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455969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95790.3

申请日:

2012.12.17

公开号:

CN103041195A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公布日:201304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P9/06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青岛力宇仓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吕晓春; 杨治国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四流北路4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黄连4份,苦参8份,炙甘草6份,云获荃10份,太子参15份,麦冬8份,五味子3份,石葛蒲5份,天麻6份,珍珠母20份,鸡内金10份,丹参10份,当归10份,玉竹8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黄连4份,苦参8份,炙甘草6份,云获荃10份,太子参15份,麦冬8份,五味子3份,石葛蒲5份,天麻6份,珍珠母20份,鸡内金10份,丹参10份,当归10份,玉竹8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心动过速常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可致死亡。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类型,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25000,其病因大多数为非器质性心脏病,但对于大龄儿童尤应注意有无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存在,因ASDI临床症状较轻,杂音不明显,极易漏诊。30本病属中医学的“心悸、怔忡”范畴目前对心动过速的辨证尚未有较为一致的分型,一般认为此类疾病以对心动过速的辨证多为心气不足、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心火炽热、痰浊阻痹、水饮内停或气滞血痛等为常见证型,而心火内炽型心动过速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实证证型之一。
一般认为心火内炽型心律失常其发病本质离不开心气不足的基础病因。虽然多数医家认为,其主要病机是心气不足,出现不能主血脉,血脉运行失畅所致。但在历代医家中也早有论述认为心悸的发生也与火热有关,如金代刘完素《河间六书》载“惊,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故心热甚也”故喜惊也”。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述:“然后知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动而为火邪者也…故五脏之气妄动者,皆火也。是以各脏有疾,皆能与包络之火,合动而作悸,如是者,当自各脏补泻其火起之由”。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提出治疗心悸用补药的同时要用泻火药:、自不补则火不能息,补心而又加去火之药则得生矣,,。以上医家从不同角度认识到火热与心悸、怔忡的关系密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黄连4份,苦参8份,炙甘草6份,云获荃10份,太子参15份,麦冬8份,五味子3份,石葛蒲5份,天麻6份,珍珠母20份,鸡内金10份,丹参10份,当归10份,玉竹8份。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本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火内炽型患者时一般应见到的主要证候有心悸时作,胸闷气促,舌尖红苔少,脉促、疾,可伴见口干欲饮,善太息,心烦易燥,脉结代等。同时病程日久还可见有一些气滞血痪征象,如舌质暗红,胸部闷痛等。辩证要点以脉象为主,采取辨脉求证的原则,除了脉疾数促极外,余症如心悸,气促,舌尖红等也应纳入辩证参考。注意在辨证中最具有鉴别价值的是脉象的变化,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频率与节律的异常,所以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必然出现反应各自根本特点的脉象。如窦性心动过速呈现的脉象为数脉,而阵发性室上速所表现的脉象则为疾脉,早搏基础率快者为促脉,基础心率慢者为结脉,心房纤颤心率慢者为涩脉,心率.快者则为涩而数之脉。如上所述,临床常见的各种心律失常都各自有其相应的主脉,成为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如数脉疾脉、促脉均主热,临床辨证时应弄清脉象,抓住大纲,才不会被患者所出现的非本质表现所迷惑,造成阴阳颠倒,寒热反谬的错误。在辨证中应以脉为主,四诊合参,当脉证有矛盾时,可按照“舍症从脉,,的原则,反之,则会影响疗效。如早搏的病人其主脉多为细促脉,症状多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舌质暗红,苔薄白,可兼有肢凉不温。因促脉的主病是热,心悸气短、脉细为心气虚之象,舌暗乃血癖之征。总之,其病机应为心气不足,血脉癖阻,癖郁化热。若据此病机采用苦寒清心,益气通脉,凉血活血之法,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总的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本法需注意常配合使用宁心安神,活血凉血,化癖通脉理气之品以获良效。同时也应建议病患祛除引起心律失常的外在因素,如停用某些容易引起功能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停止饮用浓茶、咖啡和禁烟等。
另外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其心脏亏虚,心脉癖阻是发病的基本因素,心脉癖阻,癖郁化热,是其必要环节,故辨证治疗时还必须抓住“补益心气”和“凉血活血”这两个治则。
实施例
病症:偶发心悸胸闷,口干,体弱易患感冒现症:心悸偶作,胸闷不舒,气促易汗,体虚易患感冒,纳食不多,时觉口干,舌红苔薄,脉细促。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心率95+次/分。中医诊断:心悸、心火内炽型。拟方清心除热、活血通窍,佐以益气养阴。拟方炙甘草汤、生脉饮的基础上结合黄连、苦参等苦寒清心之品加减。
处方:黄连4克,苦参8克,炙甘草6克,云获荃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8克,五味子3克,石葛蒲5克,天麻6克,珍珠母20克,鸡内金10克,丹参10克,当归10克,玉竹8克,7剂。水煎服,日服2次。二诊其父代述近发上感咳嗽有痰,咽痛,乃去获荃,天麻,珍珠母,当归,加银花,瓜篓仁,金荞麦等消炎化痰。三诊证情稳定,早搏减少,心率低于85次/分。仍守治则原方加减重用黄连、苦参、丹皮等继服,陆续服药至复诊,查早搏基本未见,体质略有改善,已少患感冒,胸闷未见,活动能力加强。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11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1195 A *CN103041195A* (21)申请号 201210595790.3 (22)申请日 2012.12.17 A61K 36/8988(2006.01) A61P 9/06(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力宇仓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四流北路 43 号 (72)发明人 吕晓春 杨治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 黄连 4 份, 苦参 8 份, 炙甘草 6 份, 云。

2、获荃 10 份, 太子参 15 份, 麦冬 8 份, 五味子 3 份, 石葛蒲 5 份, 天麻 6 份, 珍珠母20份, 鸡内金10份, 丹参10份, 当归10 份, 玉竹 8 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 黄连 4 份, 苦参 8 份, 炙甘草 6 份, 云获荃 10 份, 太子参 15 份, 麦冬 8 份, 五味子 3 份, 石葛蒲 5 份, 天麻 6 份, 珍珠母 20 份, 鸡内金 10 份, 丹参 10 份。

3、, 当归 10 份, 玉竹 8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1195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病因多端, 病机复杂。心动过速常常见于各种心 血管疾病, 可影响血液循环, 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 甚至可致死亡。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 动过速 (PSVT) 为儿童、 青少年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类型, 有报道其发生率为 1/25000, 其 病因大多数为非器质性心脏病, 但对于大龄儿童尤应注意有无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 存 在, 因 A。

4、SDI 临床症状较轻, 杂音不明显, 极易漏诊。30 本病属中医学的 “心悸、 怔忡” 范畴目 前对心动过速的辨证尚未有较为一致的分型, 一般认为此类疾病以对心动过速的辨证多为 心气不足、 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 阴虚火旺、 心火炽热、 痰浊阻痹、 水饮内停或气滞血痛等为 常见证型, 而心火内炽型心动过速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实证证型之一。 0003 一般认为心火内炽型心律失常其发病本质离不开心气不足的基础病因。 虽然多数 医家认为, 其主要病机是心气不足, 出现不能主血脉, 血脉运行失畅所致。但在历代医家中 也早有论述认为心悸的发生也与火热有关, 如金代刘完素 河间六书 载 “惊, 心卒动而不宁。

5、 也。火主于动, 故心热甚也” 故喜惊也” 。明代王肯堂 证治准绳 述 :“然后知悸之为病, 是 心脏之气不得其正, 动而为火邪者也故五脏之气妄动者, 皆火也。是以各脏有疾, 皆能与 包络之火, 合动而作悸, 如是者, 当自各脏补泻其火起之由” 。 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 提出治 疗心悸用补药的同时要用泻火药 : 、 自不补则火不能息, 补心而又加去火之药则得生矣, , 。 以上医家从不同角度认识到火热与心悸、 怔忡的关系密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系病的药物 : 黄连 4 份, 苦参 8 份, 炙甘草 6 份, 云获荃 10 份, 太子参15份, 麦冬8份, 五味子3份, 。

6、石葛蒲5份, 天麻6份, 珍珠母20份, 鸡内金10份, 丹参 10 份, 当归 10 份, 玉竹 8 份。 具体实施方式 0005 使用本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火内炽型患者时一般应见到的主要证候有心悸 时作, 胸闷气促, 舌尖红苔少, 脉促、 疾, 可伴见口干欲饮, 善太息, 心烦易燥, 脉结代等。 同时 病程日久还可见有一些气滞血痪征象, 如舌质暗红, 胸部闷痛等。辩证要点以脉象为主, 采 取辨脉求证的原则, 除了脉疾数促极外, 余症如心悸, 气促, 舌尖红等也应纳入辩证参考。 注 意在辨证中最具有鉴别价值的是脉象的变化,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频率与节律的异常, 所以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必然。

7、出现反应各自根本特点的脉象。如窦性心动过速呈现的脉 象为数脉, 而阵发性室上速所表现的脉象则为疾脉, 早搏基础率快者为促脉, 基础心率慢者 为结脉, 心房纤颤心率慢者为涩脉, 心率 . 快者则为涩而数之脉。如上所述, 临床常见的各 种心律失常都各自有其相应的主脉, 成为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如数脉疾脉、 促脉均主热, 说 明 书 CN 103041195 A 3 2/2 页 4 临床辨证时应弄清脉象, 抓住大纲, 才不会被患者所出现的非本质表现所迷惑, 造成阴阳颠 倒, 寒热反谬的错误。在辨证中应以脉为主, 四诊合参, 当脉证有矛盾时, 可按照 “舍症从 脉, , 的原则, 反之, 则会影响疗效。

8、。 如早搏的病人其主脉多为细促脉, 症状多见心悸气短、 胸 闷、 憋气, 舌质暗红, 苔薄白, 可兼有肢凉不温。 因促脉的主病是热, 心悸气短、 脉细为心气虚 之象, 舌暗乃血癖之征。总之, 其病机应为心气不足, 血脉癖阻, 癖郁化热。若据此病机采用 苦寒清心, 益气通脉, 凉血活血之法, 会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0006 总的来说, 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本法需注意常配合使用宁心安神, 活血凉血, 化癖通 脉理气之品以获良效。同时也应建议病患祛除引起心律失常的外在因素, 如停用某些容易 引起功能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停止饮用浓茶、 咖啡和禁烟等。 0007 另外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其心脏亏虚, 心脉癖阻。

9、是发病的基本因素, 心脉癖阻, 癖 郁化热, 是其必要环节, 故辨证治疗时还必须抓住 “补益心气” 和 “凉血活血” 这两个治则。 0008 实施例 0009 病症 : 偶发心悸胸闷, 口干, 体弱易患感冒现症 : 心悸偶作, 胸闷不舒, 气促易汗, 体虚易患感冒, 纳食不多, 时觉口干, 舌红苔薄, 脉细促。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 心率 95+ 次 / 分。中医诊断 : 心悸、 心火内炽型。拟方清心除热、 活血通窍, 佐以益气养阴。拟方炙甘草 汤、 生脉饮的基础上结合黄连、 苦参等苦寒清心之品加减。 0010 处方 : 黄连 4 克, 苦参 8 克, 炙甘草 6 克, 云获荃 10 克, 太子参 15 克, 麦冬 8 克, 五 味子 3 克, 石葛蒲 5 克, 天麻 6 克, 珍珠母 20 克, 鸡内金 10 克, 丹参 10 克, 当归 10 克, 玉竹 8 克, 7 剂。水煎服, 日服 2 次。二诊其父代述近发上感咳嗽有痰, 咽痛, 乃去获荃, 天麻, 珍 珠母, 当归, 加银花, 瓜篓仁, 金荞麦等消炎化痰。 三诊证情稳定, 早搏减少, 心率低于85次/ 分。仍守治则原方加减重用黄连、 苦参、 丹皮等继服, 陆续服药至复诊, 查早搏基本未见, 体 质略有改善, 已少患感冒, 胸闷未见, 活动能力加强。 说 明 书 CN 103041195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