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4329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0386.5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号:

CN104303922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7/00申请公布日:20150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17/00申请日:201408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

孙毅; 杨利艳; 王亦学; 张一萍; 王俊斌; 杜建中; 郝曜山; 张欢欢

地址:

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坞城南路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目的是简便实用,易于为农民所接受,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本发明方法是在枣树开花前期,始花期开始15天之内,对枣花喷施疏花剂,以疏掉前期开的花,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10-15天左右,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自果实发育中期起,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直至九月下旬,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其特征是:
(1)在枣树开花前期,始花期开始15 天之内,对枣花喷施疏花剂,以疏掉前期开的花,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10 -15天左右,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2)自果实发育中期起,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这一阶段要持续一个月以上,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疏花剂是硝酸钙、氯化钙、甲酸钙或西维因中任意一种;所用疏花剂的浓度分别为:硝酸钙5-15g/l;氯化钙5-15g/l;甲酸钙5-15g/l;西维因1-3g/l;喷施量为使枣树叶和花表面饱和为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果实发育中期起是指每年8月的中旬。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浇水方式采用滴灌。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防止枣果实开裂的方法,属于果树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枣树已逐渐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一些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有些县份的枣树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果实接近成熟时遇连阴雨,许多枣树品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这一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枣裂果现象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在北方旱区最易发生。枣裂果发生初期,果肉逐渐木质化,后期果实开始开裂,使果肉外露,裂口处果肉干缩变黑,湿度大时,病菌乘机从伤口侵入,引致果实腐烂变酸,失去商品价值。 据估计,在一般年份,枣裂果率在15-30%;而在多雨年份,裂果率可达9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例如,据统计,山西省吕梁市继2003年绝产后,2007年9月下旬正值红枣着色接近成熟时,该市持续降雨达15d之久,致使10.7万hm2枣林95%遭灾,近1.8亿kg大枣95%霉烂,直接经济损失达4.6亿元。自2009年以来,新疆阿瓦提县9~10月间雨水较常年增多,特别是2010年9月底10月初,连续小雨造成红枣大量裂果,严重地块裂果率达70%~80%。2011年,山西省枣裂果发生严重,经济损失达15亿元以上。因而,红枣裂果已成为制约山西省乃至全国红枣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有关枣秋季遇雨裂果问题,国内研究人员已从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分析,枣裂果发生的原因和目前预防其发生的措施主要有:⑴品种特性差异,品种间抗裂能力差别很大,同一气候条件下,襄汾木枣等品种裂果很轻,仅5%左右;壶瓶枣等品种裂果很严重,达90%以上(张志善等,经济林研究1991.1;王长柱等,西北农业学报1998.2;于继洲等,山西农业科学2002.1)。⑵生育期,一般品种以果实着色期的花红果至脆熟期的全红果遇雨裂果严重;在山西吕梁地区主栽品种的白熟期和脆熟期一般是在九月下旬(韩唐则等,中国园艺文摘,2010,11)。⑶解剖结构,枣果实角质层厚度、外果皮细胞层数与裂果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表皮的厚度、果肉细胞体积、密度与裂果呈显著负相关。果肉细胞小、密度大的品种抗力能力强。果实表皮细胞分裂期短,后期果肉空腔大的品种容易发生裂果。果肉机械力学性质测定,果肉的弹性和可塑性小的品种耐裂果;果实接近成熟时果皮变薄等因素所致。(张建国,山西果树2004.4;高京草等,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4;石志平,华北农学报2003.2;单公华,落叶果树2003.4)。⑷内源激素,内源赤霉素(G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果实,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果实。⑸裂果还可能与果实钙元素含量不足有关(杨俊强等,山西农业科学2009.3)。 
枣裂果发生的外在因素有:⑴气候条件:幼果发育初期干旱少雨,进入秋季后多雨是最主要的外因(陈红萍等,山西农业科学2007.6)。⑵立地条件:有研究者认为,向阳干燥地块裂果较背阴湿润地块要高。⑶管理水平:良好的管理,使枣果发育良好有利于减少裂果。如,枣果在脆熟期前吸足水分,则在脆熟期吸水较少,不易裂果(李新岗等,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4)。我国枣树大部分种植于北方干旱地区,其中少数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也基本都是大水漫灌。因而导致枣果在发育时期对水分的吸收不均匀,干旱时发育接近停滞;水量大时又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吸水,如果这时正好处于裂果敏感时期就容易造成大面积裂果。而且漫灌还有浪费水资源、容易传播病虫害等诸多缺点。 
目前常用的防止枣裂果方法主要有:⑴品种选育:对此,许多人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针对我国现有的近千个品种进行研究。但由于品质优良的枣品种多数都对裂果反应敏感,而相对裂果较少品种的食用品质多差强人意,迄今为止,试图从现有品种中选出抗裂品系的方法尚未产生明显效果。选育新的抗裂品种,无疑是防治枣裂果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了。从长远看,这是很好的途径。但目前仅山西省就有800万亩枣林,改造这么大面积的枣林,不是短时期能做到的,更何况现在还没有一个抗裂性强,同时综合性状令人满意的品种。选育新品种应抓紧搞,远水不解近渴,对解决当前大面积枣裂果问题还需另辟蹊径。⑵合理修剪:注意通风透光,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减少裂果发生和由此带来的后期发病。⑶避雨措施:1)搭建避雨棚,此方法对遮雨防裂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a)对于新栽密植枣园及有较为整齐行株距大树可用,对不规则栽植树难采用;b)平原地区枣园可用,山地枣园难采用;c)一次性投资较大,有相当经济实力地区可采用,贫困地区难采用;d)由于避雨棚不可避免地会遮挡一部分光线,因而会影响果实的落红,而且由其造成的高温高湿也会导致后期病害增多。2)有研究人员提出,在雨季到来前,在枣头上套塑膜袋防雨。此方法对防止裂果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很有限,同时也会产生与以上方法类似的一些局限或副作用。⑷ 幼果座果后,喷施防裂果剂:市场上的防裂果剂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但究其原理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植物生长激素,以促进果实发育;二是钙制剂以增强果皮强度(付秀芝等,落叶果树 2000.4;于继洲等,山西农业科学 2002.1;三是成膜制剂,即在雨季来临前,对枣果喷液态成膜剂,在果实上形成保护膜,以减少同雨水接触果实(河北果树 2005.4)。这些方法对防止裂果有一定效果,但单独使用均效果有限,且有的会造成果实皮层硬度增加,影响适口性等不良结果。(5)综合措施:由于采用单一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研究者和技术推广部门更愿意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但目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往往难以跳出以上措施的框框,未能解决枣果成熟期遇连阴雨这一造成枣裂果这一根本矛盾。我们需要摆脱以往思路的束缚,增加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枣裂果的根本原因是果实形成前期水分供需不平衡,使得枣果发育阶段性受阻,而在后期如遇多雨就会导致果实在较短时间内吸收过多水分而导致裂果。枣树开花期较长,其始花期随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立地环境、品种和树势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但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35 d左右,且枣的落花落果率达90%左右(陈怡金等,1992,科学出版社)。而在一般年份中,最先开的花往往坐果率较高,后期开的花由于无法同早期开花已坐果竞争营养等原因,大多无法坐果。我国北方雨季高峰期一般在7-9月,而9月中旬-10月上旬正是多数枣果实对裂果抵御能力最弱的时期(果实着色期的花红果至脆熟期的全红果),此时如遇连阴雨很容易导致裂果严重。 
以我国红枣主产区之一的山西省吕梁山区(含永和县)近年来枣裂果发生最严重的2003、2007和2011年为例:永和县气象资料显示,2003年自9月25日开始,在8天中有7天降雨,累计降雨70.3mm,随后从10月9日开始又连续降雨4天,累计降雨量50.8mm,从而造成了当年枣的基本绝收。2007年自9月26日起连续降雨16天,累计降雨量达165.4mm;2011年自9月16日起连续降雨5天,累计降雨45.7mm,10月8日起,又连续降雨7天,累计降雨量达55.1mm。从以上受灾最重的3个年份看,要么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间遭遇10天以上连续降雨,要么是在9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遭遇两次连续降雨。而大多数枣产区的枣树在9月中下旬正处于对裂果最敏感的脆熟期。同时,是否造成严重裂果又与降雨量有较大关系。2002年自10月18日起连续降雨5天,累计降雨量为43.6mm; 2005年自9月27日起连续降雨7天,累计降雨量为32.4mm,均未造成大的灾害。根据永和县1991-2013年间的降雨资料,9月上中下旬之间的降雨量差异不显著,10月上旬虽有较大幅度减少,但仍未达到显著水平;10月中旬降雨量减少与9月相比已达到显著水平,10月下旬与9月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10月上旬相比也已达显著水平。因此,我们如能将前期开花疏掉,而使坐果时间后移10-15d,就能有更大的机会使枣果对裂果的最敏感时期躲过9月中下旬的连阴雨,从而避免或减轻裂果。 
近年来,枣裂果的防治多采用类似于“鸡尾酒疗法”的措施,通过遮雨棚、套袋、喷施化学药剂等各种栽培技术进行红枣防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着防裂效果不稳定、防治成本较高、影响枣果品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枣裂果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是品种、气候、土壤、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而采用一项或少数几项防裂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保证枣果发育中后期的水分均匀供应和尽可能使果实发育后期避过降雨高峰期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枣裂果问题,因而,提出以下防止枣裂果的综合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便实用、易于为农民所接受、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 
(1)在枣树开花前期,始花期开始15 天之内,对枣花喷施疏花剂,以疏掉前期开的花,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10 -15天左右,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2)自果实发育中期起,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这一阶段要持续一个月以上,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所用的疏花剂包括硝酸钙、氯化钙、甲酸钙或西维因等,可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用疏花剂的浓度分别为:硝酸钙,5-15g/l;氯化钙,5-15g/l;甲酸钙,5-15g/l;西维因,1-3g/l;喷施量为使枣树叶和花表面饱和为止。 
所述果实发育中期起是指每年八月的中旬,一直至九月下旬,都应该使枣树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所述的浇水方式应采用滴灌。 
本发明方法自枣果实开始发育起,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树根部浇水,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如采用滴灌,既有利于控制给水量,又可避免由于漫灌而造成的病虫害在枣园中的传播。滴灌设施建设成本低,每亩仅需数百元,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在枣树开花前期(始花期开始15d之内),对枣花及叶面喷施硝酸钙、氯化钙等疏花剂,不仅可以疏掉前期开的花,而且可以补充钙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果实后期发育。疏掉前期开花后,可以通过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保证后期开花的结实。如此,可以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10-15d左右,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本发明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简便实用、易于为农民所接受,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50年左右树龄的壶瓶枣树为实验材料,分水浇地(根据土壤墒情浇灌)和旱地(不浇灌、仅靠自然降雨维持生长)的两个区域来处理。在水浇地实验区域,铺设了滴灌设施,并采用了下列方法: 
(1)在枣树开花前期,始花期开始15 天之内,对枣花喷施浓度为5-15g/l的硝酸钙作为疏花剂,以疏掉前期开的花,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10 -15天左右,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2)自八月中旬起一直至九月下旬,利用滴灌设施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待枣果完全成熟后分别随机取样统计两组处理的裂果数,同时对以上两个处理的枣树分别统计早熟和晚熟枣果的裂果数,每处理取样3次重复。其结果见表1。 
表1. 栽培条件和果实成熟时期对枣裂果的影响 
  
 对上述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1. 本调查中枣果的总裂果率为67.67%,其中嫩果中的裂果率为37.42%,老果中的裂果率为83.79%;老果的裂果率为嫩果的2.24倍,说明延迟枣果成熟能极显著地减少裂果发生(p<0.001);
2. 水浇地裂果率为49.0%,旱地为83.37%;旱地中的裂果率为水浇地的1.70倍,说明在枣树发育后期保证水分供应也能极显著地减少裂果发生(p<0.001);
3. 水浇地中嫩果的裂果率为26.65%,而旱地中老果的裂果率为96.81%,相差3.63倍,说明同时采用延迟坐果和灌溉两项措施能进一步减少裂果发生(p<0.001)。
综上所述,采用延迟枣树坐果和在果实成熟期定量浇水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枣裂果问题的发生。这两种方法与其他预防枣裂果的方法有很好的兼容性,如能将其联合使用预期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9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3922 A (21)申请号 201410400386.5 (22)申请日 2014.08.15 A01G 17/00(2006.01) (71)申请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 心 地址 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坞城南路 59 号 (72)发明人 孙毅 杨利艳 王亦学 张一萍 王俊斌 杜建中 郝曜山 张欢欢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防止枣裂。

2、果的方法, 目的是简便实用, 易 于为农民所接受, 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 ; 本发明方法是在枣树开花前期, 始花期开始 15 天 之内, 对枣花喷施疏花剂, 以疏掉前期开的花, 使 得后期开的花结实 ; 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 10-15 天左右, 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 后期的多雨天气 ; 自果实发育中期起, 每天根据 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 使其根际土壤水 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 直至九月下 旬, 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922 A CN 104303922 A 1/1 页 2 1.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其特征是 : (1) 在枣树开花前期, 始花期开始 15 天之内, 对枣花喷施疏花剂, 以疏掉前期开的花, 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 ; 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 10 -15 天左右, 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 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 (2) 自果实发育中期起, 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 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 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 这一阶段要持续一个月以上, 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 的需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4、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用的疏花剂是硝酸钙、 氯 化钙、 甲酸钙或西维因中任意一种 ; 所用疏花剂的浓度分别为 : 硝酸钙 5-15g/ ; 氯化钙 5-15g/ ; 甲酸钙 5-15g/ ; 西维因 1-3g/ ; 喷施量为使枣树叶和花表面饱和为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果实发育中期起是指每年 8 月的中旬。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浇水方式采用滴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3922 A 2 1/4 页 3 一种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防止枣果实开裂的方法, 。

5、属于果树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枣树已逐渐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一些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 之一。有些县份的枣树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果实接近成熟时遇连阴雨 , 许多枣树品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 这一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枣裂果现象属于一种 生理性病害, 在北方旱区最易发生。 枣裂果发生初期, 果肉逐渐木质化, 后期果实开始开裂, 使果肉外露, 裂口处果肉干缩变黑, 湿度大时, 病菌乘机从伤口侵入, 引致果实腐烂变酸, 失 去商品价值。 据估计, 在一般年份, 枣裂果率在 15-30% ; 而在多雨年份, 裂果率可达 90% 以 上, 甚至造成绝收。例如, 。

6、据统计, 山西省吕梁市继 2003 年绝产后, 2007 年 9 月下旬正值红 枣着色接近成熟时, 该市持续降雨达 15d 之久, 致使 10.7 万 hm2枣林 95% 遭灾, 近 1.8 亿 kg 大枣 95% 霉烂, 直接经济损失达 4.6 亿元。自 2009 年以来, 新疆阿瓦提县 9 10 月间雨水 较常年增多, 特别是 2010 年 9 月底 10 月初, 连续小雨造成红枣大量裂果, 严重地块裂果率 达 70% 80%。2011 年, 山西省枣裂果发生严重, 经济损失达 15 亿元以上。因而, 红枣裂果 已成为制约山西省乃至全国红枣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0003 有关枣秋季遇雨。

7、裂果问题, 国内研究人员已从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 大量的研究。 综合分析, 枣裂果发生的原因和目前预防其发生的措施主要有 : 品种特性差 异, 品种间抗裂能力差别很大, 同一气候条件下, 襄汾木枣等品种裂果很轻, 仅 5% 左右 ; 壶 瓶枣等品种裂果很严重, 达 90% 以上 (张志善等, 经济林研究 1991.1 ; 王长柱等, 西北农业学 报 1998. ; 于继洲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 。生育期, 一般品种以果实着色期的花 红果至脆熟期的全红果遇雨裂果严重 ; 在山西吕梁地区主栽品种的白熟期和脆熟期一般是 在九月下旬 (韩唐则等,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11。

8、) 。解剖结构, 枣果实角质层厚度、 外果皮 细胞层数与裂果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而表皮的厚度、 果肉细胞体积、 密度与裂果呈显著负 相关。果肉细胞小、 密度大的品种抗力能力强。果实表皮细胞分裂期短, 后期果肉空腔大的 品种容易发生裂果。果肉机械力学性质测定, 果肉的弹性和可塑性小的品种耐裂果 ; 果实 接近成熟时果皮变薄等因素所致。 (张建国, 山西果树 2004.4 ; 高京草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8.4 ; 石志平, 华北农学报 2003.2 ; 单公华, 落叶果树 2003.4) 。内源激素, 内源赤霉素 (GA)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果实, 内源脱落酸 (AB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

9、果实。裂果还可能与 果实钙元素含量不足有关 (杨俊强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09.3) 。 0004 枣裂果发生的外在因素有 : 气候条件 : 幼果发育初期干旱少雨, 进入秋季后多 雨是最主要的外因 (陈红萍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07.6) 。立地条件 : 有研究者认为, 向阳干 燥地块裂果较背阴湿润地块要高。管理水平 : 良好的管理, 使枣果发育良好有利于减少 裂果。如, 枣果在脆熟期前吸足水分, 则在脆熟期吸水较少, 不易裂果 (李新岗等, 西北林学 院学报 2004.4) 。我国枣树大部分种植于北方干旱地区, 其中少数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也 基本都是大水漫灌。 因而导致枣果在发育时期对水。

10、分的吸收不均匀, 干旱时发育接近停滞 ; 说 明 书 CN 104303922 A 3 2/4 页 4 水量大时又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吸水, 如果这时正好处于裂果敏感时期就容易造成大面积裂 果。而且漫灌还有浪费水资源、 容易传播病虫害等诸多缺点。 0005 目前常用的防止枣裂果方法主要有 : 品种选育 : 对此, 许多人作了大量的调查 研究工作。针对我国现有的近千个品种进行研究。但由于品质优良的枣品种多数都对裂 果反应敏感, 而相对裂果较少品种的食用品质多差强人意, 迄今为止, 试图从现有品种中选 出抗裂品系的方法尚未产生明显效果。选育新的抗裂品种, 无疑是防治枣裂果最简单, 最 实用的方法了。从。

11、长远看, 这是很好的途径。但目前仅山西省就有 800 万亩枣林, 改造这么 大面积的枣林, 不是短时期能做到的, 更何况现在还没有一个抗裂性强, 同时综合性状令人 满意的品种。选育新品种应抓紧搞, 远水不解近渴, 对解决当前大面积枣裂果问题还需另 辟蹊径。合理修剪 : 注意通风透光, 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 减少裂果发生和由此 带来的后期发病。避雨措施 : ) 搭建避雨棚, 此方法对遮雨防裂确实有一定效果, 但其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 对于新栽密植枣园及有较为整齐行株距大树可用, 对不规则栽植树 难采用 ; ) 平原地区枣园可用, 山地枣园难采用 ; ) 一次性投资较大, 有相当经济。

12、实力地 区可采用, 贫困地区难采用 ; ) 由于避雨棚不可避免地会遮挡一部分光线, 因而会影响果 实的落红, 而且由其造成的高温高湿也会导致后期病害增多。) 有研究人员提出, 在雨季 到来前, 在枣头上套塑膜袋防雨。此方法对防止裂果有一定效果, 但效果很有限, 同时也会 产生与以上方法类似的一些局限或副作用。 幼果座果后, 喷施防裂果剂 : 市场上的防裂 果剂种类繁多、 名称各异。但究其原理大致可以分为类, 一是植物生长激素, 以促进果实 发育 ; 二是钙制剂以增强果皮强度 (付秀芝等, 落叶果树 2000.4 ; 于继洲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02.1 ; 三是成膜制剂, 即在雨季来临前, 。

13、对枣果喷液态成膜剂, 在果实上形成保护膜, 以减 少同雨水接触果实 (河北果树 2005.4) 。 这些方法对防止裂果有一定效果, 但单独使用均效 果有限, 且有的会造成果实皮层硬度增加, 影响适口性等不良结果。 (5) 综合措施 : 由于采 用单一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研究者和技术推广部门更愿意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但 目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往往难以跳出以上措施的框框, 未能解决枣果成熟期遇连阴雨这一造 成枣裂果这一根本矛盾。我们需要摆脱以往思路的束缚, 增加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方法。枣裂果的根本原因是果实形成前期水分供需不平衡, 使得枣果发育阶段性受阻, 而 在后期如遇多雨就会导致果实。

14、在较短时间内吸收过多水分而导致裂果。枣树开花期较长, 其始花期随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立地环境、 品种和树势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 但一般从 5 月中旬开始, 持续 35 d 左右, 且枣的落花落果率达 90% 左右 (陈怡金等, 1992, 科学出版社) 。 而在一般年份中, 最先开的花往往坐果率较高, 后期开的花由于无法同早期开花已坐果竞 争营养等原因, 大多无法坐果。 我国北方雨季高峰期一般在9月, 而9月中旬10月上 旬正是多数枣果实对裂果抵御能力最弱的时期 (果实着色期的花红果至脆熟期的全红果) , 此时如遇连阴雨很容易导致裂果严重。 0006 以我国红枣主产区之一的山西省吕梁山区。

15、 (含永和县) 近年来枣裂果发生最严重 的2003、 2007和2011年为例 : 永和县气象资料显示, 2003年自9月25日开始, 在8天中有7 天降雨, 累计降雨 70.3mm, 随后从 10 月 9 日开始又连续降雨 4 天, 累计降雨量 50.8mm, 从而 造成了当年枣的基本绝收。2007 年自 9 月 26 日起连续降雨 16 天, 累计降雨量达 165.4mm ; 2011 年自 9 月 16 日起连续降雨 5 天, 累计降雨 45.7mm, 10 月 8 日起, 又连续降雨 7 天, 累计 降雨量达 55.1mm。从以上受灾最重的 3 个年份看, 要么是在 9 月下旬至 10。

16、 月上旬间遭遇 说 明 书 CN 104303922 A 4 3/4 页 5 10天以上连续降雨, 要么是在9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遭遇两次连续降雨。 而大多数枣产 区的枣树在 9 月中下旬正处于对裂果最敏感的脆熟期。同时, 是否造成严重裂果又与降雨 量有较大关系。2002 年自 10 月 18 日起连续降雨 5 天, 累计降雨量为 43.6mm ; 2005 年自 9 月27日起连续降雨7天, 累计降雨量为32.4mm, 均未造成大的灾害。 根据永和县1991-2013 年间的降雨资料, 9 月上中下旬之间的降雨量差异不显著, 10 月上旬虽有较大幅度减少, 但 仍未达到显著水平 ; 10 。

17、月中旬降雨量减少与 9 月相比已达到显著水平, 10 月下旬与 9 月相 比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与 10 月上旬相比也已达显著水平。因此, 我们如能将前期开花疏掉, 而使坐果时间后移 10-15d, 就能有更大的机会使枣果对裂果的最敏感时期躲过 9 月中下旬 的连阴雨, 从而避免或减轻裂果。 0007 近年来, 枣裂果的防治多采用类似于 “鸡尾酒疗法” 的措施, 通过遮雨棚、 套袋、 喷 施化学药剂等各种栽培技术进行红枣防裂,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存在着防裂效果不 稳定、 防治成本较高、 影响枣果品质等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枣裂果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 是品种、 气候、 土壤、 管理措。

18、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因而采用一项或少数几项防裂技术很 难获得理想的效果。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应从保证枣果发育中后期的水分均匀供应和 尽可能使果实发育后期避过降雨高峰期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枣裂果问题, 因而, 提出以下防 止枣裂果的综合措施。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简便实用、 易于为农民所 接受、 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的防止枣裂果的方法。 0009 本发明方法是 : (1) 在枣树开花前期, 始花期开始 15 天之内, 对枣花喷施疏花剂, 以疏掉前期开的花, 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 ; 如此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 10 -15 天左右, 从而有更。

19、大的几率躲过 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 (2) 自果实发育中期起, 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浇水, 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 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 这一阶段要持续一个月以上, 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 的需要。 0010 所用的疏花剂包括硝酸钙、 氯化钙、 甲酸钙或西维因等, 可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或多 种 ; 所用疏花剂的浓度分别为 : 硝酸钙, 5-15g/ ; 氯化钙, 5-15g/ ; 甲酸钙, 5-15g/ ; 西维因, 1-3g/ ; 喷施量为使枣树叶和花表面饱和为止。 0011 所述果实发育中期起是指每年八月的中旬, 一直至九月下旬, 都应该使枣树根际 土壤水分保持。

20、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所述的浇水方式应采用滴灌。 0012 本发明方法自枣果实开始发育起, 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树根部浇水, 使 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 分的需要。 如采用滴灌, 既有利于控制给水量, 又可避免由于漫灌而造成的病虫害在枣园中 的传播。 滴灌设施建设成本低, 每亩仅需数百元, 当年就可收回成本。 在枣树开花前期 (始花 期开始 15d 之内) , 对枣花及叶面喷施硝酸钙、 氯化钙等疏花剂, 不仅可以疏掉前期开的花, 而且可以补充钙等微量元素, 有利于果实后期发育。 疏掉前期开花后, 可以通过浇水施。

21、肥等 管理措施保证后期开花的结实。如此, 可以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 10-15d 左右, 从而有更大 说 明 书 CN 104303922 A 5 4/4 页 6 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本发明方法不仅成本低, 而且简便实用、 易于为农民 所接受, 可有效降低枣果秋季裂果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 50 年左右树龄的壶瓶枣树为实验材料, 分水浇地 (根据土壤墒情浇灌) 和旱地 (不浇灌、 仅靠自然降雨维持生长) 的两个区域来处理。在水浇地实验区域, 铺设了滴灌设 施, 并采用了下列方法 : (1) 在枣树开花前期, 始花期开始 15 天之内, 对枣花喷施浓度为 5-15g/ 的。

22、硝酸钙作 为疏花剂, 以疏掉前期开的花, 使得后期开的花结实 ; 可使果实发育时间推迟 10 -15 天左 右, 从而有更大的几率躲过果实发育后期的多雨天气 ; (2) 自八月中旬起一直至九月下旬, 利用滴灌设施每天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对枣树 浇水, 使其根际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 以满足枣果正常发育对水分的 需要。 0014 待枣果完全成熟后分别随机取样统计两组处理的裂果数, 同时对以上两个处理的 枣树分别统计早熟和晚熟枣果的裂果数, 每处理取样 3 次重复。其结果见表 1。 0015 表 1. 栽培条件和果实成熟时期对枣裂果的影响 对上述调查结果采用 spss11.。

23、5 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 1. 本调查中枣果的总裂果率为 67.67%, 其中嫩果中的裂果率为 37.42%, 老果中的裂 果率为 83.79% ; 老果的裂果率为嫩果的 2.24 倍, 说明延迟枣果成熟能极显著地减少裂果发 生 (p0.001) ; 2. 水浇地裂果率为 49.0%, 旱地为 83.37% ; 旱地中的裂果率为水浇地的 1.70 倍, 说明 在枣树发育后期保证水分供应也能极显著地减少裂果发生 (p0.001) ; 3. 水浇地中嫩果的裂果率为26.65%, 而旱地中老果的裂果率为96.81%, 相差3.63倍, 说明同时采用延迟坐果和灌溉两项措施能进一步减少裂果发生 (p0.001) 。 0016 综上所述, 采用延迟枣树坐果和在果实成熟期定量浇水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枣裂 果问题的发生。这两种方法与其他预防枣裂果的方法有很好的兼容性, 如能将其联合使用 预期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说 明 书 CN 10430392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