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73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7363 A (21)申请号 201310017972.7 (22)申请日 2013.01.17 C09D 151/00(2006.01) C09D 5/33(2006.01) C09D 5/14(2006.01) C08F 263/02(2006.01) C08F 218/04(2006.01) C08F 220/06(2006.01) C08F 220/28(2006.01) C08F 212/08(2006.01) C08F 220/14(2006.01) C08F 220/18(。
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128号11 号楼 C 座 105-106 室 (72)发明人 邓春耀 陈安仁 洪丽萍 孙长胜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许亦琳 余明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温建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反 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反射隔热 涂料, 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叔丙乳 液 2040 重量份 ; 隔热粉 3040 重量份 ; 颜填料 1520 重量份 ; 助剂 110 重量份 ; 水 30。
3、40 重量 份。 本发明的涂料为采用叔丙乳液、 隔热及高反射 率隔热粉制成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具有无毒、 无异 味、 防水、 透气性好等优点, 能有效地反射太阳光 中的红外线, 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7363 A CN 103937363 A 1/2 页 2 1.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 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组成包括 核。
4、部原料及壳部原料, 并且所述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 1:0.2 0.4 ; 所述核部 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表面活性剂 1-3 份, 引发剂 0.2-0.3 份, 核部软单 体 10-20 份, 核部硬单体 5-15 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 3-5 份, 核部功能单体 0.5-1.5 份, 水 40-45 份 ; 所述壳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表面活性剂 0.2-0.5 份 ; 引发剂 0.1-0.3 份 ; 壳部软单体 3-8 份 ; 壳部硬单体 5-10 份 ; 有机硅氧烷单体 1-2 份 ; 壳部功能单 体 0.2-1.0 份 ; 水 5-10 份。 。
5、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核部硬单体选自甲基 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核部功能单体 选自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壳部软单体 选自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壳 部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壳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乙酯、。
6、 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 合 ; 所述有机硅氧烷单体选自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r- 甲基丙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 烷、 八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 过硫酸 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任一种。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粉选自 4A 分子筛、 3A 分 子筛、 云母粉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填料选自钛白粉、 碳酸钙、 高岭土、 赛博亚纳米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
7、组合。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 润湿剂、 亲 水性消泡剂、 疏水性消泡剂、 杀菌剂、 防霉剂、 流平剂、 pH 调节剂、 复合成膜剂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组合。 8.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反射隔热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杀菌 剂。 9. 权利要求 1-8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 1) 将核部原料中 1/2 3/4 质量的水, 1/10 1/2 质量的表面活性剂, 1/5 1/2 质 量的引发剂, 1/5 1/2 质量的核部软单体、 1/15 2/5 质量的核部硬单体、 1/4 2/3。
8、 质 量的核部功能单体以及1/101/3质量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加入反应釜, 搅拌条件下升温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7363 A 2 2/2 页 3 80 87, 反应 10min 15min 获得种子晶体 ; 将剩余的核部原料混合均匀获得核部预乳 化液 ; 将核部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釜的种子晶体中,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升温 至 83 90, 保温反应 2 3h, 获得核层乳液粒子 ; 2) 将全部壳部原料混合均匀, 获得壳部预乳化液 ; 将壳部预乳化液滴加至步骤 1) 所得 核层乳液粒子中,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升温至 83 90, 保温反应 2 3h, 反 应结。
9、束后冷却至 40以下, 调节溶液 pH 为 7 8, 过滤, 获得叔丙乳液 ; 3) 将反射隔热涂料组分中的水、 助剂中的分散剂、 润湿剂、 亲水性消泡剂搅拌均匀后, 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全部颜填料和 1/2 2/3 总质量的隔热粉, 分散、 研磨, 获得原料 粉浆 ; 4) 向步骤 3) 的原料粉浆中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剩余的助剂、 以及步骤 2) 制得的叔丙乳 液, 搅拌均匀, 过滤, 获得反射隔热涂料。 10. 权利要求 1-8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反射隔热涂料作为绿色保温建材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7363 A 3 1/12 页 4 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10、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温建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品种反射隔热涂料。 反射隔热涂料是由基料、 热反射颜 料、 填料和助剂等组成。通过高效反射太阳光来达到隔热目的。薄层隔热反射涂料是这类 涂料的代表。国家出台反射隔热涂料标准 (JC/T1040-2007) 要求 : 太阳反射比不小于 85%, 半球发射率不小于83%。 反射隔热涂料是集反射、 辐射与空心微珠隔热与一体的新型降温涂 料, 涂料能对 400nm-2500nm 范围的太阳红外线和紫外线进行高反射, 不让太阳的热量在 物体表面进行累积升温, 又能自动进行。
11、热量辐射散热降温, 把物体表面的热量辐射到太空 中去 , 降低物体的温度, 即使在阴天和夜晚涂料也能辐射热量降低温度 , 同时在涂料中放 入导热系数极低的空心微珠隔绝热能的传递, 即使在大气温度很高时也能隔住外部热量向 物体内部传导, 三大功效保证了涂刷涂料的物体降温, 确保了物体内部空间能保持持久恒 温的状态。 隔热防晒涂料在阳光强烈时, 涂料可以降低物体表面温度20以上, 阴天和夜晚 可以降温在 3以上或是降低到和大气温度一致。涂料对于涂刷细小的裂纹的物体有很好 的防水、 防渗漏作用, 涂料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可根据不同颜色要求涂刷不同颜色的常温 降温涂料, 另外涂料涂刷完光滑平整, 疏。
12、水性、 自洁性能好, 所以常温降温涂料是高效降温、 薄层、 装饰、 自洁、 防水、 防潮、 防紫外线老化、 耐酸碱、 防腐于一体的新型常温降温节能长寿 命涂料。常温降温涂料可广泛用于建筑、 化工、 石油、 电力、 冶金、 船舶、 轻纺、 储存、 交通、 航 天等行业上降温, 节约能源, 创造舒适的人类生活、 工作环境。 0003 隔热防晒涂料在阳光强烈时, 涂料可以降低物体表面温度 20以上, 阴天和夜晚 可以降温在 3以上或是降低到和大气温度一致。 0004 核壳乳液的合成方法主要通过三种机理, 包括接枝机理、 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机 理和离子键合机理。 0005 核壳乳液与一般乳液。
13、相比, 区别仅在于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不同。核壳乳胶粒独特 的结构形态大大改善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即使在相同原料组成的情况下, 具有核壳结构 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也往往比一般聚合物乳液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因此, 从 80 年代以来, 核壳乳液聚合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核壳化工艺、 乳胶粒形态测定、 乳胶粒颗粒形态对聚 合物性能的影响机理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 0006 要达到高的热反射率,必须选用高折光系数的颜料,但颜色对热反射率有很大影 响 , 通常随着明度的降低 , 热反射率下降。因此 , 反射隔热涂料的颜色选用白色或浅色比 较容易达到 , 或采用光谱选择性材料配成一定颜色。尽管薄层反射隔热涂料。
14、导热系数不 高 , 但因涂膜厚度比较薄 , 总热阻有限 , 保温效果不大。反射隔热涂料现已用于海上钻井 平台、 油罐、 石油管道、 建筑业的钢结构屋顶等 , 降低暴露在太阳热辐射下装备的表面温度 和内部温度 , 改善工作环境 , 提高安全性等。反射隔热涂料可单独使用 , 也可与其他多孔 保温材料配合使用。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4 2/12 页 5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既具有普通底漆功能, 又具有 较强远红外发射功能、 较强封闭性和粘结强度的反射隔热涂料。 0008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反射隔热涂料, 其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
15、分 : 0009 0010 叔丙乳液 : 0011 较优的, 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组成包括核部原料及壳部原料, 并且所述核部原料 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 1:0.2 0.4 ; 0012 所述核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表面活性剂 1-3 份, 引发剂 0.2-0.3份, 核部软单体10-20份, 核部硬单体5-15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3-5份, 核部功能单 体 0.5-1.5 份, 水 40-45 份 ; 0013 所述壳部原料的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表面活性剂 0.2-0.5 份 ; 引发剂 0.1-0.3 份 ; 壳部软单体 3-8 份 ; 壳部硬单体 5-10 份 。
16、; 有机硅氧烷单体 1-2 份 ; 壳部功能单 体 0.2-1.0 份 ; 水 5-10 份。 0014 更优的, 所述核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 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0015 所述核部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组合 ; 0016 所述核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上的组合 ; 0017 所述壳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 0018 所述壳部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
17、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组合 ; 0019 所述壳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上的组合 ; 0020 所述有机硅氧烷单体选自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r- 甲基丙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 基硅烷、 八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1 本发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为本领域常规的表面活性剂。更优的, 所述表面活性 剂选自磺基琥珀酸烷基醇醚酯钠盐、 支链醇醚和含烯丙基烷氧基的聚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混合。 0022 更优的,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任一种。隔热粉 : 说 明 书 C。
18、N 103937363 A 5 3/12 页 6 0023 较优的, 所述隔热粉选自 4A 分子筛、 3A 分子筛、 云母粉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上的混合。 0024 颜填料 : 0025 较优的, 所述颜填料选自钛白粉、 碳酸钙、 高岭土、 赛博亚纳米胶粉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组合。 0026 助剂 : 0027 较优的, 所述助剂选自分散剂、 润湿剂、 亲水性消泡剂、 疏水性消泡剂、 杀菌剂、 防 霉剂、 流平剂、 pH 调节剂、 复合成膜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8 更优的, 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 分散剂 0.2-0.5 份、 润湿剂 0.1-0.4 份、 亲。
19、水性消泡剂 0.1-0.25 份、 疏水性消泡剂 0.1-0.25 份、 杀菌剂 0.1-0.2 份、 防霉剂 0.2-0.4 份、 流平剂 0.5-1.0 份、 pH 调节剂 0.08-0.15 份、 复合成膜剂 0.5-1 份。 0029 更优的, 所述核部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 表面活性剂 1.5-2.5 份, 引发 剂 0.2-0.3 份, 核部软单体 13-17 份, 核部硬单体 10-14 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 3.5-4.5 份, 核 部功能单体 0.8-1.2 份, 水 40-45 份。 0030 更优的, 所述壳部原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 表面活性剂 0.3。
20、-0.4 份, 引发 剂 0.1-0.2 份 ; 壳部软单体 3.5-6 份 ; 壳部硬单体 8-10 份 ; 有机硅氧烷单体 1-2 份 ; 壳部功 能单体 0.2-1.0 份 ; 去离子水 5.5-8.4 份。 0031 较优的, 本发明所用水为去离子水。 0032 较优的, 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的用量与核部原料和壳 部原料总质量的重量比为 0.5 2 : 100。 0033 更优的, 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的用量与核部原料和壳 部原料总质量的重量比为 1 : 100。 0034 杀菌剂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长期放置的叔丙乳液变质。 0035 本发明。
21、第二方面公开了前述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 0036 1) 将核部原料中 1/2 3/4 质量的水, 1/10 1/2 质量的表面活性剂, 1/5 1/2 质量的引发剂, 1/51/2质量的核部软单体、 1/152/5质量的核部硬单体、 1/42/3质 量的核部功能单体以及1/101/3质量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加入反应釜中, 搅拌条件下升温 至 80 87, 反应 10min 15min 获得种子晶体 ; 将剩余的核部原料混合均匀获得核部预 乳化液 ; 将核部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釜的种子晶体中,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升 温至 83 90, 保温反应 2 3h, 获得核层乳液粒子。
22、 ; 0037 2) 将全部壳部原料混合均匀, 获得壳部预乳化液 ; 将壳部预乳化液滴加至步骤 1) 所得核层乳液粒子中, 滴加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升温至 83 90, 保温反应 2 3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 40以下, 调节溶液 pH 为 7 8, 过滤, 获得叔丙乳液 ; 0038 3) 将反射隔热涂料组分中的水、 助剂中的分散剂、 润湿剂、 亲水性消泡剂搅拌均匀 后, 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全部颜填料和1/22/3总质量的隔热粉, 分散、 研磨, 获得原 料粉浆 ; 0039 4) 向步骤 3) 的原料粉浆中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剩余的助剂、 以及步骤 2) 制得的叔 丙乳液, 搅拌均。
23、匀, 过滤, 获得反射隔热涂料。 0040 较优的, 步骤 1) 为 : 将核部原料中 2/3 质量的水, 表面活性剂 1/3, 引发剂 1/3, 核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6 4/12 页 7 部软单体1/4、 核部硬单体1/6、 核部功能单体1/4、 有机硅氧烷单体1/6加入反应釜, 搅拌条 件下升温至 80 87反应 10min 15min 获得种子晶体。 0041 较优的, 当所述叔丙乳液的原料还包括杀菌剂时, 步骤 2) 为 : 将全部壳部原料混 合均匀, 获得壳部预乳化液 ; 将壳部预乳化液滴加至步骤 1) 所得核层乳液粒子中, 滴加结 束后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升。
24、温至8390, 保温反应23h, 冷却至2040, 调节溶液 pH 为 7 8, 加入杀菌剂, 过滤, 获得叔丙乳液。 0042 较优的, 步骤 2) 保温反应 2 3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 20 40。 0043 较优的, 步骤 3) 中所述原料粉浆的颗粒细度为 18 22m。 0044 较优的, 所述步骤 1) 中滴加核部预乳化液时, 种子晶体的温度为 80 87。滴加 速率为 1 2ml/min ; 优选为 1.1 1.3ml/min。 0045 较优的, 所述步骤 2) 中滴加壳部预乳化液时, 核层乳液粒子的温度为 80 87。 滴加速率为 1.1 1.3ml/min ; 优选为 1.。
25、1 1.3ml/min。 0046 较优的, 调节 pH 值所使用的溶液为 NaOH 溶液。优选的, NaOH 浓度为 15 20%。 0047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前述反射隔热涂料作为绿色保温建材的应用。 0048 本发明的反射隔热涂料多用于外墙。 0049 本发明的反射隔热涂料采用叔丙乳液、 隔热及高反射率隔热粉制成, 无具有毒、 无 异味、 防水、 透气性好等优点, 能有效地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 应理解,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 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 ; 还应当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
26、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 实施方案, 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1 实施例 1 叔丙乳液的制备 0052 方法一 0053 1) 核部原料组成 0054 0055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7 5/12 页 8 0056 2) 壳部原料组成 0057 0058 将上述反应物配方核部原料组分中的去离子水 3/4, 表面活性剂 2/5, 引发剂 1/3, 核部软单体1/4、 核部硬单体1/6、 核部功能单体1/4、 有机硅氧烷单体1/6加反应釜中, 在搅 拌条件下升温至 80反应, 稳定反应 15min 后, 形成种子纳米晶体乳液, 然后滴加核部原料 中剩余部分所组成的核部。
27、预乳化液, 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 1:0.2 ; 83反应 2-3 小时, 形成核层乳液粒子。 然后继续滴加壳部原料混合后所制备的壳部预乳化液, 83反应 2-3 小时, 引发接枝共聚合, 冷却至 40, 调节 pH 值为 8, 即得到叔丙乳液。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8 6/12 页 9 0059 方法二 0060 1) 核部原料的原料组成 0061 0062 2) 壳部原料的原料组成 0063 0064 将上述核部原料组分中, 1/2 质量的去离子水, 1/2 质量的表面活性剂, 1/5 质量 的引发剂, 1/5 质量的核部软单体、 2/5 质量的核部硬单体、 。
28、1/4 质量的核部功能单体、 1/10 质量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加入反应釜中, 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 80反应, 稳定反应 10-15min 后, 形成种子纳米晶体乳液然后将核部原料组成中剩余部分的原料混合均匀, 获得核层预 乳化液 ; 83反应2小时, 形成核层乳液粒子。 然后继续滴加壳部原料混合后所制备的壳部 预乳化液, 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 1 0.4, 83反应 2 小时, 引发接枝共聚合, 冷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9 7/12 页 10 却至40, 调节pH值为7, 加入杀菌剂, 杀菌剂的用量与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总质量的重量 比为 0.5 100, 即得到叔丙。
29、乳液。 0065 方法三 0066 1) 核部原料的原料组成 0067 0068 2) 壳部原料的原料组成 0069 0070 将上述核部原料组分中, 3/4 质量的去离子水, 1/10 质量的表面活性剂, 1/2 质量 的引发剂, 1/2 质量的核部软单体、 1/15 质量的核部硬单体、 2/3 质量的核部功能单体、 1/3 质量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加入反应釜中, 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 87反应, 稳定反应 10-15min 后, 形成种子纳米晶体乳液, 然后滴加核部原料中剩余部分所组成的核部预乳化液 ; 90反 应 2 小时, 形成核层乳液粒子。然后继续滴加壳部原料混合后所制备的壳部预乳化液, 。
30、核部 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 1 0.3, 90反应 3 小时, 引发接枝共聚合, 冷却至 20, 调节 pH值为8, 加入杀菌剂, 杀菌剂的用量与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总质量的重量比为2100, 即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10 8/12 页 11 得到叔丙乳液。 0071 实施例 2 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 0072 1. 试剂 0073 分散剂S-70S由上海忠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分散剂2320由深圳海川有限公司提 供。润湿剂 LB407、 润湿剂 EFS4070, 由上海忠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亲水性消泡剂 315 由 深圳海川有限公司提供, 疏水性消泡剂 DF538 由上。
31、海忠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钛白粉 996, 由上海颜钛有限公司提供。4A 分子筛, 由洛阳建龙有限公司提供。赛博亚纳米胶粉由余杭 加诚非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提供。流平剂 LEV-202, 由上海忠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杀菌剂 515, 由上海朝玲有限公司提供。防霉剂 A2W, 由上海朝玲有限公司提供。润湿剂 EFS-407 由 上海忠诚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面活性剂 A6820( 磺基琥珀酸烷基醇醚酯钠盐 )、 表面活性剂 V20S( 含烯丙基烷氧基的聚醚硫酸盐 )、 表面活性剂 PS925( 支链醇醚 ) 由上海忠诚精细化 工有限公司提供。 0074 2. 配方 0075 方法一 : ( 单位 : g)。
32、 0076 0077 0078 取去离子水加入分散剂、 润湿剂、 亲水性消泡剂 315 搅拌均匀,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 全部颜填料和1/2质量的隔热粉, 高速分散45min, 进入研磨机上研磨, 取样检测。 当产品颗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11 9/12 页 12 粒细度达到 20m 左右时, 停止研磨。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叔丙乳液 (实施例 1 制备) 、 防霉 剂、 杀菌剂、 AP-95 调节剂、 成膜助剂、 疏水性消泡剂 538、 流平剂搅拌均匀, 过滤, 包装, 即得 反射隔热涂料, 性能检测如表 1 所示。 0079 方法二 : 配方 : ( 单位 : g) 008。
33、0 0081 0082 工艺过程 : 0083 取去离子水加入分散剂、 润湿剂、 消泡剂 315 搅拌均匀,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全部颜 填料和2/3质量的隔热粉, 高速分散30min-45min, 进入研磨机上研磨, 取样检测。 当产品颗 粒细度达到 18m 左右时, 停止研磨。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叔丙乳液 (实施例 1 制备) 、 防霉 剂、 杀菌剂、 AP-95 调节剂、 成膜助剂、 消泡剂 538、 增稠流平剂搅拌均匀, 过滤, 包装, 即得反 射隔热涂料, 性能检测如表 1 所示。 0084 方法三 : 配方 : ( 单位 : g) 0085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1。
34、2 10/12 页 13 0086 工艺过程 : 0087 取去离子水加入分散剂、 润湿剂、 消泡剂 315 搅拌均匀,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全部颜 填料和1/2质量的隔热粉, 高速分散30min-45min, 进入研磨机上研磨, 取样检测。 当产品颗 粒细度达到 22m 左右时, 停止研磨。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加入叔丙乳液 (实施例 1 制备) 、 防霉剂、 杀菌剂、 AP-95 调节剂、 成膜助剂、 消泡剂 538、 增稠流平剂搅拌均匀, 过滤, 包装, 即 得反射隔热涂料, 性能检测如表 1 所示。 0088 方法四 : 配方 : ( 单位 : g) 0089 说 明 书 CN 103937。
35、363 A 13 11/12 页 14 0090 工艺过程 : 0091 取去离子水加入分散剂、 润湿剂、 消泡剂 315 搅拌均匀,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全部颜 填料和 1/2 质量的隔热粉, 高速分散 30min, 进入研磨机上研磨, 取样检测。当产品颗粒细 度达到 20m 左右时, 停止研磨。加入剩余的隔热粉, 加入叔丙乳液 (实施例 1 制备) 、 防霉 剂、 杀菌剂、 成膜助剂、 AP-95 调节剂、 消泡剂 538、 增稠流平剂搅拌均匀, 过滤, 包装, 即得反 射隔热涂料, 性能检测如表 1 所示。 0092 3. 反射隔热涂料性能测试 0093 以本实施例方法 1 4 制备的反射隔。
36、热涂料为检测对象, 性能检测方法参考国家 标准 GB/T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 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 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建筑反射隔热隔热涂料 JG/T235-2008,建筑外表面用热反射隔热 涂料标准 (JC/T1040-2007), 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 检测结果见表 1。 0094 表 1 反射隔热涂料性能检测 0095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14 12/12 页 15 0096 由表 1 可知, 本发明的反射隔热涂料具有较佳的耐洗刷性, 挥发性有机物质含量 低, 苯、 甲苯、 乙苯、 二甲苯等有害挥发性物质未检出, 可溶性重金属未检出 ; 甲醛净化能力 较强并且持久, 可作为绿色无污染建材应用于装修领域, 对人体伤害较小。本产品经检测, 太阳反射比高, 半球反射率高, 有效隔热温度达到 15以上。 0097 综上所述, 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说 明 书 CN 103937363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