲制或类似加工来完成。这样,如图3所示,支承体的上部11就可以从点划线表示的伸展位置12通过一个反方向的折弯运动17转到同样在图3中表示的反向转角位置12′上。现在,针30以其描述过的自由段35从已描述过的其余容置部32,34伸出来,该其余容置部在保持伸展的支承体余部13和其上固定的盖20固定件22之间构成。此时,一个单独的针30就可选出了,用手从两侧舒适地捏住,并沿箭头37的方向便可方便地抽出。为使其余的针30不会无控制地从包装中掉出来,本发明包装件设置一个特别的辅助封闭器40(下面还要谈及),它可以以简单方式构成和操作。
折合件21在其外边缘带29到造型成连通容置腔31的中间段24的过度处,置有一个如图1点划线表示的折弯线41,它可以通过一个适当的、未详细表明的冲压工作根据位置要求予先制定。如图4所示,这样,边缘带29就可以从点划线表示的伸展位置沿箭头42方向回折到细实线表示的位置29′,因此就由其产生一个“回折边”。同时,相应的回折顶43,如图4所示,就搭住针体30带孔侧的端头38,而且,回折边29从后面盖住留下的针30的自由段35的端部39。通过折合件21的往回折的结构形式,使得针30在端部39的高度范围内以U形方式包裹住。此时,已折弯的支承体上部11只需要从图4所示箭头44的方向再折合回来,由此,回折边29′就被盖于支承体上部11的展示侧。这种状态在图5和6中已清楚描绘。在此位置,回折顶43通过在支承体10上设置的夹板14而固定住,该板14是以特殊方式设置的。
如图1所示,夹板14置于支承体的上部11中,并处于与折合件21的折弯线41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范围上。该夹板14截断了支承体在此处设置的刻痕线45,因为,线45终止在两个舌部15处,而舌部15是从夹板14的两侧在支承体10中冲刻而成的,并与夹板一起在支承体10的厚纸板材中构成一个对称的双Z形结构。即夹板14与两个侧面限定它的舌部反向平行伸展。两个半段刻痕线45使支承体上部11的自身弯折变得容易。亦即,它们(45)不象夹板14和两个舌部15的轮廓那样是完全刻冲透的。这一点从图4和5中可获知,同时,通过支承体端部件46在刻痕线45处的折弯,其上制成的夹板14则随之运动,并且相对于邻接的支承区47形成一个位于夹板14下方的可打开的关闭咀48。在支承体端部件46折弯情况下,如图5所示,回折的折合件21的回折顶43被推入关闭咀48中,此后,折弯的支承体端部46又围绕刻痕线45沿图6中表示的摆动箭头50方向逐渐返回到图5和6中点划线表示的伸展位置49上。同时,夹板14是随着偏转的,并且,又将被其夹住的已折弯的折合件21的回折顶43挤靠在支承体10上。这样,在容置部31,32,33中保留的针30就不会从临时封闭的包装件中掉出。回折边29′、43与夹板14一起构成已提过的包装件的辅助封闭器。依此,只要对夹板14和舌部15的冲裁口以及用于刻痕线45的冲刻轨迹(如图1示)在盖20可回折的边缘带29之高度范围内进行结构安排就行了。辅助封闭器40时折弯封闭和打开的操作是很简单和明了的,因此不用对包装件持有人进行更多的指数就可以实施。
该销售包装件的支承体10在提到过的端部46处还置有一个悬挂孔51,借助它,装配好的包装件就可以定位在一个无人售货装置的不必详细描绘的悬挂杆上。由于处于悬挂状态的包装件及商品的重力,所有选定的折弯、刻痕、折叠线都能确保位于其伸开的位置上。由此,包装件平整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保持。在支承体端部46和邻接的支承区47之间的刻痕线45以及支承件上部11相对下边的支承余部而言的连续折弯线16都起始于两个支承体纵边棱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