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辆座下方收纳盒 的支承结构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座下方的收纳盒的支承结构,该结构适用于驾驶者坐于座位上来操作前轮转向用把手的小型自动二轮车或三轮车的支承结构。
如图10—图11所示,在具有收纳如头盔等较大物品的收纳盒的小型车辆中,通过铰链05可以自由开关地密封该收纳盒01的开口部的座06,具有其前方支承驾驶者,后方支承同乘人的一体结构。施加于该座06上的驾驶者及同乘人的体重由油箱盖周缘部03支承,该周缘部从座06的下周缘07一体地向收纳盒01及其后方延伸形成,此外,收纳盒01的前方下端部04由左右框架08相互结合成一体的横向架09的支撑010支承,同时又支承于架设在盖部02和左右支框架08的后部之间的支撑011上。
并且,具有从下方到上方贯穿燃料箱盖02的注油口013的燃料箱012及未图示的油箱等由未图示地安装零件安装于左右框架08上。
图10—图11所示的小型车辆中,虽然可以稳定、牢固地将座06支承,但由于支撑011横跨燃料箱012的上方,并且后轮(未图示)位于燃料箱012的下方,例如,即使拆下收纳盒01及燃料箱盖02,仍会受到支撑011及后轮的妨碍,不能方便地对燃料箱012以及其它零件的拆卸及维护。
还有,如图12所示,拆除横跨左右框架08的支撑011,将收纳盒01及燃料箱盖02分开,将收纳盒01的后部用未图示的支撑来支承,同时将燃料箱盖02安装于位于左右框架08上的左右前后4个地方的支承014上,会导致零件数增多,费用提高,并具有燃料箱盖的装卸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难点,对小型车辆的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承结构进行改进。在配置收纳盒于车座下方的小型车辆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小型车辆的后部车体的左右框架从车体中央部延伸到车体后部,并从车体下部向上方倾斜,该左右框架的后部一体地安装围绕车座后部并向上凸起的把手,上述车座下方的收纳盒的前部由上述框架支承,同时从收纳盒的收纳部向后方的延伸部支承于向上述把手的左右内侧突出的支承部上。
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构造,故将车座拆下或打开,可将物品容易地放入上述收纳盒中,或从中将之取出,而不会受到上述把手的妨碍。
此外,本发明中,由于具有围绕车座的后部并向上凸起的把手,可以支承车体后部或将之提起,故可以容易进行车辆的各种操作,及车支的抬起或放下。
此外,本发明中,在拆开车座及收纳盒的状态下,即使上述把手安装于上述框架上,但由于没有从左右车体架横跨车体宽度中心线的零件,故可以使配置于上述收纳盒的后方延长部下方的燃料箱容量加大,并使燃料箱等零件的拆卸简单,提高其保养、维护性能。
本发明的收纳盒支承结构可以使收纳盒收纳如带整个面罩的大型头盔。
还有,本发明的收纳盒的前部下端支承在将上述左右框架连结在一起的横向架上,由前述把手的向左右内侧凸出支承部及横向架构成3点支承,故可以将收纳盒稳定地保持于车体上。
再有,从上述收纳盒的收纳部向后的延长部大致呈平板型,在此延长部的下方配置燃料箱,在该平板状延长部上,在燃料箱注油口盖上方的地方形成开口,这样即可由上述收纳盒的后方延长平板部覆盖上述燃料箱,不需要单独的盖,在美化外观的同时,更容易向箱内注入填充物。
下面结合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具有本发明涉及的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承结构的小型车辆中踏板型自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是图1中关键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过踏板型自动二轮车的车体宽度中心剖开其后部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3中拆去车座后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拆去头盔收纳盒及燃料箱盖后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沿图4的IV—IV线剖开的关键部分的扩大剖面图。
图7是把手的平面图。
图8是把手的背面图。
图9是其它实施例的把手的关键部分斜视图。
图10是先有技术的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承结构的侧面图。
图11是图10的斜视图。
图12是先有技术另一种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承结构侧面图。
其中图中的符号表示:
1—踏板型自动二轮车、2—动力装置、3—空冷式内燃机、4—V型带无级变速机、5—后轮、6—悬挂环、7—后架、8—托架、9—连杆、10—缓冲装置、11—托架、12、13—横架、14—尾管、15—收纳盒支撑、16、17—燃料箱支撑、18—头盔收纳盒、19—燃料箱盖、20—维修用盖、21—开口、22—隆出部、23—燃料箱、24—燃料箱注油口盖、25—存油量指示表、26—凸缘、27—燃料箱支撑、28—前部把手支撑、29—把手、30—安装基部、31—内侧突出支承部、32—车座枢轴部、33—车座支承部、34—车座、35—车座底板、36—充填物、37—车座蒙皮、38—支垫、39—车把、40—后部车体盖、41—后部把手支撑、42—螺栓、43—螺母。
下面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安装于踏板型自动二轮车1上的动力装置由空冷式内燃机3及V型带变速机4相互结合成一体来构成。所说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由前方稍稍朝向上方。所说的内燃机的V型带变速机由该空冷式内燃机3的左侧朝向后方。该V型带变速机4的输出轴(未图示)上成一体地嵌装有车轮5。上述动力装置2由位于空冷式内燃机3的曲轴部上方的悬挂环通过连杆9可以上摇动机安装于左右后架7的托架8上,在靠近V型带变速机后端,通过缓冲装置10将动力装置支承于后架7的托架11上。通过动力装置2的输出驱动的后轮5使踏板型自动二轮车行驶。
此外,左右后架7由位于空冷式内燃机3的前端附近及托架11的前方的横架12、13将之互相结合为一体结构,同时,左右后架7的后端呈一体地嵌有尾管14的前端。在前方的横架12上呈一体地固定安装有收纳盒支撑15,同时,在后方的横架13及尾管14上也与之成一体地固定安装有燃料箱支撑16、17。
还有,可以收纳带整个面罩头盔的头盔收纳盒18的后部向后方延伸,形成了燃料箱盖19,在该头盔收纳盒18的底部形成开口,该开口部由维修用盖20可以自由上下开闭地支承,该头盔收纳盒18的前部下端放置于上述收纳盒支撑15上,由上下贯通该收纳盒15的未图示螺栓将之与收纳盒支撑15安装成一体。如图4所示,在上述燃料箱盖19上,设有使后述燃料箱23的注油盖露出的开口21以及向上隆出部22。所说的隆出部为了避开从燃料箱23的上表向上突出的存油量指示表25的电信号取出线而向上鼓出。
如图3所示,在左右后架7上突出的设有燃料箱支撑27,它较上述后方的横架13更位于后面。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上述燃料箱23的上外周形成的凸缘26与后部横架13的燃料箱支撑16、尾管14的燃料箱支撑17以及左右后架7的燃料箱支撑27相接触,由贯穿该凸缘26,拧在上述燃料箱支撑16、17、27上的未图示螺栓将燃料箱23与左右后架7安装成一体。
而且,如图3所示,在后部横架13和燃料箱27之间的位置上,前部把手支撑28与左右后架7呈一体地突出地设在左右后架7上,同时,在尾管14上,与之呈一体地向上凸出地装有把手支承41,把手29的两端安装基部30,如图3及图4所示,由上下贯穿该安装基部30的拧在上述前部把手支撑28上的未图示螺栓,与把手支撑28呈一体地安装于其上,同时,贯穿把手29及后部把手支撑41的螺栓42的下部拧有螺母43,在上述把手29的向左右内侧凸出的支承部31的前端,安放有与头盔收纳盒18一体的燃料箱盖19的后方外周部。
如图2—图4所示,在头盔收纳盒18的上端前端形成车座铰链部33,在头盔收纳盒18的上部整个外周缘上形成车座支承部33,车座34的车座底板35的前端可以自由上下摇动地铰接在车座铰链部,并且,如图6所示,支垫38与底板呈一体地嵌在与座底板35的下面外周部。
并且,将车座34向下放下,由未图示的车座锁定装置锁住时,头盔收纳盒18由车座底板35及支垫38密封成气体、液体密封状态,并且,车座34通过与座底板35的外周部的支垫支承于头盔收纳盒18的车座支承部33上。
车座34通过在车座底板35上放置填充物,并在其上方张上蒙皮来制成。
并且,在头盔收纳盒18的车座支承部33的下面,设有后部车体盖40,后架7以及头盔收纳盒18的外侧由后部车体盖40覆盖。
由于图1—图8所图示的实施例具有上述结构,在将车座放下,由未图示的锁定装置将车座锁紧时的状态下,用两手握住车把39及把手29通过前后推可以将踏板型自动二轮车1以及使未图示的车支放下或抬起。
此外,在上述锁紧状态下,如果解除上述锁定装置的锁紧状态,则以头盔收纳盒18的车座铰支部32为中心,以车座底35为界面,车座34可向上方打开,可将未图示的带面罩头盔放入收纳盒中或从其中取出。并且,拧下燃料箱23的燃料箱注油口盖24,可以向燃料箱给油。
如果取代隆出部22而形成开口,则通过该开口可以看到存油指示表25的燃料剩余量。
还有,如果放下车座、锁住上述锁定装置,由于在车座底板35的整个外周上装有支垫38,保持头盔收纳盒处于气体、液体密封状态,即使有风雨从侧面吹来,或是有水从地面溅起而溅在车座34的侧下方,头盔收纳盒18内也不会浸水,具有防水效果。
此外,由于不需要支承燃料箱盖19的横架,故拆卸下贯穿头盔收纳盒18的前部下端、拧在收纳盒支撑15上的未图示螺栓,则可将头盔收纳盒18从小型二轮车1的后架7上卸下,容易实现燃料相23的拆下、更换,而不受支承燃料箱盖19的零件的妨碍。
并且,由于在收纳盒18的底部铰支有可以自由开关的维修盖20,即使不卸下收纳盒38,只需打开维修盖20,就可对空冷内燃机3上方的未图示吸气系统、辅助装置等进行维护、保养。
此外,由于使头盔收纳盒18的后方的燃料箱盖19支承在把手29的向内突出的支承部31上,省略了支承该燃料箱盖19的特别支撑,故可以减少零件数目,实现低成本化。
由于收纳盒18的前部下端、燃料箱盖19的左右外缘以3点形式支承于收纳盒支撑15及把手左右的向内突出的支承部31上,故可以保持收纳盒18及燃料箱盖19的稳定。
最后,燃料箱23的上部由头盔收纳盒18的后方的燃料箱盖19覆盖,而该盖19由车座底板35覆盖,并且其重合部分的侧面配置把手29,而该重合部分下方由后部车体盖40覆盖,故可以确实地遮挡住燃料箱23上部,美化外观。
除上述实施例说明的结构外,把手29的安装板部30和向内侧突出支承部31形成为图9所示形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