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91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19183 A *CN102919183A* (21)申请号 201210485397.9 (22)申请日 2012.11.23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迎 宾路 730 号天安节能科技园创新大厦 213 号之三 申请人 湛江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荣坚 江谢武 陈锚 李辉 章太卓 孙运忠 王胜 黎宏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
2、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曹志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 殖的方法, 通过人为添加有机碳物质, 调节水体的 C/N 比, 提高水环境中异养细菌的数量, 利用微生 物同化无机氮, 将水体中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 化成细菌自身成分, 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 质被养殖生物所摄食, 从而起到有效抑制对虾养 殖中的弧菌繁殖的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
3、1. 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 整理、 消毒, 养殖池塘整理后消毒 ; 空塘暴晒, 然后进水使用有效氯 25g/m3的浓度 处理 6 小时以上, 曝气 ; (2) 、 调整水体的碳氮比, 曝气, 每天添加碳源 8g/m3, 蛋白质含量在 45% 以上的虾片 4g/ m3, 水体的 DO 不低于 56g/m3; (3) 、 45天后, 透明度在4050cm, 可以试水放苗, 24小时, 成活率在95%以上即可放苗, 放苗密度视硬件条件不同可以 100010000 条 / 平方米 ; (4) 、 调节碳氮比, 监测弧菌的含量, 弧菌的数量超。
4、过 4 个数量级时, 将碳的添加量提高 到投喂饲料量的1.21.5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24个数量级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量的 1.01.2 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 2 个数量级以下且荧光弧菌为 0 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量 的 0.5 倍以下即可 ; (5) 、 养殖30天, 苗规格在0.31.0g/尾, 即可分疏到养殖塘, 养殖塘同样可以根据检测 弧菌含量来调整碳氮比, 大大提高养殖成功率 ; (6) 、 分苗后用传统方法养殖。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碳源为红糖、 糖蜜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组合, 氮源为生态。
5、标粗专用的虾片。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 放苗当天, 投专用南美白对虾饲料, 1斤/10万尾, 6餐, 每四小时一餐, 根据摄食情况, 每 天加料 102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分苗塘的准备工作参照标粗塘放苗前, 分苗塘和标粗塘交换水以缩小两塘之间的差距, 分苗前 5 天, 标粗塘虾苗内服提高免疫力的药品, 前 1 天停料, 选择虾的脱壳间期分苗。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标粗塘 。
6、内水的盐度范围为 3 -3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9183 A 2 1/6 页 3 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弧菌 (vibrio) 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 该类细菌具很强的适应性和 抗逆性, 因此成为海水环境的优势种群, 尤以溶藻弧菌、 副溶血弧菌、 鳗弧菌等占优势。目 前, 第九版 伯杰氏细菌学手册 收录了 35 种弧菌属细菌。随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 养殖水 域生态变化, 弧菌病已经成为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 0003 。
7、由弧菌属 (Vibrio) 细菌引起的弧菌病 (Vibriosis) 是在世界各地养殖鱼、 虾、 蟹 及贝类等水产动物中普遍流行且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 损失。据报道, 弧菌属中的鳗弧菌、 副溶血弧菌等在弧菌种群中占优势, 广泛存在于自然海 水中, 导致弧菌病在全世界发生, 且具有流行广、 发病率高、 危害大、 死亡率高等特点, 给鱼、 虾、 蟹及贝类等海水动物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0004 由鳗弧菌、 海弧菌、 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统称弧菌病。对虾常见的 细菌性疾病有对虾幼体菌血病、 烂鳃病、 红腿病、 烂眼病等, 其主要的病原菌为弧菌、 假单胞 。
8、菌、 气单胞菌等, 其中弧菌科的许多种细菌, 是引起对虾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 并且作 为海水中的常在菌群, 弧菌也存在于健康的甲壳类个体的体内, Gomez 等报道了万氏对虾的 肝胰脏内可能存在着多种弧菌。当水中弧菌的数量为 103-104CFU/mL(CFU/mL : 每毫升样 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 时, 对虾的红腿病症状明显加重。通过对比看出, 对虾的发病程 度和死亡情况与虾池水中弧菌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认为, 当水中的弧菌数量达到 104CFU/mL 时, 对虾就可能被感染发病。 0005 生产当中, 由于需要快速检测弧菌的数量, 往往把能否利用培养基中的蔗糖分成, 可以分。
9、解蔗糖的弧菌呈现黄色, 不能分解蔗糖的弧菌呈现绿色, 简单的分成是黄菌、 绿菌和 荧光菌。 0006 目前, 防治对虾弧菌病传统的方法可以采取水体消毒、 水质和底质改良、 内服药物 和添加免疫增强剂等措施进行预防, 抗生素往往是治疗的首选, 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也是 防治弧菌的常用方法。消毒的方法经常让弧菌反弹更厉害, 还会有一些抗药菌株的突变使 得消毒效果一次比一次差。水质和底质改良主要是从水质理化因子方面入手, 往往治标不 治本 ; 内服免疫增强剂也由于虾的摄食特性导致部分散失到水中, 真正进入虾体内的也是 个未知数 ; 抗生素的使用不但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而且, 随着食品安全的越来越受到重。
10、视终 将被淘汰, 所以本方法防治弧菌的繁殖具有环保、 绿色、 高效、 还不会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 殖的方法, 能够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的弧菌。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3 2/6 页 4 0008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9 (1) 、 整理、 消毒, 养殖池塘整理后消毒 ; 空塘暴晒, 然后进水使用有效氯 25g/m3的 浓度处理 6 小时以上, 曝气 ; 0010 (2) 、 调整水体的碳氮比, 曝气, 每天添。
11、加碳源8g/m3, 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虾片 4g/m3, 水体的 DO 不低于 56g/m3; 0011 (3) 、 45 天后, 透明度在 4050cm, 可以试水放苗, 24 小时, 成活率在 95% 以上即可 放苗, 放苗密度视硬件条件不同可以 100010000 条 / 平方米 ; 0012 (4) 、 调节碳氮比, 监测弧菌的含量, 弧菌的数量超过 4 个数量级时, 将碳的添加量 提高到投喂饲料量的1.21.5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24个数量级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 量的1.01.2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2个数量级以下且荧光弧菌为0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 料量的 0.5 。
12、倍以下即可 ; 0013 (5) 、 养殖30天, 苗规格在0.31.0g/尾, 即可分疏到养殖塘, 养殖塘同样可以根据 检测弧菌含量来调整碳氮比, 大大提高养殖成功率 ; 0014 (6) 、 分苗后用传统方法养殖 : 0015 a、 每天根据虾的摄食情况增减投料量 ; 0016 b、 每七天补充芽孢杆菌 ; 0017 c、 天气变化前, 恶劣天气到来之前, 泼撒抗应激维生素 C35g/m3。 0018 优选地, 步骤 (2) 中, 碳源为红糖、 糖蜜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组合, 氮源为生态标粗 专用的虾片。 0019 优选地, 步骤 (3) 中, 放苗当天, 投专用南美白对虾饲料, 1 斤 /。
13、10 万尾, 6 餐, 每四 小时一餐, 根据摄食情况, 每天加料 1020%。 0020 优选地, 步骤 (5) 中, 分苗塘的准备工作参照标粗塘放苗前, 分苗塘和标粗塘交换 水以缩小两塘之间的差距, 分苗前5天, 标粗塘虾苗内服提高免疫力的药品, 前1天停料, 选 择虾的脱壳间期分苗。 0021 优选地, 标粗塘内水的盐度范围为 3 -30。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能够有效 抑制对虾养殖中的弧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进行阐述。 0024 本发明实施例提。
14、供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5 (1) 、 整理、 消毒, 养殖池塘整理后消毒 ; 空塘暴晒, 然后进水使用有效氯 25g/m3的 浓度处理 6 小时以上, 曝气 ; 0026 (2) 、 调整水体的碳氮比, 曝气, 每天添加碳源8g/m3, 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虾片 4g/m3, 水体的 DO 不低于 56g/m3; 0027 (3) 、 45 天后, 透明度在 4050cm, 可以试水放苗, 24 小时, 成活率在 95% 以上即可 放苗, 放苗密度视硬件条件不同可以 100010000 条 / 平方米 ;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
15、4 3/6 页 5 0028 (4) 、 调节碳氮比, 监测弧菌的含量, 弧菌的数量超过 4 个数量级时, 将碳的添加量 提高到投喂饲料量的1.21.5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24个数量级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 量的1.01.2倍 ; 如果弧菌数量在2个数量级以下且荧光弧菌为0时, 碳的添加量为投喂饲 料量的 0.5 倍以下即可 ; 0029 (5) 、 养殖30天, 苗规格在0.31.0g/尾, 即可分疏到养殖塘, 养殖塘同样可以根据 检测弧菌含量来调整碳氮比, 大大提高养殖成功率 ; 0030 (6) 、 分苗后用传统方法养殖 : 0031 a、 每天根据虾的摄食情况增减投料量 ; 00。
16、32 b、 每七天补充芽孢杆菌 ; 0033 c、 天气变化前, 恶劣天气到来之前, 泼撒抗应激维生素 C35g/m3。 0034 步骤 (2) 中, 碳源为红糖、 糖蜜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组合, 氮源为生态标粗专用的 虾片。 0035 步骤 (3) 中, 放苗当天, 投专用南美白对虾饲料, 1斤/10万尾, 6餐, 每四小时一餐, 根据摄食情况, 每天加料 1020%。 0036 步骤 (5) 中, 分苗塘的准备工作参照标粗塘放苗前, 分苗塘和标粗塘交换水以缩小 两塘之间的差距, 分苗前5天, 标粗塘虾苗内服提高免疫力的药品, 前1天停料, 选择虾的脱 壳间期分苗。 0037 标粗塘内水的盐度。
17、范围为 3 -30, 在此范围内试验证明, 标粗塘内的水的盐度 越高, 虾苗的成活率也越高, 效果越好。 0038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5 4/6 页 6 0039 0040 整理后如下 : 0041 0042 经过显著性分析, 从规格、 成功率、 成活率、 饵料系数四个指标来看, 葡萄糖和红糖 都差异不显著, 从规格上看葡萄糖和红糖小于对照组, 但是成功率远大于对照组, 差异极显 著 (p 0.01) ; 成活率高于对照组超过 30%, 差异显著 ; 但饵料系数三者差异不大。 0043 0044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6 5/6 页 7 0045 1。
18、-6 生态标粗方法, 7-12 为传统养殖方法 : 7 天消毒一次, 消毒后 48 小时内下果酸 类的解毒药品, 48小时下芽孢杆菌生物制剂。 从上表可以看出, 传统的养殖办法中, 消毒后, 弧菌会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但是由于弧菌繁殖一代的时间要比芽孢杆菌的时间短的 多, 所以利用芽孢杆菌来抑制弧菌的效果不好, 有些水体把控不好, 很容易让弧菌成为优势 种群抑制了芽孢杆菌的繁殖, 侵蚀对虾, 造成养殖失败, 如9、 10、 12在养殖到1415天时, 弧 菌大量繁殖, 远远超过 104, 对虾体内更是超过了 107, 造成了对虾肝胰脏受损, 空肠空胃, 养 殖失败。但是用本方法的 3 塘。
19、养殖 23 天失败, 是因为管理疏忽 DO 低造成的, 并不在讨论范 围。 004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效抑制对虾养殖中弧菌繁殖的方法的理论支持 : 0047 本方法起源于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方法, 是微生物的无机氮同化过程, 将氨氮等 转化成细菌物质。根据公式 : NH4+1.18C6H12O6+HCO3-+2.06O2 C5H7O2N+6.06H2O+3.07CO2可 知, 每 g 的氨氮转化为细菌需要消耗 4.71g 的溶解氧, 3.57g 碱度 (0.86g 无机碳) 和 15.17g 碳水化合物 (6.07g 有机碳) 。反应可以生成 8.07g 的细菌生物体 (4.29g 有机碳)。
20、 和 9.65g 的二氧化碳 (2.63g 的无机碳) 。本发明通过人为添加有机碳物质, 调节水体的 C/N 比, 提高 水环境中异养细菌的数量, 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 将水体中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 细菌自身成分, 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生物所摄食, 起到调控水质、 促进营养 物质循环、 降低饲料系数、 提高养殖生物成活率的作用。 研究表明, 生物絮团是由细菌群落、 浮游动植物、 有机碎屑和一些聚合物质相互絮凝而成的细菌团粒。 0048 一般认为细菌细胞中的 C/N 比约为 5, 提高池塘水体中的 C/N 比将有利于细菌自 身的繁殖 ; 并且使池水中以自养性细菌为主的系统转变为。
21、异养性细菌为主的系统, 同时可 将异养细菌总数从 104CFU/mL 提高到 107CFU/mL。异养细菌数量的提高, 可以有效抑制弧菌 的繁殖。提高池塘水体中的 C/N 比将有利于细菌自身的繁殖 ; 并且使池水中以自养性细菌 为主的系统转变为异养性细菌为主的系统, 可将异养细菌总数从 104CFU/mL 提高到 107CFU/ mL, 有效抑制弧菌, 特别是绿菌和荧光菌的滋生, 从而大大降低对虾体的侵害。 004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7 6/6 页 8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91918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