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86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8649 A (21)申请号 201410117481.4 (22)申请日 2014.03.26 E02D 27/44(2006.01) (71)申请人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 街与明光路交叉口东方大厦中建四局 六公司科技部 (72)发明人 王生玉 马明国 程群 孔康伟 林贵顺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54) 发明名称 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基坑空 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采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四周放 坡喷锚支护形式作为模板, 通过运用槽钢垫在垫 层上作为马镫支撑来保证来保证了钢筋骨架不变 形, 尺寸准确, 并且对混凝土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施 工, 第一次浇筑底层实心底板, 第二次浇筑空腔结 构。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对其进行保温养护处理, 防止表面温度散失过快, 出现混凝土裂缝。 采用空 腔设计能够很好地减小混凝土有效截面积, 从而 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同时结构自重轻、 缩短了施 工工期 , 节约了材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8649 A CN 103938649 A 1/1 页 2 1. 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以下步骤实施 : 1、 定位放线及垫层防水施工, 采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四周放坡喷锚支护形式作为模板 ; 2、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骨架支设 ; 3、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绑扎, 基础的底板钢筋直径大、 层数多, 且底板厚钢筋间间距大, 底板钢筋支撑采用 16 号槽钢制作的马镫制作支撑, 对于采用槽钢作为钢筋支架横梁和立 柱时, 横梁的间距和立柱的的间距设置 3m 一道, 钢架立柱与钢梁采用。
4、焊接处理来增加整体 性 ; 4、 底层实心结构首次砼浇筑, 浇筑方法采用 “斜向分层, 薄层浇筑, 循序退浇, 一次到 底” 连续施工的方法, 采用斜面分段分层踏步式浇捣方法, 分层厚度不大于 500mm, 坡度为 1:8 左右, 分层浇捣使新混凝土沿斜坡流一次到顶, 使混凝土充分散热, 从而减少混凝土的 热量, 且混凝土振捣后产生的泌水沿浇灌混凝土斜坡排走, 在第一次振捣之后 20-30 分钟 进行第二次复振 ; 5、 空腔结构钢筋马镫支设 ; 6、 空腔结构钢筋绑扎 ; 7、 空腔结构模板支设, 对基础空腔内搭设满堂支撑架, 立杆在搭设时纵横向的距离要 均匀, 立杆底部均应加设垫板, 立杆。
5、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接头交错布置, 相邻立杆 不得设置在同一位置, 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者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模板支撑架水平杆在与已施工完成的墙体相遇时, 需与墙体顶紧, 每根水平杆与立杆交汇 处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 同时在空腔顶部预留 500 洞口作为模板材料传出口 ; 8、 空腔结构砼浇筑, 砼浇时, 先对称浇筑空腔外墙部分, 然后对称浇筑内墙及顶板, 顶 板砼浇筑时, 应由中心向四周分层进行浇筑 ; 9、 空腔结构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砼结构表面满铺一层塑料薄膜, 防止水分蒸 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 再在薄膜上盖 2 层麻袋, 最后在麻袋上载铺一层后薄。
6、膜, 用于防止 外部雨水淋湿麻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8649 A 2 1/3 页 3 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中基础工程技术领域, 属于一种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基坑空腔 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 现代建筑业向着高、 大、 深以及复杂结构方向拓 展, 其中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 如高层建筑或大型设备基础, 桩基础的超厚超大承台, 水 工结构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大, 水泥水化热量大, 极易引起混凝土由于内外部温度差超 过25C而开裂, 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 延长施工工期。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
7、还没有什么理想 的施工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力高, 成本低的超高层建筑电梯井基坑空腔基础 的施工方法, 以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难题, 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和 施工质量, 及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 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按以下步骤实施 : 1、 定位放线及垫层防水施工, 采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四周放坡喷锚支护形式作为模板 ; 2、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骨架支设 ; 3、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绑扎, 基础的底板钢筋直径大、 层数多, 且底板厚钢筋间间距大, 底板钢筋支撑采用 16 号槽钢制作的马镫制作支撑, 。
8、对于采用槽钢作为钢筋支架横梁和立 柱时, 横梁的间距和立柱的的间距设置 3m 一道, 钢架立柱与钢梁采用焊接处理来增加整体 性 ; 4、 底层实心结构首次砼浇筑, 浇筑方法采用 “斜向分层, 薄层浇筑, 循序退浇, 一次到 底” 连续施工的方法, 采用斜面分段分层踏步式浇捣方法, 分层厚度不大于 500mm, 坡度为 1:8 左右, 分层浇捣使新混凝土沿斜坡流一次到顶, 使混凝土充分散热, 从而减少混凝土的 热量, 且混凝土振捣后产生的泌水沿浇灌混凝土斜坡排走, 在第一次振捣之后 20-30 分钟 进行第二次复振 ; 5、 空腔结构钢筋马镫支设 ; 6、 空腔结构钢筋绑扎 ; 7、 空腔结构模。
9、板支设, 对基础空腔内搭设满堂支撑架, 立杆在搭设时纵横向的距离要 均匀, 立杆底部均应加设垫板,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接头交错布置, 相邻立杆 不得设置在同一位置, 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者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模板支撑架水平杆在与已施工完成的墙体相遇时, 需与墙体顶紧, 每根水平杆与立杆交汇 处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 同时在空腔顶部预留 500 洞口作为模板材料传出口 ; 8、 空腔结构砼浇筑, 砼浇时, 先对称浇筑空腔外墙部分, 然后对称浇筑内墙及顶板, 顶 说 明 书 CN 103938649 A 3 2/3 页 4 板砼浇筑时, 应由中心向四周分层进行浇筑。
10、 ; 9、 空腔结构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砼结构表面满铺一层塑料薄膜, 防止水分蒸 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 再在薄膜上盖 2 层麻袋, 最后在麻袋上载铺一层后薄膜, 用于防止 外部雨水淋湿麻袋。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在无施工方法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 采用空腔基础施工 方法, 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水化热大, 裂缝控制难的难题。 本 发明技术简单, 现场施工效率高, 质量可靠, 施工工期短, 劳动力强度低, 可安排劳动力同时 进行施工 ; 材料可于材料加工场内进行加工, 现场可直接进行拼装工作, 节省了工期 ; 施工 质量到达了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
11、06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 2 是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图。 0008 图 3 是本发明的基础示意图。 0009 附图标号为 : 1- 钢管, 2- 槽钢, 3- 钢筋, 4- 止水钢板, 5- 混凝土, 6- 桩, 7- 塑料薄膜, 6- 麻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1 一种超高层建筑空腔基础的施工方法, 按以下步骤实施 : 1、 定位放线及垫层防水施工, 采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四周放坡喷锚支护形式作为模板 ; 2、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骨架支设 ; 3、 底层实心结构钢筋绑扎, 基础的底板钢筋直径大。
12、、 层数多, 且底板厚钢筋间间距大, 底板钢筋支撑采用 16 号槽钢制作的马镫制作支撑, 对于采用槽钢作为钢筋支架横梁和立 柱时, 横梁的间距和立柱的的间距设置 3m 一道, 钢架立柱与钢梁采用焊接处理来增加整体 性 ; 4、 底层实心结构首次砼浇筑, 浇筑方法采用 “斜向分层, 薄层浇筑, 循序退浇, 一次到 底” 连续施工的方法, 采用斜面分段分层踏步式浇捣方法, 分层厚度不大于 500mm, 坡度为 1:8 左右, 分层浇捣使新混凝土沿斜坡流一次到顶, 使混凝土充分散热, 从而减少混凝土的 热量, 且混凝土振捣后产生的泌水沿浇灌混凝土斜坡排走, 在第一次振捣之后 20-30 分钟 进行第。
13、二次复振 ; 5、 空腔结构钢筋马镫支设 ; 6、 空腔结构钢筋绑扎 ; 7、 空腔结构模板支设, 对基础空腔内搭设满堂支撑架, 立杆在搭设时纵横向的距离要 均匀, 立杆底部均应加设垫板,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接头交错布置, 相邻立杆 不得设置在同一位置, 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者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模板支撑架水平杆在与已施工完成的墙体相遇时, 需与墙体顶紧, 每根水平杆与立杆交汇 处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 同时在空腔顶部预留 500 洞口作为模板材料传出口 ; 8、 空腔结构砼浇筑, 砼浇时, 先对称浇筑空腔外墙部分, 然后对称浇筑内墙及顶板, 顶 说 明 书 CN 103938649 A 4 3/3 页 5 板砼浇筑时, 应由中心向四周分层进行浇筑 ; 9、 空腔结构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砼结构表面满铺一层塑料薄膜, 防止水分蒸 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 再在薄膜上盖 2 层麻袋, 最后在麻袋上载铺一层后薄膜, 用于防止 外部雨水淋湿麻袋。 说 明 书 CN 103938649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864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