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543697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17679.5

申请日:

2012.10.29

公开号:

CN103053393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31/00申请公布日:20130424|||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

申请人:

黄少学

发明人:

黄少学; 王芙兰

地址:

733100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浪镇街西居委会香林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马铃薯脱毒苗与栽培技术相结合生产微型种薯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培养基质采用黄沙;茎尖摘除后采用专用配制营养液。其有益效果在于:黄沙做为基质与蛭石做为基质亩纯收入相等,但是蛭石生产成本高,黄沙做基质,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因此利用黄沙做基质可以替代蛭石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改用黄沙作为培养基质,并筛选出与之配套的营养液配方,使基质可连续使用四~六茬;茎尖摘除后使得植株营养合理分配,植物根茎膨大生长,而不只植株高度生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包括试培养基的准备、管苗的选择、试管苗处理、试管苗移栽、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
培养基质采用黄沙;
选择20~25天苗龄的强壮组培脱毒苗,苗高0.7cm,茎粗0.6~0.8mm,叶片5~8片放入炼苗室内,保持温度15~20℃,湿度85~90%,2天后打开瓶口封膜摘除茎尖,5~7天后即可移栽。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茎尖摘除后采用的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硝酸钾1000~4000、硝酸铵1000~4000、硫酸镁100~200、磷酸二氢钾200~600、氯化钙或硝酸钙200~600、硫酸锰10~100、柠檬酸铁10~30、硫酸锌3~20、硼酸3~20、钼酸钠1~10、氯化钴0.01~10、抗坏血酸0.5~50、烟酸0.5~50、甘氨酸0.5~10、肌醇200~300、天冬氨酰0.5~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茎尖摘除后采用的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优选为:硝酸钾2000、硝酸铵1000、硫酸镁150、磷酸二氢钾400、氯化钙或硝酸钙400、硫酸锰80、柠檬酸铁15、硫酸锌10、硼酸3、钼酸钠5、氯化钴0.8、抗坏血酸20、烟酸20、甘氨酸5、肌醇200、天冬氨酰8。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整理为:上茬微型薯收获后,在苗床铺塑料膜前1周用敌克松或者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处理;苗床底下铺塑料膜,塑料膜上打一些小孔,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铺设塑料膜后铺15cm厚的基质,基质选用腾格里沙漠中的黄沙,畦宽定为2.3m,整平。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沙为腾格里沙漠特有黄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马铃薯脱毒苗与栽培技术相结合生产微型种薯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含有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后期的良繁体系能够获得“无病毒”的“复壮”健康种薯。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推广这一技术,现已作为一种成熟技术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可使产量增加30~50%。我省古浪县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秋雨较多,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钾丰富,很适宜于马铃薯的生长,但是由于马铃薯生产表现为品种多而繁杂,种植年限长,品种跟新慢,品种严重退化,最后失去种植价值,马铃薯从秋收入窖到春季翻窖,晚疫病、环腐病发生严重,无法留种,严重制约种植面积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传统的脱毒种薯生产是在实验室生产脱毒试管苗的基础上,经过移栽到温室、网室、大田,至少5年的逐代繁殖,然后用于大田生产,因此不仅存在病毒的逐代侵染问题,而且依然存在这实验室生产马铃薯试管薯在不适宜的诱导条件下繁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如何在现有技术中,找到无病毒马铃薯脱毒种薯适宜的诱导条件,是提高种薯质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建立了一种性能优良、操作简单的栽培方法,解决现有马铃薯种薯繁育方法中存在的组培苗繁殖效率低;从而加快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马铃薯微型种薯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包括试培养基的准备、管苗的选择、试管苗处理、试管苗移栽、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 
一、培养基质采用黄沙;
二、选择20~25天苗龄的强壮组培脱毒苗,苗高0.7cm,茎粗0.6~0.8mm,叶片5~8片放入炼苗室内,保持温度15~20℃,湿度85~90%,2天后打开瓶口封膜摘除茎尖,5~7天后即可移栽;
三、茎尖摘除后采用的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硝酸钾1000~4000、硝酸铵1000~4000、硫酸镁100~200、磷酸二氢钾200~600、氯化钙或硝酸钙200~600、硫酸锰10~100、柠檬酸铁10~30、硫酸锌3~20、硼酸3~20、钼酸钠1~10、氯化钴0.01~10、抗坏血酸0.5~50、烟酸0.5~50、甘氨酸0.5~10、肌醇200~300、天冬氨酰0.5~10;
四、田间常规管理、采收。
传统基质采用蛭石为基质,据调查,蛭石每亩用量80方,每方价格为125元合计亩用蛭石为10000元,种苗及其它成本每亩24500元,总成本每亩为34500元,能生产微型种薯18万粒,每粒按0.35元计算亩收入63000元,亩纯收入为28500元,成本/亩:收入/亩=1:0.83;黄沙每亩用量80方,每方价格为35元合计亩用黄沙为2800元,种苗及其它成本每亩24500元,总成本每亩为27300元,能生产微型种薯16万粒,每粒按0.35元计算亩收入56000元,亩纯收入为28700元,成本/亩:收入/亩=1:1.05。 
所述现有技术的培养基质过于复杂(2/3蛭石和1/3草碳),与营养液组成不配套使基质不能连续使用,基质扔掉造成浪费;本发明改用黄沙作为培养基质,并筛选出与之配套的营养液配方,使基质可连续使用4~6茬。 
本发明的营养液配方: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硝酸钾1000~4000、硝酸铵1000~4000、硫酸镁100~200、磷酸二氢钾200~600、氯化钙或硝酸钙200~600、硫酸锰10~100、柠檬酸铁10~30、硫酸锌3~20、硼酸3~20、钼酸钠1~10、氯化钴0.01~10、抗坏血酸0.5~50、烟酸0.5~50、甘氨酸0.5~10、肌醇200~300、天冬氨酰0.5~10。 
所述茎尖摘除后使得植株营养合理分配,植物根茎膨大生长,而不只植株高度生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 其有益效果在于:黄沙做为基质与蛭石做为基质亩纯收入相等,但是蛭石生产成本高,黄沙做基质,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因此利用黄沙做基质可以替代蛭石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而且黄沙松散适宜于马铃薯的茎膨大生长;本发明改用黄沙作为培养基质,且营养液配方合理高效;茎尖摘除后使得植株营养合理分配,植物根茎膨大生长,而不只植株高度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1 
1.苗床整理:上茬微型薯收获后,在苗床铺塑料膜前1周用敌克松进行土壤处理;苗床底下铺塑料膜,塑料膜上打一些小孔,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铺设塑料膜后铺10cm厚的基质,基质选用腾格里沙漠中的黄沙,畦宽定为2.3m,整平;
2.适时移栽:脱毒苗在苗龄20天,苗高0.7cm,茎粗0.6mm,叶片5片时将脱毒苗放入炼苗室内,保持温度15℃,湿度85%,2天后打开瓶口封膜摘除茎尖,5天后即可移栽;脱毒苗洗好后按株距5cm、行距lOcm栽植,栽植时压实基部,喷透定根水,然后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3.棚室管理:棚内90%的脱毒苗达到3cm时开始压苗,增加匐茎的生成,培沙进行2次,第1次是压苗前刨沟起垄;第2次是在脱毒苗长到10cm左右时用黄沙填满第1次所刨的沟,2天喷1次水;
4.水份管理:微型薯生长的全过程中,要保证水份供应充足,均匀;当植株生长达到最大体积后,要适当控水,以保证块茎正常膨大同时又很充实;到块茎生长后期,特别是收获前2周,应只保持空气湿度和苗床表面湿度,切忌充分喷水,收获前3天要完全停止喷水;
5.营养管理:茎尖摘除后采用的喷施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优选为:硝酸钾2000、硝酸铵1000、硫酸镁150、磷酸二氢钾400、氯化钙或硝酸钙400、硫酸锰80、柠檬酸铁15、硫酸锌10、硼酸3、钼酸钠5、氯化钴0.8、抗坏血酸20、烟酸20、甘氨酸5、肌醇200、天冬氨酰8;1次;
6.病虫害防治:每隔7天喷施1次杀菌剂;
7.网室温度调节:微型薯生产一年春秋两季,春季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秋季正好相反,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温度的调节为18℃;
8.微型薯收获:一般植株中下部三分之一叶片变黄,即表示微型薯已达到收获期,微型薯收获时,可先用手将微型薯翻出,除去植株茎叶,然后用带控的塑料筐过筛收薯,切忌用金属筛子;   9.分级:在生产中,一般在薄摊7天时,即可开始分级,因为分级一般要在所有微型薯分级完毕才能正式入库,所以,先期分级的微型薯仍然需继续薄摊。为保证种薯的整齐性,分级一般按照七级进行,从小到大依次为:2g以下、2~3g、3~5g、5~10g、10~20g、20~30g、30g以上。
实施例2 
1.苗床整理:上茬微型薯收获后,在苗床铺塑料膜前1周用敌克松或者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处理;苗床底下铺塑料膜,塑料膜上打一些小孔,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铺设塑料膜后铺15cm厚的基质,基质选用腾格里沙漠中的黄沙,畦宽定为2.3m,整平;
2.适时移栽:脱毒苗在苗龄25天,苗高0.7cm,茎粗0.8mm,叶片8片时将脱毒苗放入炼苗室内,保持温度20℃,湿度90%,2天后打开瓶口封膜摘除茎尖, 7天后即可移栽;脱毒苗洗好后按株距5cm、行距lOcm栽植,栽植时压实基部,喷透定根水,然后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3.棚室管理:棚内90%的脱毒苗达到5cm时开始压苗,增加匐茎的生成,培沙进行2次,第1次是压苗前刨沟起垄;第2次是在脱毒苗长到10cm左右时用黄沙填满第1次所刨的沟, 3天喷1次水;
4.水份管理:微型薯生长的全过程中,要保证水份供应充足,均匀;当植株生长达到最大体积后,要适当控水,以保证块茎正常膨大同时又很充实;到块茎生长后期,特别是收获前2周,应只保持空气湿度和苗床表面湿度,切忌充分喷水,收获前5天要完全停止喷水;
5.营养管理:茎尖摘除后采用的喷施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优选为:硝酸钾2000、硝酸铵1000、硫酸镁150、磷酸二氢钾400、氯化钙或硝酸钙400、硫酸锰80、柠檬酸铁15、硫酸锌10、硼酸3、钼酸钠5、氯化钴0.8、抗坏血酸20、烟酸20、甘氨酸5、肌醇200、天冬氨酰8;
6.病虫害防治:每隔10天喷施1次杀菌剂;
7.网室温度调节:微型薯生产一年春秋两季,春季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秋季正好相反,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温度的调节为22℃;
8.微型薯收获:一般植株中下部三分之一叶片变黄,即表示微型薯已达到收获期,微型薯收获时,可先用手将微型薯翻出,除去植株茎叶,然后用带控的塑料筐过筛收薯,切忌用金属筛子;     9.分级:在生产中,一般在薄摊7天时,即可开始分级,因为分级一般要在所有微型薯分级完毕才能正式入库,所以,先期分级的微型薯仍然需继续薄摊。为保证种薯的整齐性,分级一般按照七级进行,从小到大依次为:2g以下、2~3g、3~5g、5~10g、10~20g、20~30g、30g以上。
实施例3 
1.苗床整理:上茬微型薯收获后,在苗床铺塑料膜前1周用敌克松或者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处理;苗床底下铺塑料膜,塑料膜上打一些小孔,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铺设塑料膜后铺12cm厚的基质,基质选用腾格里沙漠中的黄沙,畦宽定为2.3m,整平;
2.适时移栽:脱毒苗在苗龄22天,苗高0.7cm,茎粗0.7mm,叶片7片时首先将脱毒苗分批放入炼苗室内,保持温度18℃,湿度88%,2天后打开瓶口封膜摘除茎尖,6天后即可移栽;脱毒苗洗好后按株距5cm、行距lOcm栽植,栽植时压实基部,喷透定根水,然后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3.棚室管理:棚内90%的脱毒苗达到4cm时开始压苗,增加匐茎的生成,培沙进行2次,第1次是压苗前刨沟起垄;第2次是在脱毒苗长到10cm左右时用黄沙填满第1次所刨的沟,2天喷1次水;
4.水份管理:微型薯生长的全过程中,要保证水份供应充足,均匀;当植株生长达到最大体积后,要适当控水,以保证块茎正常膨大同时又很充实;到块茎生长后期,特别是收获前2周,应只保持空气湿度和苗床表面湿度,切忌充分喷水,收获前4天要完全停止喷水;
5.营养管理:茎尖摘除后采用的喷施营养液包括以mg/l计的下列物质:优选为:硝酸钾3000、硝酸铵3000、硫酸镁150、磷酸二氢钾400、氯化钙或硝酸钙400、硫酸锰80、柠檬酸铁15、硫酸锌10、硼酸3、钼酸钠5、氯化钴0.8、抗坏血酸20、烟酸20、甘氨酸5、肌醇200、天冬氨酰8;
6.病虫害防治:每隔8天喷施1次杀菌剂;
7.网室温度调节:微型薯生产一年春秋两季,春季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秋季正好相反,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温度的调节为20℃;
8.微型薯收获:一般植株中下部三分之一叶片变黄,即表示微型薯已达到收获期,微型薯收获时,可先用手将微型薯翻出,除去植株茎叶,然后用带控的塑料筐过筛收薯,切忌用金属筛子;
 9.分级:在生产中,一般在薄摊7天时,即可开始分级,因为分级一般要在所有微型薯分级完毕才能正式入库,所以,先期分级的微型薯仍然需继续薄摊。为保证种薯的整齐性,分级一般按照七级进行,从小到大依次为:2g以下、2~3g、3~5g、5~10g、10~20g、20~30g、30g以上。

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生产的栽培方法,涉及一种利用马铃薯脱毒苗与栽培技术相结合生产微型种薯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培养基质采用黄沙;茎尖摘除后采用专用配制营养液。其有益效果在于:黄沙做为基质与蛭石做为基质亩纯收入相等,但是蛭石生产成本高,黄沙做基质,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因此利用黄沙做基质可以替代蛭石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改用黄沙作为培养基质,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