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混式热网加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混式热网加热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683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8 CN 103868379 A (21)申请号 201210530988.3 (22)申请日 2012.12.11 F28D 7/16(2006.01) F28D 9/00(2006.01) (71)申请人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 司 地址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南环西路 5 号 (72)发明人 姜宇 詹福才 姜享成 李健 郭建勋 张赫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 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代理人 石岱 (54) 发明名称 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热交。
2、换设备制造领域, 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该加热器特别适合 于各类大型汽水, 水水传热的热网加热。 该热 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和右管箱, 设置在左管箱和 右管箱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 设置在管板壳体焊 合内部的管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管束被分割 为三个区, 分别是靠近壳体上下两端的低阻区, 靠 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 设置在高阻区与低阻区 之间的过渡区, 所述三个区相对水平中心线 X 轴 上下对称布置。 本发明不仅换热效率高, 而且压力 损失不超标, 达到压降与效率相平衡的最佳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68379 A CN 103868379 A 1/1 页 2 1. 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该热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和右管箱, 设置在左管箱和右管 箱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 设置在管板壳体焊合内部的管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管束被分割 为三个区, 分别是靠近壳体上下两端的低阻区, 靠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 设置在高阻区与 低阻区之间的过渡区, 所述三个区相对水平中心线 X 轴上下对称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低阻区的换热管 采用光。
4、管结构, 高阻区的换热管采用高阻特性管结构, 过渡区的换热管采用介于光管和高 阻特性管之间的一种低阻特性管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光管是指表面 光滑的热交换管 ; 高阻特性管是指波纹凹陷宽度和深度大的弧线管、 横纹管或螺旋管 ; 低 阻特性管是指波纹凹陷宽度和深度比高阻特性管小的弧线管、 横纹管或螺旋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左管箱上带有 二次网循环水的进口和二次网循环水的出口, 所述的管板壳体焊合上带有蒸汽进口和蒸汽 出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68379 A 2。
5、 1/2 页 3 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设备制造领域,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 该加热 器特别适合于各类大型汽水, 水水传热的热网加热。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广泛用于热电厂,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汽 - 水或水 - 水热网加热器的换热 管均采用单一光管或采用单一提高传热的特性管, 这两种管型的热网加热器缺点明显, 具 体表现在 : 、 光管式的热网加热器传热效率低, 压力损失小 (不能充分利用允许的压力损 失) , 相同工况需要的换热面积大, 占地空间相对也大 ; 、 特性管热网加热器传热效率高, 但压力损失过大。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充分利用。
6、热网加热器的允许压头, 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传热效率, 本发明目 的是提供一种热混合式的热网加热器, 该加热器不仅换热效率高, 而且压力损失不超标, 达 到压降与效率相平衡的最佳点。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热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和右管箱, 设置在左管箱和右管箱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 设 置在管板壳体焊合内部的管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管束被分割为三个区, 分别是靠近壳体 上下两端的低阻区, 靠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 设置在高阻区与低阻区之间的过渡区, 所述 三个区相对水平中心线 X 轴上下对称布置。 0005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1、 本发明利用原。
7、有的热网加热器的结构型式, 将单一的换热管形式改变为热混式的换 热管形式, 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形式的换热管。也就是在介质分流不畅的区域采用光 管形式, 有利的部位采用高效传热管, 即为特性管。达到流程分配平衡, 在各部位的流动状 态都能达到湍流程度。 0006 2、 本发明充分利用流体的自然分配, 使低阻部分流量大, 采用光管, 高阻部分流量 分配小, 采用特性管 (包括弧线管, 横纹管, 螺旋管等) , 各部分均充分达到湍流状态, 同时各 部位的压力损失又不过大。 0007 3、 本发明热网加热器由于工艺上有效改进, 从而在结构上, 取消了流量分配器的 设置, 使流量达到自然地平衡, 同。
8、时降低设备成本。 0008 4、 本发明采用了光管与特性管的结合方式, 使热网加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大大减 小, 同时换热器的阻力损失降至最低。从而使热网加热器的结构合理紧凑、 效率高、 运行安 全、 成本适中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热混式热网加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868379 A 3 2/2 页 4 0010 图 2 是本发明图 1 中 A-A 剖面图。 0011 图 3 是本发明型管束中光管结构形式图。 0012 图 4 是本发明管束中高阻特性管结构形式图。 0013 图 5 是本发明管束中低阻特性管结构形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 1 所。
9、示 : 该热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 1 和右管箱 6, 设置在左管箱 1 和右管箱 6 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 3, 设置在管板壳体焊合 3 内部的管束 5。 0015 所述的左管箱1上带有二次网循环水的进口8和二次网循环水的出口2, 所述的管 板壳体焊合 3 上带有蒸汽进口 4 和蒸汽出口 7。 0016 如图 2 所示 : 所述的管束 5 被分割为三个区, 分别是靠近壳体上下两端的低阻区 9, 靠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 11, 设置在高阻区与低阻区之间的过渡区 10, 所述三个区相对 水平中心线 X 轴上下对称布置。 0017 如图2、 3所示 : 所述的低阻区9流量分配少, 其换热管采用光管12结。
10、构, 加大流量 分配 ; 高阻区 11 介质易通过, 其换热管采用高阻特性管 13 结构, 阻止更多流量通过, 从而 达到流量平衡 ; 过渡区 10 的换热管采用介于光管和高阻特性管之间的一种低阻特性管 14 结构, 从而达到有效过渡。 采用上述热混合设计理论原则, 使热网加热器达到低阻高效的目 的。 0018 如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所述的光管 12 是指表面光滑的热交换管 ; 高阻特性管 13 是指波纹凹陷宽度和深度大的弧线管、 横纹管或螺旋管 ; 低阻特性管 14 是指波纹凹陷宽度 和深度比高阻特性管小的弧线管、 横纹管或螺旋管。 说 明 书 CN 103868379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68379 A 5 2/2 页 6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6837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