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及其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18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16 CN 103921847 A (21)申请号 201410159365.9 (22)申请日 2014.04.21 B62D 25/08(2006.01) B29C 45/14(2006.01) B29C 65/56(2006.01) (71)申请人 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珠江路 5 号 (72)发明人 丁剑波 吴亮发 周超群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高桂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及其制。
2、作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 架及其制作方法, 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它包括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和前端模块支架 下注塑总成, 所述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与前 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组件 固定连接, 其制作方法包括前端支架上本体的注 塑成型、 前端支架下本体的注塑成型、 运输至装配 线、 用紧固连接螺栓组件紧固, 形成一个完整的前 端模块支架总成。本发明实现了前端模块的部分 通用, 可组装成满足不同车型的前端模块支架, 节 省了开发、 制作成本及周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1847 A CN 103921847 A 1/1 页 2 1.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和前 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 所述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与前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之间通 过连接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 1)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钣金放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 具中 ; 2)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4、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3)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上本体 ; 4)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5) 将前端支架下本体钣金放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具中 ; 6)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7)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下本体 ; 8)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9) 在总成装配工装上,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与下本体进行组装, 用紧固。
5、连接螺栓组件紧 固, 形成一个完整的前端模块支架总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21847 A 2 1/3 页 3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 前端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模块化、 轻量化及以塑代钢的发展, 前端模块已经在汽车行业大量应用。 1992 年大众 Golf III 首次采用模块化供货, 从 Golf III 至 Golf VI, 前端模块已连续成功 地应用到大众四代车型生产中。 据HBPO内部资料统计说明, 2008年前端模块占轿车产量的 。
6、比例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超过 25%, 而在欧洲高达 42%。截至到 2013 年 3 月底, 在中国, 前端 模块技术大量使用在外资车和合资车中, 国内自主产权轿车中除 JAC 有三款前端模块在量 产外, 吉利汽车也在积极研发前端模块的技术并已经成功开发出前端模块产品。 如长城、 长 安及奇瑞等都有意向在最近几年内开发自已的前端模块技术。 0003 前端模块是以前端支架为支撑平台, 集成冷却空调系统、 信号和照明系统、 车身保 护和外观造型结构系统、 传感器和驾驶辅助系统和行人保护系统而成。它可以为汽车主机 厂减少整车所需的物流面积, 降低整车厂生产及管理的复杂程度, 它应用专业化优化集成 来减。
7、小重量和尺寸误差, 更为汽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方法。 0004 为了实现前端支架在前端模块中的核心作用, 前端支架要满足一系列力学、 尺寸、 安装、 耐环境等方向的要求。前端支架需要具备 : 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良好的尺寸稳定 性和低的尺寸误差 ; 简易坚固件集成, 有限空间内尽可能高的比刚度, 好的耐热和耐化学物 质性能, 轻质廉价等。 0005 以往的前端支架基本上都是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 不能分开, 从而造成以下缺点 : 一个车型基本每年都会进行改款设计, 直接会造成这种整体框架的前端支架不能实现通 用 ; 第二点对于汽车的维修来说, 如果这种整体框架的前端支架某个区域发生很小的损。
8、坏, 都会造成整个前端支架的报废 ; 第三点, 整体框架结构的前端支架尺寸较大, 如果汽车主机 厂要求前端支架单件供货的情况下, 会因其尺寸问题造成物流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0006 1、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及其制 作方法, 其根据前端模块支架的结构特点分割成不同模块, 再通过模块的组装形成前端模 块支架本体总成, 根据不同车型的需要可更换其中一些模块组装成满足不同车型的前端模 块支架, 实现了前端模块的部分通用, 节省了开发、 制作成本及周期。 0007 2、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
9、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 包括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和前端模块支架下注 塑总成, 所述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与前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组件 说 明 书 CN 103921847 A 3 2/3 页 4 固定连接。 0008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钣金放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具中 ; 2)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3)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上本体 ; 4)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
10、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5) 将前端支架下本体钣金放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具中 ; 6)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7)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下本体 ; 8)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9) 在总成装配工装上,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与下本体进行组装, 用紧固连接螺栓组件紧 固, 形成一个完整的前端模块支架总成。 0009 3、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1) 实现了部分通用 : 如果汽车新车型仅需要前端支架上注。
11、塑总成重新设计, 就仅需进 行上注塑总成的重新设计开发, 下注塑总成就可以实现通用 ; 相反如果下注塑总成需要生 产设计, 上注塑总成可以实现通用, 体现了一定的模块化思想。 0010 (2) 可分开更换、 维修 : 如果上注塑总成出现损坏, 可以仅更换维修上注塑总成。 反 之亦然。 0011 (3) 分开单件供货及存储 : 主机厂如果需要上注塑总成、 下注塑总成分开单件供 货, 可以将其分开进行存储、 运输。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4 如图1所示,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 包括前端。
12、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1和 前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 2, 所述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与前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之 间通过连接螺栓组件 3 固定连接。 0015 一种易维修可通用汽车前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钣金放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具中 ; 2)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3)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上本体 (即前端模块支架上注塑总成 1) ; 4)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5) 将前端支架下本体钣金放。
13、入机械手运输工装, 由机械手抓起后放入注塑模具中 ; 6) 注塑机合模, 注塑机注塑温度 280、 注射速度 75、 注射时间 8s、 注射压力 100bar ; 7) 注塑完毕后保压 2s, 冷却 40s 后开模取出前端下本体 (即前端模块支架下注塑总成 说 明 书 CN 103921847 A 4 3/3 页 5 2) ; 8) 将注塑合格的前端支架上本体模块运输到装配工装线待装 ; 9) 在总成装配工装上, 将前端支架上本体与下本体进行组装, 用紧固连接螺栓组件 3 紧固, 形成一个完整的前端模块支架总成。 0016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该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中所 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所以, 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受其启示,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 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 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921847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184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