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浴缸.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03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0370 A *CN102920370A* (21)申请号 201110238945.3 (22)申请日 2011.08.12 A47K 3/02(2006.01) (71)申请人 好生态住宅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板桥区板桥三丁目9番7 号 (72)发明人 仓持武志 武市浩明 川田育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04 代理人 郁旦蓉 (54) 发明名称 浴缸 (57) 摘要 在浴缸底面部配置微细凹凸形状在 c( 切 断值 ) 0.08mm 时,。
2、 Ra( 算术平均粗糙度 ) 0.4m 以上的防滑部, 所述浴缸底面部的防滑部 以外的部分为镜面。防滑部是从浴缸底面起呈半 球状的凸状、 呈略圆形的多个散布的图案。 该图案 的防滑部的配置间隔为15mm25mm、 大小为直径 35mm55mm。 通过在浴缸底面部配置微细凹凸形 状的防滑部, 在浴缸内注入了热水或冷水时、 或浴 缸底面部附着有香皂水及浴液等时, 对于浴室使 用者在浴缸内的洗浴动作及进行清扫时具有防滑 效果。 另外, 通过将所述微细凹凸部形成为不易附 着污物且容易时行清洁的微细凹凸形状, 浴室使 用者在进行清洁时, 无需过度的身体姿势, 且不用 费力即可去除污物, 从而可以减少清洁。
3、时的负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浴缸, 其特征在于 : 浴缸底面部形成有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浴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当 c( 切断值 ) 0.08mm 时, Ra( 算术平均粗糙度 ) 0.4m 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浴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浴缸底面部的一部分为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所述的浴缸, 。
4、其特征在于 : 从所述浴缸底面起呈凸状的防滑部为半球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浴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滑部是以略圆形在浴缸底面呈多个散布的图案。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浴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滑部的配置间隔为 15mm 25mm、 大小为直径 35mm 5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0370 A 2 1/5 页 3 浴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浴缸。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 1A 所示, 以往的浴缸 1 在浴缸底面部 2 配置了凸状的图案面 3( 凸状的图案 面 3 的断面详情如图 1B 所示 )。在该浴缸 1 中, 通过浴缸底。
5、面部 2 的凸状图案面 3 与其它 的面 4 的凹凸形状, 可具有防滑效果 ( 参照日本特许公开 8-33584 号公报 )。 0003 通过上述浴缸底面部 2 的凸状图案面 3 与其它的面 4 的凹凸形状, 当浴缸 1 中注 入热水或冷水时、 或浴缸底面部 2 附着有香皂水及浴液等时, 防滑效果将锐减, 浴室使用者 在浴缸进行洗浴动作时及进行清扫时可能出现打滑等。 0004 另外, 如图 1C 所示, 还存在浴缸底面部 2 的凸状图案面 3 被形成为不均匀的纹理 规格的面 5 的浴缸 1, 该纹理规格的面 5 的凹凸也可能导致打滑等。 0005 因此, 为了增加防滑效果, 如果将凸状的图案面。
6、 3 的表面凹凸及粗糙度增大, 则表 面容易附着污物, 且难以除去, 不够清洁。防滑效果与不易污染性为相反的关系, 处于两难 的境地。 发明内容 0006 在本发明中, 在浴缸底面部形成了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 0007 另外, 所述防滑部的微细凹凸形状, 当 c( 切断值 ) 0.08mm 时, Ra( 算术平均 粗糙度 ) 0.4m 以上。 0008 另外, 所述浴缸底面部的一部分为镜面。 0009 另外, 从所述浴缸底面起呈凸状的防滑部为半球状。 0010 另外, 所述防滑部是以略圆形在浴缸底面呈多个散布的图案。 0011 另外, 所述防滑部的配置间隔为 15mm 25mm、 大小为直径 。
7、35mm 55mm。 0012 本发明通过在浴缸底面部配置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 形成在浴缸内注入热水或冷 水时、 以及浴缸底面部附着有香皂水或浴液等时, 对于浴室使用者在浴缸内的洗浴动作及 进行清扫时均具有防滑效果的浴缸。 0013 另外, 通过将微细凹凸部形成为不易附着污物、 且容易清除的微细凹凸形状, 浴室 使用者在进行清洁时, 无需过度的身体姿势, 且不用费力即可去除污物, 从而可以减少清洁 时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4 图 1A 是表示以往的浴缸底面部图案的说明图 ; 0015 图 1B 是表示以往的浴缸底面部图案的说明图 ; 0016 图 1C 是表示以往的浴缸底面部类似岩石表面的。
8、断面说明图 ; 0017 图 2 是表示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的配置图 ; 说 明 书 CN 102920370 A 3 2/5 页 4 0018 图 3 是表示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的断面图 ; 0019 图 4 是表示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 ( 有镜面部 ) 的配置图 ; 0020 图 5 是表示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的凸状断面图 ; 0021 图 6 是表示微细凹凸状的防滑部的略圆形的大小及配置图案间隔的说明图 ; 0022 图 7 是表示微细凹凸形状的新规格与以往规格的凹凸图案形状及配置进行比较 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记载了为解决上述课题, 对最佳手段的研讨及评价的结果。 0024 。
9、表 1 0025 0026 污染恢复率标准 : 85以上 0027 上述的表1是基于以往产品A(防滑规格)、 以往产品B-1(纹理规格)及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 的表面状态, 设定了本发明中浴缸底面部的微细凹凸状的新规格目标值的 对比表。在本发明中, 以以往具有防滑效果的以往产品 A( 防滑规格 ) 为目标值, 并设定了 提高污染恢复率的规格。 0028 表 2 0029 说 明 书 CN 102920370 A 4 3/5 页 5 种类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平均 以往产品 B-1 纹理规格 (Ra 约 0.30m) 1 2 0 0 。
10、0 0 0 0.48 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Ra 约 0.15m) 0 0 0 0 0 0 0 0.00 新规格 a(Ra 约 0.40 0.50m) 2 3 2 2 3 3 2 2.43 新规格 b(Ra 约 0.50 0.60m) 3 3 3 3 3 3 1 2.71 0030 将以往规格的防滑效果设为 0 时的相对评价 0031 -3 0 +3 的 7 个等级的平均数字越大防滑效果越高 说 明 书 CN 102920370 A 5 4/5 页 6 0032 上述表2是将本发明的微细凹凸形状制作成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新规格a、 b两种图 案的样品, 并与以往产品 B-1( 纹理规格 )。
11、 和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 的官能评价试验结 果进行比较的表。本试验结果表明, 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的新规格 a、 b 两种图案的防滑效果 更高。 0033 图 7 是将本发明的微细凹凸形状的新规格与以往规格的凹凸图案形状及配置进 行比较的说明图。将对象年龄设为 1 岁儿童, 是考虑到一般在浴缸内洗浴时开始站立的年 龄, 将图案的直径变大, 是为了在浴缸成形后的后加工中形成微细凹凸形状时, 尽可能减少 后加工数量。图中的比较是以 1 岁儿童的平均脚掌尺寸 ( 足长 踵宽 )121mm26mm 为 准。通过本比较可知, 将所述微细凹凸形状图案的配置间隔设为 15mm 25mm、 大小设为直。
12、 径 35mm 55mm, 可以扩大浴室使用者的脚掌触及率 ( 防滑部对于脚掌的重合比率 ), 从而 提高防滑性能。 0034 表 3 0035 规格 污染恢复率 以往产品 B-1 纹理规格 (Ra 约 0.30m) 94.3 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Ra 约 0.15m) 99.5 新规格 a(Ra 约 0.40 0.50m) 96.4 新规格 b(Ra 约 0.50 0.60m) 93.3 0036 上述表3是对本发明的微细凹凸形状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两种新规格a、 b和以往 产品 B-1( 纹理规格 ) 及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 实施污染性试验, 并对污染恢复率进行 比较的。
13、表。从本试验结果可知, 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新规格 a、 b 两种图 案的污染性在标准值以上, 因而污染性也没有问题。 0037 在新规格 a、 b 两种图案中, 达到了上述污染恢复率的目标值 95以上的规格是新 规格 a。 0038 表 4 0039 种类 官能试验结果 污染恢复率 以往产品 B-1 纹理规格 (Ra 约 0.30m) 0.43 95.2 以往产品 B-2 镜面规格 (Ra 约 0.15m) 0.00 99.5 新规格 a(Ra 约 0.40 0.50m) 2.43 96.4 新规格 b(Ra 约 0.50 0.60m) 2.71 93.3 0040 上述表 4。
14、 是将本发明的微细凹凸形状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两种新规格 a、 b 与 以往的 B-1( 纹理规格 ) 及以往的 B-2( 镜面规格 ) 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比较, 对规格的理想 形状进行比较的表。根据在所述表 2 中的官能评价试验结果与所述表 3 中的污染性试验评 价结果可知, 在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新规格 a、 b 两种图案中, 所述微细 凹凸形状的新规格 a 是可以同时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与污染性的形状。 0041 下面参照附图, 对基于上述见解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2 图 2 是表示在浴缸 1 的浴缸底面部 2 配置了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的说明图。 这时, 当。
15、浴室使用者在浴缸 1 洗浴时, 脚踏入浴缸 1 后, 脚掌与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接 触, 因而不易打滑, 且在坐入浴缸底面部 2 时, 浴室使用者的臀部与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接触, 因而可以安稳地洗浴。 0043 该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的形成方法, 可以是通过施加了形状的模具在成形时 说 明 书 CN 102920370 A 6 5/5 页 7 形成, 也可以是在已成形的产品上喷涂, 使微细凹凸形状再现。 0044 图 3 是表示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的断面图。这时, 所述凹凸形状在 c 0.08mm时, 是Ra0.4m以上的微细凹凸形状, 在该形状的情况下, 具有防滑效。
16、果。 另外, 在希望增加防滑效果时, 表面粗糙度最好为 Ra 0.45m 以上、 1.0m 以下。 0045 图 4 是表示在浴缸底面部 2 同时存在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和镜面部 7 的浴缸 1 的说明图。这时, 由于浴缸底面部 2 存在镜面 7 的部分, 提高了设计性, 而且, 由于强调了 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浴室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判别具有防滑效果的微细凹凸形状的防 滑部 6。 0046 图 5 是表示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呈凸状、 且从其凸状起呈半球状 6-a 的断面 图。 在这种形状的情况下, 可以很容易接触浴室使用者的脚掌, 在获得更理想的防滑效果的 同时, 由于呈半球。
17、状 6-a, 表面上不易积水, 残余水容易向镜面 7 的部分流动, 因而可以提高 排水性。 0047 图 6 是表示浴缸底面 2 的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以略圆形在浴缸内部底面呈多 个散布的图案及详细形状的说明图。在该微细凹凸形状的防滑部 6 的大小及配置图案的间 隔范围的情况下, 可增加浴室使用者的脚掌触及范围, 提高防滑性能。另外, 图 6 所示的数 值范围, 表示的是防滑部 6 的配置间隔 (15mm 25mm) 及大小 ( 直径 35mm 55mm)。 说 明 书 CN 102920370 A 7 1/4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0370 A 8 2/4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0370 A 9 3/4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0370 A 10 4/4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037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