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31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63118 A (21)申请号 201410204046.5 (22)申请日 2014.05.14 B27D 1/04(2006.01) B32B 21/04(2006.01) (71)申请人 佛山市高明盈星木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工业 园更合镇停步工业区 (72)发明人 梁兆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54) 发明名称 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
2、工艺, 其中一种实木薄板包含上下两层木材薄片, 两层 木材薄片之间铺设一层无纺布, 上下两层木材薄 片和无纺布通过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粘接, 通过 固化后一体成型。一种实木薄板的拼板工艺, 其 包含以下步骤 : (1) 将原木通过纵刨或旋切刨成 厚度一致的木材薄片并干燥 2 小时, 使含水率在 10以下 ; (2) 取步骤 (1) 中的木材薄片, 在上下 两层木材薄片之间涂上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后, 中间再铺设一层无纺布 ; (3)将步骤(2)得到的涂 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的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 加温加压到 130以上后固化结合成一个整体 ; 制得实木薄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3118 A CN 103963118 A 1/1 页 2 1. 一种实木薄板, 其特征在于 : 包含上下两层木材薄片, 两层木材薄片之间铺设一层 无纺布 (3),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通过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粘接, 通过固化后一体成 型。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实木薄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木材薄片的厚度为 2mm 4mm ; 所述上层木材薄片的下表面和下层木材薄片的上表面涂覆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形 成粘接层 。
4、(2)。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实木薄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为多个木 片相互对接而成 ;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的对接缝相互错开。 4. 如权利要求 1 3 任一所述的一种实木薄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木材薄片为任何木 种的薄板。 5. 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一种实木薄板的拼板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包含以下步骤 : (1) 将原木通过纵刨或旋切刨成厚度一致的木材薄片, 并干燥 2 小时, 使其含水率达到 10以下 ; (2) 取步骤 (1) 中的木材薄片, 在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之间涂上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后, 中间再铺设一层无纺布 ;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涂。
5、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的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加温加压到 130以上后固化结合成一个整体 ; 制得实木薄板。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实木薄板的拼板工艺, 其特征在于 : 还包含修边砂光的步 骤, 该步骤是将步骤 (3) 得到的实木薄板进行修边砂光, 得到一张平、 直、 光滑的实木薄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3118 A 2 1/3 页 3 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木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实木板材的拼接都是一条一条的横向之间涂胶之后的拼接, 是由木 材干燥后再经过四面刨成定厚定宽, 。
6、多次刨切使其宽度厚度都一致, 且四面都非常平、 直、 光滑的时候才可以涂胶拼接, 这个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的锯切刨切, 所损耗浪费的木材非 常多, 尤其是偏薄的板材, 每条锯缝和每次的刨切是都有一定损耗, 所以 10mm 以下的实木 拼接板材基本上是没人愿意生产, 就算生产出来的成本也非常的高, 其使用性能也很差, 很 容易横向断裂。8mm-10mm 的拼接原木出材率都不会高于 25, 这是目前实木产品的一个要 命的问题, 薄板的出材率低, 损耗大, 花工多使用起来强度不够, 未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实木薄板 及其。
7、拼板工艺, 该实木薄板具有更高出材率, 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实木薄板, 包含上下两层木材 薄片, 两层木材薄片之间铺设一层无纺布,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通过脲醛胶或三聚 氰胺胶粘接, 通过固化后一体成型。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上述木材薄片的厚度为 2mm 4mm ; 所述上层木 材薄片的下表面和下层木材薄片的上表面涂覆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形成粘接层。 0006 作为本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改进, 所述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为多个木片相互对接而 成 ;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的对接缝相互错开。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
8、方式, 上述木材薄片为任何木种的薄板。 0008 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一种实木薄板的拼板工艺, 其包含以下步骤 : 0009 (1) 将原木通过纵刨或旋切刨成厚度一致的木材薄片, 并干燥 2 小时, 使其含水率 达到 10以下 ; 0010 (2) 取步骤 (1) 中的木材薄片, 在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之间涂上脲醛胶或三聚氰胺 胶后, 中间再铺设一层无纺布 ; 0011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涂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的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加温加 压到 130以上后固化结合成一个整体 ; 制得实木薄板。 0012 作为上述拼板工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还包含修边砂光的步骤, 该步骤是将步 骤。
9、 (3) 得到的实木薄板进行修边砂光, 得到一张平、 直、 光滑的实木薄板。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0014 本发明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 首先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 使板材的厚度大 大减少 ; 由于厚度薄了, 原来要 12mm 才可以生产, 现在变成 4mm 就可以了, 提高了 2 倍以上 木材的使用效果 ; 第二增加了板材的强度, 由于中间是一层无纺布, 当无纺布在拼接板胶水 说 明 书 CN 103963118 A 3 2/3 页 4 固化后和 3mm、 4mm 的板材结合在一起后, 起到了一个纵横多个方向的拉扯作用而避开了薄 板因为自身太薄而产生裂缝, 降低强度, 降低。
10、了使用的功能, 这样用 8mm 的板材的强度就等 于原来 15mm 的强度, 这样可以节省节约接近一倍的材料, 人们在生产家具时就可以节约更 多的木材, 以减少对木材资源的过度消耗。 0015 本发明中无纺布在整个薄板的拼板工艺里面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木材 裁片很薄, 横向的结合力很低的时候, 无纺布能够像一张柔软的韧性非常强的大网一样, 牢 牢地把木板结合在一起, 使板材不至于开裂, 没有无纺布, 薄板就拼不起来 ; 0016 具体的, 本发明通过使用无纺布, 把原来板材可以生产和使用的厚度变得更薄, 原 来 12MM 变成 5MM、 6MM 这样对木材的节约就达到一倍以上 ; 本。
11、发明还通过使用无纺布, 木材 的加工方式由原来的锯切变成刨切或旋切, 大大地减少锯切和砂光的损耗, 木材的出材率 也提高了一倍。本发明还通过使用无纺布大大地增强了板材结构强度, 使以前无法满足使 用功能的薄板现在可以完全满足家具、 装饰的任何需要, 而使其板材变的更优秀, 这是一个 木材加工领域中很大的创新。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 0019 1- 木材薄片, 2- 胶粘层, 3- 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 00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木薄板及其拼板工艺, 图 1 示。
12、出了本发明实木薄板的一种具 体实施例,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一种实木薄板, 包含上下两层木材薄片, 两层木材薄片之间 铺设一层无纺布 3,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通过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粘接, 通过固化后 一体成型。 0022 优选的, 上述木材薄片的厚度为 2mm 4mm ; 所述上层木材薄片的下表面和下层木 材薄片的上表面涂覆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形成粘接层 2。 0023 优选的, 上述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为多个木片相互对接而成 ; 上下两层木材薄片的 对接缝相互错开。 0024 优选的, 上述木材薄片为任何木种的薄板。 0025 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一种实木薄板的拼板工艺, 其包含以下。
13、步骤 : 0026 (1) 将原木通过纵刨或旋切刨成厚度一致的木材薄片 ; 0027 (2) 取步骤 (1) 中的木材薄片, 在上下两层木材薄片之间涂上脲醛胶或三聚氰胺 胶后, 中间再铺设一层无纺布 ; 0028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涂有脲醛胶或三聚氰胺胶的两层木材薄片和无纺布加温加 压到 130以上后固化结合成一个整体 ; 制得实木薄板。 0029 优选的, 还包含修边砂光的步骤, 该步骤是将步骤 (3) 得到的实木薄板进行修边 砂光, 得到一张平、 直、 光滑的实木薄板。 003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 说 明 书 CN 103963118 A 4 3/3 页 5 方式, 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0031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 本发明不 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 CN 103963118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6311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