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940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2 CN 103894007 A (21)申请号 201410089705.5 (22)申请日 2014.03.13 B01D 25/12(2006.01) C02F 11/12(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11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 350 号 老学堂创意园 L 区 401 室 (72)发明人 陶先兵 赵金君 钱金 汤伟 江姝瑶 程花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张苏沛 (54) 发明名称 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
2、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 进同步化方法, 本方法可以使得滤板在被一个或 多个油缸推动时, 由于有同步保护装置实时测定 推动板两侧到油压缸固定端的距离反馈给自控系 统, 距离相同时继续推动, 距离存在差值且差值不 可接受时自控系统实现自动停止油压缸推进并报 警, 等待操作人员排查。 本方法对一个或多油缸推 动的同步控制, 有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易于维护、 自动控制并发出警报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3894007 A CN 103894007 A 1/1 页 2 1. 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部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保护装 置、 油压缸、 电控装置、 推动板、 滤板、 固定端、 压力表和自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为 : 开 启油压缸, 推动滤板, 测定推动板与固定端间距, 若两侧间距差值小于 20mm, 油压缸推进效 果基本同步, 可以继续向前推动, 当压力值达到系统设置值时, 滤板已归位并压紧, 停止前 推 ; 若两侧间距差值大于 20mm, 油压缸推动不同步, 滤板呈侧面倾斜状态, 自控系统会控制 电控装置停止油压缸的运行, 并发出警。
4、告, 等待工作人员检查排险后恢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同步保护装置安装在油缸固定端两侧支架上, 测定推动板到固定端的距离 ; 所述自动控制 系统对两侧距离进行实时接收判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为一种激光测距仪测距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为一种超声波测距仪测距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其特。
5、征在于 :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为一种红外测距仪测距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94007 A 2 1/2 页 3 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厢式压滤机, 具体涉及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 化学调质板框压滤或 隔膜压滤的方法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带式和离心式污泥脱水设备, 在污泥脱水处理上得到 广泛应用。 随着提高产能, 提高脱水率的要求, 压滤机滤板面积逐步增大, 重量也显著增加, 为将滤板推回原位, 液压推力也必须增加。但由于液压系统的压强受现有工业液压。
6、生产 技术的限制, 所以只能增大液压油缸中活塞的面积来增大推力, 但超过 500mm 内径, 外径达 600mm 以上的油缸采用卧式安装在压滤机上, 对整机布局、 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加 大了油缸安全事故的风险。 0003 在油缸推动前推板运动的过程中, 如果有外力造成推板运动阻力不平衡, 对每个 油缸各受力点的阻力不同, 就会产生前推距离不同等, 产生不同步现象。 不同步现象一旦产 生, 会随着继续运动而迅速增加, 如不停机就会造成滤板方向偏离、 损坏滤板支架、 损坏油 缸。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 易于维护, 同步精度高的厢式压滤机油压 缸推板前进同。
7、步化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厢式压滤机油压缸推板前进同步化方法, 实现同 步化目的的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同步保护装置、 油压缸、 电控装置、 推动板、 滤板、 固定端、 压力表和自控系统, 其步骤为 : 开启油压缸, 推动滤板, 测定推动板与油缸固定端间距, 若两 侧间距差值小于 20mm, 油压缸推进效果基本同步, 可以继续向前推动, 当压力值达到系统设 置值时, 滤板已归位并压紧, 停止前推 ; 若两侧间距差值大于 20mm, 油压缸推动不同步, 滤 板呈侧面倾斜状态, 自控系统会指挥电控装置停止油压缸的运行, 并发出警告, 检查排险。 0006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安。
8、装在支架两侧, 用于测定推动板到油缸固定端的距离 ; 所述 自动控制系统对两侧距离进行实时接收判定。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 : 能够实现对油缸前推的同步控制, 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易于维 护、 自动控制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主视) 。 0009 图 2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侧视) 。 0010 图 3 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894007 A 3 2/2 页 4 0011 以下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 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
9、示意图 (主视) ; 图 2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 (侧视) ; 油压缸推板同步装置由两个同步保护装置 1 和 2、 油压缸 3、 电控装置 4、 固定端 5、 压滤机两侧支架 6、 推动板 7、 滤板 8、 勾扳机 9、 后护盖 10、 压力表 11、 传送带 12 和自控系 统组成。同步保护装置 1 和 2 以螺栓安装在压滤机支架两侧, 其发出信号与推动版 7 的行 进方向相同, 用于测定固定端与推动板间距离。同步保护装置 1 和 2 的测距信号及压力表 11 的压力信号传输至电控装置 4, 由自控系统进行判定。压滤机两侧支架 6 用于支撑滤板 8, 滤板 8 泛指机体中的所有滤板而非特指。
10、某一块。图 3 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 0013 本实例中使用的是多油缸前推组合。在压滤机上的每块滤板 8 两侧包裹滤布, 相 邻两片滤布之间即为输入污泥的腔室 ; 开始输入污泥时, 所有滤板 8 由油压组合 3 压紧, 在 靠近后护盖 10 的一侧, 滤板未充气, 污泥经泵向压滤机内输入, 污泥经输泥通道分布在各 腔室内 ; 输泥结束后, 对滤板8中部鼓入压缩空气, 空气使得滤板8膨胀变形, 对滤布间的污 泥进行压榨 ; 压榨结束后, 卸去进气压力, 油压组合3缩回, 通过勾板机9将滤板8逐块拉开 卸泥, 滤板呈A字形打开, 滤布表面经过压榨的污泥坠落至底部传送带12输出 ; 随着卸泥工 。
11、作的进行, 压滤机上的滤板 8 会被从原位拉至另一侧, 也就是靠近油压组合 3 一侧, 卸泥结 束后由油压组合 3 将滤板 8 推回原位压紧进行下一批次的污泥进泥压滤作业。 0014 污泥压滤完成是在油压组合 3 将滤板 8 推动回原位的过程中, 油压组合 3 作用于 推动板 7, 板上多点受力向前推进, 推进过程中同步保护装置 1 和 2 实时监测前推板前进情 况, 两个保护装置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自控中心进行处理判断, 当自控系统处理认为前推 板两侧前进距离基本相同, 差值在 20mm 范围内时, 自控系统判断油压组合 3 推进效果基本 同步, 滤板平面与后护盖 10 平行, 前进方向稳定,。
12、 不会对两侧支架 6 造成挤压, 可以继续向 前推动。当自控中心接收到保护装置 1 和 2 传输回的前进情况进处理判断前推板两侧前 进距离差值大于 20mm 时, 认为油压组合 3 推动不同步, 前推板 7 平面与后护板 10 平面不平 行, 滤板8一侧较前, 一侧滞后, 呈侧面倾斜状态, 继续推进则易使滤板8进一步偏离前进方 向, 对前进较快的一侧的支架 6 造成挤压变形、 引起设备损伤, 这时自控系统会指挥电控装 置停止油压组合 3 的运行, 并发出警告, 等待工作人员排查问题, 及时处理。 0015 随着滤板8的推动压紧, 压力表11的数值逐渐增加, 当压力值达到系统设置值时, 自控处理。
13、中心判断滤板8已归位并压紧, 控制油压组合3不再继续推动, 以防继续推动损伤 滤板 8 及后护盖 10。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凡熟 悉此项技术者, 运用本发明的原则及技术特征, 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 皆应涵盖于本权利 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例如 :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为测距装置, 如激光测距仪、 超声 波测距仪、 红外测距仪等, 不限具体装置 ; 所述同步保护装置的安装位置也非固定 ; 一切通 过测定油压缸前推板行进距离而实现压滤机油压缸前推板同步化的方法均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894007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94007 A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9400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