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51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N 102935178 A *CN102935178A* (21)申请号 201210459441.9 (22)申请日 2012.11.15 A61K 36/8988(2006.01) A61P 9/10(2006.01) (71)申请人 南阳理工学院 地址 473006 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 80 号南 阳理工学院 (72)发明人 唐学敏 丁吉善 袁敏 程琳 杨淑慧 蔡永敏 魏小萌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代理人 杨士钧 (54) 发明名称 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2、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 剂, 其主要是由下列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山茱 萸、 石斛、 当归、 天麻、 制首乌、 怀牛膝、 焦术、 丹参、 焦山楂、 炒卜子、 半夏、 橘红、 云苓、 三七参、 炒远 志,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 用, 从而有效地培补肝肾、 调理脾胃、 活血化瘀、 涤 痰醒脑。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简、 便、 验、 廉、 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患者易于接受, 能够更为 有效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
3、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30 90 份、 山茱萸 30 90 份、 石斛 30 90 份、 当归 18 54 份、 天麻 18 54 份、 制首乌 18 54 份、 怀牛膝 18 54 份、 焦术 18 54 份、 丹参 18 54 份、 焦山楂 18 54 份、 炒卜子 18 54 份、 半夏 12 36 份、 橘红 12 36 份、 云苓 12 36 份、 三七参 12 36 份、 炒远志 12 36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
4、CN 102935178 A 2 1/5 页 3 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脑动脉硬化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 主要改变是动脉内膜深层 的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 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及各种继发病变, 使管腔痉挛、 狭窄、 甚至闭 塞, 继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可能与年龄、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肥胖等因素密切 相关, 是多因素、 多环节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其中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血 脂水平过高或代谢紊乱、 血小板活化、 聚集等在动脉硬化发展过程。
5、中起重要作用, 但其确切 原因尚未阐明。因而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西医尚无何特效药物, 只是针对症状予降血脂、 扩血管、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改善脑代谢等治疗, 疗效不确定, 且易复发。 脑动脉硬化属于祖 国医学眩晕范畴, 由于人到中年, 肝肾多以亏损, 加之工作压力大、 长期精神紧张、 熬夜等, 起居不慎或禀赋不足, 致肝肾更加虚惫, 风自内生, 风木横克脾土, 脾虚失于建运, 则水停为 湿, 湿聚生痰, 日久痰阻瘀生, 蒙蔽清窍而发病, 故而治疗本病, 宜发扬中医整体观念、 治病 求本的特色, 采用培补肝肾、 调理脾胃、 活血化瘀、 涤痰醒脑之法。 发明内容 0003 因此人类对疗效更好治。
6、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仍存在需求, 至今为止, 还没有 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 终于找到了疗效更好的 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能够更为有效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0004 本发明药物组成份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摸索总结得来的, 各组份用量在 下述重量份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杞果 30 90 份、 山茱萸 30 90 份、 石斛 30 90 份、 当归 18 54 份、 天麻 18 54 份、 制首乌 18 54 份、 怀牛膝 18 54 份、 焦术 18 54 份、 丹参 18 54 份。
7、、 焦山楂 18 54 份、 炒卜子 18 54 份、 半夏 12 36 份、 橘红 12 36 份、 云苓 12 36 份、 三七参 12 36 份、 炒远志 12 36 份。 0005 本发明药物选择杞果、 山茱萸、 石斛、 当归、 天麻、 制首乌、 怀牛膝、 焦术、 丹参、 焦山 楂、 炒卜子、 半夏、 橘红、 云苓、 三七参、 炒远志进行组合,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 生协同作用, 从而有效地培补肝肾、 调理脾胃、 活血化瘀、 涤痰醒脑。 本发明中以杞果、 山芋、 石斛、 制首乌、 培补肝肾以治其本为君, 云苓、 焦术、 焦楂、 炒卜子、 调理脾胃为臣, 当归、 丹 参、 怀牛。
8、膝、 半夏、 橘红、 三七参涤痰化瘀治其标。 天麻息风止痉, 平肝潜阳, 祛风通络。本草 新编 云 : 天麻, 能止昏眩, 疗风去湿, 治筋骨拘挛瘫痪, 通血脉, 开窍。现代药理研究丹参具 有调节血脂作用 ; 山楂具有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制 首乌具有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 ; 天麻能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脑血管阻力, 轻度收缩脑血管, 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诸药配伍, 君臣佐使, 相互协调共奏培补肝肾、 调理脾胃、 活血化瘀、 涤 说 明 书 CN 102935178 A 3 2/5 页 4 痰醒脑之功。综观全方, 标本兼治, 攻补兼施, 邪去而不伤正, 扶正而不。
9、助邪。与现有技术相 比, 本发明具有简、 便、 验、 廉、 副作用小、 标本兼治, 患者易于接受, 能够更为有效治疗脑动 脉硬化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30 90 份、 山茱萸 30 90 份、 石斛 30 90 份、 当归 18 54 份、 天麻 18 54 份、 制首乌 18 54 份、 怀牛膝 18 54 份、 焦术 18 54 份、 丹参 18 54 份、 焦山楂 18 54 份、 炒卜子 18 54 份、 半夏 12 36 份、 橘红 12 36 份、 云苓 12 36 份、 三七。
10、参 12 36 份、 炒远志 12 36 份。 0007 本发明按照上述药物重量配比称取, 混合、 粉碎、 过筛、 杀菌消毒, 酒泛制为丸如梧 子大 ; 本发明还可以按照上述药物重量配比称取, 混合、 粉碎、 过筛、 杀菌消毒, 制成胶囊。 0008 本发明药物主要功能与治疗范围 1、 主要功能 : 培补肝肾、 调理脾胃、 活血化瘀、 涤痰醒脑。 0009 2、 治疗范围 : 适用于脑动脉硬化及其所致的头痛、 眩晕等症、 高脂血症、 肥胖症。 0010 3、 用法与用量 每次 1.5g, 每日 3 次, 15 天为一疗程, 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辛辣 油腻。 0011 下面通。
11、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的有益效 果, 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0012 【试验例】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的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 181 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151 例, 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 其 中男 102 例, 女 49 例 ; 年龄最小 40 岁, 最大 71 岁 ; 病情属重度者 35 例, 中度 56 例, 轻度 60 例。经脑血流图或 TCD 检查, 其中颈内动脉硬化 8 例, 大脑中动脉硬化 45 例, 椎基底动脉硬 化 14 例。对照组 30 例, 给予。
12、己有药物治疗, 男 21 例, 女 9 例 ; 年龄最小 41 岁, 最大 70 岁 ; 病情属重度者4例, 中度10例, 轻度16例, 经脑血流图或TCD检查, 其中颈内动脉硬化2例, 大脑中动脉硬化 9 例, 椎基底动脉硬化 3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 病情轻重及临床 特征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具有均衡可比性 (t 检验, P 值 0.5) 。 0013 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诊断。 0014 3、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在患者自愿前提下,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151 例, 服用本发明。
13、药物 治疗, 每次 1.5g 每日三次, 口服, 15 天为一疗程, 停药一周再服用下一疗程, 服用 4 疗程 ; 对 照组 70 例, 服用己有药物治疗, 每日 2-3 次, 服用 4 疗程。 0015 4、 疗效评定标准 说 明 书 CN 102935178 A 4 3/5 页 5 治愈 : 症状、 体征及试验室检查正常。 0016 显效 : 症状和体征正常, 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17 好转 : 症状和体征减轻, 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18 未愈 : 症状无改善。 0019 5结果与分析 (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总有效。
14、率 (95.4%)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67%)。 0020 典型病例 : 例1 曹某、 女、 55岁、 镇平县城关镇曹营村人。 2003年2月20日初诊。 自述间断头痛、 头晕两年, 时有耳鸣, 测血压120/80mmHg, 经TCD检查 : 提示 : 1.脑动脉顺应性下降, 2.双侧 椎 - 基底动脉痉挛, 诊断为 1. 脑动脉硬化 2. 脑血管痉挛 ; 给予本发明药物口服治疗四疗 程, 头痛减轻, 继服两疗程, 症状体征消失, 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0021 例 2刘某、 女、 60 岁、 镇平县观路河村人。2004 年 2 月 16 日就诊。患者头晕、 头 痛、 颈背痛、 左上肢麻木。
15、、 双下肢无力似踩棉花感两年余, 症状重时头晕耳鸣不能起床, 测血 压 130/80mmHg ; TCD 示 : 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左椎动脉流速减慢, 诊断 : 1. 脑动脉硬化, 2. 颈 椎病。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五疗程后症状体征消除, 随访两年未复发。 0022 例 3吴某、 男、 65 岁、 南阳市卧龙区。就诊日期 : 2004 年 2 月 5 日。患者 1 年前 不明原因头晕, 头昏沉, 记忆减退, 失眠, 测血压 130/90mmHg , 血脂稍高, TCD 检查 : 双大脑 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左右对称 , 流速缓慢 . 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左右不对称 , 左侧流速 缓慢。诊断 : 1.。
16、 脑动脉硬化, 2. 颈椎病。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四疗程后头晕症状消失, 继服 四疗程临床治愈。门诊复查两年患者未出现复发工作及生活如常。 0023 例 4李某、 女、 45 岁、 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人, 2003 年 2 月 11 日就诊。患者头晕、 头痛、 颈背痛、 双下肢无力两年余, 症状时轻时重, 症状重时头晕耳鸣不能起床、 动则恶心呕 吐, 测血压130/80mmHg, 血脂正常。 TCD示 : 大脑中动脉双椎动脉血流增快, 端流杂音。 诊断 : 脑血管痉挛。服本发明药物两疗程后诸证减轻, 继服四疗程临床治愈。随访两年未复发。 0024 例5 时某、 女、 40岁、 南阳市卧龙区谢庄人。
17、, 就诊日期 : 2002年2月8日, 患者述头 痛、 头晕, 休息不好时加重, 头重昏蒙, 在多家医院服用西药, 时轻时重, 测血压 130/80mmHg, 血脂、 血糖正常, TCD 检查 : 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双椎动脉顺应性降低, 血流增快, 诊断 : 脑血 管痉挛。服用本发明药物四疗程后, 症状缓解, 继服四疗程临床治愈。临床复查一年病情基 本稳定。 0025 例 6何某、 女、 60 岁、 南阳市宛城区, 2002 年 10 月 12 日就诊 ; 自述头晕, 头昏沉, 记忆减退, 失眠, 时有头晕。 测血压140/86mmHg, 血脂、 血糖正常, TCD检查 : 左大脑前动脉血 流变。
18、慢。诊断 : 1. 脑动脉硬化。本发明药物服用四疗程后诸症减轻, 继服两疗程临床基本 说 明 书 CN 102935178 A 5 4/5 页 6 痊愈, 随访三年基本稳定。 0026 例 7赵某、 女、 45 岁、 河南省唐河县马镇扶乡人。就诊日期 : 2003 年 3 月 2 日 ; 患 者头晕、 头痛、 颈背痛、 双下肢无力两年余, 症状重时头晕耳鸣不能起床、 动则恶心呕吐, 测 血压 120/80mmHg, 血脂正常。TCD 示 : 大脑中动脉血流增快, 端流杂音。诊断 : 1. 脑血管痉 挛。口服本发明药物一疗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0027 例 8李某、 男、 52 岁。
19、、 南阳市新店乡人。就诊日期 : 2002 年 10 月 23 日 ; 患者一年 前因劳累头晕, 头昏沉, 记忆减退, 失眠, 测血压 130/90mmHg , TCD 检查示 : 右侧大脑前动脉 和左椎动脉流速减慢。诊断 : 脑动脉硬化。服本发明药物三疗程后诸证减轻, 继服四疗程临 床治愈。嘱继续用药直至痊愈。随访两年未复发。 0028 例 9黄某、 女、 42 岁、 河南省桐柏县城关镇人。2004 年 7 月 29 日就诊 ; 患者自述 头晕, 头昏沉, 记忆减退, 失眠, 测血压 130/90mmHg 。TCD 报告大脑中动脉双椎动脉血流增 快。口服本发明药物三疗程头痛、 头晕减轻, 继。
20、服四疗程诸证全除, 临床治愈。 0029 例 10谢某、 男、 61 岁、 河南省唐河县王集乡人。就诊日期 : 2004 年 2 月 13 日。患 者头晕, 头昏沉, 记忆减退, 失眠, 测血压 130/90mmHg , 检查示 : 右大脑前动脉血流 减慢。诊断 : 脑动脉硬化。运用本发明药物两疗程诸证有减, 继服四疗程临床治愈。门诊随 访 1 年未见明显异常。 0030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0031 实施例 1 :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30 份、 山茱萸 30 份、 石斛 30 份、 当归 18。
21、 份、 天麻 18 份、 制首乌 18 份、 怀牛膝 18 份、 焦术 18 份、 丹参 18 份、 焦山楂 18 份、 炒卜子 18 份、 半夏 12 份、 橘红 12 份、 云苓 12 份、 三七参 12 份、 炒远志 12 份。 0032 实施例 2: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45 份、 山茱萸 45 份、 石斛 45 份、 当归 27 份、 天麻 27 份、 制首乌 27 份、 怀牛膝 27 份、 焦术 27 份、 丹参 27 份、 焦山楂 27 份、 炒卜子 27 份、 半夏 18 份、 橘红 18 份、 云苓 18 份、 三七参 1。
22、8 份、 炒远志 18 份。 0033 实施例 3 :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60 份、 山茱萸 60 份、 石斛 60 份、 当归 36 份、 天麻 36 份、 制首乌 36 份、 怀牛膝 36 份、 焦术 36 份、 丹参 36 份、 焦山楂 36 份、 炒卜子 36 份、 半夏 24 份、 橘红 24 份、 云苓 24 份、 三七参 24 份、 炒远志 24 份。 0034 实施例 4: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杞果 75 份、 山茱萸 75 份、 石斛 75 份、 当归 45 份、 天麻 4。
23、5 份、 制首乌 45 份、 怀牛膝 45 份、 焦术 45 份、 丹参 45 份、 焦山楂 45 份、 炒卜子 45 份、 半夏 30 份、 橘红 30 份、 云苓 30 份、 三七参 30 份、 炒远志 30 份。 0035 实施例 5: 本发明所述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说 明 书 CN 102935178 A 6 5/5 页 7 杞果 90 份、 山茱萸 90 份、 石斛 90 份、 当归 54 份、 天麻 54 份、 制首乌 54 份、 怀牛膝 54 份、 焦术 54 份、 丹参 54 份、 焦山楂 54 份、 炒卜子 54 份、 半夏 36 份、 橘红 36 份、 云苓 36 份、 三七参 36 份、 炒远志 36 份。 说 明 书 CN 10293517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