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输液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输液泵.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10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1064 A *CN102921064A* (21)申请号 201210461611.7 (22)申请日 2012.11.15 A61M 5/14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雷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 471 号 7 号楼底层 (72)发明人 干思週 何竹理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吴泽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医用输液泵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泵, 包括支撑壳体, 支撑。
2、壳体内设有输液管, 支撑壳体沿输液管长度 方向定为纵向, 支撑壳体沿输液管径向定为横向,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沿纵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压力 指, 其中部分或全部压力指横向两侧设有直齿结 构, 直齿结构两侧纵向固定设置一对支撑轴, 所述 支撑轴与若干对联动助力臂转动连接, 联动助力 臂一端设有圆齿结构, 圆齿结构与直齿结构对应 啮合 ; 当压力指远离所述输液管时, 圆齿结构带 动相应一对联动助力臂向内转动, 压力指距离所 述输液管最远时, 一对联动助力臂头部中心处横 向间距等于或近似等于输液管的外径 ; 压力指靠 近所述输液管, 一对联动助力臂向外转动, 头部离 开所述输液管。 (51)Int.C。
3、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医用输液泵, 包括支撑壳体, 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输液管 (1) , 所述支撑壳体沿 所述输液管 (1) 长度方向定为纵向, 支撑壳体沿输液管径向定为横向,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沿纵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压力指 (3) , 其中部分或全部压力指 (3) 横向两侧设有 直齿结构, 所述直齿结构两侧纵向固定设置一对支撑轴 (4) , 所述支撑轴 (4) 上还转动连接 与所述直齿结构对应的联动助力臂 (2) , 所述。
4、联动助力臂 (2) 设有圆齿结构, 所述圆齿结构 与所述直齿结构对应啮合 ; 所述压力指 (3) 远离所述输液管 (1) , 所述圆齿结构带动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向内转 动, 所述压力指 (3) 距离所述输液管 (1) 最远时, 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头部中心处横向间距 等于或近似等于所述输液管 (1) 的外径 ; 所述压力指 (3) 靠近所述输液管 (1) , 所述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向外转动, 头部离开所 述输液管 (1)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联动助力臂 (2) 头部呈圆弧形或 近似圆弧形, 与所述输液管 (1) 的圆周弧面对应。 3. 如。
5、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输液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医用输液泵包括 3-20 个压力指 (3)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用输液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医用输液泵设有 3-20 对联动助 力臂 (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1064 A 2 1/2 页 3 一种医用输液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动泵, 具体来说是一种医用输液泵,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 它通过挤压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 速度的目的。 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 如在应用升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 婴幼儿静脉。
6、输液或静脉麻醉时。 0003 具体来说, 如图 3 所示, 将输液管 1 的其中一段固定在输液泵的固定装置上, 输液 泵具有一段数个压力指, 压力指依次对输液管进行挤压, 图 1 是其中一个压力指的动作过 程示意图, 多个压力指依次对输液管的相应部位进行压下、 抬起, 使管内液体向前流动, 通 过调节挤压的速度, 可以准确调节输液速度。 0004 医院在使用输液泵时, 由于输液管材质等原因, 在数小时长期输液的情况下, 输液 管 1 在蠕动压力指反复挤压情况下, 管路会被压扁, 无法恢复原状, 如图 2 所示。输液管缩 小的截面积导致泵出液量减少, 从而造成流速精度随实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7、 试验表 明, 从开始输液到输液 5 小时候, 管路挤压位置未改变情况下, 输液流速的精度误差可达 20%-30% 之多, 为此对病人会有很大的给药风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现有的输液泵使用一段时间后, 输液管被挤压无 法恢复原状, 影响输送药液精度, 给病人的病情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0006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 0007 一种医用输液泵, 包括支撑壳体, 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输液管 1, 所述支撑壳体沿 所述输液管 1 长度方向定为纵向, 支撑壳体沿输液管径向定为横向, 还包括沿纵向设置的 至少三个压力指 3, 其中部分或全部压力指 3 横向两侧设有直。
8、齿结构, 所述直齿结构两侧纵 向固定设置一对支撑轴 4, 所述支撑轴 4 上还转动连接与所述直齿结构对应的联动助力臂 2, 所述联动助力臂 2 设有圆齿结构, 所述圆齿结构与所述直齿结构对应啮合 ; 所述压力指 3 远离所述输液管 1, 所述圆齿结构带动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向内转动, 所述压力指 3 距离所述 输液管 1 最远时, 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头部中心处横向间距等于或近似等于所述输液管 1 的 外径 ; 所述压力指 3 靠近所述输液管 1, 所述一对联动助力臂 2 向外转动, 头部离开所述输 液管 1。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联动助力臂2头部呈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 与所述输液管1的。
9、圆周 弧面对应。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医用输液泵包括 3-20 个压力指 3。 0010 更进一步的, 所述医用输液泵设有 3-20 对联动助力臂 2。 0011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 通过联动助力臂与带直齿结构的压力指相配合而产生的传动 结构, 可以为管路直径回复提供助力, 因此可以不仅依赖管路的回弹特性, 以最大限度的提 说 明 书 CN 102921064 A 3 2/2 页 4 高流速的精度。同时, 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合适的联动助力臂的数量, 未必每个压力指的位 置均设有联动助力臂, 从而达到合适的性价比。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3 1) 结构简单, 输液管。
10、恢复形态效果好。 0014 2) 增强了输液管的抗疲劳性。 0015 3)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相应的联动助力臂数量, 至少 3 对, 从而实现较好的性价 比。 0016 4) 极大的提高了输液精度, 最大限度额克服管路自身恢复力不足导致精度下降的 现象, 解决了由于长时间压力指动作使得输液管路疲劳使流通面积减小而造成流速下降的 不良现象, 保证了治疗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一个压力指对输液管挤压过程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压力指对输液管挤压后输液管无法恢复原状的示意图。 0019 图 3 是输液管在输液泵内安装固定的示意图。 0020 图 4 是本发明的输液泵内部结构立。
11、体示意图。 0021 图 5 是压力指松开, 联动助力臂向内挤压输液管的示意图。 0022 图 6 是压力指上压, 联动助力臂向外打开的示意图。 0023 其中, 1、 输液管, 2、 联动助力臂, 3、 压力指, 4、 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 如图3所示, 输液管1的其中一段安装固定在输液泵内, 输液泵内设有若干对输液 管 1 进行依次蠕动挤压的压力指 3。 0026 如图 5-6 所示, 输液管 1 设于压力指 3 与上方输液管限制块之间, 压力指 3 由偏心 凸轮装置进行驱动, 向上挤压 / 向下松开, 循环往复, 若干对压力指。
12、依次对输液管 1 进行挤 压, 从而以设定的流速, 保证液体向前流动。 0027 本发明的特别之处是, 压力指 3 的两侧设有直齿结构, 直齿结构两侧与输液管同 向固定设置一对支撑轴 4, 支撑轴 4 与一对联动助力臂 2 转动连接, 联动助力臂 2 设有圆齿 结构, 圆齿结构与直齿结构对应啮合。 0028 如图 5 所示, 当压力指 3 向下移动, 远离上方的输液管限制块, 联动助力臂向内转 动, 其头部挤压输液管 1 的两侧, 使输液管 1 的截面恢复成圆形或近似圆形, 压力指 3 向下 移动至最大位移处时, 联动助力臂向内转动到位, 其头部的间距等于输液管的外径。 联动助 力臂 2 的头。
13、部做成圆弧状, 与输液管的弧面正好贴合。 0029 如图 6 所示, 当压力指 3 向上移动, 接近上方的输液管限制块, 挤压输液管 1, 联动 助力臂向外张开, 其头部离开输液管 1。 0030 根据输液泵实际精度情况的需要, 确定设置一至多对联动助力臂, 提高输液泵精 度的同时兼顾成本, 从而达到最佳性价比。 说 明 书 CN 102921064 A 4 1/5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064 A 5 2/5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064 A 6 3/5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064 A 7 4/5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064 A 8 5/5 页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06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