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4535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0499.5

申请日:

1992.09.09

公开号:

CN1084101A

公开日:

1994.03.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2.9.9公告日:1996.4.2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9/00

主分类号:

B01J29/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何鸣元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邓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原位晶化方法合成的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任意颗粒大小的硅胶与由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水组成的溶液或悬浮液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40~170℃晶化反应5小时至5天,洗涤,过滤,干燥。该复合材料中β沸石的含量可在2~95重量%的范围内调变。该方法使沸石牢固地分散于基体颗粒的表面,提高了小晶粒沸石在基体上的稳定性,并解决了通常合成小品粒沸石过程中过滤的困难。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任意颗粒大小的硅胶与由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水组成的溶液或悬浮液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40~170℃晶化反应5小时至5天,洗涤,过滤,干燥; 其中各原料配比如下(摩尔比):Al 2 O 3 /SiO 2 =0.005~0.05,Na 2 O/SiO 2 =0.01~0.1,四乙基铵阳离子/SiO 2 =0.05~0.2,H 2 O/SiO 2 =0.5~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硅胶可为任意孔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铝源为铝酸钠。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钠源为铝酸钠或铝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四乙基铵阳离子来自四乙基氢氧化铵或其与四乙基卤化铵的混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四乙基卤化铵选自四乙基氯化铵或四乙基溴化铵。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混合物中四乙基氢氧化铵与四乙基卤化铵的摩尔比为2~4∶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选自A型、X型、Y型、β之一的沸石晶体作为晶种。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晶种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总重量的0.2~
2: 0%。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含有硅铝酸盐沸石的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关于直接合成于硅胶上的β沸石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β沸石是美国莫比尔公司于六十年代中开发成功的具有独特三维(或二维)孔道的沸石(USP3,308,069),其孔道介于八面沸石和ZSM-5沸石之间。据报导,β沸石具有很高的加氢裂化催化活性及临氢异构催化活性,经改性或负载某些金属组元后可用于加氢裂化、临氢异构、加氢精制以及加氢脱蜡、柴油降凝等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过程。

    目前沸石催化剂的通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一定配比的反应物料凝胶混合物高温晶化制得沸石,然后将沸石与含或不含粘结剂的载体结合,再经成型制得催化剂成品。含β沸石的催化剂也不例外。这样制得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沸石可以存在于催化剂体相中的各个部位,而不能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另一方面,沸石晶粒的大小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晶粒越小,沸石活性表面的利用率也越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制备过程中过滤地困难;另外,小沸石晶粒在催化剂中也不稳定,容易因受热而被破坏。

    美国恩格哈德矿物化学公司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在固体上合成沸石(即原位晶化)的尝试,开发了在高岭土上合成A型、X型和Y型沸石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用天然矿物粘土作原料来制备沸石(USP3,391,994;USP3,657,154;USP3,746,659)。另外,USP4,511,667中曾报导在石棉上合成ZSM-5及X型沸石的方法,并指出沸石晶体的小颗粒结合在石棉纤维上呈枝瘤状有利于其择形催化作用的发挥。CN1059673A中报导了在层状天然硅酸盐-蛭石上合成ZSM-5沸石的方法,从而制得复合HZSM-5沸石/蛭石催化剂。但迄今未见有在固体上直接合成β沸石的报导。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实际中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β沸石直接合成于固体硅胶表面上的方法,从而制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任意颗粒大小的硅胶与由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水组成的溶液或悬浮液混合,搅拌均匀,搅拌强度应控制在不使硅胶颗粒破碎,加热至140~170℃晶化反应5小时至5天,洗涤,过滤,干燥。其中所说的各原料用量如下(摩尔比):Al2O3/SiO2=0.005~0.05,Na2O/SiO2=0.01~0.1,四乙基铵阳离子/SiO2=0.05~0.2,H2O/SiO2=0.5~5.0。

    本发明方法中所说硅胶可为任意孔径,包括粗孔、中孔、细孔的硅胶。所说铝源为铝酸钠。所说钠源为铝酸钠或铝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说四乙基铵阳离子来自四乙基氢氧化铵或四乙基氢氧化铵与四乙基卤化铵的混合物。四乙基卤化铵选自四乙基氯化铵或四乙基溴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与四乙基卤化铵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4∶1。

    为加速β沸石的成核和晶化,反应体系中可加入选自A型、X型、Y型、β沸石的晶体作为晶种,晶种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总重量的0.2~1.0%。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具有β沸石与硅胶相叠加而成的X光衍射谱图,随着复合物中β沸石含量的增加,谱图上β沸石的衍射峰强度也随之增强。在该复合材料中,β沸石的含量可通过控制投料配比或晶化条件而在2~95重%的范围内变化。β沸石晶粒高度分散于硅胶颗粒表面且与后者有机地牢固结合为一体,显示出沸石晶粒在硅胶颗粒表面原位晶化的特点。沸石的硅铝比取决于铝酸钠的量及硅胶颗粒表面参与晶化反应的二氧化硅的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使沸石仅仅分散于基体颗粒表面的同时改善了沸石与基体的结合状况,提高了小晶粒沸石在基体上的稳定性。由于该方法中的晶化过程是在已成型了的基体颗粒上进行的,因而解决了通常合成小晶粒沸石过程中过滤困难的问题。

    用本发明提供方法制得的复合催化材料可单独用作催化剂,也可与含或不含粘结剂、含或不含其它基质以及其它的沸石混合制成复合催化剂使用。可以经焙烧脱除模板剂再经酸洗转型为氢型,也可经铵盐溶液交换后再经焙烧转型为氢型使用。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浸渍或其它方法将各种金属或其化合物,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Pt、Pd、Ir、Re、Sn、Ni、W、Co、Mo等或其化合物引入其中使之成为含各种不同金属的催化剂。该复合催化材料还可以用酸洗、化学抽提等方法脱去沸石骨架上的部分铝使之具有更高的硅铝比。上述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各种改进型可用于诸如异构化、歧化、烯烃的水合或胺化、醇脱水、氧化、脱氢、脱硫、加氢、重整、加氢裂化、聚合等各种烃转化过程的催化剂。

    图1和图2是用本发明提供方法制得的复合催化材料的X光衍射图,其中β沸石的含量分别为68.9重%和92.8重%,测试用CuKα辐射,Ni滤波。

    图3和图4是用本发明提供方法制得的复合催化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倍数分别为140倍和7.5千倍。

    下面的实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制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4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1)1.2克铝酸钠(上海试剂二厂产品,Al2O3含量45重%,下同)、12.6毫升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2.958N,上海试剂一厂产品,下同)和10毫升水混合均匀后;(2)0.6克铝酸钠、12.6毫升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10毫升水混合均匀后;(3)0.9克铝酸钠、12.6毫升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10毫升水混合均匀后;以及(4)2.0克铝酸钠、9.5毫升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7.5毫升水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20克(干基,下同)40~60目粗孔硅胶(青岛硅胶厂产品,下同)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50℃各自晶化:(1)24小时;(2)5天;(3)3天;以及(4)26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由此制得的四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分别为:(1)68.9重%;(2)51.7重%;(3)41.6重%;以及(4)8.1重%,它们均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实例5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四乙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为模板剂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2.0克铝酸钠、0.1克氢氧化钠(北京化工厂产品,分析纯)、9.5毫升2.807N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2.1克四乙基溴化铵混合后加热溶解,加入20克80~120目细孔硅胶(青岛硅胶厂产品,下同)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50℃晶化反应40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该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为40.5重%,它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实例6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四乙基氯化铵的混合物为模板剂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2.0克铝酸钠、11.6毫升2.958N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和1.6克四乙基氯化铵、10毫升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加入20克100~200目细孔硅胶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50℃晶化反应10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该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为92.8重%,它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实例7

    以A型沸石为晶种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2.0克铝酸钠、0.3克氢氧化钠、13毫升2.807N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4毫升水以及经充分研细了的0.2克A型沸石晶种混合均匀后,加入20克80~120目粗孔硅胶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50℃晶化反应14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该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为13.3重%,它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实例8

    以Y型沸石为晶种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1.5克铝酸钠、0.1克氢氧化钠、13毫升2.807N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4毫升水以及经充分研细了的0.2克Y型沸石晶种混合均匀后,加入20克80~120目粗孔硅胶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60℃晶化反应19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该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为41.1重%,它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实例9

    以β沸石为晶种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

    将2.5克铝酸钠、0.1克氢氧化钠、13毫升2.807N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4毫升水以及经充分研细了的0.2克β沸石晶种混合均匀后,加入20克80~120目粗孔硅胶中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不得使硅胶颗粒破碎,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60℃晶化反应17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至中性,110℃干燥2小时即得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

    该样品中β沸石的含量为26.7重%,它具有如图所示的X光衍射图和扫描电镜照片所示的形貌。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原位晶化方法合成的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任意颗粒大小的硅胶与由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水组成的溶液或悬浮液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40170晶化反应5小时至5天,洗涤,过滤,干燥。该复合材料中沸石的含量可在295重量的范围内调变。该方法使沸石牢固地分散于基体颗粒的表面,提高了小晶粒沸石在基体上的稳定性,并解决了通常合成小品粒沸石过程中过滤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