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有关申请的参考
本文件要求2002年5月1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14059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这里被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和/或重放(reproducing)设备,其中由驱动轴(driveshaft)驱动的记录和/或重放单元是通过一个机电变换器移动驱动轴而沿驱动轴移动的,驱动轴通过一盖子单元防止灰尘等。
背景技术
将数据记录到为盘形记录介质的光盘或从该光盘重放数据的盘记录器/播放器包括:一使光盘旋转的盘旋驱动机构,一光学拾取器,用于将信息信号写入被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上或从该光盘读出信息信号,和拾取器进给机构,用于沿光盘的径向移动光拾取器。这些部件被安排在设备机身的基座上。
盘旋转驱动机构具有一个盘台,盘台和主轴电机的驱动轴整体的装配在一起,且光盘安排在该盘台上。光拾取器通过用于将数据写入光盘的物镜把光源发射来的光束会聚到光盘的信号记录层而把数据写到光盘上。光拾取器通过检测从光盘返回的光(在信号记录层上聚焦的光束的一部分)而从光盘上读出数据。
拾取器进给机构沿光盘径向进给上述光拾取器,它包括一支持光拾取器沿光盘的径向可移动的导轴,和一进给螺杆,它被驱动电机旋转以沿光盘径向地进给光拾取器。当进给螺杆被驱动电机旋转时,光拾取器,例如,沿导轴,从光盘的内圆周到外圆周移动,从而数据被写入或读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认识到在拾取器进给机构中使用机电变换器地盘记录器/播放器的益处。拾取器进给机构具有一与由机电变换器移动的驱动轴装配在一起的光拾取器,且驱动轴通过施加一个斜波(ramp)电压到机电变换器而被移动。因此,装配到驱动轴上的光拾取器可以沿驱动轴移动。由于这个拾取器进给机构不需要用于移动光拾取器的齿轮等装置,因此它就可以由较少数量的零部件构成,在其中应用有这种拾取器进给机构的设备可以设计的较小。
不过,由于拾取器进给机构是通过移动驱动轴来移动光拾取器的,如果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粘附到驱动轴上,它就很难精确控制光拾取器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当机电变换器被用在拾取器进给机构中的时候,设备能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粘附到驱动轴上,并且它能精确地控制要被驱动轴移动的记录和/或再现单元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其中防尘盖单元可被简单的构成,用以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粘附到驱动轴上。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新的记录和/或重现设备来获得,根据本发明,该设备包括:一个基座,一个安排在基座上的用于旋转盘形记录介质的旋转驱动单元,一通过在基座上形成的开孔与放在旋转驱动单元上的盘形记录介质相对的记录和/或重放单元,用于把信息信号写入放置在旋转驱动单元上的盘形记录介质和/或从盘形记录介质上读出信息信号,一移动单元,包括一驱动轴,用以支持记录和/或重放单元沿盘形记录介质的径向旋转的,一装配在驱动轴一端的机电变换器,它沿驱动轴轴向伸长和收缩以便沿轴向地移动驱动轴,从而通过使机电变换器移动驱动轴而沿盘形记录介质径向移动记录和/或重放单元,以及安排在基座上用以盖住移动单元的驱动轴的防尘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器/播放器的透视图。
图2是放置在记录器/播放器的基座上的盘盒的透视图。
图3是记录器/播放器的平面图。
图4是记录器/播放器的截面图。
图5表示加在机电变换器上的激励电压的波形。
图6是防止灰尘等粘附到驱动轴上的防尘盖单元的截面图。
图7是防尘盖单元的变形的透视图。
图8是图7中防尘盖单元的截面图。
图9是防尘盖单元的另一种变形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防尘盖单元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防尘盖单元的截面图。
图12是防尘盖单元的又一变形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图12中防尘盖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当盘盒未放入到盒容座中时的图12和13所示的防尘盖单元的截面图。
图15是当盘盒放进盒容坐中时的图12和13所示的防尘盖单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盘记录器/播放器。盘记录器/播放器是便携式的,例如它使用盘盒(disc cartridge)作为记录介质。
如图1和图2所示,由标号1表示的盘记录器/播放器使用盒盘2。盘盒2是由盒体2c构成,盒体2c包括一对对接在一起的盒的两半部分2a和2b,且在其中可旋转的放置有,例如,磁光盘3。
磁光盘3的中心包括一个夹板3a,它将与形成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的盘旋转驱动机构的盘台13进行啮合。夹板3a由金属或类似物制成,并且被一个放置在盘台13处的磁铁磁性吸引。即,被磁性吸引到盘台13上的磁光盘3将和盘台13一起旋转。
磁光盘3被旋转地放在其中的盒体2c包括写/读孔4,孔4分别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上下两部分2a和2b的大致中心的靠前的部分中,且通过孔4,磁光盘3的信号记录层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面。上半部2a中的孔4使施加磁场到磁光盘3的磁头进入盒体2c,而下半部2b中的开孔4使光拾取器8面向磁光盘3。
同时,在盒体2c的前部,一个盖住和打开写/读孔4的闸门件5被可滑动的安装。闸门件5由弯曲成大致c形的平行于盒体2c表面的平板构成。闸门元件5的每个主侧面被形成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盖住写/读孔4。仅当盘盒2装载到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时,闸门元件5打开孔4,而当盘盒2没有被使用时,盖住孔4。
同时,在盒体2c的下半部2b的中心,形成有一个大致圆形的盘驱动孔6,通过它,磁光盘3的夹板向外暴露。当盘盒2被装载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时,盘台13通过孔6进入盒体2c,并且夹板3a和盘台13相互啮合。
盘盒2首先以垂直于盒体2c的前沿的侧面装载进入盘记录器/播放器1。然后,闸门件5在平行于盘盒插入方向的方向上沿盒体2c的前表面滑动,因此打开写/读孔4,从而能够在磁光盘3上写入或读出。
同时应该注意,在盒体2c中,其他盘可以代替磁光盘放在盒内,例如,在其中具有作为位模式的予记录数据的只读光盘,其记录层由有机染色材料制成且可以将数据记录到记录层上的可记录光盘,其记录层由相变材料制成且在其上可以重写数据的可重写光盘,磁盘等等。
现在描述使用上述盒式磁盘2作为记录介质的盘记录器/播放器。盘记录器/播放器1包括一个具有一接收盘盒2的盒容座的设备主体,和一个盖住和露出包括在设备主体中的盒容座的盖子部件(未示出)。如图1-3所示,形成设备主体的外壳包括基座10,在其一侧上形成有盒容座,盘盒2被放在盒容座中。基座10具有枢轴的装配在其上的用于支持盒式磁盘2的盒支架11。盒支架11沿形成外壳的一部分的盖子部件枢轴转动。为了在这个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播放盒盘2,盖子部件被移动以露出盒容座,盘盒2被引入盒支架11中并被支持在其中,盖子部件在盖住基座10中的盒容座的方向上枢轴的转动,因此把支持在盒支架11中的盘盒2放入基座10中的盒容座因此,盘记录器/播放器1能够在盘盒2中的磁光盘3上写入数据或读出数据。更具体地说,通过将盘盒放入到盒容座中,随闸门件5沿盒体2c的前表面的滑动,写/读孔4被打开,盘台13通过盒体2c的下半部2b的大致中心孔6进入盒体,且夹板3a被盘台13磁性吸引而相互接合。
如图1-3所示,在设备主体的外壳中包括的基座上提供有一个盘旋转驱动机构7,用于旋转在盒体2c中的磁光盘3,基座上还提供有光拾取器8,用于在磁光盘3上写入或读出信息信号。
盘旋转驱动机构7包括一主轴电机12,用于旋转磁光盘3。主轴电机12具有一个驱动轴12a,它被安排在基座10的底部中心附近而神到基座10的上边。驱动轴12a具有固定到其上的盘台13,盘台13与磁光盘3的夹板3a接合。盘台13具有一内置的磁铁,用于磁性的吸引夹板3a,它因此使磁性吸引在其上的磁光盘3旋转。
安排在基座10上的光拾取器8包括:一个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一个作为光束源的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一个物镜14,用于聚焦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光束,一光电检测器(未示出),用于检测从磁光盘3的返回光,等等。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光束通过物镜14聚焦到磁光盘3的信号记录层上。在磁光盘3的信号记录层上反射的返回光通过光电检测器被转换成电信号,且电信号被加到RF放大器(未示出)。
光拾取器8还包括一个物镜14驱动机构,用于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物镜14。物镜驱动机构是一个单轴致动器,用于在作为物镜14的光轴的方向的聚焦方向上移动物镜14。物镜驱动机构包括例如一个形成在光拾取器8的基座上的磁铁和一个形成在磁铁对面的物镜14的支架上的线圈。与聚焦伺服信号对应的流过线圈的电流和由磁铁产生的磁铁磁场产生一个驱动力,该力在聚焦方向上移动物镜14。
即,通过不包括跟踪控制驱动单元(与背景技术中的物镜驱动机构相反,背景技术中的物镜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用于控制聚焦和跟踪的双轴致动器),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机构被设计成小型化而且轻便。在根据本发明的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下面将描述的光拾取器8的进给机构31沿磁光盘3的径向进给光拾取器8和磁头15,并控制物镜14的跟踪过程在光拾取器8中,物镜14通过与光拾取器8的移动区域对应的在基座10中形成的光拾取器开孔14a被暴露在盒容座上,在盒容座中放置有盘盒2。
光拾取器8还包括一个安装到其上的在物镜14对面安置的磁头15,磁光盘3在它们之间占有一个位置。磁头15装在头支持臂17的自由端上,臂17固定到联结器16上,联接器16把光拾取器8和磁头15相互连接。头支持臂17是由弹性柔性件制成,例如是平衡(gimbal)弹簧。仅在记录的时候,头支持臂17对磁头15朝向磁光盘3施力,使其在磁光盘3上滑动,以便将磁场施加给磁光盘3。
形成在基座10的主侧面之一上的盒容座形成有一定位凸起18,用于把盘盒2合适地放到基座10中,一传感器19,例如是一个压力敏感开关,用于检测放置到基座10中的盘盒,等等。
如图1所示,枢轴的装在基座10上的盒支架11是通过弯曲一个薄的弹性金属板,例如不锈钢片而形成的,以便使其具有足够的尺寸来支持盘盒2。盒支架11包括一个大致为矩形的顶板部分21以便具有足够的尺寸盖住盘盒2的上面,以及第一和第二盒支持部分22和23,用于支持插入到盒支架11中的盘盒2的相对侧。第一和第二盒支持部分22和23的每一个包括:一个侧边壁,它通过垂直的弯曲顶板部分21的每个侧边部分而形成,以及一个盒支持突耳,它通过与顶板部分21平行的弯曲侧边壁的端部而形成。即,每个盒支持部分22和23被形成具有大致为c形的截面,以便支持盘盒2的侧面。
盒支架11在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盒支持部分22和23的前面是打开的。盘盒2通过开口被插入盒支架11或从盒支架11弹出。进入盒支架11的盘盒2被支持在其有闸门件5的前部分上和其在第一和第二盒支持部分22和23中的后部分上。
包括在盒支架11的第一盒支持部分22中的侧边壁有一个闸门释放片24,它在其轴向中心处附近形成。闸门释放片24弯向盒支持器11的内部。当盘盒2进入盒支架11的时候,闸门释放片24进入在盘盒2的一个侧面中形成的凹槽,,并使闸门锁定件弹性变形以打开闸门元件5。闸门释放片24在与盒体2c插入盒支架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闸门元件5,由此打开写/读孔4。
闸门元件保持片25形成在第一盒支持部分22的侧边壁部分中,它离盒插入/弹出孔比闸门释放片24近。闸门元件保持片25使插入盒支架11中的盘盒2上的闸门元件5保持在使写/读孔4打开的位置上。当从盒支架11弹出盘盒2的时候,闸门元件保持片25支撑在从盒支架11弹出盒体2c的方向上移动的盒体2c上的闸门元件5并在盖住写/读孔4的方向上移动闸门元件5。闸门元件保持片25是通过在第一盒支持部分22中的侧壁上产生一个u形切口而形成的,以便相对侧边壁可弹性移动。闸门元件保持片25从基座向侧边壁的自由端延伸,并在其自由端形成有与闸门元件5中的接合孔接合的接合凸起。通过接合凸起与闸门元件5中的接合孔接合,闸门元件保持片25使闸门元件5保持在闸门元件5露出写/读孔的位置上。
盒支架11的顶板部分21具有一个在其上形成的磁头开孔26。与光拾取器8连结的磁头15延伸到盒支架11的顶板部分21并通过磁头孔26暴露在盒支架11的里面。磁头开孔26形成在当盘盒被接纳在基座10上形成的盒容座中时,与由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闸门元件5露出的写/读孔4对准的位置上。
盒支架11的顶板部分21在其上提供有提升元件27,提升元件27上下移动在其自由端装有磁头15的头支持臂17,以根据选择的操作方式朝向或背离磁光盘3移动磁头15。提升元件27包括一个安排在头支持臂17下面的枢轴板28,以便枢轴地转动头支持臂17。枢轴板28包括一对支持臂29,它们被安排在基座端的任一边上。每个支持臂29在其基座端上形成有一个心轴。提升元件27延伸穿过在盒支架11的顶板部分21中形成的磁头开孔26,并通过每个支持臂29的心轴被装到顶板部分21上,每个支持臂29被枢装于通过切割和立起顶板部分21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枢轴支持片上。提升元件27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未示出)而枢轴转动,以便移动磁头15朝向或离开接纳到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的盘盒2中的磁光盘3。在向磁光盘3记录数据时,提升元件27压低磁头15,直到磁头15在磁光盘3上滑动。当从磁光盘3上读出数据、停止记录、完成播放或弹出盘盒时,提升元件27将移动磁头15,以从磁光盘3上抬起磁头15。
盒支架11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盒支持部分22和23的基座末端上形成的支撑孔30a,且基座10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心轴30b。通过将基座10的心轴30b支撑在盒支架11的各个支撑孔30a中,盒支架11枢轴的支持在基座10上。
如图1、3和4所示,在其自由端固定有磁头15的头支持臂17通过联结器16与光拾取器8连结。光拾取器8由可沿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接纳的盘盒2中的磁光盘3的径向移动的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支持。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包括一个导轴33,导轴33支撑一个光拾取器8装在其上的固定块32,从而固定块32可沿磁光盘3径向移动,一个驱动轴34与导轴33平行的安排,一个机电变换器35装在驱动轴34的一端,一个固定件36,用于固定机电变换器35,一个支持在驱动轴34上的联结器37,可轴向滑动,且联结器37把固定块32和驱动轴34相互连接。
导轴33沿磁光盘3径向安排并且它的两相对的末端通过在基座10中形成的光拾取器开口14a周围的一对支持元件38进行固定固定块32包括与其整体形成的支持块41,在支持块41中形成有一个导孔39,导轴33被插入在导孔39中。因此,通过将固定块41引进支持块41中的导孔39,物镜14通过光拾取器开孔14a暴露在盘盒2被容纳在其中的盒容座中,且光拾取器8可沿磁光盘3径向移动。
驱动轴34足够长,以便移动固定块32从磁光盘3的内圆周跨到外圆周,或反之亦然。驱动轴34是一个摩擦元件,且在其一端装有机电变换器35。机电变换器35由压电材料等制成。通过从驱动电路(未示出)施加激励电压,机电变换器35在驱动轴34的轴向伸长和收缩。伸展率和收缩率不同,因此机电变换器35将轴向地振动驱动轴34。机电变换器在其一端固定到固定件36,因此当机电变换器振动时,固定件36起一个平衡器的作用。固定件36支持在固定在基座10后面的固定部件42上。更具体地说,固定件36安装在固定部件42的一端上,在固定部件42的另一端上有一个支持孔43,驱动轴34的另一端被支持在该孔中。驱动轴34的另一端接合在支持孔43中,从而可在其中轴向振动。即,在机电变换器35的位移的作用下,支持在固定部件42上的驱动轴34可轴向移动。
联结器37包括第一联接片45和第二联接片44,它们和固定块32整体形成。第一联结片45从支撑块41对面的固定块32的一端向驱动轴34突出形成。第二联结片44由弹性可移动材料,例如片簧等制成,且它以悬臂状态通过螺钉或其它机构固定到固定块32上。这些联接片44和45彼此对置的安排,且驱动轴34安排在它们之间,从而支撑固定块32沿驱动轴34轴向滑动。因此,固定块32具有导轴33,导轴33插在支撑块41中的导孔39中,并且固定块32支撑联接器37,使其可沿驱动轴34轴向滑动,从而固定块32被支撑着沿导轴33和驱动轴34轴向移动,并沿磁光盘3径向移动。
通过施加一个作为驱动信号的激励电压到机电变换器35,如上构成的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使联接器37沿驱动轴34轴向滑动,从而机电变换器伸长和收缩以轴向的移动驱动轴34。因此,支撑光拾取器8的固定块32和磁头15可以沿磁光盘3径向移动。
更具体地说,机电变换器35被施加了一个如图5所示的作为驱动信号的激励电压,其中,每个脉冲在其前沿首先陡升到一第一预定电压Vb,逐渐地线性地上升到第二预定电压Va,然后保持第二预定电压Va一个预定的时间周期,且在其后沿陡降到0V。应该注意,机电变换器35在电压达到第一预定电压Vb以前将不起动,而在第一预定电压Vb处开始动作。
更具体地说,当在一个方向上线性地移动固定块32时,机电变换器35被施加一个如图5所示的激励电压。即,在激励电压的前沿上,机电变换器35直到所施加激励电压陡升或垂直上升到第一预定电压Vb前都不起动,而在达到第一预定电压Vb的时刻,机电变换器35将起动。这就是说,机电变换器35在激励电压的前沿处将不起动。接着,在激励电压上升到第一预定电压Vb然后逐渐线性上升到第二预定电压Va以后,机电变换器35将逐渐伸长,而驱动轴34相应地在一个方向上逐渐移动。这时,在联接器37和驱动轴34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块32被保持在驱动轴34上并且在一个方向和驱动轴34一起移动。另一方面,当激励电压在其后沿陡降或垂直下降到0V时,机电变换器35将快速收缩,且驱动轴34相应的在另一个方向上快速移动。这时,联接器37由于惯性而抵抗驱动轴34上的摩擦力滑动,因此只有驱动轴34在另一方向中移动。结果,固定块将在相对于驱动轴34的一个方向上滑动。
通过将图5所示的激励电压重复加到机电变换器35上,通过联接器37,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可以连续的在相对于驱动轴34的一个方向上使与驱动轴34联接的固定块32滑动。应该注意,为了使固定块32在另一个方向上线性运动,只要加一个相反的激励电压到机电变换器35上就足够了。
如上所述,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施加给机电变换器35一个作为机电变换器35的操作起动电压的激励电压,这个电压垂直上升到第一预定电压Vb。因此,它比使用从0V线性上升到第二预定电压Va的激励电压节省电能。同时能够消除机电变换器35不工作的时间并因此使光拾取器8的工作稳定。
在上述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中,通过调节驱动轴34和联接器37之间的摩擦力和调节第二联接片44加到驱动轴34上的弹性,即使固定块32未处在任何被驱动的状态,在驱动轴34和联接器37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块32也可以稳定地保持在运动方向中的任何位置上。同时,这个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不会产生如背景技术中的使用齿轮系作为光拾取器进给机构示所经历的打滑,且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可以利用大约毫微-微米的跟踪分辨率而被控制。因此,对物镜14的跟踪也可以被控制。进而,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可以在大于20KHz的超声域内无噪声地被驱动,因此,可以通过减小的操作声音来进行操作。再者,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可以设计的比背景技术中的通过齿轮系和齿条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线性运动的机构小得多。
如图3所示,通过它使物镜14暴露在盒容座中的、在基座10中形成的光拾取器开孔14a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盖住包括在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中的驱动轴34,且盖住驱动轴34的基座10的一部分形成一个防尘盖单元51,它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粘附到驱动轴34上。当盘盒2被装入或移出盘记录器/播放器1时,与盒支架11连接的盖子(未示出)露出盘盒2被接纳的基座10上的盒容座,因此,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将从未盖住盘盒2的盒插入/弹出孔进入盒容座防尘盖单元51被形成为用于防止进入盒插入/弹出孔的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上。应该注意,驱动轴34仅在其容座侧处被防尘盖单元51盖住而不是在其它方向被盖住,因为基座10安排在外壳的外边,且除从盒容座进入外,没有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从其它方向进入。
注意,防尘盖单元51和基座10是整体地形成的,但是,作为防尘盖单元51,由薄片等和基座分开形成的盖单元可被安排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孔14a的附近,以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在这种情况下,防尘盖单元51可以很容易的固定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孔14a的附近而对基座10的设计没有任何改变。
具有上述结构的盘记录器/播放器的操作如下述。首先,盖子(未示出)沿露出与盖子一起形成盘记录器/播放器1的装置主体的内侧的方向枢轴的转动,以便打开在设备主体内部形成的盒容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当盖露出盒容座的时候,盘盒2首先通过被定义的用于盘盒2的盘插入/弹出开孔,和垂直于提供有闸门元件5的前侧的一个侧边被引入设备主体。然后,盘盒2和盖一起被保持在盒支架11上。这时,闸门元件5通过盒支架11上形成的闸门释放片24被打开,使其沿盒体2c的前端表面滑动,以便露出盒体2c中的写/读开孔4。闸门元件5通过在露出的开口4上的闸门元件保持片25被保持,因此,磁光盘3的信号记录层在从其内圆周到外圆周的区域上暴露在盒主体2c的外面。
当露出设备主体的内部的盖子在盖住设备主体的内部的方向上枢轴转动时,保持在盒支架11中的盘盒2被放在形成在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然后,盘旋转驱动机构7中的盘台13通过在盒体2c的下半部2b的中心附近形成的开孔6进入盘盒2。盘台13与形成在磁光盘3上的夹板3a接合,并通过夹板3a被磁性吸引,从而磁光盘3可以和盘台13一起旋转。
下面描述在盒容座中放置的盘盒2中的磁光盘3上写入数据。首先,当用户按压在盘记录器/播放器的控制面板上的记录起动按钮时,主轴电机12起动,且磁光盘3随之旋转。包括在光拾取器8中的半导体激光器被激励,以用于数据记录的输出电平发射光束。
同时,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的机电变换器35被驱动电路激励。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的激励信号被加到机电变换器35上。即,驱动电路施加给机电变换器35一个激励电压,其中,每个脉冲在其前沿首先陡升到第一预定电压Vb,然后逐渐线性地升到第二预定电压Va,然后保持第二预定电压Va一个预定的时间周期,再然后,在其后沿陡降到0V。机电变换器35对上升到第一预定沿压Vb的电压不敏感,且固定块32将不移动。然后,当激励电压上升到第一预定电压Vb并逐渐线性的上升到第二预定电压Va的时候,机电变换器35将逐渐伸展,驱动轴34将相应的在一个方向上逐渐移动。这时,固定块32在联结器37和驱动轴34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在驱动轴34上,并和驱动轴34一道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当激励电压陡降或垂直降到0V时,机电变换器35将快速收缩,且驱动轴34对应的快速的在另一个方向上移动。这时,连接器37由于惯性而抵抗驱动轴34上的摩擦力滑动,因此,只有驱动轴34在另一个方向中移动。结果,固定块32将在相对于驱动轴34的一个方向上滑动。
通过将图5所示的激励电压重复加到机电变换器35上,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通过联结器37使与驱动轴34连结的固定块连续的在相对于驱动轴34的一个方向上滑动。因此,光拾取器8被移动到磁光盘3的内圆周,且物镜驱动机构根据聚焦伺服信号执行聚焦伺服控制。光拾取器8将针对数据记录地址的定位而开始读取数据。
当记录数据的地址被这样定位时,随着提升元件37的枢轴转动,磁头15移动到磁光盘3的附近。磁光盘3被光拾取器8发射的光束照亮,被加热到高于居里(Curie)温度的高温,并从磁头15向其施加磁场。这样,数据记录就开始了。
这时,包括在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中的机电变换器35的驱动电路被提供一个跟踪伺服信号。然后,驱动电路在跟踪信号的基础上施加给机电变换器35一个图5所示的激励电压,以便沿磁光盘3径向移动光拾取器8,以对物镜14进行跟踪控制。即,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对物镜14产生良好的跟踪控制,并沿磁光盘3径向粗略的进给光拾取器8。
为了从盘盒2中的磁光盘3读出数据,磁头15通过提升件27被抬起离开磁光盘3,因为磁光盘3不需要任何磁场施加在它上面。从光拾取器8来的光束被投射到磁光盘3上,且从磁光盘3来的返回光被检测,以便读出数据。而且为了这样的数据读出,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沿磁光盘3径向进给光拾取器8,同时根据跟踪伺服信号执行物镜14的跟踪控制。同时,物镜14的聚焦控制通过物镜驱动机构进行。
通过使用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盘记录器/播放器1可以大大减少其构成零件,并且比现有技术的更小型、轻便,在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的旋转是通过齿轮系和齿条件转化成直线运动的。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固定块32通过使用机电变换器35的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移动,以便执行跟踪控制和光拾取器8的进给,从而用于光拾取器8的物镜驱动机构不必使用任何跟踪控制线圈和磁铁。因此,盘记录器/播放器1可以设计得更简单和紧凑。进而,在盘记录器/播放器1中,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中的驱动轴34被和基座10整体形成的防尘盖单元51盖住。因此,当插入或移出盘盒2时,外来物质,例如灰尘被防止进入盒插入/取出孔并粘附到驱动轴34上。因此,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除沿磁光盘3径向精确的移动光拾取器8外,可高精度的执行物镜14的跟踪控制。
在上述解释中,和基座一体形成的防尘盖单元51被描述成盖住包括在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中的驱动轴34的顶部的单元。可选择的,防尘盖单元51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构成。如图所示,标号55所表示的防尘盖单元包括一个用于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的第一盖部分56和一个第二盖部分57,它是通过下弯第一盖部分56的自由端而形成的,两者都安排在基座10上。第二盖部分57沿光拾取器8的移动方向在固定块32中形成的导槽58中被接合。这个防尘盖单元55的第一盖部分56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A所表示)从上面粘附到驱动轴34上,而其第二盖部分57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B所示)从侧面粘附到驱动轴34上。因此,防尘盖单元55可以比防尘盖单元51更有效的防止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再者,由于防尘盖单元55和基座10整体形成,则构成它的零部件数目不比防尘盖元件51多,并且更简单地防止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上。
防尘盖单元55与基座10整体形成。不过防尘元件可以如图7和8所示的与基座10分开形成。如所示,标号61所示的防尘元件是由盖单元65,例如是薄板等形成。该单元65包括一个盖住驱动轴34的顶端的第一盖部分62,和一个第二盖部分63,它通过下弯第一部分62的自由端而形成。盖单元65的第一盖部分62具有一个粘附层64,它形成在其后面的部分上。盖单元65通过其粘附层64固定到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开孔14a附近。当盖单元65如上述方式被固定的时候,第二盖部分63沿光拾取器8的移动方向被接合在固定块32中形成的导槽66中。防尘元件61的第一盖部分62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A所表示的)从上面粘附到驱动轴34上,而第二盖部分63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B所示)从侧面粘附到驱动轴34上。因此,防尘元件61可以比防尘盖元件51更有效的防止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上。同时,仅仅利用在固定块32中形成的导槽66,包括第一和第二盖部分62和63的盖单元65就可以容易的固定到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开孔14a附近,而不必改变基座10的设计。
进一步,与基座10分开形成的防尘元件61可以如图9至11那样构成。如所示的,标号71所表示的防尘元件是一个挠性盖单元72,它包括一个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的第一盖部分73和一个第二盖部分74,它通过下弯第一盖部分73的自由端而形成。第二盖部分74大致象一个梳子似的形成有一组平行切口。第二盖部分74在位于固定块32上方的部分处通过固定块32竖起,除在固定块32上方以外的部分一般是与第一盖部分73垂直的。因此,对于防尘元件71,不必象在上述的防尘元件55和61的第二盖部分57和63中那样提供导槽58和66。由于第二盖部分74容易挠性变形,它将不会阻止固定块32移动。这样一个盖单元72在其一侧上提供有一个粘附层75,并且它可以固定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开孔14a附近。
盖单元72的第一盖部分73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A所示)从上面粘附到驱动轴34,而其第二盖部分74可以防止外来物质(箭头B所示)从侧面粘附到驱动轴34。因此,该单元72可以比防尘盖单元51更有效的防止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同时,包括第一和第二盖部分73和74的防尘元件71的盖单元72可以被容易的固定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开孔14a附近,而不必在固定块32中形成导槽66,且不必改变基座10的设计。
进一步,防尘元件可以如图12-15所示那样构成。由标号81表示的这个防尘元件安装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开口14a附近,并且包括一个枢轴元件82,其通过插入盒容座中的盘盒2而枢轴转动,还包括一个安装到枢轴元件82的盖单元83。
枢轴元件82包括一个第一部分84,它被插入在基座10上形成的盒容座中的盘盒2压住,和一个第二部分85,盖单元83被固定到它上面,第一和第二部分84和85之间有一个预定角度,第二部分85变成第一盖部分85a,它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枢轴元件82具有在其轴向相对端部分上形成的轴孔86,其中在基座10中的光拾取器14a附近,也是在驱动轴34附近提供的心轴87被用于和光拾取器开孔14a面对面的安装第二部分85。同时,枢轴元件82具有一个弹性片92,它被压向基座10上提供的枢轴限制器91。
盖单元83是柔性的,并且通过附着剂等固定到第二部分85上。盖单元83包括一个作为第一盖部分的固定件88,且它被固定到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的第二部分85上,和第二盖部分89,其通过下弯固定件88的自由端而形成。第二盖部分89大致象一个梳子似的在其上形成有平行的切口。第二盖部分89在位于固定块32上的部分通过固定块32被抬起,除了在固定块32上方之外的部分一般是与固定件88垂直。因此,对于防尘元件81,不必象在上述防尘元件55和61的第二盖单元57和63中那样提供导槽58和66。这样一种盖单元83通过附着剂等被固定到枢轴元件82的第二部分85上。
当盘盒2没有被放在基座10上的时候,上述构成的防尘元件81通过枢轴限制器91上啮合的弹性片92被压迫在其枢轴元件82上,以便在图14的箭头D的方向上绕心轴87和87枢轴的转动。因此,枢轴元件82的第二部分85朝向基座10转动,第一盖部分85a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且固定到枢轴元件82的第二部分85上的第二盖部分89盖住驱动轴34的侧面,由此,灰尘被阻止粘附到驱动轴34上。同时,和第二部分形成预定角度的枢轴元件82的第一部分84从盒容座中伸出。当盘盒2不在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时,盖元件和露出的盒插入/取出孔一起相对于设备主体向上枢轴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外来物质可能从盒插入/取出孔进入设备主体。所考虑的防尘元件81避免这种外来物质侵入设备主体是非常有效的。
当盘盒2放在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时,枢轴元件82的第一部分84被写/读开孔4附近的盘盒2的下半部2b的一部分按压。然后,枢轴元件82沿图15中箭头D的方向绕心轴87枢轴的转动。形成第一盖部分85a的第二部分85在从基座10上的盒容座伸出的方向上枢轴转动,因此,通过下半部2b中的写/读开孔4进入盒主体2c。因此,第二盖部分89将离开驱动轴34,而安装到固定块32的光拾取器8将可以通过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沿磁光盘的径向平稳移动。
当盘盒2被放进基座10上的盒容座中时,由于防尘元件81的第二盖部分89没有和固定块32接触,所以光拾取器8可以高精度的被进给。同时,由于当盘盒2没有放在盒容座中时第一盖部分85a将盖住驱动轴34的顶部,而第二盖部分89将盖住驱动轴34的侧面,所以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外来物质粘附到驱动轴34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给光拾取器8并执行物镜14和光拾取器8的物镜进给机构的跟踪控制的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是由只提供聚焦控制的单轴致动器构成,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用于光拾取器8的物镜驱动机构可以象在背景技术的机构中那样由双轴致动器构成,以便执行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而光拾取器8通过光拾取器进给机构31进给。
同时,上述盘记录器/播放器1具有枢轴的安装在基座10上的盒支架11,但是盘记录器/播放器1可以具有一个可线性移动朝向和离开基座10的盒支架11。进一步,盘记录器/插放器1可以被装进安装型设备中。
如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机电变换器作为驱动源的盘记录器/播放器,在机电变换器上安装了一个驱动轴,以通过伸长和收缩驱动轴移动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写和/或读单元,其中还提供有防尘盖单元,当记录介质进入或移出盘记录器/播放器时,防止外来物质,例如灰尘等粘附到驱动轴上,由此,能够高精度的移动写和/或读单元。
显然,按照上述发明,对本发明进行一些附加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可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除了这里所特别说明的外,本发明是可以被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